本文目录
- 为什么叫春秋战国
- 春秋笔法指什么肖
- 什么是春秋笔法,有什么特点
- 你怎样理解《红楼梦》的春秋笔法
- 中国文化为什么把历史称为“春秋”,而不是“春夏”或“夏冬”呢有何讲究
- 春秋笔法到底是什么写法
为什么叫春秋战国
由于东周时期的前半段和后半段又有许多的不同之处,所以历史学家为了研究的方便又将东周进行了历史分期,划分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
而战国的来源则是《战国策》,它是西汉刘向所著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在这个时期,列国之间的战争方式比之前有了显著的改变,战争规模也比之前要大得多,战况也更加惨烈,因此称之为战国时代。
春秋笔法指什么肖
简单说,春秋筆法是指对统治者的不当作为不正面抨击,而釆用隐喻的方法讲清前因后果,陈述利弊成败,希望能引起统治者注意,这种軍法来源于《春秋》一书,所以叫春秋筆法。
什么是春秋笔法,有什么特点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春秋笔法以符合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 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一面。
你怎样理解《红楼梦》的春秋笔法
要理解《红楼梦》的春秋笔法,首先得了解什么是春秋笔法。只有清楚春秋的笔法内容,才能看出《红楼梦》怎么作用的。若自己都不知道,何谈理解?
《红楼梦》有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说起惜春画画,就是因为刘姥姥的一句话,贾母给惜春一个任务,就是把大观园画下来。她们姐妹们中,只有惜春会画画。薛宝钗说得头头是道,很在行,没见过她画过一张。
提到惜春画画,林黛玉开玩笑笑话刘姥姥是母蝗虫,引得众人大笑。唯有薛宝钗,说道
世上的话,到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识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的取笑,更有颦儿这张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摄其要,删其繁,再加上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这里,薛宝钗也提到”春秋”法子。
春秋笔法指在宣传上注意褒贬。资料记载,孔子修《春秋》所采用的方法是“笔”和“削”。“笔”是在原来的《春秋》的记录上的添加,“削”是对原来的《春秋》的记录删减。公羊家说:孔子的《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春秋“春秋”法原出处《史记 孔子世家》其笔法有三:第一,“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就是说,在编书时,涉及到尊者,隐也。
薛宝钗说起惜春画院子也是这个意思。画画不像眼睛看到的院子,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一定要有距离感,立体感。若照实处话,一定不讨好。要看纸的大小,画中的景物该近、该远、该大、该小,分主宾次序,该添加的、删减的、隐藏的、突出的,都要算好一定的比列,这样的画,这样才是画画。
薛宝钗运用的就是“春秋”法子。
《红楼梦》这部书运用的“春秋”法子,就更明显突出。
《红楼梦》设计整体的线索,就是贾家家族的兴旺到衰败的过程。然后把家族衰败的过程,设计在几年的时间中。故事主要的情节,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索,以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为副线索,一直发展到小说结尾处(当然,《红楼梦》后四十回与作者前面埋伏的线索有差别)。其中细写的地方是,闺阁中日常生活的现象,以及贾宝玉、林黛玉身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往和交集。阴线是贾家大族背后皇家的权利,从掌权到败落的过程。
作者在宏大的《红楼梦》中,手法处理结构特别高级,可见熊胸有丘壑的能力,才能收放自如,举重若轻。
- 作者以与贾家有点瓜葛的冷子兴的口中,介绍贾家主要成员的社会背景和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脾气性格。虽然还没有读,对主要人物,已经有大致的了解,这是“春秋”法中的添加。在描写主要人物的日常生活中的情景,用“春秋”法的细写。
- “春秋”法减法的隐写的部分,也有好多处。比如秦可卿的死,作者写得欲言又止,反而让读者浮想联翩,不得要领。关于贾元春的死,因为牵扯皇权和“文字狱”也是用“阴”法描写。
这么一说,《红楼梦》中运用“春秋”法的地方,就好理解了。作者的用心良苦,读者也就能体会到了。
中国文化为什么把历史称为“春秋”,而不是“春夏”或“夏冬”呢有何讲究
这个问题提得好,不少人对“春秋”代表历史,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春播、秋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两个季节。我国古人在农耕时期,不仅懂得抓紧劳作,而且怀着希望与感恩之心,安排重大的祭祀活动;各诸侯国编年史,也以春、夏、秋、冬时间为序,都称为“春秋”,故有“百国春秋”之说。
鲁国官修的史书所记内容包括各诸侯国的大事,后经孔子整理修订的《春秋》,成为儒家的经典之作,也是现存最早的编年史。我国奴隶制社会解体时期,也因年史《春秋》而得名。所以历代史学家便将“春秋”作为历史的代称。
春秋笔法到底是什么写法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孔子首创的描述写法,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就是作者在记述历史时,用笔曲折而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和主张。左丘明把春秋笔法概括为“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
孔子撰《春秋》时,在语言上“不露山水”,但在表达上,自见“微言大义”,后人就称这种手法为“春秋笔法”。所谓“不露山水”,实指不显露那些不宜明说或不愿直说本意的语句,宜与名家画山水一样,“妙在含糊,方见作乎”,或旁敲侧击,或含义模糊,或闪烁其词,或含蓄委婉,或意在言外,或从旁烘托,或虚掩伪饰,或上下暗示,总之不露本意。当然也有涉及本意的,则往往从轻从宽,或隐隐约约,未见庐山真面日,或扑粉涂脂,顿使恶语变美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