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星之旅:苏东坡传》|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第35期_本书_大熊猫_民俗学

【搜狐文化】“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又和广大网友见面了,该榜单由国内人文社科领域优秀出版单位与媒体联合推出,致力于推荐优秀中文原创图书,每月初定期更新。

《孤星之旅:苏东坡传》

周文翰 著《孤星之旅:苏东坡传》 读库·新星出版社丨2023.2

本书是一本以记者视角探究苏轼和宋朝文化生态的传记,用新的史学观念、美学视野追溯苏轼的一生,波及他与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艺术生态的关系,以及他生活的时代的文化景观。作者周文翰曾任文化记者,他试图跨越古今间的信息差,以近似贴身随访的方式,“直播”苏轼真实的成长、成名又为名所累的人生行旅,写他眼睛能够看到的“视觉景观”,写他耳朵能听到的“信息环境”,也写他如何在具体的场景中应对种种复杂的人事。

周文翰试图呈现“动态的全画幅”,而不仅仅勾勒一个漫画式的主角。在这本书里,苏轼的“基底”是士人、官员,其次才依先后成为文章家、诗人、词人、书法家、学问家。他的一生遭遇官场的起伏、贬谪的磨难、亲人的离别、人事的纠葛,有许多美好、恐惧、无奈和梦想,他持续用写作、绘画、游赏乃至笑话等“艺术方式”对抗接连而来的恶意和艰困,让自己的生命得以丰富和超越。本书描述了苏轼生命里一幕幕或光辉或黯淡、或显或隐的场景,进而探究苏轼何以成为“明星”,又为何成了北宋文化史上的“孤星”。

展开全文

《驼背将军:美国人荷马李与近代中国》

陈丹 著《驼背将军:美国人荷马李与近代中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23.4

天才军事家、战略家、预言家?还是冒险家、野心家?

他是康有为的中国维新军“总司令”,也是孙中山唯一的外国“军事顾问”

他的一生,仅仅三十六年,却复杂曲折,充满传奇。他就是——美国“驼背将军”荷马李!

“驼背将军”荷马李一生复杂曲折充满传奇,而又饱受争议。他的经历存在许多谜团,如他这样一个体弱多病的美国青年,究竟为什么会投身中国的变革事业?他的动机和动力是什么?他的中国观和地缘政治理论又是什么?他为什么能得到中国改良派与革命派领导人的器重?又为什么与保皇派疏离而支持革命派?他参与策划的“红龙计划”与“长堤计划”是如何进行又是怎样失败的?他最后为什么能得到孙中山的信任,帮助孙中山做了什么事情?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经营地方:明清时期济宁的士绅与社会》

孙竞昊 著《经营地方:明清时期济宁的士绅与社会》大学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丨2023.3

本书是一部以山东济宁为经验个例、士绅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城市史个案研究著作。有别于以往的明清史研究关注点集中在江南地区的情况,本书将研究视野扩展到因大运河兴起而繁荣的北方城市山东济宁,并注重将江南地区与济宁进行对比。济宁士绅在对城市的塑造过程中,展现了地方力量与国家权力的精彩博弈,也通过与“商”这个阶级的紧密联系,呈现出明清时期北方运河城市繁荣的商业贸易和城市化生活。本书丰富了读者对明清历史认知的面向,也为明清区域社会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补充。

《龙虎斗与马牛风 : 论中国现代史学与史家(增订本)》

谢保成 著 《龙虎斗与马牛风 : 论中国现代史学与史家(增订本)》商务印书馆丨2023.2

本书所论为广义新史学,既包括王国维“开山”的“新史学”,又含有郭沫若“开辟草径”的马克思主义新史学,有别于其他关于“新史学”的著论。最精彩之处,在“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纵论各史学大家。详述王国维、陈垣、陈寅恪、郭沫若等史学家的学术成就和治学理路。注重历史细节,郭沫若造访史语所的生动场景,以及郭沫若与陈寅恪之间的恩怨纠葛,深入人物内心,对历史悬案给出新的解释。

《藕香零拾》

张旭东 著 《藕香零拾》

本书为“六合丛书”最新一种。本集以人物为纲,收录关于近现代知识分子的随笔三十余篇,包括陈寅恪、陈垣、傅斯年、吕思勉、顾颉刚、杨绛等。所涉主题如陈寅恪的“恪”字究竟怎么读、陈寅恪与傅斯年的交往、顾颉刚在五六十年代的经历,大多有趣味而有意义。大部分文章此前发表于《读书》《中华读书报》等报刊,亦有几篇为首次刊布。

《古意:隋唐铜镜艺术风格渊源的美术考古学研究》

范淑英 著 《古意:隋唐铜镜艺术风格渊源的美术考古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丨2023.2

“古意”,是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不仅贯穿古今,而且通行于文学、美术和音乐等诸多艺术领域。不仅是艺术技巧的要求,也是艺术作品精神气韵的体现。本书主要通过搜集隋唐墓葬中出土铜镜的资料并结合隋唐时期的文化背景而展开研究。在资料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铜镜古意之踪、古意之源、古意之造、古意之美。

