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有茂密的络腮胡是不是混了胡人血统?汉族热长络腮胡和胸毛是不是胡人后代_汉人_胡人_身高

本文目录

  • 汉人有茂密的络腮胡是不是混了胡人血统
  • 汉族热长络腮胡和胸毛是不是胡人后代
  • 汉族中有络腮胡子长相的人是胡人后裔吗
  • 武松最可能的身高体重是多少

汉人有茂密的络腮胡是不是混了胡人血统

汉人这个概念,从来都不是血统上的定义,而是文化上的定义。只不过到了解放后,在定民族的时候,才有了汉族这个说法。在此之前,只有汉人,没有汉族,汉人是遵从东方汉文化的人的统称,这是一个文化范畴的东西。

从古代历史来看,汉人从血统上应该并不是单一民族才是正解。

最早的楚人算是蛮夷吗?东海沿海的夷人算不算蛮夷?这些都变成了汉人。

汉朝时,匈奴分裂,一部分匈奴没有迁移,反而内附了汉朝,其中的佼佼者甚至成为了汉朝皇帝的托孤大臣,这部分匈奴血统的人最后也成为了汉人吧。

唐朝的时候,更是一大票外族来到了唐朝定居,现在有些人的族谱都可以追溯到唐朝的这批外族定居者。这些人现在也都是汉人了,毕竟他们已经是汉文化熏陶下的人了。

再往后,金国统治中国北方时,大批的女真族来到华北定居,在蒙古人入侵的时候,这批女真人就直接被蒙古人定义为北方汉人,然后就真的变成了汉人,到了明清两朝,都不再将他们视为是满族,而是直接定义为汉人。

最近的外族融入汉人就是辛亥革命了,无数满城里的满族、蒙古族、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族,因为怕“杀鞑子”,都变成了汉人。反正到了清朝的中后期,别管哪个族的人,都喜欢给自己取个汉名,在辛亥革命的时候,这个汉名算是帮大忙了。都是本地口音,本地风俗,再是汉人姓名,不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汉人化”。

至此,都不用去做深一步的考究,只要看看《中国通史》,就知道汉人的血统不可能是单一的。至此,用血统论来说汉人就是瞎掰的事。汉人到现在,以至将来,都只能是个文化上的事情!

汉族热长络腮胡和胸毛是不是胡人后代

三国之前,就有很多络腮胡的描写。

怎么可能是胡人后代呢??而胡人分很多种,东胡后代的蒙古人女真人胡须就很少,比汉人体毛还少。毛多的可能是西胡人。比如羯人,还有突厥人。鲜卑人是东方白人,他们有蓝眼白肤,但五官和白人不一样,体毛为比西方白人少很多。

汉族中有络腮胡子长相的人是胡人后裔吗

汉族本来就是多个民族的熔合体。不知道你说的胡人是什么人。从秦朝开始算,身上没有北方游牧民族血统的所谓纯汉人几乎没有。混了几千年,谁说得清呢?络腮胡子跟胡人后裔毫无关系,古汉人络腮胡子也很多嘛。

武松最可能的身高体重是多少

《水浒传》中的武松是一个能够赤手空拳打死白额吊睛猛虎的英雄,属于“天上降魔主,人间太岁神”之类的梁山好汉。施耐庵在书中交代了武松的身高,但只是给出了古代的尺寸,与现代人比,武二郎到底有多高呢?施耐庵没说武松的体重是多少,要回答武二爷到底有多重,更是道难题。那么,从《水浒传》中有关武松的描写,是不是可以推算出武松的身高多少米,体重又是多少斤呢?我觉得,还是可以得出题主所要求的“可能”的答案的。

武松出场时是条“大汉”

“横沧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是武十回的开篇故事,这回书中,施耐庵这样介绍武二郎的出场:“那廊下有一个大汉,因害疟疾,当不住那寒冷,把一锨火在那里向。”

武松是条大汉,而且,这条大汉长得还比较端正、威武雄壮。所以,书中有这样一段赞诗,借宋江灯下看武松的视角,专道武松的好处: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从这段描述来看,武松的体型当属于现在体育运动中的高大型身材。按照《水浒传》故事所处的时代来看,其身高当在八尺以上。

武松在出场时,施耐庵没说他身高多少,但在阳谷县遇到哥哥武大郎时,施耐庵留下了这样一句话,道明了武松的身高,以及给出了体重的些许信息:“身长八尺,一貌堂堂;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不恁地,如何打得那个猛虎?”

血溅鸳鸯楼,武松逃到十字坡,孙二娘把他打扮成头陀。穿上头陀的衣裳后,武松觉得很合体,说了句:“却一似与我身上做的。”书中曾有交代,说头陀身高是七八尺,以武松改扮行者这一细节看,头陀的实际身高也应当是八尺,与武松一样。

那么,北宋时期的八尺又合现在的多少厘米呢?据北宋著名的建筑学家李诫在《营造法式》中留下的尺寸制使推算,北宋时期的一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30.72厘米。以此计算,武松的身高大概为245.76厘米(2米46)。这简直就是篮球场上强力中锋的身板,典型的高大型身材。

然而,武松真的有这么高吗?

