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我国历史有东周,分春秋与战国,为什么叫“春秋”,而不叫“冬夏”什么的
- 历史上的春秋和战国有什么区别呢
- 春秋和战国与列国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 战国与春秋的区别
- 当今国际形势与春秋战国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是不是可以类比
-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战争形式有哪些具体差异
我国历史有东周,分春秋与战国,为什么叫“春秋”,而不叫“冬夏”什么的
人类生存的意义就是付出与收获,简单的讲就是春季播种希望,秋季收获成果。不知对否。
历史上的春秋和战国有什么区别呢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春秋和战国合起来史称“东周”,是为了区别西周。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建立东周,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以别于西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东周的后半期,周天子名存实亡,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区别主要就在:首先在先后上,春秋在前,战国在后。
其次,随着周王室逐渐衰弱,春秋时各路诸侯还在争霸,霸就是霸占一方,就像英雄排座次,争个一二三四五,争谁是天子之下的老大的问题,还遵从在周天子的名下与所谓号令下,比如最先称霸的齐桓公在管仲改革内政的情况下,国力强盛了,管仲一看可以了,时机到了,打出个口号吧,曰“尊王攘夷”,这么着一来,就出师有名吗,谁不服,一个是理上说不过去,二个是又比人家实力不过,这样第一霸就树立起来了。后来几霸也都差不多此套路,“尊王”的大旗到手,再加上实力够强,就OK了,就像现在的联合国了,美国说了要遵从什么什么国际宪章。联合国总部咋不开到中国呀,还是老美人家霸权在握呀。总之春秋时是有个名存实亡的天子的存在,最有名的有春秋五霸;
到了后期,众多的小诸侯国渐渐归并为了几个大诸侯国,已经完全脱离了周天子的辖制,实打实的各占山头各自为王称雄,已经不是争座次,谁是老大老二的问题,而是有你没我,兼并消灭,最有名的战国七雄便是。
可见,春秋与战国的根本区别,其实就是争霸与争雄的区别,争霸还可以相互间彼此相互妥协互存,有一个道统无形中在维护着平衡,到了战国争雄,势必要分出个高下雌雄,一山不容二虎,最后结束于秦国一统天下,从而建立了新的帝制制度。
其实,原则上,东周时基本上都是战乱的时代,理应都可以叫战国时代,毕竟都是战事连绵,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特征,但是,之所以分出个春秋的叫法,主要就是因为,历来又有一说法,说春秋时代是由于鲁国孔子修编了鲁国史官记载的年史《春秋》一书而闻名天下。
《春秋》记事从公元前722年开始,至公元前481年结束。历史上通常将周平正东迁至公元前476年之间的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代,这段时间基本上和《春秋》一书记事所跨时间差不多。这个说的也有其道理,既然《春秋》记事的时期是春秋时代,那么东周后半时期没有《春秋》记事的也就叫做战国时代,这么说,二者的区别就是有没有《春秋》记事也是一个主要区别嘛。
而另外一个,战国名称的由来是这样的,春秋以后形成了七个较大的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彼此间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
《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
“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这也就是史料称的“战国时代”的来源处。主要就是公元前475年,即《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春秋和战国与列国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要弄清楚春秋和战国与列国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先要了解周朝的历史:
周朝从公元前1046年至公前221年秦统一结束。
周朝分为两个时期:西周和东周。西周自公元前1046至公元前771年;东周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
东周又分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是自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的分界,主要是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晋、宋、秦、楚诸侯相继称霸。经过诸侯旷日持久的争霸兼并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76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以“三家分晋”为标志,此后进入了战国时期。
列国是指周朝某一时期并存的诸侯国。比如,西周时期有一百多个诸侯国,我们就说有一百多个列国。再如,战国时期最强的诸侯国是齐丶楚丶燕丶韓丶赵丶魏丶秦,史称“战国七雄”。我们也可以说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列国。
战国与春秋的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包括了东周整个时期,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而战国时期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包括了东周整个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两个时期。因此这一时期也称为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当今国际形势与春秋战国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是不是可以类比
春秋战国,只能和一战之前的欧洲相比较。而无法和二战,尤其是不能和冷战至今天的世界相比较。
因为欧洲和中国大陆,一东一西位处欧亚大陆的两端。战国七雄,和欧洲列强,这些分散的国家彼此紧紧贴近,互为兼并对象。各自历史的主导方向,都存在于大陆内部。
而二战乃至今天的世界,有一个强大的美国,在两个大洋之间,周围没有天敌。借着旧大陆的动荡、战乱和衰朽,大量吸纳文明养分,终于成为世界霸主。它有条件在本土不受威胁的情况下,肆意干涉旧大陆的政治,依照自身利益拨动棋盘上每一个棋子。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军事外交风险最低,而又干涉能力最强的国家。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今天旧大陆历史的主导方向,至少大部分掌握在新大陆手中……
不恰当地打个比方,一战前的欧洲:
德国是秦国(军国化最成功)
法国是赵国(同德争夺欧陆霸主)
奥匈是魏国(老大帝国,先强后弱)
意大利是韩国(基本拿不出手)
俄国是楚国(受旧制度拖累大而不强)
英国是齐国(大西洋国家,以欧洲的仲裁者自居)
西班牙是燕国(负责受气和自保)。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战争形式有哪些具体差异
春秋与战国,在我的理解里,最重要的区别不是赵魏韩瓜分晋国,而是道德与战争的改变。
春秋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都有浓厚的血缘连接,周朝姬姓诸侯与异姓诸侯的联姻,使周王朝保持相当的凝聚力,巩固其天下共主的权威。
战国时代开始,除去燕国早已摒弃姬姓,因为魏国始于姬姓,所以法理上僭越称王,漠视周王朝的权威,所谓册封更多是周王朝向赵魏韩三家示好。
春秋时期讲究“出师有名”,齐桓公与宋襄公都要求周王册封方伯,以便抵御楚国的威胁,而大合诸侯,楚国就是因为擅自吞并诸侯国,而被视为蛮夷之国。
战国时期,各国皆以利益为重,只要时机成熟,便出兵征伐,且攻城略地霸占人口,并对败军实行残酷的绞杀战略,以便增强国力向着统一努力。
所以,晋国灭亡时赵魏韩三家早已建立,却依然以册立诸侯,能够自行决断战争开始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