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预言到明朝灭亡和甲申国难了吗
如西汉开国名臣张子房和蜀汉丞相诸葛亮一样,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刘伯温,也是个被神化了的人物。民间传说刘伯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他应答朱元璋的“烧饼歌”,就是一个神话故事。这故事说,一日朱元璋正在大殿上吃烧饼,忽报刘伯温求见。朱元璋心血来潮,便将咬了一口的烧饼放回碗中,将碗盖上,待刘伯温进来后,便问道:我听说你有通神的本事,那么你知不知道我碗中是些什么东西呢?刘伯温也想在皇帝面前露一手,于是掐指一算,答道:一半像太阳,一半像月亮,被金龙咬了一口,所以缺了。朱元璋一听,吃惊之下,佩服得不得了,就向他请教自己百年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刘伯温说天机不可泄露。朱元璋不答应,非听不可。刘伯温无奈,只得说如果一定要讲,我将犯万死之罪。朱元璋马上赐予他一块免死金牌,让他讲,于是就有了神乎其神的烧饼歌。这歌词很晦涩,恐怕也只有目睹了历史的后人方才明白,其大意就是说朱棣将会夺权,京城将会北迁之类。而把刘伯温神化到极致的,还有一部书名日《推背图》。据说这部书是刘伯温所著,直到今天世界发生的所有事情皆被此书所预言。当然,刘伯温是人不是神,这“烧饼歌”和《推背图》也许是后人为了神化刘伯温的附会之作。那么,真实的刘伯温是何等样人呢?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走近他吧。刘伯温,名基,伯温是其字,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生于青田(今浙江文成县)一个官宦人家。他的曾祖叫刘濠,在南宋朝廷当过官员。刘濠就是个很有头脑、处事果断、机敏过人的人。南宋祥兴二年(1278),南宋被元灭国。南宋初亡时,有刘濠的老乡林融起兵反元,事败,元朝派了使者来登记参与过林融起兵的人。参与的人还不少,这份名册若报上去,后果不堪设想。正好,这位使者事毕借住在刘濠家。为了保护名册上的人,当晚,趁使者睡熟后,刘濠一把火将自家的房子烧了,使者只身逃出,名册却葬身火海。使者无可奈何,只得在刘濠的帮助下,重新编造了一份名册,那些参与了林融起事的人因此得免。刘伯温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家教自然非一般人家可比。除有良好的家教外,刘伯温年幼时就表现得聪明机敏。我们的先人们有“从小看大、三岁看老”之说。刘伯温的老师叫郑复初,很看重他,在他小时就曾对他的父亲刘煸说:你祖上积的德大,所以你有这么个好儿子,他将来必然会光耀你家门庭。刘伯温聪明机敏,先天条件好,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后天非常努力。他从小酷爱读书。只要能到手的书,无所不读。他既通经史,又好象纬之学。这象纬之学就是古代的天文学。不仅神秘化了,而且禁止私学。刘伯温何以能学到这门禁学,不得而知。及至成年,他已是经纶满腹的学问家了。元明宗至顺年间,刘伯温小试牛刀,高中进士,分配到江西高安县当了个县丞,官职虽小,但他在任期间就获得了廉政的好名声。省里听说了他的政绩,要将他调上去,他谢辞了。后来,任命他为江浙儒学副提举。元时各处行省皆设儒学提举司,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吧,提举司设提举一人,从五品;副提举一人,从七品,副提举也就是现在的一个副处级。正副提举掌管所在地学校的祭祀、教育诸事。刘伯温偏不因自己位卑,要去议论御史失职之事,结果开罪了权臣,只得辞官回家。当时的人们议论到江南一带的人物时,都会提到刘伯温,而四川的名士赵天泽则将刘伯温排为江南第一号人才。认为他相当于三国时的诸葛亮。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方国珍在台州起兵,拉开了反元的大幕。方国珍的军队迅速占领了台州、温州、庆元(今宁波)等地,当地官员奈何不得。省里面只得将刘伯温召出。刘伯温同事黄伯生在其《诚意伯刘公基行状》一文里说,省里将刘伯温召出后让他当了个浙东元帅府的都事,仍是个从七品的小官,而元帅府即宣慰司,是省里的一个派出机构。刘伯温到任后,献计筑城抵御,果然使方国珍受阻。这时,左丞相招安方国珍,刘伯温认为招安不妥,因方国珍是第一个起兵反元之人,应乘胜一举将方国珍剿灭,否则后患无穷。从起义反元这一面来看,刘伯温这一计确实很毒,若得逞,元王朝将再苟延残喘一阵也说不定。方国珍听说后,忙用重金贿赂刘伯温,希望刘伯温改变观点。