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威王行赏罚(东周为什么要分为春秋和战国)_变法_东周_王室

本文目录

  • 东周为什么要分为春秋和战国
  • 秦国是商鞅变法,那其余六国有什么变法
  • 世界上是不是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才华诗人就越多,比如中国的唐朝

东周为什么要分为春秋和战国

东周这段历史,之所以要分成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主要是因为周朝实在太长了。光分成西周和东周,都显得不够精确,所以后来大家又把东周划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代。

而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区别,就在于周王室的权威统治。春秋时代,周王室虽然衰微,但是大家好歹还承认他是天下共主,诸侯是需要天子承认的。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周王室基本就没什么用了。只有拳头大,没有周王室的承认,一样可以当诸侯王。

公元前11世纪末,周武王起兵伐纣。牧野一战,商王朝大败,周王朝正式开始。至于周王朝打败商王朝的细节,《封神演义》里面讲的很清楚。把里面有神话色彩的部分,统统拿掉,基本上就是真正的历史了。

当然,至于说那场大战的细节到底如何,流传下来的史料确实比较少。这没办法,因为那时候只有甲骨文,直到今天史学家们还没把甲骨文全都认出来。甚至就连牧野之战的时间,史学界都是有争议的,因为后来周朝历史是存在过一段空白期的。

牧野之后,周朝正式开国。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周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再之后,从周武王开始,周朝传了十二代,传到了周幽王的手里。

对于周幽王,很多人应该都是听说过的,大名鼎鼎的烽火戏诸侯嘛!周幽王在位时,为搏美人一笑,几次点燃烽火台,戏耍诸侯。结果等到敌人真的来袭时,诸侯们还以为周幽王是在闹着玩,就没来救他。于是,西周的都城镐京,就被攻破了。等到诸侯们反应过来,率兵前来驰援,镐京已经被一把大火烧成了灰烬,彻底毁掉了。

对于这段历史,史学界也是有争议的。对于当时准确的政治细节,确实存在很大争议。但不管怎么说,周幽王执政时期,都城镐京被毁掉了,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而周幽王本人,也死在了那场战争当中。

周幽王虽然死了,但大家还得继续照常过日子啊!所以大家就推举周幽王的儿子上位,也就是周平王。周平王登基后,看到已经被烧成一片废墟的镐京,也是觉得糟心。所以周平王也懒得再重建镐京了,干脆就将都城东迁到了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阳地区。

因为是东迁,所以,周平王东迁以前的周朝,叫做西周。而周平王东迁以后的周朝,就被称之为东周。

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这一年,是西周和东周的分界点,是东周的开始,同时也是春秋时代的开始。

历史从此进入了春秋时代。

整个春秋时代,就是一部周王室的衰败史。从周平王开始,周朝是一代不如一代,越来越弱。随着周王室的衰弱,诸侯国们开始逐渐强大了起来。镐京被攻破之后,周王室虽然在各大诸侯国的帮助下,将都城搬到了洛邑,重新建国,但其权威已经大大丧失。作为老大,是不能失败的。一旦被打败了,小弟就会不服你,这个道理很简单。当时周王室面对的情况,也是如此。而且,各大诸侯国虽然帮周王室重新复国,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没少瓜分周王室控制的地盘。

周平王在位大概五十年左右,这五十年里,周王朝从原本的天下共主,迅速衰败到实际控制范围,只有不到六百里方圆的可怜地步。六百里方圆是个什么概念呢?今天的北京市,东西宽160公里,南北长176公里。周平王时期,周朝的实际控制范围,大致就相当于北京加天津那么大。

这样的周王室,当然不足以再压服各地的诸侯。于是,诸侯们争霸的时代开始,著名的春秋五霸,陆续出现。

第一个称霸的,是齐国的齐桓公。齐桓公开始称霸的时候,恰恰是东周开国近百年左右。这个时候的周王朝,已经连一个中等的诸侯国都不如了。但是,周王室好歹还有一个天下共主的名号。当时的周王室,有点像庙里的泥菩萨。大家都得敬着拜着,但是没谁会真的尊敬你。

春秋时代的几个霸主,除了自身实力需要足够强,能够压服其他诸侯,让大家心服口服之外,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能够组织会盟,去拜一下周王室。但是,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又过了一百多年。在这个过程当中,各地的诸侯国逐渐兼并,大家开始越来越轻视周王朝。原来大家好歹还把周王室当成庙里的泥像,逢年过节需要去拜一拜。但是到了春秋末期,大家已经连拜都懒得拜了。

因为鲁国史官曾经记载了一部史书,记载这个时代的历史。后来孔子又整理了一下,取名为《春秋》。所以后世便以春秋二字,作为这个时代的名字。

在春秋末期,又发生了两件事。这两件事,给春秋时代画上了一个句号,同时也给周王室天下共主的身份,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这两件事,就是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

