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兰亭序》?兰亭序和兰亭集序区别_王羲之_兰亭集序_兰亭序

本文目录

  • 如何学好《兰亭序》
  • 兰亭序和兰亭集序区别
  • 如何评价《兰亭序》
  • 《兰亭集序》的真迹在哪
  • 《兰亭序》里有什么故事
  • 《兰亭集序》好,到底好在什么地方
  • 有人说《兰亭集序》出自乾陵,那么现版是如何流传出来的
  • 圣教序和兰亭序哪个难
  • 古代没有复印机,兰亭集序原稿也早就消失,现在看到的兰亭集序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 兰亭序原文译文及赏析

如何学好《兰亭序》

谢邀请:

我们该怎样学《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是公元三百六十年前晋朝书圣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之称,有晋人萧散逸神,追求自然的精神气韵。其用笔,结字,章法是书法艺术美的结晶。

我们学习《兰亭序》要先识其门,懂其法,得其法,通过学习再学习,用已法精研细笃。才能创造出自己的书法作品。

兰亭序和兰亭集序区别

《兰亭集序》是当年王羲之与一群文友书友在会稽山阴之兰亭进行野外饮酒赋诗的文化活动以后,对现场所作诗歌集中在一起所做的序言,为王羲之所作并书,其留于纸上的墨迹就成了后世所谓的天下第一行书(现在所看到的是唐朝临摹本),兰亭序其实是兰亭集序的简称,但是现在通常将《兰亭集序》看做是这篇文章,而说到兰亭序,大家都想到的是那篇书法作品。

如何评价《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的圣篇作品,虽说是堰品,1600年来还追捧至今。不槐为圣书。人人都学王的书法可为啥写出的品味都不一样呢,它与年令,性格,阅历,性别有很大关系。

《兰亭集序》的真迹在哪

“兰亭集序”,即《蘭亭帖》。

晋王羲之於穆帝(司馬聃)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同谢安等四十一人會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袯禊之礼。羲之作《兰亭序》,用蠶繭纸、鼠须笔書,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重文者,字体悉異,世称为《蘭亭帖》。

在隋以前,其名尚不甚重,唐初李世民(太宗)酷愛“二王”书法,从羲之七世孫僧智永的弟子辩才处得其真迹,分搨数本,以賜皇子近臣。

虞世南、褚遂良等始盛推之,後代益加夸飾,以此为真書的極軌。

传说唐太宗特别喜爱王羲之墨翰,多方搜求,购募备尽,“有大王真迹三千六百纸”,唐太宗死时,以真迹殉葬於昭陵,“随仙驾入玄宫”,作了随葬品。今存定武神龍諸本皆据歐阳詢、褚遂良临搨本翻刻。(参阅唐张彦遠《法书要录.三》、唐何延之《蘭亭記》、宋桑世昌《兰亭考.三》)

王羲之(321~

379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我国杰出的书法家,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备精诸体,并博取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成妍美流便的新体,称誉千载,历来有“书圣”之称,为历代学书者所崇尚。

《兰亭序》里有什么故事

【文藏来答】说到《兰亭序》的故事,自然不能放过第一迷弟唐太宗了~为了《兰亭序》他可是大费周章。

宰相房玄龄向唐太宗推荐萧翼,说他能顺利拿到《兰亭序》。萧翼可谓骗中高手,为得到《兰亭序》,没少下血本。

唐 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台北藏本

唐太宗任命萧翼为御史,让他去越州永欣寺找辩才和尚求取《兰亭序》。萧翼临行前,向唐太宗讨要了一些王羲之、王献之的真迹书帖,然后换上宽大破旧的黄衫(当时黄衫是普通百姓的穿着),瞬间从钦差御史变成了穷困潦倒的书生。为求更像那么回事,他特意到了洛阳才搭乘商船南下越州。到了越州,萧翼故意在夜幕时,装成过客到永欣寺游玩。

五代 巨然 《萧翼赚兰亭图》

他在寺院中悠闲地观看壁画,又若无其事的顺便路过辩才所在的禅院。辩才看来人一幅落魄书生打扮,便问:“施主何来?”萧翼彬彬有礼,说:“弟子是贩卖蚕种的北方人,有幸游历贵寺,遇见大师。”辩才又与萧翼寒暄两句,觉得两人意趣相投,便请萧翼在寺中留宿。两人下棋抚琴,谈天论地,饮酒赋诗,探讨书画,聊得特别投机。第二天,萧翼辞行,辩才请他有空再来永欣寺。

没过几天,萧翼带着好酒再到永欣寺拜访辩才和尚,两人依旧饮酒赋诗,讨论书画。短短十天半个月,萧翼就来访四次,与辩才和尚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南朝梁 萧翼《职贡图》(宋人摹本)局部

