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读后感(读《道德经》,你都获得哪些感悟呢)_道德经_老子_万物

本文目录

  • 读《道德经》,你都获得哪些感悟呢
  • 该怎么阅读《道德经》
  • 在看国学的时候(《道德经》《论语》等),能够初看就有所感触,究竟是懂了,还是没懂
  • 从道德经里你能读出什么来,分享一下
  • 读《道德经》有什么观后感
  • 《道德经》第二章如何解
  • 《道德经》被有些人误读了,在当今该如何去读懂老子
  • 看完《道德经》之后是什么感受
  • 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最大困惑或者说是极力回避的问题是什么
  • 如何学习道德经

读《道德经》,你都获得哪些感悟呢

老子,亦称老聃,与孔子同时代。关于他的生卒年代和他的身世,今已无法确考。据司马迁说,孔子还曾经向老子请教过“礼”的问题。他曾做过周王朝的史宫,后来他眼看周朝衰败,就回到他的老家楚国苦县(今河南归德一带)去当隐士了。

道家的《道徳经》和儒家的的《论语》是战国时代最先出现的子书。《道徳经》是诗体的哲学笔记,比起《论语》来,它是纯粹哲学的、简约的、结构式的文字。

老子处于诸子哲学发展的初期,还没有到百家争鸣的大辩论时代。因此,《道徳经》是用说明的方式,平铺直叙,而不是论辩的方式,反复驳难。

在政治上,老子对日渐衰败的奴隶主阶级的典章制度,也失去信心,主张干脆废弃。对新兴地主阶级的制度和新兴事物,他更是深恶痛绝,加以攻击,谴责封建统治者奢侈挥霍,指责他们对人民繁重的租税和发动残酷的战争造成田地荒芜,百姓饿死,骂他们是强盗。那末,老子的理想社会是什么呢?他主张“无为而治”。即他所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因此就要“绝圣弃智”,一切循其自然,回到“结绳”的蒙味时代。这个时代就是“小国寡民”,但鸡啼狗叫,人们老死不相往来,这样天下就太平无事了。

老子提出了“道”为世界万物的根本。但是老子提出的“道”,不是物质性的实体,而是一种虚无恍惚的东西,它超越时间和空间,也超越人们的认识,人们对它是听不见,看不到,摸不着,是无形无声无物、静止不动的绝对精神。这个精神性的“道”,在《老子》中,也称之为“无”、“大”、“一”等等。

那末,世界上的一切物质,又是如何从无到有?老子说,这个变化过程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道”本身是没有目的,没有意志,由它产生的世界万物,它也不去“主宰”它,这叫自然无为。

老子有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例如他把复杂的变动的世界万物,抽象出长短高下,刚柔强弱、智愚巧拙、生死胜败之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矛盾着的双方,一方依另一方的存在而存在。这种矛盾的统一观,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个重大发展。不仅如此,老子还提出事物的发展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所谓“反者道之动”(老子》四十章)。这是老子对“运动”观点的一个重要认识。老子这些扑素辨证法,在中国哲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该怎么阅读《道德经》

读《道德经》要从断句开始,断句错误,《道德经》是不可能读懂的,怎么断句呢?特别是第一章,老子把宇宙分三个层次,宇宙之前的世界,老子称之为道,宇宙大爆炸之后的规律世界,老子称之为可以说的可道,而变化现象的美,老子称之为非常道。

道的本质是真,可道的内容是善,非常道的现象是美。真善美是《道德经》框架思想。真是看不见的道,善是听不到的可道,美是变化的非常道。

真是宇宙的根基,善是万物的能量,美是未来的生命,所以,真理是根基,善良是道路,美德是未来。

原文:

《道德经》第一章

【断句】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道:真。

可道:善。

非常道:美。

常:规律。

缴:(jiao)痕迹。

玄:黑色,幽深。

【解读】

真理是宇宙的根本之道,从真理生出来的规律是可以描述的自然之道,而美是超越规律,并且变化无穷是无法说的非常之道。

真理因为绝对、虚空、神秘、神奇而又公平,无法命名所以只能以神作为真理的名字,从自然规律生出来的万物是有、高、低、长、短的形状。可以被认识。所以万物是可以被命名,并且,各从其类。而超越规律的美,是万物所彰显出来的尊贵、荣耀、权柄的形象,并且,变化无穷没有具体的形状,所以生命之美是万物的追求的价值与方向,是无法用一个具体的名字来命名的非常之名。

真理虽然绝对空虚没有名字,但却是天地的根本与开始。善成为自然规律,因为善的本质是能量,能量有具体的名字(焦耳),所以善是万物的母亲。

因此,

从真理而出的客观的自然规律是静态、没有欲望、不可见、只能从天地万物运行的奇妙的现象中去感悟到有真理的存在。

而从善生出来的宇宙能量是有主观的意识,动态、看得见、有痕迹、只要循着物质运行的轨迹就可以追根溯源,并且可以计算出宇宙能量运行的规律。

客观的自然规律(静)与主观的物理规律(动)都是从同一个地方出来,只是名字不一样,那个地方幽深而奇妙,可以称之为“玄”。

空虚绝对的真理很玄妙,纯洁而又运动的善也很玄妙,真与善合在一起,是一切奇妙事物的开始与道路。

在看国学的时候(《道德经》《论语》等),能够初看就有所感触,究竟是懂了,还是没懂

国学论语,是让人看懂的文化。不难理解。
老子解道深奥。玄妙。没有观察事物的能力,只看经文,就不会懂的。老子是反着说话的,谁直观谁上当。说不死就是生,说有就是过之属阴间了。说死是极之意,死而不亡者寿,死是死心,心太多了,把所有心思清零,无之意也。用死的地方很多,可把我累死啦。可把我餓死啦。可把我想死啦。疼快死啦。不是人死亡了心脏不跳了。老子是放飞所有心思心神负担,让真心,心脏没有压力而更自然的舒适的跳动,达到增寿为目的。忄心放一旁才真吾,悟。真我也,放的越远道行越深远莫测。

