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大的贡献是什么?”_辽东_明朝_汉人

明朝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说到明朝最大的贡献,应该莫过于对国土和民族的重新整合了吧!

从国土来看秦汉唐对云贵的统治只是名义统治,到了弱宋连这个名义都丢失了!

洪武帝设计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组织(军政合一的实土卫所),洪武年间,组织大量移民到云南,贵州,这两个地方从此成为汉地省,这个政策今天的人们看着是不是也很熟悉!

不仅是云贵,还有甘肃,青海,宁夏。这三个地方从唐朝末年就脱离了中国控制,一直到明朝建立,丢失时间超过六百年。

明军攻取河西走廊后惊讶地发现,当地几乎找不到一个汉人,这些地方的人全是跟随元朝来到中国的色目人后代,通用语言是河西土语(以阿拉伯字母书写),以至于明朝要开设河西译馆才能设立卫所。

又是洪武帝设立卫所,从南方往甘肃,宁夏,青海移民。你想想现代社会的组织与交通工具搞个几十万人的三峡移民都如此困难,再想想洪武年间的难度,可想而知。

展开全文

燕云十六州的情况相比甘肃,宁夏,青海,云南,贵州稍微好点,虽然丢失超过五百年,但还有许多汉人。

但很多人不知道自从唐末大分裂到明朝建立,北方汉人跟南方汉人已经分化为两个民族,失去了共同的历史记忆,风俗也有了很大的差异。

洪武帝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后还得拿出凝聚人心巩固基本盘的策略。

这也是明朝洪武年间南北榜之争,洪武帝偏袒北方汉人并且采取分榜录取的真正原因。

因为北方丢失的时间太久了,必须重新塑造民族认同。

辽西辽东就更惨了,自晋朝司马家屠杀辽民,从燕国到两汉的殖民成果全部丧失。后来唐朝虽然短暂控制过东北,但东北的人口全是各色胡人,所以辽东等于丢失了一千多年。

直到明朝洪武年间,蒙古贵族纳哈出向明军投降,洪武帝于是在辽东设立大量卫所,建造城池,移民屯种,这是实打实的控制。

到了万历年间,辽东汉人有两百多万,后来建州造反,腐败的明军屡战屡败,逐步丢失辽东各城,但直到明朝灭亡之际才放弃了残存的辽西走廊。

河西走廊没有汉人,等于重新殖民。燕云十六州丢失五百年,中原山东陕西丢失两百多年。

结语:

明朝将近三百年的统治,不仅仅是重新整合了南北方民族意识,还重新汉化了云南、河西走廊、宁夏等地!

当时经过南诏、大理、蒙古的700多年统治,云南地区已经严重蛮化,汉族人口与汉文明几乎完全断层,河西走廊与宁夏自从五代时期沦丧于回鹘与西夏400多年后,当地汉族人口也几乎完全消失。

不过河西陇右地区汉人的胡化要比五代更早,早在晚唐就发生了: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就是晚唐诗人所做。

还有更早的辽东,早在武后时期东北就失控了,契丹作乱、后突厥复起,导致唐朝对辽东的联系通道中断,无力维持对辽东的统治,开元2年安东都护府后撤到辽西营州,然后在北京设置范阳节度使,抵御契丹和奚人,在辽东已经没有任何据点了,从这时候算辽东失陷已经600多年了!

幸好明朝重新整合,使得云南、河西、宁夏永远成为华夏民族的核心聚居区!站在汉族的角度,明朝洪武帝对民族基本盘的巩固跟开疆拓土的实际贡献可与秦皇汉武比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