为他接受招安说点好话,但刘伯温不受。方国珍便派人从海上带重金到京城,贿赂当权者们,终于打通了门路,朝廷决定招安方国珍,一面授方国珍官职,一面反而斥责刘伯温霸道。方国珍受招安不久,等到喘过气来后,再次起兵反元,而此时的刘伯温,虽又被省里重新任用负责剿捕之事,却又见疑,不给兵权。至此,刘伯温对元王朝心灰意冷,干脆辞官回家了。刘伯温回到老家青田后,专心著书,写下了反映自己政治主张的传世之作《郁离子》。刘伯温已经看出元王朝末日迫近,天下势将大乱,便在老家青田读书,著作,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不久,群雄四起。朱元璋打下浙江金华后,得知刘伯温、宋濂是江南名士,即以重金礼聘,刘伯温卖关子,没有答应。朱元璋手下总制孙炎又亲自写信邀请刘伯温,刘伯温才同意出山。刘伯温和朱元璋见面后,即向朱元璋陈述了时务十八策。十八策的主要内容是灭陈(友谅)去张(士诚)、灭方国珍、屯兵自养、勿过度扰民、严肃军纪、招纳贤士等等。朱元璋读后非常高兴,即将刘伯温视作心腹。朱元璋初起兵时,奉红巾军头领韩林儿为首。至正十五年(1355),韩林儿在毫州(今属安徽)称帝,国号大宋,朱元璋得到消息,即表祝贺,到了新年,还令中书省为韩林儿专设御座并叩头礼拜。群臣皆拜,独刘伯温不拜。问他为什么不拜,他说:韩林儿不过是个放牧的小孩子而已。我拜他干什么!显然,刘伯温是以这种方式表明他只忠于朱元璋。朱元璋心知肚明,便召见刘伯温,请教平定天下大计,于是有了一次著名谈话,后人称之为朱刘之间的。“隆中对”。刘伯温向朱元璋分析了群雄形势,陈述了征讨天下大计。刘伯温说:张士诚目前不过自保而已,不足为虑。陈友谅篡夺了红巾军领导权,名号不正,但他占据了上流之地,又时刻想消灭我们,是我们的大敌,因此应当首先消灭他。一旦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自然势单力薄,就可以一举将其灭掉了,然后挥师北上,占据天下!朱元璋听后大喜,对刘伯温说:先生有了什么好的计策,都一定要告诉我啊!在元末群雄中,陈友谅确实是朱元璋最大的威胁。陈军攻陷太平后,准备挥师东下,一时形势非常紧张。朱元璋手下将士惊恐万状,有主张投降的,有主张逃到钟山去的,只有刘伯温不说话。朱元璋见状,即将刘伯温召入内室请教。刘伯温愤愤地说:凡主张投降的主张逃跑的,都应杀。朱元璋问:先生有什么好计呢?刘伯温答道:陈军小胜就已经产生了骄傲情绪,骄兵必败,我们设下伏兵待其深入,就能很容易打败他们。要成就帝王之业就在此一举了。朱元璋采用了他的计策,果然大破陈友谅军。论功行赏时,朱元璋要重奖刘伯温,但刘伯温坚决谢绝了。后来,陈友谅军攻破安庆,朱元璋率军亲征,在刘伯温的帮助下,又将陈友谅打得大败而逃。此时,镇守龙兴的陈友谅部将胡美见陈友谅大势已去,便派了自己的儿子到朱元璋军前请降,但条件是不要遣散他的队伍。正当朱元璋面现难色,不知是否该同意这一条件时,刘伯温在后面踢了一下朱元璋的座位,朱元璋一下子醒悟过来,答应了胡美的条件。胡美一降,江西各地都跟着投降。刘伯温在关键时刻为朱元璋平定江西立下大功。在朱元璋和陈友谅最后的鄱阳湖决战中,刘伯温更是居功至伟。朱、陈两军相战于鄱阳湖,第一天便激战数十仗。朱元璋坐在船上为他专设的胡床上督战,刘伯温则侍立一旁当参谋。激战正酣,刘伯温突然大叫一声,一把拉起朱元璋跳到了另外一只船上,朱元璋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一发炮弹飞来,将他原来乘坐的船炸得粉碎。而陈友谅及其部下只见炮弹击中了朱元璋的座船,却不知朱元璋已经被刘伯温救出,因而大喜,不料换了船的朱元璋又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一个个大惊失色。两军大战了三天三夜,一时难分胜负。刘伯温请求分兵拒守湖口,并与陈友谅军相约于金木相克的那一天决战,结果,陈友谅败死。陈友谅死后,朱元璋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张士诚,北取中原,终于成就帝业。而这一成就帝业的过程,全如刘伯温与朱元璋“隆中对”所献的策略。刘伯温不仅是个谋略过人的军师,也是个铁面无私的执法官。大明王朝建立后,刘伯温与左丞相李善长共同辅佐朱元璋。朱元璋巡幸汴梁(今河南开封),就让刘伯温和李善长留守京都。刘伯温对李善长说:宋、元二朝,就因为法纪松驰而失天下,因此,我们应整肃法纪。于是,令御史纠劾不要有什么避讳,该查谁就查谁。宿卫宦官有了过错,就上报太子然后按法处置。如此一来,无人再敢藐视法纪。有个叫李彬的人,任中书省都事,犯下了贪赃枉法之罪。此人一直追随李善长,和李善长很好,李善长就要包庇他,便与刘伯温商量,希望看在他的面子上,放李彬一马。