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的姓氏来源?申不害怎么死的_申不害_变法_丹阳

本文目录

  • “申”的姓氏来源
  • 申不害怎么死的
  • 同样是变法,为什么商鞅成功了,申不害失败了

“申”的姓氏来源

山东临沂的“申”姓人主要来自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移而入,但也有部分“申”姓人来自其他地方迁徙而至。

一.姓氏渊源:

1、源于姜姓,出自周朝周宣王时给孤竹国君之子伯夷、叔齐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和《元和姓纂》、《史记》等记载,商朝末期,原姜姓封国在今河北省卢龙一带的孤竹国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周灭商后“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后人居住在大河一带。周宣王时,其族一部分被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建立申国,春秋初期为楚国所灭,后人以国名为氏,是为申氏。

2、源于姜姓,出自孤竹国君之子伯夷、叔齐后裔的居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留在大河一带未迁走的伯夷、叔齐后人渡过大河,移居陕西,称为西申,后称为申戎,又叫姜氏之戎。西周末年,曾联合犬戎进攻周朝,后被秦国所灭。其后人也以申为氏。

3、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后人吕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该申地在今上海市一带,今黄埔江当年就叫申江(后来战国时期楚公子春申君黄歇被封于此地,申江改为春申江),称为申吕。申吕建立申国,为伯爵,称申伯吕。后被楚所灭,后人以国为氏,也是申氏。

4、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明朝时期云南永昌军民府(今云南保山)土同知改汉字单姓申氏,称申保。

清朝满洲八旗姓申佳氏有改汉字单姓申氏者。

云南彝族阿牛氏,均有改汉字单姓申氏者。

今满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均有改汉字单姓申氏者。

二、申氏始祖:伯夷。

名允,商朝末期孤竹国(今河北卢龙)君长子,炎帝逝世后。父亲死时,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嗣君,弟兄互让,相偕去周,投奔西伯侯姬昌(周文王)。西伯侯逝世后,周武王举兵伐纣,他和叔齐叩马而谏,以为父丧用兵,是不孝、不仁。周武王严辞拒之,后经牧野之战,商纣自焚,商王朝土崩瓦解。伯夷和叔齐避逃到首阳山(今山西永济),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居周王朝。周成王即位后,便封伯夷的后裔在申地建立申国。春秋初期,申国被楚文王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申氏。他们尊伯夷为申氏的得姓始祖。

三、各支始祖:

申敏三:文定公九世祖配郭氏,一娘元至正年间卜葬吴县吴山二都一啚灵严乡东果字圩之墓,生子二:申官保,申善才。是为江苏申氏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四、迁徙分布:

申氏发祥于今河南南阳一带。

春秋初期,申国很快就被强大的楚国吞并了,伯夷的后人很可能国为氏而姓申。据许多学者判断,先秦时代的楚国,有很多姓申的人士,大概正是由于这个缘故。

春秋战国期间,申氏名人云集,代表人物主要有:申伯、申不害、申俞、申舟、申犀、申骊、申蒯、申枨、申叔仪等,这些名人分布于鲁、郑、楚、韩、晋、吴等国,表明当时申氏人已分布于今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河北、江苏等地。

西汉时期,申氏名人依旧甚多,如有栎阳人(今江苏溧阳)申砀,苍梧人(今广西苍梧)申朔等,表明此际已有申氏族人入居祖国南端——广西。此期至东汉,东海人见诸史册的申氏有申咸、申转、申君,为后期申氏琅琊郡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东汉末期,有申仪入蜀。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申氏发展史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期,此期,申氏历史上的三大郡望——魏郡、琅琊郡、丹阳郡开始形成,并逐渐昌盛起来,并有力的推动了涵盖其郡望的省份:河北、山东、安徽等地申氏的发展。

隋、唐之际,申氏有一支由湖北迁居邵州(今湖南邵阳),并有一支由丹阳徙居信州(今江西信州)。

五代十国到两宋时期,申氏族人已广泛地分布于今江苏、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四川等南方诸省。

明朝初期,山西申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此际,已有申氏人迁居至今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清朝初期,闽、粤一带的申氏开始陆续有人迁至台湾、东南亚及欧美等地。亦有豫鲁一带的申氏迁入东北。

如今,申氏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河南、山东多此姓,两省申氏约占全国汉族申氏人口的43%。

