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问题出在万物自己身上吗?古人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何谓刍狗_万物_天地_不仁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刍狗 万物 天地 不仁

本文目录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问题出在万物自己身上吗
  • 古人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何谓刍狗
  • 老子说天地把万物当刍狗,刍狗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这句话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应该如何解释
  • 想做好事,一想到《道德经》中的那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或“大善既是大恶”,心理障碍了求解
  • 老子为什么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 如何理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能否解释为天地将万物视为自己的祭品,所以才说它不仁,你怎么看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问题出在万物自己身上吗

这句话的意识不是这么理解的。这不是在说万物都是狗,不是在指责天地,也不是在指责万物,这句话的含义,老子表达的是他的宇宙观,以及对人世的价值观。翻译成我们都懂的语言,就是:

对于宇宙(天地)来说,世间我们认识的万事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刍狗。大家都没有谁比谁高,谁比谁重要。

其实这个思想休谟也表达过。休谟说:

对于宇宙来说,人和牡蛎没什么分别。

而现代天文学家也有言:

宇宙没有责任要对人类有意义。

其实这背后表达的哲学思想都差不多。人作为一种动物,一种生物,一种物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茫茫宇宙之中,不是什么万物之灵,人和狗,也没有什么分别。宇宙不需要回答人类的追问,就是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有特殊的目的,是不是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是不是有特殊的地位,是不是就是和刍狗,和万物都不一样——

老子和休谟都告诉咱们了,咱们没什么区别。

这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虚无主义。

尼采将虚无主义定义为:使世界,特别是人类生存没有意义,目标,可以理解的真相和本质价值。

虚无主义作为哲学意义,为怀疑主义的极致形式。认为世界、生命(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是没有客观意义、目的以及可以理解的真相。

与其说它是一个人公开表示的立场,不如说它是一种针锋相对的意见。

许多评论者认为达达主义、解构主义、朋克这些运动都是虚无主义性质的,虚无主义也被定义为某些时代的特征。如:布希亚称后现代性是虚无主义时代,有些基督教神学家和权威人士断言现代与后现代由于拒绝上帝而是虚无主义的。

尼采将基督教称为虚无的宗教,因为它不关注现实生活,而在乎假设的死后生活。他认为虚无主义是人们意识到“上帝已死”所导致的,并强调人们应通过重新赋予生活意义来克服它。

海德格尔将虚无主义称为“这样的存在什么都不剩”,并认为虚无主义基于将存在缩减至纯粹价值。

这才是这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哲学意思。

古人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何谓刍狗

刍狗,就是草把狗,草为思意象,如羊亦表思意,此为经典语境之定式。天地不仁,即是说天地与仁不是同一义理之体。仁者,一般性质之人也,是人之共性体。以万物为刍狗,即是说,天地用万物当供品祭祀道,道即规律,也就是说,万物只是规律的道具,以演示规律而已,而万物却没有自性。

老子说天地把万物当刍狗,刍狗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这句话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古代祭祀用的草扎的狗。

大概意思就是天地不会因为好坏而偏向某种生物或物种;圣人不会因为百姓的善恶而偏向好人和坏人。

天地和圣人对万事万物一律平等,一视同仁。但无论是万物还是百姓,如违背道的自然规律行事就会得到相应的报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规律。

老子的另一句名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意思是老天爷不分亲疏远近,对大家都是公平的,但会帮助那些按照自然规律做事的人。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应该如何解释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字面意思理解:天和地不仁义,当世间万物都是草纸扎的狗。

啥叫草纸扎的狗呢?就有点像咱们现在上坟用的花圈,烧给先人的,属于一次性消耗品,没啥太大的价值。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道德经》更是其中的典范,不然也不会成为道家的指导思想,因此只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显得咱们忒没文化了点。

深入理解:天地最大,顺其自然,万物爱咋样咋样,天地根本不屌你。

理解到这一步,有很多人就不乐意了,人类可是天地之灵,万物主宰,地球上最牛逼的物种,动动手指核弹毁灭地球,咱们都这么牛逼了,天地竟然当我是草纸扎的狗?

