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名称是怎么来的?请问什么是汉人_汉人_契丹_汉族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汉人 汉人 契丹 汉族

本文目录

  • 汉族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 请问什么是汉人
  • 汉人这个称呼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为什么称呼汉人
  • 古代有汉人这种概念么李世民会说自己是汉人么
  •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汉人,而不是周人、秦人、唐人、明人
  • 关于汉人,汉语是如何定义的
  • 南宋对投归的北方汉人什么态度为何重用张世杰而不重用辛弃疾
  • 如何定义汉人
  • 契丹人就是汉人说法对吗
  • 历史上有没有真正的汉人

汉族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准确的说,汉,只是自称。

至今,东南亚各国语言中,仍然将中国、中国人,称作秦、秦人。泰语、老挝语中的中国人,叫做“坤金”。“坤”是人,“金”则是秦的变音。类似的,在南亚的印地语中,那个后来被沦为歧视性词语的名词,也是“秦”的音变。

所以,中国人被称为秦人,在别国语言中存在至今。至于我们的北面邻居俄罗斯及中亚地区,则将中国称作契丹。至于原因嘛,一来是彼此接触得晚,二来也是受到西辽在中亚的影响比较深。

这样,也就可以笼统的说,中国北面西面的国家语言中,称中国为“契丹”。中国南面西南面的国家语言中,称中国为“秦”。而我们自称为“汉”。

“汉”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呢?

当初,刘邦和项羽相约,先入关中者称王。而刘邦一路顺风水顺,没费什么力气,就到了咸阳。项羽则一路上打了不少恶战,自然就落后了。

可当时,项羽的势力更大。刘邦只能委曲求全,接受项羽的分封,做了汉中王。汉中这地方闭塞,刘邦年纪也不小了,整天哀叹,本来叱咤风云的人物,现在窝在汉中这个地方,得不到施展。

然后,萧何就劝刘邦,说:你看,这里叫做汉中,是因为有一条汉水。汉水的得名,则是因为她的流向与天上的银河一致。而天上的银河,就是被称作星汉,简称汉。这是多好的兆头,《诗经》里有“维天有汉,鉴亦有光。”

由此,刘邦振作起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终夺得天下,建立汉朝。

由星汉(银河),到汉水;由汉水,到汉中王;由汉中王,到汉朝;由汉朝,到汉人。

不过,汉族这个概念,只是解释了“汉”的由来。而另一半的“族”,则需要注意。我也是看你在问题中,把汉族、汉人不分,发此感慨。

中文的族,最初指的是家族、氏族,顶多了是部族。所以,古人如果说,这是我的族人,所指即同姓家族之人

而民族,则是近代才出现的概念,由欧洲舶来的。

古代欧洲,经历千年的黑暗,突然文艺复兴,进而各自建立国家。但在此之前,国王是皇帝的附庸,百姓是国王的附庸。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完全的依附关系,自由的空间很小——可能这也是现在西方缺啥就喊啥的原因。

要知道,整个欧洲的面积,也就和中国一个国家差不多,却分出了几十个国家。于是,为了凝聚人心,出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号召,以此摆脱对国王、领主的依附关系

然后,欧洲人开始向外殖民,又鼓动殖民地的民众各自划分界限,以图分而治之。于是,这些殖民地就产生了众多的民族。有了民族的界限,彼此就出现了分别。有了分别,就要论出个高低贵贱。于是,什么高等民族雅利安人、种族隔离、种族歧视等现象层出不穷的涌现出了。

不过,民族也有积极的一面,现在这些国家能够建立起来,大多是利用民族主义。殖民者被赶走,也是因为民族的概念能够凝聚人心。所以说,民族主义也是一把双刃剑。

但绝不能认为“民族”是啥先进的玩意。殊不知,中国早在五千年前,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炎黄大战蚩尤、炎黄大战。无非是理念不同的被赶跑,分配不均的就再打一场,也就更融合。说来说去,也就是两件事——排斥(炎黄打败蚩尤)、融合(炎黄大战)

之后,炎黄两部融合成一个民族,在中原繁衍生息,诞生出灿烂的文化——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华夏。

