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中国书法全集的作品目录
- 董其昌书法代表作品
- 董其昌扇面书法次北固山下落款写的是什么
- 求古代的著名书法家名字及他的作品
中国书法全集的作品目录
计划编写至2000年以前的已故书家,目录大致为:
商周编
1甲骨文(附史前文字遗迹) 刘一曼 冯 时
2商周金文丛文俊
3春秋战国金文 丛文俊
4春秋战国刻石简牍帛书 徐 畅
秦汉编
5秦汉简牍帛书一(附汉代名家)沃兴华
6秦汉简牍帛书二(附汉代名家) 沃兴华
7秦汉刻石一 何应辉 刘智先
8秦汉刻石二 何应辉 刘智先
9秦汉金文陶文王 镛
三国两晋南北朝编
10三国两晋南北朝碑刻摩崖一孙伯翔吴鸿清
11三国两晋南北朝碑刻摩崖二 孙伯翔 吴鸿清
12北朝摩崖刻经 赖 非
13三国两晋南北朝墓志 华人德
14三国两晋南北朝写经 华人德 张永强毛秋瑾
15三国两晋南北朝金文、陶砖瓦文、简牍 王 镛 蔡梦霞
16北朝造像题记一 宫大中
17北朝造像题记二 宫大中
18王羲之王献之一(附王氏一门) 刘 涛
19王羲之王献之二(附王氏一门) 刘 涛
20魏晋南朝名家 庄希祖
隋唐五代篇
21欧阳询虞世南(附欧阳通、陆柬之)朱关田徐 清
22褚遂良(附初唐名家)朱关田
23李邕(附盛中唐名家) 朱关田
24张旭、怀素、孙过庭(附贺知章、李怀琳、高闲)刘正成
25颜真卿一 朱关田
26颜真卿二 朱关田
27柳公权(附柳公绰) 吴鸿清
28杨凝式、李建中(附晚唐五代名家) 陈志平
29隋唐五代碑刻 朱关田张永强徐清
30隋唐五代墓志 宫大中
31隋唐五代敦煌文书 邱才桢
宋辽金编
32蔡襄曹宝麟
33苏轼一(附苏氏一门)刘正成
34苏轼二(附苏氏一门)刘正成
35黄庭坚一 水赉佑
36黄庭坚二 水赉佑
37米芾一 曹宝麟
38米芾二 曹宝麟
39蔡京、薛绍彭、赵佶、吴说(附辽金名家) 曹宝麟
40赵构、陆游、朱熹、范成大、张即之 任 平方爱龙
41北宋名家 曹宝麟
42南宋名家 方爱龙 吕书庆
元代编
43赵孟頫一(附赵仲穆、管仲姬) 黄 惇
44赵孟頫二(附赵仲穆、管仲姬) 黄惇
45鲜于枢、张雨 楚墨
46康里巎巎、杨维桢、倪瓒 楚墨
47元代名家 楚墨
明代编
48宋克、张弼、陈璧、沈周、吴宽 葛洪桢 黄惇 朱爱娣
49祝允明葛鸿桢
50文征明葛鸿桢
51王宠、陈淳 薛龙春
52唐寅、王阳明、莫是龙、陈继儒、邢侗 楚墨
53徐渭刘正成沈 伟
54董其昌黄 惇
55张瑞图刘 恒
56黄道周刘正成
57倪元璐 刘 恒
58明代名家一 楚 墨
59明代名家二 楚 墨
60明代名家三 楚 墨
清代编
61王铎一刘正成高文龙
62王铎二刘正成高文龙
63傅山林 鹏 姚国谨
64朱耷、石涛、龚贤、龚晴皋 郭子绪刘墨周永健
65金农、郑燮(附扬州八怪) 周积寅 黄 惇
66刘墉马世晓张其凤
67邓石如(附邓传密) 穆孝天
68伊秉绶、陈鸿寿、郑簠、桂馥、黄易 王 澄 陈根民
69张照、王文治、钱沣、永瑆、张问陶 方爱龙
70何绍基(附何氏兄弟) 梅墨生
71赵之谦邹 涛
72杨沂孙、吴大澄、王懿荣、翁同龢 盛诗澜 罗勇来
73杨守敬、张裕钊、徐三庚、杨岘 陈传席张小庄
74清代名家一 刘 恒
75清代名家二 林奎成
76清代名家三 叶鹏飞
近现代编
77吴昌硕 刘 江
78康有为、梁启超、罗振玉、郑孝胥 王 澄 李义兴
79赵熙、曾熙、李瑞清 任 平
80徐生翁、沙孟海、张宗祥、陆维钊 赵雁君 陈振濂
81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 ?