这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其实都不是太难理解。田氏代齐,就是指原来齐国的君主,是姜子牙的后人。但是在春秋末期的时候,齐国出了一个田家,逐渐掌握了齐国的朝政,最后成功篡位。三家分晋,就是指晋国被国内三个强大的家族,韩、赵、魏这三家,给直接瓜分了。

这两件事,看似都是各自国内的动荡。但对于周王室来说,影响却是致命的。

因为在此之前,中原大地上所有的诸侯国,最开始都是由周王室册封的。从法理上来说,没有周王室的册封,你就不是诸侯。但是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这两次截然不同。这两次,是他们各自先占领或者瓜分了原有的国家,实力足够强大,然后才被周王室册封。

这也就意味着,不管你周王室愿不愿意,只要我足够强大,你就必须得承认我的诸侯地位。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还要尊敬你?直接踏踏实实的发展自己不就得了?为什么还要搭理你?

所以,到了战国时代,周王室就已经彻底没有任何存在感了。

战国时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战争的规模开始迅速变大。

春秋时代,战争是贵族的时期,一场诸侯国之间的大战,能够有几万人的规模,就已经足以影响历史的走向了。但是到了战国时期,但凡叫得出名的大战,基本都是十万人以上,甚至是近百万人。长平一战,秦国坑杀的赵国士兵就有几十万。秦国灭楚的时候,秦国出动了六十万大军,楚国出动了四十万大军。再加上后勤补给的话,妥妥过百万了。

公元前249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率兵灭掉了位于今河南巩义的东周公国,周王朝自此灭亡。从这时开始,东周从法理上其实已经结束了。不过,东周虽然结束,但战国时代还在持续。从周王室被灭,直到20多年以后,到了公元前221年,随着秦王嬴政灭掉了其他所有诸侯国,彻底统一天下,战国时代才算彻底结束,秦朝自此开始。

秦国是商鞅变法,那其余六国有什么变法

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东周诸侯从一百四十多家,到战国初期只剩下二十多。历时三百多年,不可谓不惨烈。

最终迎来了战国七雄作为主导的局面,即:齐楚燕韩赵魏秦。

七大国能在历史浪潮中屹立不倒,并不断焕发新生,主要原因就是四个字:变法新政。

创新者生,守旧者亡。

这是历史滚滚车轮碾压过的不变真理。

其中最好的代表就是秦国。从战国初期任人拿捏的穷困之国,经历了商鞅变法,一跃而起,最终一统六国。

那么同处一个时代的其他六国,又有什么样的变法呢?

我们从时间先后顺序逐个来看。

魏国李悝变法

没错,战国第一个吃螃蟹的就是魏国。

魏文侯建国之处,为改变魏国四战之地的尴尬,迫切的需要提升国力。于是果断任用李悝进行变法。

李悝是法家先驱,著作《法经》。

李悝政治上主张废除世袭,经济上实施“尽地力”,“平籴法”。确立了土地私有。极大的促进了魏国农业和政治的进步。并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后来的商鞅变法就是以此为蓝本。

随着魏国农业的进步,国力也随之发展,加上魏文侯的励精图治。魏国率先成为了战国最强大的国家,成为战国时代第一个霸主,影响战国格局近一个世纪。

李悝的成功也因此吸引了其他国家的关注和认同,各国纷纷追求变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场变法浪潮。

楚国吴起变法

吴起是从魏国逃难到楚国的。魏文侯死后,魏武侯继位,吴起失去庇护,流亡到楚国。他是经历过魏国变法的人物。

楚国是从西周开始的老牌诸侯国,制度老旧,势力盘根错节,导致国力日下,政治腐朽。

楚悼王继位后,迎来了大才吴起。为改变局势,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楚国官职不同于中原各国,令尹相当于相邦) ,在楚国实行变法。

吴起总结李悝的经验,同样提出废除世袭制,并制定法令。接着整顿吏治,裁撤无能,削弱大臣的权利,简拔有功之人。

即:“均楚爵,平其碌”,“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

最重要的,吴起在楚国开始练军。

经历了吴起变法之后,楚国国力大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接着大败魏国,平定百越,收复陈、蔡。极大的扩张了楚国版图,大涨了楚军的士气。

吴起带领的楚军,“兵震天下,威服诸侯”