要是放在今天,第一丞相亲自出马,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知能有几个清官敢于不给面子的?刘伯温虽与李善长为朝夕相处的同事,但就是不给李善长这位第一丞相的面子。他将李彬罪行上报朱元璋,得到了朱元璋的批准。当时,京城久旱,正在筑坛祈雨,刘伯温一拿到朱元璋的批准文书,就在祭坛下将李彬斩了。这一来,刘伯温和李善长也就结下了冤家。而这个第一丞相李善长偏又是个外表谦和,内心却忌恨刻薄之人,刘伯温不给他面子,他也就处心积虑要报复刘伯温。朱元璋一回到京城,李善长就告了刘伯温一状,说刘伯温在祈雨的祭坛下杀人,是对老天爷的大不敬,加之那些因刘伯温铁面执法而损失了利益的人,也帮着李善长敲边鼓,尽说刘伯温的坏话,而求了十多天的雨,也一滴未下。朱元璋原本就是个三花脸,便对刘伯温由高度宠信转而产生了不满。刘伯温自然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正好自己老婆身体欠佳,便以此为由请假回家了。刘伯温请假回家之时,正是朱元璋商议定都之时。朱元璋以一介平民而成帝王之业,毕竟没有多少文化,只为光宗耀祖,竟然想将其老家凤阳定为都城。刘伯温不想自己帮助朱元璋好不容易才打得的天下轻易失去,临走时,还是诚恳地劝告朱元璋,说:凤阳虽然是您的老家,但那里却不是建立都城的地方。王保保(汉人,元朝将领)还活着,不可轻视啊!果然,朱元璋平定西边的战事进展得不顺利,便又将刘伯温召回京城。这次,朱元璋要给刘伯温重赏,准备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嘉郡公,提高刘伯温的爵位,但刘伯温都坚决地谢绝了。由此可见,刘伯温和那些利欲熏心之辈毕竟不同,他始终保持了头脑的高度清醒。第一丞相李善长就缺乏这种清醒的头脑,结果不仅自己不得善终,还害了自己一家70余口人。刘伯温性格刚正,处事公允。朱元璋曾因事责怪丞相李善长,刘伯温并不落井下石,相反,他客观地向朱元璋劝道:李善长是您有功的老部下,他很能调和将领间的矛盾,是应该重用的。朱元璋听后叹道:他曾多次陷害你,你却如此帮他说话!后来李善长罢相,朱元璋准备用杨宪为相,征求刘伯温意见时,刘伯温坚决反对。刘伯温说:杨宪有丞相之才却无丞相之器量。当丞相的,应持心如水,以义理为判辨是非的标准,杨宪是做不到这些的。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可否为相。刘伯温说此人比之杨宪更差。又问胡惟庸可否为相。刘伯温说:这好比让胡惟庸驾车,我担心车辕会被损坏。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朱元璋大约不高兴了,说道:如此说来,我的丞相就只有你才能担任吗?刘伯温答道:我疾恶如仇太过,而且也承受不了繁重的工作,若我为相,会辜负了您的恩德。天下这么大,哪里会没人才呢?希望您仔细察访。但目前这些人,确实都不适于当丞相。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刘伯温的评论将这些人都得罪了。刘伯温真能预知未来,那就不会说这些话,或者,会换个说法。刘伯温被后人神化,除了他在帮助朱元璋打天下过程中的神机妙算被过分渲染以外。显然还和他超凡脱俗的性格有关。他料事准确,性格刚正,疾恶如仇。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大封功臣,授刘伯温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刘伯温被封了这么高的官,却不贪恋富贵,洪武四年,便告老还乡了。刘伯温回到老家后,除了下棋喝酒之外,从不提起自己建功立业之事。当地知县几次求见,刘伯温都不答应,这位知县无奈,只得化装成老百姓去拜见他。刘伯温正在洗脚,便叫自己的儿子将化了装的县令领了进来,并准备设便饭招待。到此,县令才说明我就是某某人,刘伯温一听是知县,马上惊恐失色地站起身来自称草民,并礼送知县出门,不复再见。胡惟庸刘伯温回家后虽慎言谨行,但对胡惟庸等人的评价,还是给他招来了麻烦。早些时,刘伯温曾告戒道:瓯(今浙江永嘉一带)括(今浙江台州一带)之间有块空地名日谈洋,往南直达福建地界,是盐盗出没之地,方国珍就是凭据这里复杂的环境起事的,因此,应设巡检司守护。一旦设巡检司守护,那些不安分守己的人就不方便了。后来茗洋逃军反叛,这样的大事当地官员竟敢隐匿不报,刘伯温就叫他的大儿子刘琏报告了此事,可是又没有通过中书省,而中书省就掌握在他认为会损坏车辕的胡惟庸手中。胡惟庸正恨找不到机会出气,一看刘琏居然绕过了中书省奏事,这不是公开瞧不起我胡惟庸吗?新仇加旧恨,胡惟庸便指使手下官吏诬告刘伯温,说刘伯温精通阴阳学,看出谈洋这块地方有王气,因此想占为已有,以便将来作为自己的墓地,但当地百姓不愿给他,所以他才请求设巡检司驱逐老百姓。