萧翼把自己珍藏的南朝梁元帝画的《职贡图》拿出来(萧翼是梁元帝后裔),与辩才一起欣赏。萧翼状似无意地说:“弟子祖上一直是学习二王的书法,弟子也自幼感兴趣,便收藏了几贴二王的真迹带在身边。”辩才很高兴,说:“你明天带过来,我也看看。”

第二天萧翼带着二王的书帖如约而至。辩才看完之后,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最好的。贫僧有一卷《兰亭序》真迹,非常特别。”萧翼假装不信,说:“从东晋到现在,几经离乱,真迹早没了,肯定是向拓(复制书画的一种方法)的伪作。”辨才说:“这是我师父临终时亲自交给我的,传承有绪,怎么可能是假的?你明天再来看。”

宋 佚名 《萧翼赚兰亭图》

第二天,萧翼来了,辩才和尚从屋梁上的暗格里拿出《兰亭序》。萧翼看了,非说是假的。辩才与萧翼争论不休,所幸也不放回暗格了,把《兰亭序》与萧翼的二王书帖一起放在桌案上,两人时常临摹探讨。

萧翼与辩才往来频繁,辩才的弟子们都习以为常。有天,当地的严家举行斋宴,辩才和尚前往。萧翼趁机到辩才的禅院,对其弟子说:“我有东西落在辩才师傅的房里了。”弟子立刻给萧翼打开辩才和尚的房门。萧翼进去后,把桌子上的《兰亭序》和他带来的二王书帖,都带走了。

元 赵孟頫 《萧翼赚兰亭图》

后来,萧翼到了当地驿站,揭晓自己的御史身份,让人把辩才和尚请来宣读圣旨。可怜八十多岁的辩才和尚被人从宴会上请到驿站,得知萧翼的真实身份,且《兰亭序》已经被拿走,当时就气得厥过去了,很久才苏醒。

于是,几经波(诱)折(骗),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终于被唐太宗得到,后来又被他带入棺材里。

明 佚名 《萧翼赚兰亭图》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归【文藏】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兰亭集序》好,到底好在什么地方

《兰亭集序》是书圣在微醺时写就,似乎与怀素大醉时纵横颠倒狂书《自叙帖》有异曲同工之妙,通篇气势如虹、完整一气,每个字犹如临阵之士,个个奋勇争先、生龙活虎、跃然而出、极具灵性,当然这是要在具有一定书法功力时才能感悟;

由此更进一步,即是要体会《兰亭集序》的神气及意境,感受书圣创作时的精神状态,唐太宗李世民评论书圣的字有“龙跃天门,虎卧凤阙”之势,这个观点仍然停留在笔法的层次,《兰亭集序》久观之有“溪水潺潺,仙女蹁跹而至”的化境,也许这才是书法笔意的灵境,才能感受书圣的内心世界,不知有几个人能感悟?犹如《天龙八部》中虚竹破“珍珑棋局”要有机缘!

有人说《兰亭集序》出自乾陵,那么现版是如何流传出来的

《兰亭集序》真迹还未找到,现在流行在世的都是临摹本,而且,临摹本有好几种。

圣教序和兰亭序哪个难

《圣教序》开始时圣教序为唐太宗作,褚遂良书写,后来由弘福寺沙门怀仁,尽阅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尽访民间王字遗墨,呕心沥血二十余年,集字成文,刻勒成碑,号称《大唐三藏圣教序》,碑现存西安碑林。问题既然与《兰亭序》比较,那肯定不是褚遂良书写的,应该是怀仁集字圣教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在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于浙江会稽山阴的兰亭拔禊之礼,行雅士集会而书,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个字,字字珠玑!美不胜收!现行版本诸多,有神龙本,定武本等,临摹本也比较多,如虞世南临摹本,褚遂良临摹本,也有人说定武本是欧阳询临摹的,现在通行的怀疑是冯承素临摹本。

这个问题说的是《圣教序》与《兰亭序》孰易孰难的事情,我以为,两帖临写均有难点,只是难点不同。

《圣教序》是从集字刻碑上拓下来的,有三方面的难点,一是刀刻痕迹,金石味很浓,要把它从笔墨当中体现出来,有一定的难度不像《兰亭序》本来是墨迹,笔法容易入手。二是由于《圣教序》是集字而成,字与字之间的连贯与呼应不足,所以,虽然怀仁已经做的很好了,但还是略有僵硬的感觉!不像《兰亭序》那样前后左右上下遥相呼应,章法浑然天成。三是由于是从碑上拓下来的,碑经风吹日晒的,就出现残损缺失,字迹就与原貌发生变化,对临写形成偏差,同时《圣教序》里许多字是从《兰亭序》里集来的,但与之又不同。

《兰亭序》是王羲之在饮酒后微醺的状态下写的,所以难就难在情感的表达上,平时临摹时,情感、心态没有在那个微妙的状况中,根本没办法写出那种形态的字,那种跳动的、翩若惊鸿的字,确实很难临摹出神态来,能临出形似,就相当不错了!