有一说一,对天地而言,咱们和草纸扎的狗还真没啥区别。

啥叫天地呢?这里不单指地球,这是咱们中国人对宇宙的专有概念,囊括空间、时间、天空、大地、月亮、星星……,总之就是无穷大就对了。

一旦到了这个维度,人类不管咋蹦跶天地眼角都不带瞄你的。

很多人对核弹炸地球这个事非常狂热,主要是前两年地摊文无比推崇核弹的威力,大家都被带歪了。

什么毛子的“大伊万”放在地球赤道上能把地球炸两半之类的,简直就是吹牛逼不用上税。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现在把地球上所有的核弹都引爆,人类和大部分动植物都妥妥地灭绝,这点毫无疑问,但是对于地球而言,这点伤害压根不破防,连个毛都算不上。

一亿年前恐龙多牛逼,称霸陆海空,说灭绝就灭绝,对地球有啥影响?

如果现在人类立马都灭绝,估计地球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地球46亿年的历史了,多少物种生生灭灭,人类这才蹦跶了几年,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事。

这还是地球,放到宇宙这个量级上,那人类咋样更无所谓了。

借用郭德纲相声里的一段话:我和一个火箭专家说咱们的神州飞船得烧煤,还得烧无烟煤!但凡那专家看我一眼,那就是他输了!

不理,就是对无知者最好的回应。

其实人渺小不可怕,可怕的是渺小还把自己当回事。

说到底,人类也好,草纸狗也罢,都是天地间一瞬间而且毫不起眼的产物,放到天地维度,人的一生几十年,对天地连弹指一挥都算不上。

因此,别纠结天地怎么看人,人怎么看狗了,大家都是世间万物的组成部分,谁也不比谁高等。

认清自己,好好生活。

以上。

想做好事,一想到《道德经》中的那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或“大善既是大恶”,心理障碍了求解

老子是中国先秦真正的哲学家。我来分析这两句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是刍狗?就是草纸扎的狗,古时候穷人祭祀用的,形容最没用的东西。还有下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字面意思很简单,天地不仁慈,看万物都不值得关心。圣人也不仁慈,不关心老百姓。

老子追求的是一种自然态,反对进步论。面对他所处复杂的春秋时代,他主张回去,回到小国寡民,回到半原始状态。因为天地虽然不仁,万物自生自灭,但也自由自在。圣人虽然不仁,不爱护老百姓,但老百姓也就不用为圣人负责,不被管理,自得其乐。

如果一切都回到这样自然的状态,那我们社会就没有斗争,自然而然,稳定而恒定,不需要知道天地,更不需要圣人。所以表面上的不仁,是真正的大仁。

我们回顾一下,多少“圣人”们真正的仁慈,最后都演变成了恶行?多少对这一群人的仁慈,其实是对另一群人的恶行呢?老子看来,我们人类做的越多,离毁灭就越近。所以做好事,做坏事,从更高层面上来说,都不是好事。因为主观的去做,就错了。

大善既是大恶,道德经没有这样的表述。有这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最好的的道德,就是不要刻意去行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天天想着表现道德,结果适得其反。

总之,我们能体味道德经的是,不要刻意,不要过分追求,顺其自然,能做好事就做。是最好的状态。

关于道德经的解读,手机打字太累,我会专门文章来写,脑洞史话,欢迎关注。

老子为什么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如果只看这一句,就会觉得老子是在揭露圣人的无情,冷酷。但真的是这样吗?