胡惟庸这一着真是暗藏杀机,你刘伯温想死后葬在有王气的地方,不是想让子孙当皇帝吗?朱元璋得到报告,虽然没有就降罪刘伯温,但心里还是起了疙瘩,毕竟,刘伯温是知天文地理的,说不定谈洋真有王气呢!于是,朱元璋便下旨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刘伯温是知道朱元璋杀功臣的手段的,害怕了,赶紧到京城去请罪,而且就留在京城,不敢再回老家。不久,朱元璋拜胡惟庸为相,刘伯温吃惊之余长叹道:我真希望我说的话得不到应验,那就是老百姓的福份了!由于担忧和气愤,刘伯温得病了。洪武八年三月,朱元璋终于派人送他回老家,到家不久,即病重而亡,时年65岁。刘伯温去世得如此之快,据说中了胡惟庸下的毒。我国古代,天文这门学问因有“观星象而知未来”之类的内容,因而严禁私学,主要原因,当然是统治者害怕老百姓一旦懂得天文就便于造反了。刘伯温是天文学大家,他之被诬和被夺去俸禄,也就是因他通晓天文之故。他曾著有《天文书》,临辞世前,他将《天文书》授予长子刘琏,并嘱咐道:你赶快把它交上去,后人千万不可学习。他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之道,宽猛相济,互为循环,而目前则应减省刑法,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全国各险要之地,应与京城联络起来。我准备了一份奏章,但现在是胡惟庸当权,送上去没有什么用处。胡惟庸肯定是要败的,他败后,皇上一定会想起我来,你再将它密奏上去。刘伯温对胡惟庸的预言果然应验,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以谋反罪被诛。刘伯温长得修长,满脸胡须,一表人材。朱元璋一般只呼他“老先生”而不叫其名,又常对人说:刘伯温就是我的张子房(刘邦高参张良)啊!他要问计于刘伯温时,爱在密室之中,而刘伯温又懂得那个时代极少有人懂得的天文学,于是,被神化了的刘伯温以精于象纬之学名世,其满腹经纶反而被掩盖了。(来源:《党史文苑》)
明朝(包括南明)所有皇帝
一、明朝君主列表
1、
2、
3
二、南明君主列表
1、
2、
3、
扩展资料:
君主资料:
1、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制度,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
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经过洪武朝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
2、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
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
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
为加强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3、朱由崧
朱由崧(1607年—1646年),明朝第十七位皇帝,南明首位君主。明末清初历史上昙花一现的人物。
朱由崧是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明光宗朱常洛之侄,福忠王朱常洵庶长子,生母姚氏。1644年到1645年在位,年号弘光,后世称为弘光帝。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七月朱由崧生于福王京邸,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其父朱常洵封德昌王,朱由崧受封为福王世子,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福王朱常洵被杀两年后,崇祯帝下诏令朱由崧袭封福王爵位。
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1644年)崇祯帝殉国后,同年五月朱由崧被四镇拥立于南京,改元“弘光”,建立弘光政权,在位仅八个月。
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兵临江南,南京城门大开,朱由崧逃亡芜湖,后押往北京,翌年被清军处死。时年四十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君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