82于右任 王 澄
83李叔同、马一浮 潘良桢 方爱龙
84谢无量、刘孟伉 何应辉
85黄宾虹、林散之 徐利明
86萧蜕、吕凤子、胡小石、高二适 尉天池 徐利明
87郭沫若、邓散木、吴玉如 李义兴
88沈曾植、王蘧常、朱复戡 戴家妙 徐叶翎
89沈尹默、来楚生、潘伯鹰 潘良桢 徐清
90台湾书法家 ?
91近现代名家 ?
篆刻编
92先秦玺印 徐 畅
93秦汉印(附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 朱培尔
94明清流派印章一 黄 惇
95明清流派印章二 黄 惇
96篆刻近现代名家 ?
附录编
97 ? ?
98 ? ?
99少数民族书法 ?
100文房四宝 穆孝天
董其昌书法代表作品
现存董其昌的作品,大多是其四五十岁以后的创作,前期作品比较少。存世的行楷书《关侯庙碑》是他约35岁“为庶常时所书”的早期作品,粗看起来,书法与常见的董字不大相似,主要仿学唐朝伞邕的碑书,兼具颜真卿、王羲之书法笔意。
他老年时的作品渐变,如楷行书则《临颜真卿画赞碑》、《节临钟王帖》、《临徐浩三藏和尚碑》,楷书《月赋》,行书《岳阳楼记》等。仅从这些作品来看,王羲之、钟繇、颜真卿、虞世南、米芾、徐浩等人所创的古代书法都在他的涉猎范围内,因而其作品风格面貌多变。
比如楷书《月赋》师法虞世南,字体修长,笔法劲秀,得虞书温雅之意。师法徐浩、颜真卿楷书的《三藏和尚碑》、《画赞碑》,则专务书法的涩劲朴拙,而几乎没有学虞书时的自然潇洒笔法。
学米书的《岳阳楼记》,结字险处横生,用笔爽劲多侧,与《节临钟王帖》的平和意趣相比,判若两人。
董其昌书法艺术创作在他步入60岁之后,进入自由阶段。他晚年的代表作有《临柳公权兰亭诗》、《三世诰命》、《友石台记》和《临颜真卿争座位帖》等,他这一时期的书艺日趋纯熟,不仅笔由心使,能融会各家的艺术特点,更加明确、清晰,他想最终脱离传统古法,
创立自己的风格。他这时期的作品,一面以似不经意的、率易的笔法来表现书法的平淡天真,一面又以拙于笔法来反映书法的古拙。
董其昌扇面书法次北固山下落款写的是什么
上博董其昌书画大展给我们这些董其昌的热爱者提供了学习、再认识董氏的机会。笔者近期结合上博展品和《中国绘画全集》,对董其昌的标准书画进行了梳理,逐步从宏观到微观对董氏其人、其事、其书、其画、其书画理论、其成就乃至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本文要论述的是有关董氏落款和用印的特点与规律。客观地说,经过认真梳理后,笔者发现,董其昌的落款和钤印并不复杂。
落款特点
在绘画作品上,只落“玄宰”、“董玄宰”,不落“其昌”、“董其昌”。在历代名迹上的题跋、本人绘画册页的书法对题部分及本人书法作品的落款,只落“其昌”、“董其昌”,不落“玄宰”、“董玄宰”。书法作品落“玄宰”款的特殊情况:1.上海博物馆藏《行书杂书卷》,落款“玄宰”。2.上海博物馆藏《行书节录孙过庭书谱卷》,落款“玄宰书”和“玄宰识”。3.1618/1619年作《书画图册八开》,对题书法部分,落款“玄宰”。4.1627年73岁作《临米芾潇湘图卷》,落款“思翁识”;1636年82岁为其儿子董祖京所作《细琐宋法山水图卷》,落款“思翁”。5.1635年81岁作《行书圆悟佛果禅师法语册》,落款“香光居士”。
求古代的著名书法家名字及他的作品
陆机(261-303),字士衡,苏州人,西晋书法家,三国东吴名将陆逊之孙。陆擅长草书,有《平复贴》传世。《平复贴》是中国古代书法名家流传至今的最早墨迹。该贴斑驳古拙,取章章之精蕴;信笔纵横,成今草之自由。陆机纯用秃毫枯锋,信笔纷披而行。其结体,内敛蓄势与圆转纵横交相辉映。其章法,笔断意连,散若群星,又顾盼流连。通篇看来,既有清疏萧散的典雅韵味,又有率意挥洒的自由气象。历代论者均把陆机的《平复贴》奉为章草向今草过渡的典范。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在唐初书家四巨头中,褚遂良算是晚辈了,其书体学的是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诸家,且能登堂入室,自成体系。其特色是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如,比前辈更显舒展,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李世民曾以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示褚,让他鉴别真伪,他无一误断,足见他对王的书法研习之精熟。