武松的实际身高大概是多少

假若梁山组建一支篮球队,中锋位置上恐怕还轮不到武松,还有好几个人比武二郎身材要高。梁山好汉中身高最高的是险道神郁保四,施耐庵说此人身高一丈,按照武松的身高来算,这厮身长便超过了3米。

大刀关胜身高八尺五六寸,排名梁山第二,朱仝第三,身高达到了八尺四五寸。而身材达到八尺的好汉,还有鲁智深、林冲等人,刘唐也被称作“大汉”,身材恐怕也与武松一样,不会低于八尺。如此算来,梁山是长人如林,假如组建一支篮球队,三大中锋位置将被郁保四、关胜、朱仝占据,林冲、鲁智深、武松、刘唐这三人就是大前锋的合适人选了。

除了这几位身高达到八尺的好汉外,其他好汉大多数身高也都在七尺至八尺以内,也就是说,一百单八将中恐怕有一多半人身高要超过2米。金枪手徐宁稍矮点,六尺五六也是2米以上的身材了。即便是宋江“身躯六尺”,混到现在,同样是1米84的大高个,又怎么能说押司哥哥“面黑身矮”呢?王英是“五短身材”,虽然不高,但总比宋江要长一点吧,超过1米8,此人还是“矮脚虎”吗?

最搞笑的要算武松的哥哥武大郎,身不满五尺,竟然也超过了1米50,以“三寸丁”形容实在是有点夸张了。

从梁山好汉的身高,以及武大郎的身高推算,武松身长八尺就疑似浮夸了。是不是施耐庵有意把梁山好汉写得高大威猛些,以显示他们的英雄气概呢?其实,施耐庵写《水浒传》人物的身高,不一定是按照北宋尺寸,而疑似依据了三国时期的长度度量。

《水浒传》大概与《三国志通俗演义》同宗同源,罗贯中是在《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而《水浒传》除了参考了《三国志平话》外,也借鉴了罗贯中笔下的人物。因而,好汉们的身高当以三国时期的尺寸计算,才显得合理一点。

三国时期一尺约等于现在的24.2厘米,那么,武松身高八尺,折算过来就是1米94。武松的哥哥武大郎的身高则不足1米2,就是“侏儒”的身材了。

武松身高1米94,不仅十分合理,也够高大威猛的了。险道神郁保四身长一丈,也就是2米42的样子,梁山出一个“姚明”式的大高个不足为奇。宋江身高便由1米84,降为1米45,说他“面黑身矮”,名副其实。

武松的体重是多少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从来就没写好汉们的体重是多少,要测算出武松的体重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没有任何数值做参考。题主这一问,应当没有相对标准的答案,恐怕谁也给不出有说服力的答案。既然大家都给不出答案,绿野老道便斗胆的说一个答案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测出的男女身高体重计算公式,男子的体重大约可以这样计算:(身高cm-80)×70%。依据这个公式,代入武松的身高:(194-80)x70=79.80千克。也就是说,武二爷的体重大概是79.80公斤。

然而,这个体重只是男子的标准体重,武松胸脯横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是非常之人,便不能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他的体重了。

上文讲到,武松属于高大型身材,加上施耐庵如此描写,其体重肯定要超过标准男子,而且,不会出现不健康的状况。绿野老道估计,武松的体重恐怕在100-110公斤之间。

假如按照BMI指数计算,则武松体重110公斤÷身高的平方,其体质指数为29.22。成人体质指数在24-28之间就是过重,武松乃神人,当然与常人不同。所以,武二爷的体重大约就是100公斤到110公斤之间了。

身大力不亏,假若武松只是个标准身材男,如何打得死景阳冈大虫?

那么,武松的体重可不可以再重一点呢?恐怕不能了。即便是现代的科学不能硬往古人身上套,尤其是不能套古典小说中的人物。但是,写回答总得合乎情理,不能信口开河吧。

上文讲到,花和尚鲁智深也是身高八尺,施耐庵又说他“腰阔十围”,与武松是两种体型。后来,施耐庵还说鲁智深是“胖大和尚”。还是以BMI指数说事,鲁智深的体制指数就应该在28-32这个肥胖型范围之内。显然,武松没有达到这个数值,不属于肥胖型的。所以,武松的体重还是约100-110公斤,不能再重了。

读《水浒传》也不妨解读这样一些冷知识,增加点阅读乐趣。晚间无事,答这样的一类提问,也不觉得无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至少,我了解了古代一尺等于现在多少厘米,知道了男子标准体重以及“BMI指数”。以此控制体重,指导体质锻炼,大有益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