再之后,华夏周边的部族渴望中原文化,或通过战争,或通过和亲,或通过直接归附,不断融入其中。几千年下来,演化出繁盛不息的中华民族。

族与国,是分不开的概念。可以说,现在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能真切做到国族认同的,也就是中国。如果美国失去了霸主地位,没有了经济红利,北美大地上无数的种族、民族也会将其撕成碎片。

扯得越来越远了。我只是想说,汉人,是古代概念。汉族,是现代概念。这两个词,千万要分清楚。

请问什么是汉人

距今将近五千年前的炎帝黄帝蚩尤时期,部落与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黄帝部落打败了炎帝部落,组成炎黄联盟,他们又打败了经常和自己发生战争的蚩尤部落。战败了的蚩尤部落也加入了炎黄部落。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联合起来,就构成了华夏族。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汉族的人就是汉人。

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占人口比例的绝大多数。其实,我国已经历过了多次民族融合,各民族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同样,汉人也有小数民族化的问题。

汉族是一个文化民族。只要说汉语,穿汉服,遵循汉族的风俗习惯,就是汉人。北魏孝文帝带着鲜卑人变成了汉人,汉朝南匈奴大部分变成了汉人,唐朝王世充也变成了汉人。中华民国不知有哪些旗人变成了汉人……

当然也有汉人变小数民族人的:宋徽宗的后人变成了满族人,老舍自己说他祖上是汉人,但他家却是满族人……

其实,许多小数民族与汉族是同源的,或者血源相近。差别性是分离太久导致的。彝、藏、纳西、基诺、哈尼、普米、傈僳、怒、阿昌、拉祜、基诺、缅、景颇、独龙、门巴等族都是。其实,汉族人内部因地域不同,各说各的方言,生活习俗也很不一样。汉人与汉人之间交流,甚至相隔很近的人,也比较难听懂对方的方言。也是靠普通话(官话)和“书同文”交流!甚至比和小数民族交流并没有容易一些。

现在,国家政策对小数民族有一定的倾斜,有些汉人又出现新的小数民族化的现象。

回答供参考。

汉人这个称呼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为什么称呼汉人

出自于汉武大帝驱赶匈奴杂胡凶恶势力,在经过白登之围约六十年后,一代天骄汉武大帝举贤任能,分兵多路先后在卫青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大司马霍去病统领下经大规模的战略战役,分化瓦解了压在中华民族头上百年的雾霾,有开疆拓土打通了丝绸之路和文化科技交流,全世界都知古老的东方有个大国叫西汉,因而才美称西汉人为汉人。

古代有汉人这种概念么李世民会说自己是汉人么

我是喜欢历史的前可见古人。

汉人这个称呼是从汉朝开始的。汉代秦兴,当时的大汉朝空前强大,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百姓为“汉人”。加上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称为汉人。

经过汉朝以后的乱世和五胡乱华之后,中原大地迎来了民族大融合,中原大地上的人都称为汉人。

李唐建国时,其国民全都是汉人,带有古人血统的李唐皇室,为了确定皇族的正统性,必须自称汉人,为此,不惜认道家圣人“老子”李耳为祖。李世民肯定会说自己是汉人的。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汉人,而不是周人、秦人、唐人、明人

1.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真正统一全国的。而不论是西周还是东周都只是形式上统一全国,而不被国家认可。所以周人被淘汰。

2.因为东周时间太长。楚人,秦人,赵人都成了地方名词。如果秦国统一时间够久,那么叫做秦人的可能性很大。但毕竟二世而亡。所以秦人淘汰。

3.宋,明都是被外族所灭。叫这两个名字摆明了是弱化自己。

这样下来只剩下:汉人和唐人。所以有汉唐盛世之说。为啥最终选择了汉人。

汉人比唐人早,历史这东西,越早越好。

汉人称呼的出现就是避免分裂。好不容易统一了,你楚地的叫啥?赵地的叫啥?……于是国家层面统一叫汉人,区分北方匈奴人。很好!传了几百年后,叫唐人也就没有必要了。

汉朝当得起这个名号!各朝代以弱亡国。汉朝相反,以强亡国。就是分裂成了魏蜀吴,还是压着北方打。这种民族自豪感根本没有办法磨灭!

