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昌到底想不想当汉人皇帝?伪楚张邦昌为什么是一个让后人难以评论的一个人_汉奸_靖康_皇帝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张邦昌 汉人 汉奸 靖康 皇帝

本文目录

  • 张邦昌到底想不想当汉人皇帝
  • 伪楚张邦昌为什么是一个让后人难以评论的一个人

张邦昌到底想不想当汉人皇帝

哪一个人不想当皇帝,如果是我,我也想。毕竟在古代皇帝是拥有一切的人。他可以掌握别人的生死。所张邦昌是想要当的。他暂时不想当。那是因为当皇帝还是没有让他觉得利大于弊。如果在和平年代。他会选当皇帝的。

伪楚张邦昌为什么是一个让后人难以评论的一个人

汉奸一个,历史已有定论!列入宋史奸臣传里的还能洗白?有人要说张邦昌是被金人逼迫做伪楚皇帝的!那么请问金人为什么不去逼李邦昌王邦昌而非要选你张邦昌? 让我们先来八一八老张的光辉历史!靖康元年跟着枢王出使金营的时候,张邦昌都干了什么你们都假装看不见么?先问朝廷要割地圣旨,再问朝廷要河北印绶……虽然最后没有给他,但他也算卖力了。最后的出使归来就是带回来一个“罢黜主战派”的结果!其实金国早就看透他是个什么人了!

至于不断有答案提到他的“自杀未遂”,也是搞笑,好像说的他选择自杀是发自肺腑的一样。

这边让他出使金营他不死

二帝被扣他不死

金国提议立他为帝他不死

用天子礼仪送他回开封文武百官出城迎迓他不死

这会儿金国说句要屠城他就要死了?

“相公城外不死,今欲死,涂炭一城邪?”说得通透!

无非是拿百姓为借口装装样子罢了……屠城?笑话!给金兵十个胆子,他们敢下开封城墙么?!

至于称帝不称朕什么的……他敢么?

且不说多数没逃出开封的中下层官员有不答应的

就是开封义民都敢活剥了他!

所以,张邦昌不是汉奸,谁是汉奸!?

诛心一点:

各位说被迫的汉奸不是汉奸

无非是当国家危难,自己受到威胁的时候

可以心安理得的,去当汉奸!

我们来看张邦昌登基前一天晚上发生的事儿:

《建炎以来系年要》(下简称《要录》)卷2“靖康二年三月丙申条”:

丙申,统制官合门宣赞舍人吴革为范琼所杀。 革将起兵,其参谋吴铢等曰:“事急矣!缓则且泄,有不测之祸!”夜漏未尽,班直甲士崔广等数百人排闼至革寝所,曰:“邦昌以翊日受册,请举事!”革以众不可夺,被甲上马。时已黎明,比行至咸丰门,四面皆琼兵。琼以权主管前殿司公事左言,谋绐革至帐下议事,遂斩之。其徒百余人,并戮河上,革至死颜色不变。

吴革起兵反对册立,却被张邦昌走狗范琼所杀。数百人被杀,这么大动静,你敢说张邦昌不知道?知道了却不阻止,你说这不是汉奸行径是什么!?另外,你发自内心的不想当傀儡皇帝,你布置守卫干嘛?防金人么?你有那个胆子你就不在这儿了!

这还不算,我们看看他给范琼的回报,《三朝北盟会编》(下简称《会编》)卷94:

范琼进加军职,以京城围闭弹压之功也。

好个“弹压”之功!

再看,登基后的伪楚政权。《要录》卷2“靖康二年三月庚子条”:

庚子,金人来取宗室。徐秉哲令坊巷五家为保,毋得藏匿。开封少尹夏承力争不听,添差少尹余大均主其事,前后凡得三千余人,秉哲悉以使引押赴军前。

后世汪伪政权帮着日军抓壮丁都没这么给力吧?一次就是三千宗室!这么多宗室被抓,你敢说这里边没有大楚皇帝张邦昌的默认?

还有,你们说他不称朕,不坐正殿?对,的确这样,但这只是表面,不信咱们来看看他的“令”:

丁未,邦昌下令曰:嗣位之初,宜广推恩霈,今四方道路未通,致赦宥未能宣布,缘京城围闭日久,下项事可以先次施行:应罪人常赦所不原者,并与释放;文武臣僚皆迁官,特奏名三举以上及府监诸州解首,并与推恩;厢禁军依例犒设……

啧啧啧,嗣位,皇帝登基专用语!再看看他具体内容:大赦天下、官员进爵、军民受赏……这可都是皇帝即位之初的标配!

还有,在没登基前,就有人对他在金营时的所作所为产生了怀疑。《会编》卷95:

赵子崧谕张邦昌书: 靖康二年四月日,宝文阁直学士朝请郎知淮甯府事大元帅参议兼东南道都总管节制诸军赵子崧谨致书大观文相公张公阁下: 子崧闻:人臣委质事人,义命而已。见得思义,见危致命,人臣之常节也。议者籍籍,谓阁下使虏逾年,日与异类处,坐视谋吾之国,不能效寸。长城一破,阴遣人奉召,兼程已至贼营,复坐视谋吾之君,而不能以死争其劫。请倾危之计,阁下或与闻之,不然何虏人曲折拒孙傅之请,卒以与阁下,盖必有定论矣。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天下将以此责阁下!子崧亦疑惑说,自闻入居禁中,躬受虏册,即集大军,设坛歃血,专意讨逆,三军之士千万人,惟一心踊跃,奋迅欲得。 ……

请倾危之计,阁下或与闻之,不然何虏人曲折拒孙傅之请,卒以与阁下,盖必有定论矣。

还不够直白么!以上这些都摆在你眼前!这叫无罪!?这叫不是汉奸!?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