由于继传统而能创格,《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连宋代不以唐书为然的大书画家米芾也用最美的词句称颂他:“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以表明褚的字体结构有着强烈的个性魅力。
欧阳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谭周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居太子率更,封渤海男,世称“欧阳率更”。幼即聪悟绝人,博览古今。书则诸体尽能,有工正、行书。初学王羲之、王献之,吸收汉隶和魏晋以来楷法,别创新意。用笔刻削劲绝,法度森严,平中寓险,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家”,又与颜真卿、褚遂良、柳公权为后人并称为“欧颜褚柳”。
柳公权(778-865)唐代晚期著名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元和年中举为进士。官至太子少师,后封河东郡公。柳公权是继颜真卿之后,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一位书家。初学王羲之书,后博览虞世南、欧阳询书家笔法,最终得力于颜真卿。在结字上,吸取了“颜体”的纵势,用笔上集欧体之方与颜体之圆,形成了不同于诸书家流派的新型书体--“柳体”。
“柳体”字结体谨严端庄,笔力遒劲峻拔,独具风神,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极大。其书名与颜真卿并重,合称“颜柳”。“柳体”与“颜体”同以筋骨具备著称,世有“颜筋柳骨”之说,然字形风貌却有明显的差异。“颜体”肥硕丰润,圆紧浑厚,刚健雄强,竖笔相向,布局满密笃实,显出雍容大度的气派;“柳体”则瘦挺劲媚,骨力遒健,结构劲紧,棱角外捉,竖笔不相向,布局疏密得当,表现出清利高雅的气质。两种书体皆受到学书者的崇尚,成为练习楷书基本功的理想范本。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学习楷书最喜爱的范本。《金刚盘若经》、《神策军碑》,亦为最著名书碑。书迹《送梨帖题跋》,笔致清晰自然,神采生动天真,耐人寻味。
郑燮(公元1693-1765年)清画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幼家贫,好读书,强记博闻,应科举为秀才、举人、进士,曾任山东范县知县,后因助乡民胜讼及赈济饥民,得罪豪绅,遭弹劾而罢官,久居扬州,书画文词名重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善写兰竹,尤以墨竹为胜,工书法,融隶书于行楷中,自称“六分半书”,能诗文,著有《郑板桥全集》。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呈潜溪,又号玄真子,祖居浙江金华,曾因擅长文学得到朱元璋重用。官至翰林学士。 宋濂祖孙三人都工书法。宋濂小楷端正,草书龙盘凤舞,列为明代“草圣”;次子宋璲,小篆列明代第一,今故宫博物馆藏有他的行草《敬覆贴》。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徒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长。他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给人以静美之感,恰与钟繇书形成对比。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今体书风,被后代尊为“书圣”。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他所书的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