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津液不足怎么办?中医里的津液是指什么津和液的区别是什么_津液_脾胃_中医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津液 不足 津液 脾胃 中医

本文目录

  • 脾脏津液不足怎么办
  • 中医里的津液是指什么津和液的区别是什么
  • 津液缺失就是缺水,补津液就是多喝水对吗
  • 气血津液和湿气都有水的成分,有什么区别
  • 中医怎么治疗津液亏虚

脾脏津液不足怎么办

你好。我是中正医学。

首先人体的饮食物水谷要通过胃的消化吸收,脾胃为一体,脾能升降与灌溉,才能使胃吸收的水谷物质运行到经络四肢百骸,滋养人体的五脏六腑。

如果这个功能失常,比如胃津不能下降,会出现大便干结干燥、便秘的现象,有时通过健脾的方法能够促进脾胃的动力,大便滋润,使大便能够正常排出;有些常年口干舌燥,一部分也是脾胃亏虚,胃津不能上承口腔导致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健脾胃的方法,促使口干舌燥的症状消除,如果盲目的滋阴降火,有时候适得其反。

所以津液不足症状,如口干、眼干、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等,有些确实属于阴虚燥热的,可以使用滋阴润燥生津的药物治疗,这本没错;但如果是脾胃亏虚,脾胃不能正常输布津液的问题,便需要通过调脾胃的方法治疗,还是正道。

在临床上,见太多本是脾胃虚弱,而有大便干结或口干舌燥的症状,如果妄用滋阴降火润燥的药物,使更伤脾胃,这是治疗思路的错误,导致脾胃行津液的功能更加失常,病情加重而复杂难治,甚为可惜。

中医里的津液是指什么津和液的区别是什么

中医认为血、津液、五脏等属阴;气、六腑等属阳。脾胃经过消化吸收食物,变成人体可以利用的水谷精微(营养成分)和津液。皮肤的体液为津,润滑关节、脑、髓的体液为液。津液由肺和心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经脉传送到全身。

津液缺失就是缺水,补津液就是多喝水对吗

补津液要多喝水是对的,但津液和水是两码事。水经过脾的运化才是津液,所以津液少,极可能是水喝少了,也可能是脾肾阳虚了。

当然也可以不分那么清楚,多喝水后可以辅灸关元,让水运化了就行。

气血津液和湿气都有水的成分,有什么区别

湿气主要是外湿和内湿,而津液是身体里各种液体,为各个器官正常运转需提供很多营养元素,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怎么治疗津液亏虚

要想知道中医上是怎么治疗津液亏虚的?就需要先知道什么是中医讲的津液不足,只有了解了这个原理,才能从辩证的角度,更好地去治疗所谓的津液亏虚。

津液亏虚概念

津液是中医认为人体所必须的物质之一,含有水分和营养物质,对人体有滋润和抑制阳气过旺的效果。津液亏虚在中医里一般都是指机体津液亏少,导致身体的脏腑、形体、官窍、皮毛失去了滋养、濡润和充盈,从而产生一系列非正常的干燥枯涩病理状态。

津亏证根据其所反映的脏器不同,临床可分为肺燥津伤、胃燥津亏证,肠燥津亏证等。

津液亏虚形成

津液亏虚大多数都是因外感温热或燥热之邪煎灼津液,或五志化火耗伤津液;或邪热内生,或大热、容易发汗、上吐下泻、尿比较多、失血及大面积烧伤等;或过用、误用辛燥之剂从而损伤津液;或因为身体比较虚从而造成津液生成不足,或经常生病损伤了内部身体机能等,从而导致津液亏耗而造成疾病。

津液亏虚表现

津液亏虚在临床上主要以伤津为主,液不足的时候会导致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咳嗽、口腔溃疡、阴虚火旺等,可见的主要症状就是口渴想喝水,口、鼻、皮肤相对的干燥,眼睛内陷干瘪,大便通常比较干燥,容易结成团,小便比较少,有的则转筋等症。伤液为主,则可见舌光红无苔或少苔,唇舌干燥而不想喝水,整体看上去比较干瘪,皮肤毛发容易干燥枯黄,其则动风而见肉陶,手足震颤、蠕动等症。

津液不足如何用中医去调理

第一,要用中医的辩证找到导致津液不足的具体原因,这通常包括长期熬夜、过分性生活或者是长期吃有些比较寒凉的食品,中医上经常提到,如果是特别寒凉食品会伤阴,即便是在炎炎的夏天也要适当的控制好这些,不要过度食用寒凉刺激的食物。

第二,一般情况下,建议患者寻找到具体原因以后,对问题作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比如津液不足如果是摄入水分或者营养物质不够引起的,我们需要多喝水、改变原有的偏食习惯,在既有的饮食结构上做些调整,尽量多吃些五谷杂粮和水果,让食物种类尽量做到全面一点。

第三,如果患者的津液亏损比较严重,我们还会建议患者服用一些养阴生津的中药,比如沙参、麦冬、百合、生地等,也可以使用一些中药,比如百合沙参麦冬汤、六味地黄丸等,这些都是治疗阴虚生津比较常用的一些中药。还有一些养阴生津的水果或者食物,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状态考虑食用,比如苹果、梨子、葡萄、甘蔗以及鸭肉、泥鳅、贝类、海鲜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