一、出处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章。

要想明白这一句话,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刍狗”。这个词的意思是用稻草扎成的狗,古代用于祭祀。祭祀完就扔掉或烧掉。

如果直接理解起来是:圣人并不仁慈,只把百姓当做没有生命的祭品。但这样理解和老子真正的意思相差很多。

所以我们应该结合上下文看一下,完整的句子是: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二、解释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没有什么仁慈,只把万物当做祭品。但这并不是在批判否认这种不仁。因为老子一向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老子很尊重自然规律,这点是大家一致认同的。

他觉得天地真正的恩泽,就是顺应自然大道,让万物自然生长。而圣人也应该像自然学习。圣人真正的仁爱就是无为而治,给百姓真正的自由,对待百姓公正。让百姓自己发展自己。这样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

也就是说,天地没有仁爱,圣人也不会偏爱。不会对谁好,也不会对谁坏。让天地万物各得其所,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

大家可以想一下这样的场景:

天地有了感情,对饥荒的地方十分怜悯。于是天降馒头,水。这样人会因为懒惰,而失去最基本的能力。走向灭亡。

而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在了解到百姓的贫穷之后,非常得痛苦。于是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发下命令,把最赚钱的办法告知百姓——例如当程序员。后来发现这样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就难以维持,而粮食成为最珍贵的东西。就命令所有的人去劳作耕地。这样的国家太混乱了。

圣人其实有时只在必要时期,起到调节作用就行。不必小题大做,干涉百姓的运行规律。看似是仁慈,但实际上对百姓来说太残忍了。

一句话概括就是大爱无私,这是对万物,百姓最好的方法。

我是@女侠七安 ,想和你一起读书,学习。读书之路,我陪你。

码字不易,点个赞再走呗 (-^〇^-)

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谢邀作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语出老子《道德经》

祭祀活动中,用草扎的狗叫刍狗,活动结束就扔掉了,是废弃之物。

什么是仁?通常理解为仁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被儒家定义为一种道德标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说天地并没有为自已缔造一颗仁爱天下万物的心。只是在自然的状态下,让万物自由生长,万物与人是平等的。人以万物一样自由生存,遵循自然规律从″有″到″无″。不受天地的干涉与支配。

如何理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1、这句话很流行,一度还总被人用错,特别是用作批判统治阶级或是精英阶级的“罪证”:你们看,圣人居然说老百姓是狗。

还有人说:这句话是说在天地眼里,万物是平等的;在圣人眼里,百姓是平等的。认为这与“齐物论”类似。

这些年随着古典的普及,这句话已经不难理解了,很多人都知道人家《老子》里不是上面这两个意思。

不过今天,篇幅有限,咱们就只说说这句话在原典里的本意,引申的事情,留给大家。

先来看这句话的原文和全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首先,前辈朱谦之的《老子校释》解决了这篇的文字问题,虽然这句话版本众多,很多字词彼此有不同,但上面我引用的文字基本上是没问题的。

好了,开始进入正题。咱们重点就从大家最关心的刍狗说起。

“刍狗”这个词,三国的王弼曾经解释为“刍和狗”,解释为两样东西,这是不对的。因为在更早的《庄子 天运篇》、《淮南子》等都对刍狗有详细的解释。综合这几篇古籍的意思,就是把草扎成狗的样子,再披上锦绣,加上纹饰,缠上红丝,当做祭祀时的用品。举行祭祀仪式时,卿大夫们要恭恭敬敬的抬着刍狗,像抬着神灵一样进行祭祀。

等到祭祀一结束,这刍狗就没用啦,既然是用草扎的,该用来当柴火烧就烧掉,该扔掉就扔掉了。

所以,与天地之广大相比,万事万物无论是山川河岳,还是浮游尘埃,在天地(宇宙)的“眼里”,都和刍狗一样,有时候非常尊贵,有时候又非常卑贱。从高贵到卑贱,从卑贱到高贵,这是万物自身的变化所致,并不是天地所干预,也与天地无关。

因此,“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并不是把万物当做狗,也不是把万物视为平等之物,而是强调在天地面前,万物就像祭祀品,高贵是万物自我的增加虚饰,卑贱也是万物自身的属性,均不在天地的关注之内,是“与我无关”仁,就是无所谓好恶的意思。