《中国当代艺术史2000—2019》

鲁虹 著《中国当代艺术史2000—2019》上海书画出版社丨2023.3

全书分为三编十五章,共三十五万多字,千幅插图。在第一编中,作者从七个不同的方面简述了中国当代艺术在21世纪所面临的情境因素。第二编与第三编是全书的主体部分。第二编重在介绍曾被人们划在“另类艺术”范畴里的影像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与综合媒介艺术等,第三编则主要围绕传统媒介的当代转换而展开。全书安排了两条发展线索:其一是文字部分,其二是图片部分。文字部分按时间顺序梳理了当代艺术大事件,图片部分为三百位当代艺术家的三百五十余件代表作品,并配有“作品简介”“艺术家简历”。本书具有工具书的功能,融学术性、知识性、历史性、文献性、直观性与可读性于一体,适于艺术家、批评家与文化学者及大众阅读。

《终始:社会学的民俗学(1926—1950)》

岳永逸 著《终始:社会学的民俗学(1926—1950)》新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丨2023.4

中国现代民俗学和社会学运动都有着繁杂的演进风景。在吴文藻、杨堃、赵承信、黄迪、林耀华和黄石等先生的指导、参与下,先后以清河试验区和“社会学实验室”——平郊村(前八家村)为平台,在充分借鉴孙末楠民俗学说(Folkways)的基础上,采用局内观察法和社区功能论,燕京大学师生的民俗学研究经历了从风俗、民俗到礼俗的转型,产生了一批热描人生常态的民俗学志,形成了社会科学化的民俗学——“社会学的民俗学”这一支脉。这也反向使得燕京大学社会学本土化历程有着浓厚的民俗学基底。

《故事的无稽法则:关于命运的歌谣与传说》

施爱东 著 《故事的无稽法则:关于命运的歌谣与传说》北京大学出版社丨2023.2

这是一部围绕传统中国民间歌谣、故事、传说等口头表达,展现中国民间故事发生、流传、变异的规律性和复杂性的著作。民间文化常常受到精英文人的无情嘲讽甚至尖锐批判。可是,只要我们浸入民间,“屈尊”听听那些被污名化的王婆、王大爷的声音,就会知道,即便是无稽之谈的歌谣、俗语、传说,也都各有其存在、传播的因和由。本书充分利用民俗学田野调查的方法,结合文献、地理、历史、民风民俗、社会心理种种因素,揭示中国传统民间叙事长久流传的生命力。全书分为“歌谣与歌手的传说”“爱情与婚姻的传说”“颂神与造神的传说”“命理与地理的传说”“天灾与人祸的传说”五个部分,作者对于民间故事与传说的推理层层展开,那些千姿百态、趣味盎然的古老故事与传说也随着作者的调查研究和推理分析浮现其生长蔓延的生机所在。

《幻化:比较文化视域下的中日变身谭研究》

王贝 著《幻化:比较文化视域下的中日变身谭研究》中西书局丨2022.12

本书以中日两国古典文献中的“变身谭(动物变人、人变动物的文字记述)”为研究对象,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历时性考察。分别对四种动物(狐、蛇、犬、龟)变身谭的主要情节、变身方向和其中的性别要素等作历时性梳理,深入发掘其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特点及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是一本深入探讨中日文化比较、古典文学中动物与人的变身幻化故事、古代中国与日本的变化观以及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与影响的学术专著。

《近代岭南报刊小说研究》

梁冬丽 著 《近代岭南报刊小说研究》凤凰出版社丨2022.12

本书以现存报刊能够见到原文且年份明确的522篇小说及类小说为切入点,在全面收集整理现存近代岭南报刊小说、小说理论及与小说相关的广告、代理信息等资料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岭南报刊小说从无到有,再到大部分报刊主要、固定栏目并专刊化的刊载历程。从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维度探讨了近代岭南报刊小说的时代性与地域性特征,揭示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诚如程国赋先生序中所言,“该著将成为岭南小说、岭南文学重要的实证研究成果,有较强的学术意义”。

《大熊猫之路:一部绚烂的大熊猫文明史》

考拉看看 著 《大熊猫之路:一部绚烂的大熊猫文明史》现代出版社丨2023.3

本书从地理、生物、政治、历史、人文等方面,将大熊猫的进化史与人类的文明史紧密联系、并行讲述。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在地球上拥有八百万年的历史。人类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地质年代为八百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可见,从史前时期大熊猫就与人类相伴同行,一路走来,直到今天成为人类社会中独特、珍贵的动物伙伴。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精彩讲述了人类与大熊猫这两个物种从相遇开始,就注定拥有深深羁绊的故事。在八百万年的时光里,大熊猫和人类文明渐行渐近,人类给大熊猫种群带去过威胁,又携手拯救了这一珍稀物种,使其从濒危状态中走出,将其从可触摸的实际存在变成一种抽象的文化符号。从古猿到能人,从直立人到早期智人,再到晚期智人,从始熊猫到小种大熊猫,从巴氏大熊猫到现生大熊猫,人类与大熊猫共同面对了自然的沧桑巨变。

联合推广媒体:搜狐文化、文汇学人、澎湃新闻·翻书党、凤凰网文化,欢迎更多出版部门和媒体加入“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