可惜,吴起变法仅仅五年,楚悼王病死后,吴起随即被楚国老旧贵族射杀,变法也随之中断失败。

齐国邹忌改革

“邹忌讽齐王纳谏”。善于游说的邹忌遇到了求贤若渴的齐威王。

齐威王励志革新,效法魏国故事,帅气又有才华的邹忌,理所当然的被任为相国,开始在齐国实现新政改革。

邹忌的改革并不能算作变法,并没有对保守势力有颠覆性的改变,邹忌的改革更多的是在吏治方面。

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鼓励群臣劝谏,监督官吏,修订法律,赏罚严明。

齐国在这一段时间,政治清明,加上君主贤能,国力大涨。

齐国先后凭借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大败魏国,使魏国霸业功败垂成。同时迎来了齐国主导的局面。

韩国申不害变法

几乎与秦国商鞅变法同时期的申不害变法,显得有些默默无名。

申不害同样是法家人物,与商鞅理念不同,申不害的变法侧重点是君主。这也是他变法失败的根源。

公元前355年,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在韩国实现变法。

申不害变法的核心要义,就是君王统治之法,即“术”。

术的正面是监督考核群臣,从而选贤与能;术的反面是阴谋诡谲,耍弄权术,示人神秘,使群臣琢磨不透,到达震慑效果。试图通过君王的手段达到政治清明。

《大秦帝国》中评价此术:遇明君则强,遇常君则弱,遇昏君则亡。

申不害相韩15年,除了搬弄人心的“术”之外,还是有不少良好的为政举措,同时整肃军兵,韩国国力也缓步提升。算是达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

终申子相韩,列国无侵韩之举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这是一场关于别开生面的军事的改革,改革的效果在军事方面极为明显。因军事提升所带来的政治效果,同样使赵国富强起来。

赵国立国之初,北边国境就与胡人接壤。为缓解北方压力,赵武灵王开始学习穿胡人衣服,便于骑马;学胡人骑射,大力发展骑兵。

在战车逐渐退出舞台的同时,骑兵的剽悍灵动首先被赵武灵王发现。在经历十几年的发展,赵国军力由上至下的发生改变。

同样的,在战国,国家军力强大往往代表国力的强大。军事上,赵武灵王灭中山国,北驱林胡,设雁门、云中郡。政治上扶持燕昭王,秦昭王上位。

赵国凭借改革带来的红利,在战国后期后来居上,隐隐有与秦国分庭抗礼之势。

燕昭王改革内政

燕国之前就想有一场变法,可差点把燕国变没了,那就是“子之乱政”

燕国政治混乱之际,齐国趁火打劫,燕国宗庙尽毁,社稷残破。

燕昭王在此时被赵武灵王扶持继位,发誓要报仇雪耻。于是招揽人才。

燕昭王尊贤敬士,为老师制造了一座黄金台。于是名声不胫而走。各国名士,争先恐后地奔赴燕国。这其中有苏秦,苏代,乐毅等大才。

在政治上,燕昭王励精图治,吊死问孤,体恤民生,广开言路。

终于,历经28年的努力,燕国厚积薄发,民富而士思战。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乐毅为上将军,联合五国之兵,向齐国复仇,燕军势如破竹,攻下齐都临淄,夺尽其宗庙祭祀,更是连下齐国七十二城,齐国差点亡国。至此,齐国一蹶不振,直到灭亡。

以上就是各国的重点变法,期间零碎的新政就不值得说了。最成功的当然是魏国和秦国。

商鞅充分借鉴了李悝和吴起的变法,比如徙木立信,这都是吴起玩过的。可是商鞅的变法是最决绝的,也是运气最好的。

李悝变法遇到魏文侯,可惜后面还有个魏惠王在等着他。

世界上是不是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才华诗人就越多,比如中国的唐朝

我是十二十页,我来回答您的提问

唐朝曾出现“万国来朝”的盛景,这说明当时的经济是其他国无法匹敌的。俗话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可以看出在唐代诗歌是非常盛行的。繁荣代表着经济,诗歌代表着文化,从历史的发展中可以看出,经济是基础,文化是核心,经济与文化一直都在一条路上,就像跑车与高速的关系,路不好,再好的车也跑不快。十二十页认为,诗歌之所以在唐朝繁荣原因有两个:

一,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诗歌自由的特性

每种文化都有其发展规律,诗歌在唐代繁荣,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1、古代诗歌的发展

  • 启蒙阶段,首部诗集《诗经》在西周至春秋时代问世。诗歌集305首,分「风」、「雅」和「颂」三部,皆可配乐演唱。

  • 发展阶段,两汉前期,文人诗坛相对沉寂,民间乐府相当活跃。《乐府》原指国家音乐机构,后人将其编撰成歌,供乐府演唱,亦称“乐府”。汉乐府民歌是汉乐文化的精髓。受汉乐府影响,士人五言诗逐渐发展成熟,东汉末出现了《古诗十九首》。