申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三位的姓氏,人口约一百七十六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11%。

五、郡望堂号:

1.郡望:

魏 郡:汉高帝初置。相当于今河北省魏县,河南省浚县,山东省冠县之间地区。

琅琊郡:秦统一六国,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城),县域属琅琊县。汉承秦制,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晋省琅琊,隋复置琅琊县;唐代又裁,境地归胶州、诸城,此后废置千余年。

丹阳郡:汉置丹阳(杨)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三国吴移治建业(今江苏南京),隋灭陈后废。炀帝又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

2.堂号:

鲁诗堂:汉时申公,博士。汉文帝时作《诗传》,号“鲁诗”,拜大中大夫。

忠孝堂:春秋时期,白公胜叛,把左司马申鸣的父亲抓去威胁申鸣。申鸣说:“我原是父亲的儿子,现在是王的臣,怎么能不做忠臣呢?”于是不顾父亲安危,一战而杀了白公胜。楚王奖励申鸣,申鸣说:“我吃了国家俸禄,遇国家有难,如果躲避,那就不是忠臣了。现在国难平了,但我的父亲因为我被敌人杀害,我如果活下去,那就不是孝子了。”说罢,拔剑自刎。世人称申鸣忠孝两全。

申不害怎么死的

申不害:《申子》申不害(约前三八五~前三三七),河南荥阳人。《史记》在《老子韩非列传》后面带了他一笔,说他是“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前三五一~前三三七)。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史书上说:昭侯元年,秦败我西山。二年,宋取我黄池。魏取朱。六年,伐东周,取陵

观、邢丘。八年,申不害相韩,脩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十年,韩姬弑其君悼公。十一年,昭侯如秦。二十二年,申不害死。

现在电视剧《新大秦帝国》好像是说魏国攻打韩国,韩国的新军消

同样是变法,为什么商鞅成功了,申不害失败了

孙皓晖老师在《大秦帝国(全新插图珍藏版)》中专门分析过申不害失败的原因。申不害正是“术治”派的代表人物。

 

所谓术治,是整肃吏治并保持吏治清明的方法手段。申不害所讲的“术”有阴阳之别,“阳术”指任免、监督、考核臣下之术;而“阴术”,则是驾驭臣下、防范百官之术的权谋术。《韩非子》中记载,韩昭侯曾经假装丢了一片指甲,急急忙忙地命人寻找,随从于是剪下自己的指甲献给他,韩昭侯凭此考察随从是否忠于自己。这便是典型的“阴术”了。

 

术治的理念根基发自吏治的腐败与难以查究,且认定吏治清明是国家富强民众安定的根本,本来无可厚非,然而,种种权术一旦作为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普遍实施,国家权力的运行法则,规定社会生活的种种法律,便会完全淹没在秘密权术之中,整个国家的治理都因权术的风靡而在事实上变形为一种权谋操控。申不害的悲剧在此,术治悲剧在此,韩国之悲剧亦在此。

 

说到底,“术”只不过是一种管理的方法,无法提升到治国方略的高度。它短时间内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收到一定成效,但无法解决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尤其无法形成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时间一长,“术治”所取得的成果就会递减或消亡,最终还得重新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如果说申不害的术治更接近于一种阴谋,那么商鞅变法则是“阳谋”。商鞅在变法初期有一个举措“徙木立信”,这并不是什么具体的变革措施,而是为了让民众相信秦国“政府”。正是因为建立了良好的国家信用,并且在变法过程中始终坚守信用,乃至让国民信任国家成为一种牢固的传统性的力量,变法才得以取得成功。孙皓晖指出,所谓“国家信用”,就是社会、历史、人民给国家所赋予的透支人民力量的程度。商鞅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够在变革、建设中可以征用犯人和奴隶产子成为国家军队。这是他最具远见卓识之处。

 

同时,与申不害的术治不同,商鞅强调法治。当时韩非子将法家分为“势”“术”“法”三派。法治强调中央集权,依法治理民众,以国为本,国家至上。商鞅变法当时所采取的废井田、统一度量衡和推行郡县制、奖励军功、施行连坐等经济、政治措施均旨在增强国力、保障稳定的社会秩序。

 

此外还有一点是当时的国君秦孝公信任并且支持商鞅变法,甚至会牺牲部分贵族的利益保障变法顺利施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