最终中华民族融合成为一个大族:汉族。于是汉人也就成了中国人的代称。鄙人是侗族的。但也自视为汉人,这就是民族大融合!

关于汉人,汉语是如何定义的

汉人,正式形成自我认同是大汉皇朝时期(包括西汉与东汉或称后汉400多年历史),主体是黄河、长江流域生活的人民,人口大约5000万,得益于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的国策,汉人有着统一的语言文字(汉语汉字)衣冠打扮(汉服)等等。

大汉皇朝灭亡之后,汉人历经内部战争与胡人入侵,一部分迁移至华南地区,史称“衣冠南渡”,汉人的足迹遍布江南及珠江流域,逐步形成了汉家十八省的构成要素。

汉人尚文,汉,原本的意思为天河,苍穹之上的宇宙银河,喜文崇礼的汉人,有着自己的千年傲骨,也有着无数次被异族残酷屠杀的惨烈教训。

南宋对投归的北方汉人什么态度为何重用张世杰而不重用辛弃疾

这两个人都是北归人,但是情形有极大的不同。

辛弃疾所处的时代,是南宋前期,宋金对峙时期,当时的金国虽然没有立国之初那么强盛,但总体实力军事实力,与南宋在伯仲之间。

辛弃疾家先辈与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在完颜亮大举伐宋之时,他参加了耿京的起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确实就是当时他南渡联络南宋,而义军内部叛乱张安国干掉耿京时,他只带了50余人袭击几万人的大营,愣是把叛徒擒拿回建康。

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这句话用来形容辛弃疾完全不过分。但是,这样足以让任何有血性的汉子动容的辉煌战绩,并没有改变他在南宋的尴尬处境。

“归正人”是南宋初期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当时南宋丞相史浩提出来的,他用“归正人”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北归汉人,就可见里面的歧视是有多严重。

“归正人元是中原人,后陷于蕃而复归中原,盖自邪而转於正也。”朱熹老夫子在《朱子语类》就是这样充满讽刺意味的定义归正人的。

而史浩曾经跟张浚辩论“归正人”这个概念时,甚至说:“中原决无豪杰,若有,何不起而亡金?”,由此可见像辛弃疾这样的人,是多么得不受待见。

这其实就好像我们如今网上一些人在讨论明清之间那些不作为的汉人时的态度一样,既然你是汉人,为毛不起来反抗,为毛甘愿做亡国奴,甚至更夸张地把这样人称之为汉奸。

这样歧视观的形成,很大程度源自宋金之间的仇恨很大,而北方沦陷区汉人,在金灭北宋期间的被迫统治,也因为这种仇恨形成了偏见。要消除这种地域偏见,唯一的可能,就是金国不存在了,歧视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很遗憾,本来要成为一代名将的辛弃疾,因为“归正人”的歧视,只能成为一个寄心于诗余的大文豪。不然,在中国名将列表中,就会出现一个上马能单劫敌营,提笔能挥豪迈诗词的文武全才,后来著名的“守江必守淮”战略,就是辛弃疾第一个提出来的啊,可见其战略眼光真得十分厉害。

张世杰,涿州范阳人(河北范阳),他生活的时代,金国都灭亡了好些年了,这一时期,当初钓鱼城一战蒙哥战死所带来的10年对峙时期成为过去,随着忽必烈稳定了大后方,已经能够倾尽权力伐宋了。

在元军猛攻南宋,而南宋已经扛不住的情形下,本来是元将张柔的部下,因为犯法逃到宋州,后来被贾似道带回黄州的张世杰,能够在南宋抗元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不是他受到朝廷的重用,而是,当时朝廷已经无人可用了!