所以,接下来一句就比较耐人寻味了:圣人与百姓的关系,就像天地与万物。百姓的尊与卑,譬如孟子要“民为贵”,法家要以民为富国的工具,这些尊卑在老子所定义的圣人(不是儒家所说的圣人了)眼里,都是无所谓尊无所谓卑的,是“与我无关”。

这两句话虽然有名,但其实只是为了说明后面的话:天地就像风箱,空虚无碍,越折腾事儿越多,不如把握最核心的“中”。

什么意思呢?就是真正的圣人,真正的统治者,应该把握无为而治这个“中”,不折腾,随着百姓自己尊卑变化,而不是去用仁义道德干预百姓的生活。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被长期误解的一句话。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这句话,被用于证明上层的不仁不义,视百姓和万物为猪狗。但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与之完全相反:天地是没有感情的,所以万事万物,包括人类,在它看来,都和猪狗一般。

乍听起来很难接受,但仔细想想也就明白了。

天地什么时候特殊对待过人类?

有地质学者曾经说过,人类又何曾拯救过地球?地球还需要你人类拯救?地球存在了几十亿年了,从一无所有荒野岩浆,到后来的恐龙世界,再到后来的荒蛮部落时代,再有人类文明,地球一直存在。你人类说拯救地球,其实是拯救自己的生存环境,环境坏掉了,人类死绝了,地球也不会灭,人类多半也等不到地球灭的那一天。话说回来,天地对人类是没有感情的,对草木和猪狗,对岩石和河流,都不会特殊对待,所以,“草木、猪狗、人类,在‘我(天地)’看来,都是一样的。”

天地该暴雨暴雨,该洪流洪流,该地震地震,不会怜悯草木,也不会怜悯人类。天地荣发,抚养万物,也不是因为爱怜,而是恰好如此而已。所以在人类看来,天地是“不仁”的。在普通人看来,圣人如此看待万事万物,也是“不仁”的。你怎么能没感情呢?你怎么能把人和草木、蝼蚁、猪狗看作同样的呢?

老子问,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天地之间,就好比一个大风箱吧?

什么意思呢?

天地运转,有它自己的程序,不会因谁而变动。风吹过,草木摇动,衣袂飘飘,对风来说,都是一样的。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中,最难理解的应该是“刍”字。

“刍”是古代祭祀时候,用草扎成的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们重视的祭品,但用过以后即被丢弃。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没有仁义之类的感情,面对天下万物,就像对待祭祀的刍狗一样, 毫不在乎。

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在我看来是想说天道无情,不会按照人理,只会按照天理运行。因为在天道看来,天下万物就像草芥一样渺小,不需要顾忌他们的态度。

这句话和“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意思是一样的。天道自有运行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有所改变。

我个人认为老子在《道德经》里强调这一点,是在为无为思想打铺垫。

在股市中,丰厚的利润也常常伴随着风险。因此,股票投资者在进行炒股的时候,要多多的了解这方面的风险并避免。同时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多多的运用技巧和策略。如果大家对股市技巧方法策略感兴趣的话,朋友们可以关注股票股市猫九去看看,有很多股市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能否解释为天地将万物视为自己的祭品,所以才说它不仁,你怎么看

我看过《百家讲坛》,

曾仕强教授在里面讲过这个问题。

他讲解的意思不是这个意思,

这个意思是好多人的误解。

真正的意思是天地对待万物一视同仁。

万物跟刍狗一样,

没有什么好坏之分,

老天最讲究公平合理。

天理昭彰,天不藏奸,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天究竟饶过谁?

天高地厚,天地有仁。

身在天地间,

每个人享受一样多的阳光、空气,

即使是你缺少的别的地方也要给你补上,

大自然最讲平衡法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巜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字面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

这句话所内涵的意思是:天地看待万物就像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万物特别不好的想法。也就是说:天地对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还是做好自己天的职责,地还是守好自己地的职责,这是天地的自然规律。

引申到人类社会来说:有人富贵腾达,有人低贱卑微;有人聪明绝顶,有人愚不可及;有人四肢健全,有人天生残疾。天地本无爱憎,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在社会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