从道德经里你能读出什么来,分享一下

道生一,这个一不是数字上的一,往大的说,已知和未知各星系星球存在的一,或者称万中第一都被道或佛或神,也就是空间的无所掌控。道法无边,佛法无边,和神密莫测。
往小的说虫禽畜兽人植物等万物各类存在的类一,同类一名之中,能知到有多少数?比如一个人字,世界上有多少人?各类都被道掌控着。也是个体统一之一,一把手之一,一把手管多少人?万人之上一人之下。说白了这个一就是圈圈大極之气,两仪四象八卦在其内也。
这个道人人有缘,个个有份,万物同样。道德者,公共供既之始万物母之母,時常不离不弃,无生有,有化无之常态能元也。

读《道德经》有什么观后感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苦涩难懂,但是里面却包含了众多的哲学思想,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哲学思想著作。

《道德经》一书又名《老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所著,后经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修编而成,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源头。《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著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节。后分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八十一章,共五千多字。从《道德经》中,可以看到许多的哲理。

“尊重客观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就是宇宙和大自然的空间。“道”,就是存在于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性。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时刻存在。如果顺应自然的规律,就会成功,反之亦然。这种尊重事物客观规律的思想,与辩证唯物主义者的观点不谋而合。

“道义胜于战争”。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正可谓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非正义的战争,必将输给道义。二战德国军队兵败莫斯科城下,就是输给了道义,最后被自然和正义双双淘汰。多行不义必自毙,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无为而治天下”。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说好的治理,就像烹饪鲜嫩的小鱼,不要经常去翻动鱼身,否则鱼肉就松脱了,不再完整。西汉建立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果断放弃法家治国,改用道家思想无为而治,让民休养生息,不去随意破坏民众的生活,韬光养晦,最终实现富国强兵,为汉武帝的强盛创作条件。这跟烹饪小鱼是一个道理。

《道德经》的内涵博大精深,强调尊重自然规律,与西方早期的哲学思想有很大的区别。不同的人读该著作,会有不同的感悟。希望能够在此听到大家不同的见解。

《道德经》第二章如何解

《老子》只有短短五千言,问世二千多年了,研究的著作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但从没有人敢说自己已经穷尽了老子的全部思想。人们说,老子就像一口智慧之井,充满了智慧的泉水。只要你俯下身去,双手捧起,深邃博大的智慧就可获得。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也就有丑了;天下都知道什么是善的时候,也就有了恶了。

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相比较而彰显,都是因对方的存在而存在的,这是永恒的。

所以圣人以无为来行事,以不言来教化(民众);让万物兴起而不加主宰,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不自持已能,成就功业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如此,他的功劳不会消失埋没。)

老子在这里讲了事物相辅相成,相比较而存在的道理,告诉我们,要以圣人之道来处事,做事可以有为,事成定要无为,才能平安长久。

《道德经》被有些人误读了,在当今该如何去读懂老子

读《道德经》的确比较难读懂,难懂的原因,一、在于我们用功利主义心态在读,总想着学以致用。二、解释《道德经》的著作太多,而且解释的都不同,这样搞乱了我们的思维。三、对古汉语文字研究不深,领会不够,古汉语是一字一意,我们总拿现代词汇在套用古语。

要想真正读懂《道德经》,必须放空心态,把自身处于一个幽静、空灵的环境中不可,如果你一边读《道德经》,一边有人找你谈生意、谈升职、去旅游,甚至打麻将,你再怎么读也理解不了,因为这里面有许多内容是需要用心去感悟的,而往往与现实的态度是背道而驰的。

在这我也给予不了过多的解释,因为我也不太懂,但我只想说,假如你真的调整好心态,准备好好读懂《道德经》,那么道德经三个字不要读的太溜,因为这个道德和现在的道德意思是不一样的,《道德经》的道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所谓道,即是自然,包括宇宙的运行规律和自然的运行法则,所谓德,是人在社会中应遵循的处事原则。

读懂《道德经》,掌据好整体框架非常重要,全篇81章,37章是说明自然的,44章是说人在社会上的处事原则,它与《论语》以及后事所有书籍的不同点是,其它书籍只告诉你在社会上的生存法则,而《道德经》还告诉你原因,并用自然界的规律为你解释。

如果你还年轻,那我劝你还是不要读,尽管老子说的非常之正确,但与现今主流观念是相背的,我们在社会上是要不断奋进,而它让你选择无为,我们需要的是得,而它认为失更好,我们需要的是强,而它认为弱能胜强。如果你已步入老年,读懂《道德经》对身心是有益处的,良田百顷也只吃一碗饭,房屋千间也只睡一张床,退休工资多一点少一点真的无所谓,反正也用不完,大家说是不是?

谢谢阅读

看完《道德经》之后是什么感受

不会看的看有道,说废话,争论前先已过的俗道,看争论热闹。走不出阴影。
会看的看无为用,守一益道,当用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最大困惑或者说是极力回避的问题是什么

老子所说的道,就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如果说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最大困惑是,

不愿人们违背自然而行人事。凡事能够在当时提倡的东西,一定是缺失的东西。

如何学习道德经

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

道德经虽然只有5000余字,但是高深莫测。普通人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建议循序渐进,能理解多少算多少,不必刻意强求。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