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滋养肾气,健脾胃,健脾益胃,脾胃,中医,养生_小米_很好_红枣

小米,滋养肾气,健脾胃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咸,归脾、胃、肾经

推荐用量:每日不宜超过50克

最佳烹调方法:煮

养肾功效

小米作为五谷之首,锌、硒、锰等微量元素很丰富,被称为肾之谷,略带咸味,能养先天之本的肾脏,具有益肾气、补元气、助安眠的作用,对肾湿热导致的小便淋漓不尽等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展开全文

宜忌人群

宜食人群:虚寒体质的产妇可多食小米,能帮助调养身体、恢复体力。

忌食人群:体内寒重者、小便清长者不宜多吃。

这样吃更健康

小米煮粥后,表面漂浮的“米油”,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对肾脏有很好的补益作用,不能丢掉。

这样搭配肾脏好

小米+牡蛎补肾壮阳

牡蛎能够调整体内的水气,使之畅通,从而减轻肾脏的负担,对补肾有很好的作用,牡蛎中的锌元素能够保证男性精子的质量,有很好的壮阳效果。

红薯小米粥

材料:红薯100克、小米50克、枸杞子10克。

调料:白糖。

做法:

做法:

1.红薯去皮,洗净,切片。

2.小米淘洗干净;枸杞子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片刻。

3.锅置火上,倒水烧沸,加红薯片、小米煮20分钟,再放入枸杞子煮10分钟,加白糖调味即可。

红枣小米羹

材料:小米羹罐头1个、红枣30克、鸡蛋1个。

调料:水淀粉、白糖。

1.红枣洗净,去核;鸡蛋磕入碗中打散,调成蛋液。

2.将小米羹加入煮沸的水中,煮沸后撇去浮沫,加入红枣、白糖略煮。

3.淋入打散的鸡蛋液,随即加水淀粉勾芡即可。

中医养生,健脾益胃,食物疗法,饮食疗法,中医学《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灵枢-决气》说,“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可见饮食充足同时机体气化功能正常,便能很好地将其转化为精气,化生为血而濡养于神,于是人的神气充沛,生气勃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