  • 成熟阶段,三国、西晋留下的诗文不多,只有嵇康等人的诗作。随着东晋诗歌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文辞绚丽的作品,而陶渊明却以他清新的诗风为后世所推崇。南齐文风绚烂,诗靡丽,典籍众多,以齐梁诗为主。《木兰辞》是北朝诗歌的代表作,简朴而富有风骨。这个时期产生了大量的诗论,对诗歌的内容、思想、欣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兴盛阶段,诗风在隋唐盛行。唐初以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居多。杜甫是盛唐诗歌的最佳作者,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杜甫的《兵车行》为盛唐增添了许多云彩。白居易是中国诗歌的又一个高峰,他的诗作《长恨歌》、《琵琶行》是他的代表作,在中国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唐末五代后期,杜牧、李商隐的诗歌成就卓著,诗歌创作多愁善感。唐中期,词风盛行。唐中后期出现了许多词作,其中大量的词作是由温庭筠创作的。

五代的诗歌较少,北宋时期苏轼是诗歌的霸主,在后来,词就比较盛行了,属北宋时期的词成就最大,代表人物欧阳修、苏轼、柳永、李清照等。

2、唐朝诗歌在文化中的地位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姘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在唐代,万国来朝,作为大唐,在文化上总得有个自己的名片吧,这个名片就是唐诗。从各国来到唐朝求学的人络绎不惧,看到唐朝的经济繁荣都惊呆了,同时,还爱上了唐朝的文化,那就是诗歌。

其中有个日本学生,叫阿倍仲麻吕,不仅喜欢唐朝的文化,还潜心钻研,居然考上了进士,考上进士,肯定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研究,他也曾写过诗歌,其中有两首比较有名《衔命还国作》与《望月望乡》。并且,他还认识大咖,和李白、王维等人关系还很好。

【小结】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核心,随着唐朝的繁荣,自然文化发展必不可少,并且唐朝的文化很自由,比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诗句也能流传一时,这是在之前从未出现过的。文化自由是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实在唐朝不仅是诗歌,由于文化自由,很多文化都有了空前的发展,例如美术、书法、科技等等

在众多文化中,诗歌由于其特性脱颖而出,诗歌在唐朝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三样都占了,最终导致在唐朝爆发。

为何现代诗歌相比古代少之又少呢?

1.现代娱乐休闲项目多,唐代娱乐休闲项目少

在没有网络的古代,娱乐休闲项目不多也不少。

  • 听音乐,唐代音乐艺术融合了南北不同文化特征。不但吸收了外来的音乐文化,还吸收、生长了宫廷礼乐,使民间音乐丰富多彩,让民间传统音乐迸发出别样的光彩。

  • 看舞蹈,李白有三大爱好,饮酒、作诗、舞剑,。唐朝主要有软舞和健舞两种,剑舞也是一种健舞,是伴随剑术而产生的,在唐朝就不只是武将这种冷兵器了。这种文人骚客也喜欢舞剑,甚至可以随身携带,因此唐代是剑舞发展的鼎盛时期。舞剑既体现了舞者优美的舞姿,又夹杂着大刀阔斧的剑术气概,剑与舞似乎浑然一体。

除此以外,还有杂技表演,也比较受欢迎,唐时的杂技包括竿木、绳技、踩球等

  • 竿木,是一种高杆子,它站在地上,举在手上,甚至在前额,大概十几米高,演员爬上去做各种动作。唐人笔记《明皇杂录》中也有记载,宫中教坊有个叫王大娘的,擅长百尺高杆,杆顶有像瀛洲方丈一样的木山,小孩子在木山中出入歌舞。

  • 绳技,就是走绳子,几米甚至十几米高的立柱系上绳索,一人或多人在绳上表演各种动作,也可以穿木屐、踩高跷,甚至“跳丸舞剑”,就是在绳子上表演抛掷铃铛和剑舞。

  • 踩球,来自于西域,一般是女子在大球、小球上表演,有的是在较小的圆球上跳胡旋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于球子上”;有的是在高达一两丈的彩绘木球上随着球转而舞蹈。后者木球估计是空心的,否则直径三五米的实心木球也是很有分量的。

在现代来说,娱乐项目多了,比如互联网的兴起,打游戏也是消遣的一种模式。比如李白跟好友吃顿饭,喝顿酒,接下来就是吟诗作对。而现在,基本上是聊聊工作,打打游戏,由于环境因素,导致诗歌在现代逐渐减少。

2.受众群体少,内容较为复杂。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

想了解一首诗,需要从作者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当时环境等多方面了解,才能把一首诗赏析明白。而对于快阅读的时代来说,受众虽然有,但是较其他文化来说相对较少。

读诗歌,其实是个享受的过程,诗歌也是美的一种,诗歌的意象总是让人不断联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总之,无论经济是否繁荣,诗歌文化都会永久留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