张世杰还只是只能率领5000人的在外作战的武将的时候,襄阳已经被围困,他奉命入京勤王,浙西大部都被元军占领,江淮战场明显已经后继乏力,无人可用。之后没过多久,坚守6年的襄阳告破,元军两面夹击,临安已经无法坚守。

在临安朝廷投降之后,张世杰和陈宜中带着两个皇子逃到了福州,立赵昰为帝,这时候的朝廷早已经是流亡朝廷,朝廷已经管不到这片土地上大部分地方,而支撑整个朝廷的军事力量,就只有张世杰了,所以他能成为少傅、枢密使。他并不是受重用,而是他自己坚持所得啊。毕竟他完全可以投降元朝,然而他跟文天祥,陆秀夫一样选择了抵抗到底。

尽管张世杰不是一个优秀的将领,放在整个南宋将领中,估计他连前二十都排不进去,而且一生似乎没有一场胜利,全是败仗,但他的地位,他的名誉,使他成为南宋最后中流砥柱的原因,是他坚持不懈站在南宋一方,哪怕整个朝廷已经毫无希望,依然抵抗到底的精神。

这样精神的张世杰,谁能歧视,谁又会偏见?毕竟,明智的人都选择投降了,只有找死的人才会选择做流亡政府的高官啊。

以上个人见解,阅读如有不适之处,希望立即停止,勿要作妖评论。

如何定义汉人

谢谢邀请汉人的问题不是谁都可以定义的,这只有历史上智,明,人方可定义,…

契丹人就是汉人说法对吗

不对。

汉人,严格来讲,仅限于汉族。从人种基因上来说,汉族的基因,主要就是O—M175。

古代契丹人传承至今,其后裔分三类。

一类人群的父系Y-DNA单倍群O3-M117、O2b、N,母系mtDNA绝多数是D*、M*,O—M175基因特征显著,主要分布在在冀北、晋北、东北通古斯、内蒙古南部,是古代契丹人与汉族人通婚留下的后裔。

二一类人群的父系Y-DNA单倍群多数是O3-M134、D1、D3,母系mtDNA多数是D*、M*,O—M175基因特征虽不显著但古契丹血统基因也好不到哪去,主要分布在在甘肃、陕北、青海、宁夏等黄土高原、羌藏族群。他们是古代契丹人与各少数民族通婚留下的后裔。

这两类人群,到今天来讲,连“半个契丹人”都算不上。古契丹人基因在这些人身上已经很少了。

第三类人群才算是古契丹后裔。

他们的父系Y-DNA单倍群多数均为C3、N,母系mtDNA全是C、D*、M*,主要分布在中亚、外\内蒙古、东北亚,以少数民族来说,按基因主导比例,主要集中于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朝鲜族、俄罗斯族、满族、蒙古族。

从基因传承可以看到,今天的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朝鲜族,才能说是古契丹后裔,他们的身体里还保留着比较显著的契丹基因,而非汉族的O—M175基因,以及三支的O1—M119、O2—M95、O3—M122为主导,汉族基因和其他民族基因在他们身上表达不显著。

历史上的契丹也不是一个纯血统种族。从人类学的角度讲,契丹也是一个多种族基因大融合的群体。因为它的前身——鲜卑,就是一个东胡族“群”,而非个体。

所以,今天追溯古契丹人的血脉基因,也不是只有一条线。但从基因主体来看,契丹人绝对不是汉人,两者即使仅从基因上就有明显的差异。

从人种学上说,汉人主要集中于东亚人种、远东人种和过渡人种,而契丹则属于中亚人种和中西亚人种,这也足以说明,契丹人不是汉人。

历史上有没有真正的汉人

我只知道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刘邦用汉为国号。项羽 刘邦都是楚国人,在春秋战国时代,秦 楚都是被称为蛮夷,齐 鲁才是华夏正统。所以说汉人应该叫楚人才对。纵观中国历史,大一统王朝都是由蛮夷建立的,隋唐皇室可是有鲜卑人的血统,元 清更不用说了。所以说谁统一中国,并继承中华文明,谁就是正统。汉人之所以被称为主体民族,那是因为汉朝时间比较长,又是第二个统一王朝。如果秦朝存在的时间长,现在应该叫秦人了吧。不要在乎自己是什么人,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就行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