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东坡写《赤壁赋》_那么他到底有没有去过真正的赤壁呢?苏轼的《赤壁赋》有哪些名句_赤壁_苏轼_苏东坡

本文目录

  • 苏轼苏东坡写《赤壁赋》,那么他到底有没有去过真正的赤壁呢
  • 苏轼的《赤壁赋》有哪些名句
  • 《赤壁赋》是苏轼文学的巅峰吗你怎么看

苏轼苏东坡写《赤壁赋》,那么他到底有没有去过真正的赤壁呢

《赤壁赋》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写过的一篇文章,记叙夜游赤壁的景色与自己独特的感受,其中不乏苏东坡自身的洒脱之意,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他还写过一篇《赤壁赋》,那么他多次这样提到“赤壁”,不由得让人想到赤壁之战的赤壁。那么,苏轼去的这个地方,究竟是不是真正的赤壁呢?

对于赤壁,每一个读过中学的中国人都不会不知道,因为只要有中学,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或者前后《赤壁赋》就会是必修课,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绘画的视角来认识它。这或许为我们认识赤壁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苏东坡对赤壁的青睐,与他对于石头的偏爱是一脉相承的,何况那根本就不是一块一般的石头,而是一块野性的、同时收集了浩大的历史讯息的石头。

我们无法确认,苏东坡除了文学作品,是否通过绘画的方式对赤壁做出过表达。无论他画过(可能没有流传到今天)或者没画过赤壁,他对石头这一视觉形象的敏感,使他的目光必然在赤壁上聚焦和定格。这样一块巨石,就放在眼皮底下,像苏东坡这样的石头爱好者,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它。

世界上绝然存在着两个赤壁。一个被称为“武赤壁”,就是现在的湖北省赤壁市,那里是赤壁之战的真正战场。八百年前,也就是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月,孙刘联军在这里击败了大举南下的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两百年前,一个名叫杜牧的唐代诗人从这里路过,留下绝句一首: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但苏东坡抵达的,却是黄州赤壁,也叫“赤鼻矶”。根据沈复《浮生六记》的记述:“黄州赤壁在府城汉川门外,屹立江滨,截然如壁。石皆绛色故名焉。《水经》谓之赤鼻山。东坡游此作二赋,指为吴魏交兵处,则非也。”所以后人称之“文赤壁”——一个注定将留在文字和后世影像里的赤壁。它的历史,并不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瑜书写的,而是由苏东坡书写的。

虽然苏轼所游的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但都是中国山河的波澜壮阔之景,并无妨碍。

再者,《赤壁赋》大量用想象手法,说文中的赤壁之境是凭借赤壁之境想象而来的。古来文学中较为难驾驭的就是想象手法,拥有想象力的文章、诗词也是难能可贵的。就如李白的《蜀道难》,李白虽作诗前未到过蜀道,到将蜀道的险峻写得淋漓尽致,足可见想象带来的浪漫主义色彩十分浓厚,也是弥足珍贵的。而《赤壁赋》想象的独特在于把想象的景写实了,乍一看意为是普通的游记,但读者了解后才知道是想象而来。同时也拔高了立意,《赤壁赋》所蕴含的思想是前人未有,独属东坡的。

苏轼的《赤壁赋》有哪些名句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5、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8、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9、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0、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1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赤壁赋》是苏轼文学的巅峰吗你怎么看

感谢您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是。《赤壁赋》是苏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为后来中国的诗词赋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树立了样板。这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奇瑰宝。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