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是个什么人物(中国古代最全能的人是)_东坡_苏轼_苏东坡

本文目录

  • 中国古代最全能的人是
  • 历史上哪些人物称得上“出将入相”

中国古代最全能的人是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才艺双绝,艳绝后宫,芳华绝代的美人,有将相诸候,能征善战,驰骋疆场,文武双全的卫国良将。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涌现的多面手络绎不绝!而成圣成贤,称之为全才的却屈指可数!苏东坡就是其中最名副其实的一位!今天我们就来解析一下苏老为何拿下了大满贯。

苏轼,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在苏轼66年的生命旅程中,留下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800多篇文章,加起来近8000篇,约200多万字的著述,内容涉及书法、绘画、医学、古董、发明、金彝,无不精通。

【苏东坡的来由】

  • 元丰二年,御史何正臣弹劾苏轼,奏其在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
  •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因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乌台诗案”由此得名。苏轼因此案坐牢近百天,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
  • 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书法家苏东坡】

苏轼善书,被尊为“宋四家”之首。

  • 苏轼的书法重在写“意”,走自己的路。“苏门四学士”之一。
  • 黄庭坚谓“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
  • 气韵,可以说是他的书法最大特点。明董其昌更盛赞他“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故世称苏的书法之美乃“妙在藏锋”、“淳古道劲”、“体度庄安,气象雍裕”、“藏巧于拙”,是“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的大家风度。
  • 而他的书论寓意之说则更加精辟,既为当世直视,又为后世楷模。

【画家苏东坡】

  • 苏东坡是中国文人画开创者之一,其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
  • 苏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
  • 代表画有:《潇湘竹石图》 《小鸡啄米图》《偃松图卷》等,《枯木怪石图》被视为稀世珍品。据传2018年11月26日佳士得香港夜场,苏轼唯一真迹《木石图》以4.1亿港元天价成交。

【文学家苏东坡】

  • 苏东坡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 在风格上,苏轼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
  • 其代表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和人文精神。 其文包罗万象:政论、策论、游记、小品、序跋,应有尽有!

【发明家苏东坡】

  • 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闻名遐迩的美食家。相传与苏东坡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
  • 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饼、东坡肘子、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酥、东坡茶、东坡羹、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
  • 当年苏轼贬谪海南时,创制的“东坡笠”流传了近千年。苏轼还设计脱戴方便的高帽,谓之东坡帽。海南儋州至今还有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话。
  • 发明“自来水”。苏轼得知广州人苦于饮用水含碱。建议“于岩下作大石槽,引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缠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用竹管引山涧水的方法,被沿用很长时间。 江苏宜兴丁蜀镇窑厂有一种茶壶——东坡提梁壶,发明者也是苏东坡。

【医药家苏东坡】

  • 苏东坡在医学领域也颇有建树,史载:“轼杂著时言医理,于是事亦颇究心”。在他的著述中,多有医学秘方、偏方以及自我“行医”之记载。
  • 苏轼收集验方整理成册,留济后人。他写过《问养生》《书养生后论》《养生说》《续养生说》《养生渴》等,成为我国养生学中珍贵的资料。
  • 后人将苏轼的《苏学士方》和沈括的《良方》两书整理合编成《苏沈良方》,流传华夏,远播东洋,至今仍用。
  • 苏轼还始创了我国古代“公私合营”医院——杭州“安乐坊”,是中国最早的民间救济医院。

【政治家苏东坡】

  • 忠君、爱民是苏轼在政治上奋斗一生的信念和理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被儒家视为封建社会纲领中的大事。
  • 从儒家的观念看,“君不失君道,臣不失臣道,其国乃正,反之,则国就不正,甚至灭亡。”
  • 在封建社会中步入仕途的人都会遇到如何处理君臣关系的问题,随着官职的升迁,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更为棘手。
  • 历朝历代都有一些为官者谨守臣道,而又幸遇明主,则君臣相知相欢干出一番于国于民于君都有益的大事,自己也功业有成,名留史册。

【设计师苏东坡】

  • 苏东坡对杭州最大的贡献就是西湖了,一个是他留下了著名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湖比作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西湖的格调马上就提升了。
  • 西湖的边上就建有苏东坡纪念馆,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写过诗、做过地方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造就了西湖今天的面貌。
  • 苏东坡初到杭州的时候,西湖并不很美,到处覆盖着野草,湖面被挤得不断缩小。于是他巧妙利用从湖底挖出的淤泥用作农田的基肥及填埋湖边的一些低地湿地;再利用这些土地募集社会闲散人员和外地农民前来耕作,收取税收作为治湖费用。
  • 后来,苏轼又对全湖进行了挖深,把挖掘出来的葑泥在湖中偏西处筑成了一条沟通南北的长堤,为了彻底永久解决百姓用水问题,苏轼以瓦筒把六井水直接引至千家万户并新凿两井。

【教育家苏东坡】

  • 苏东坡一生被贬三次,但乐观向上,随遇而安。并在逆境中做了三件事。第一,读陶渊明的诗。第二,著书立说。第三,鼓励后学。
  • 苏轼居然办起学堂,教起了书。培养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姜唐佐,第一位进士——符确。苏轼曾为姜唐佐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并说:“异日登科,当为子成此篇。”姜中举后东坡已逝,苏辙续后两句诗:“锦衣不日人争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 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

【总结语】

苏轼在朝时不屈服于权贵,淡泊名利,会写会做饭,会享受生活。抗击打能力强,即便是被贬到海边等偏僻处,也不怨天尤人,而是奋发干事创业,这种强烈的进取精神值得世人永远学习。

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后世历朝历代中,苏轼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也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

@弯月戏说杂史 @今日头条 @上海本地通

历史上哪些人物称得上“出将入相”

要说出将入相的人,我觉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杨尚昆是杰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

△杨尚昆能文能武。他早年在上海大学学习,学历高,后来又到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担任过早期的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副秘书长,深受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信任。1988年4月在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他是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红军时期,曾任红三军团政委,与司令员彭德怀是搭档。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先后指挥所部进行攻克沙县、三溪圩反击战、太阳峰阻击战和高虎垴、万年亭、蜡烛形、保护山等防御作战。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改革开放后,1982年9月他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为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杨尚昆虽然没有授衔,但他是总政治部确定的我军36位军事家之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