古代没有复印机,兰亭集序原稿也早就消失,现在看到的兰亭集序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古代没有复印机,兰亭序原稿早就消失,现在看到的兰亭序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古代没有复印机,但他们有摹拓技术。以双钩制模,然后填墨。这种方法,叫做”双钩墨填”。也称为“郭填”。这种技术在唐代非常成熟。高明的工匠,所制的模达到了乱真的程度。贞观时期,李世民的宫廷中,有专门的拓书人。赵模,韩道政,诸葛贞,冯承素四人,就是郭填的佼佼者。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序》,传说为冯承素所摹。当时便有“下真迹一等”的赞誉。

唐太宗一生酷爱王羲之书法。除了王羲之问疾悼丧的书信外,全部搜罗殆尽。其中,《兰亭序》又是他的至爱。他让赵模,韩道政,诸葛贞,冯承素分别摹拓《兰亭序》,赏赐给王公大臣。真迹则作为陪葬品,一起埋入昭陵。

现存于北京故宫里的《兰亭序》摹本,虽然不是王羲之真迹,但其高度的还原了《兰亭序》的全貌,形神逼真。在历经一千多年的沧桑巨变之后,奇迹般的和褚遂良、虞世南临写的《兰亭序》一起保存在故宫博物院。

现在对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兰亭序》还有许多争论。有认为是后人临的,理由是其中的毛笔虚锋是任何摹拓都无法模仿出来的。也有人认为是冯承素采用了临与摹的方式。更有人认为《兰亭序》完全就和王羲之无关,是隋唐时的人冒名写的。其实不要想太多。要去证明一千好几百年前的真伪,非个人的能力可以完成。《兰亭序》一千多年都没有人怀疑出自王羲之之手。现在的人怀疑的东西,又岂止是《兰亭序》一件!

兰亭序原文译文及赏析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 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 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 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赏析】: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先点明聚会的时问、地点、缘由,后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接着写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先写高远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再写近低处“清流激湍”;然后总写一笔:“映带左右”。用语简洁。富有诗情画意。在写景的基础上,由此顺笔引出临流赋诗,点出盛会的内容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是反面衬托之笔,以加张表达赏心悦目之情。最后指出盛会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时,“天朗气清”为下文的“仰观”、“俯察”提供了有利条件;“惠风和畅”又与“暮春之初”相呼应。此时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至此,作者把与会者的感受归结到“乐”字上面。笔势疏朗简净,毫无斧凿痕迹。文章第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紧承土文的“乐”字,引发出种种感慨。先用两个“或”字,从正反对比分别评说“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两种不同的具体表现,一是“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一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然后指出这两种表现尽管不同,但心情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当其欣于所遇”时,都会“快然自足”,却“不知老之将至”。这种感受,正是针对正文“游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聚会之乐而发,侧重写出乐而忘悲。接着由“欣于几所遇”的乐引出“情随事迁”的优,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文章至此,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最后引用孔了所说的“死生亦大矣”一句话来总结全段,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之所在。最后一段说明作序的缘由。文章紧承上文“死生亦大矣”感发议论,从亲身感受谈起,指出每每发现“昔人兴感之由”和自己的兴感之由完全一样,所以“未尝不临文嗟悼”,可是又说不清其中原因。接着把笔锋转向了对老庄关于“一生死”,“齐彭祖”论调的批判,认为那完全是“虚诞”和“妄作”。东晋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崇尚老庄,喜好虚无土义的清谈,庄子认为自然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齐物论》),且把长寿的彭祖和夭折的儿童等同看待,认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作者能与时风为悖。对老庄这种思想的大胆否定,是难能可贵的,然后作者从由古到今的事实中做了进一步的推断:“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基于这种认识,所以才“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留于后人去阅读。尽管将来“事殊事异”,但“所以兴怀。其一致也”。这就从理论上说清了所以要编《兰亭诗集》的原因。最后一句,交代了写序的目的,引起后人的感怀。文字收束得直截了当,开发的情思却绵绵不绝。这篇序言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且其造语玲珑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骈文的精品。《兰亭集序》在骈文的几个方面都有所长。在句法上,对仗整齐,句意排比,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观宇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两两相对,音韵和谐,无斧凿之痕,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属于议论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简沽,富有表现力,在用典上也只用“齐彭荡”和“修楔事”这样浅显易储的典故,这样朴素的行文与东晋对代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形成鲜明对照。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