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最神秘的天子周携王,史书为何只字不提?秦始皇当时敢不敢动东周最后一个天子为什么_东周_周天_秦国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王亦然 东周 周天 秦国

本文目录

  • 周朝最神秘的天子周携王,史书为何只字不提
  • 秦始皇当时敢不敢动东周最后一个天子为什么

周朝最神秘的天子周携王,史书为何只字不提

史书只字不提?反问提问者一句,史书只字不提,您又是从哪里知道的周携王呢?莫非您穿越了?周携王“神秘”似乎谈不上,史书只字不提更加无从说起……不过,这位“周天子”的存在感很弱倒的确是事实。那么,为何存世的史籍对周携王的很多记载都语焉不详呢?

年代久远、史料遗失

虽说东周时期早已进入了中国历史上的“信史时代”,但毕竟距离我们太过久远了。除了刻在青铜器上的那些铭文,现而今我们能够看到的关于那个时代的文字记录,大多都是后世“转载”的,并没有多少第一手文字资料。

我们知道,无论是竹简、木牍,还是纸张,都非常容易腐朽、损坏。所以,两三千面前的竹简、木牍之类,真正能够流传下来的非常少,几乎是凤毛麟角!目前,各大古墓中被考古发掘出来的竹简、木牍,只是古人文字记录中极其微小的一个部分,绝大多数都遗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换言之,现而今的我们,已经很难看到当年的第一手史料了,绝大多数都是后世的“转载”,甚至已经“转载”了不知道多少手!

那会儿可没有复印机、更没有电子档文件,“转载”只能靠手抄。既然是手抄,“转载”着必然会有所取舍,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内容进行“转载”,不可能像复印机那样原版照抄,原文中大量内容的遗失也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同时,人不是复印机、都是有思维取向的,在“转载”时根据自己的立场和需要进行必要的取舍和删改也就是非常正常的了。举个例子,孟子在提及武王伐纣时就曾经质疑史料中“血流漂杵”的记载。孟夫子的理论很有意思:“武王伐纣是以至仁伐至不仁、是天命所归,怎么可能会杀那么多人而导致‘血流漂杵’呢?”这就是个人的思维取向,孟子站在他的立场上根本不愿意接受武王伐纣是一场赤裸裸的战争!可以想象,如果是孟夫子来“转载”武王伐纣的这段历史会如何?什么“血流漂杵”之类的说法肯定是会被删除的,不是吗?在这样不断地“选择性转载”之后,流传到现在的史料,恐怕早已是面目全非了。

成王败寇、人为掩盖

前面提到的还都是正常情况,遇到非正常情况,那就……您在史籍中能见到多少关于隐太子李建成的真实记录呢?就连出土的李建成墓志,也就那么聊聊五十五个字而已!正所谓成王败寇,后来当上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不是李建成,关于李建成的记录几乎都被李世民“指导”过了,还能剩下什么?周携王亦然,他同样是权力斗争的失败者,在史籍中没有留下太多记录,也就不足为奇了。

周携王余臣是周幽王的弟弟、周平王的叔叔,本来周天子之位跟他没有半毛钱关系。可周幽王却玩起了易储的游戏,把原来的太子(周平王)给废了……你易储也行啊,要么把原来的太子给杀了、要么给幽禁起来,可周幽王居然让儿子给跑了,跑到了他的外公、周幽王的岳父申侯那里。结局可想而知,申侯和周平王(彼时还不是周天子)居然私下里勾结异族犬戎、把周幽王给灭了!在周幽王被杀之后,申侯拉开一帮子诸侯把自己的外孙推上了周天子之位,即后来的周平王。可犬戎哪里是来帮忙的,分明就是来趁火打劫的!结果在攻下镐京之后,把镐京抢了个一干二净……周平王无奈,只能把都城迁往雒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平王东迁”。

就在这个时候,周幽王曾经的宠臣石虢父父子见有机可乘,便把周幽王的弟弟余臣推上了前台、也将其拥立为了周天子。一时间,号称“君权神授”的周天子居然出现了两个,周天子的神权地位彻底崩塌,也逐步开启了周天子被诸侯“吊打”的进程……这并列,两个周天子就并列了整整二十年!

后来晋文侯为了捞取更大的政治资本,向周平王提出由他出面去诛杀周携王。就这样,周携王在当了二十年“周天子”之后,成了自家亲戚晋文侯的刀下亡魂……至此,周平王才成为了彼时唯一的周天子。而后来的周天子,都是由周平王这一支传承而来。再后来,周天子的地位虽然每况愈下,但在秦灭周之前,周天子依然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象征着正统,周携王自然也便逐渐被后世史家给遗忘了……

更重要的是,周平王在位时,比起后来的周天子还是要有点分量的,他不可能容忍史籍中队周携王大书特书!虽然说什么李世民之前的帝王不干预史家,可这不过就是一种说辞罢了。太史公的《史记》后来不也遭到了删减吗?周平王为何就不能干预?就算周平王不干预,底下拍马屁的人呢?他们又怎么会容忍周携王与自己的主子“平起平坐”?人为地去抹杀周携王也便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综上所述,周携王之所以在史籍之中的存在感很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年代久远,很多史料都遗失或者走样了。二、他是权力斗争的失败者!正所谓成王败寇,周携王死于周平王与晋文侯之手,他们又岂能容忍史籍对周携王大书特书?本就没多少记录,加之年代久远,到现而今我们能看到的,恐怕也就那么点儿东西了……

秦始皇当时敢不敢动东周最后一个天子为什么

敢当然是敢,只不过没机会罢了。

自周武王姬发定都镐京起,周朝传承了近八百年,共计30代,历任37位君主,周赧王姬延是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周天子。

周赧王姬延,姓姬,名延,又称王赧,他是周慎靓王之子,平王东迁后的第25位君主,公元前314年-前256年在位,共59年。

早在周显王和周慎靓王在位期间,秦国就开始大肆侵占周天子的地盘,到周赧王姬延继位时,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仅剩下的几十座城池和几万人口还被分成“东周国“和“西周国’,分别由东周公和西周公治理。

虽然是名义上的周国最高统治者,周赧王姬延的影响力却只限于其所居住的都城雒邑,而到公元前315年,周赧王连雒邑也待不下去了,只能徙都西周国。

公元前256年,秦国攻取了韩国的阳城和负黍,西周公由于害怕被秦国吞并,选择了背叛秦国,联合东方的诸侯国,率领军队攻打秦国。

秦昭襄王被气坏了,派了一员大将去攻打西周国。哪曾想西周公就是个软蛋,见事情闹大了,连忙又跑到秦国给秦昭襄王赔礼道歉,还把仅有的三十六座城和三万人口都给献了出去。秦昭襄王消了气,收下了西周公所献的人口、土地,把西周公给放了回去。

周赧王姬延听说了此事,也是气愤地吃不下饭,最后怨愤而死,自此东周灭亡,“周民东亡,秦取九鼎”。

公元前249年,也就是七年之后,秦相吕不韦带兵灭掉了东周国,周王朝的国祚从此断绝。

秦昭襄王病逝后,秦孝文王继位,在位仅仅三天,秦孝文王也去世,接着秦庄襄王继位。秦庄襄王就是嬴政的父亲。

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47年即位,即位时只有13岁,他是历史上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君主。

嬴政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高傲如嬴政,一个觉着自己的功劳远胜三皇五帝的人,怎么会害怕一个没有实权的周天子呢,只可惜他生的晚,3岁时周赧王就已经驾崩,到他即位时,东周国也已经被灭掉了。

所以说,秦始皇敢动周天子,只是生的不是时候,没有机会罢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