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什么现在社会上称呼同志的越来越少_王羲之_书法_草书

本文目录

  • 王羲之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为什么现在社会上称呼同志的越来越少
  • 王羲之的书法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王羲之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王羲之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历代都被尊为“书圣”。他在楷书,行书,和草书诸体都有独到的创新和发展。可以说从东晋直到清代碑学兴起的千余年的中国书法史,基本上是以王羲之为中轴线发展着的。

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说“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师,仍于众碑学习焉。”王羲之有着不同寻常的广博的艺术视野,他能不受老师的束缚,转益多师,这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

汉魏以来的书法风格,无论是楷书还是行书草书都崇尚端庄博大,但王羲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受到玄学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清峻通脱的文人士大夫情趣,在富有空灵秀逸的江南山水韵致的背景下,创造出了清朗俊逸的风格,独特新颍,使人耳目一新。这种风格超脱时流,光耀古今。他的草书最大贡献就是以一种平淡冲和的气息,在很大程度上提纯了今草的写法。“为艺术而艺术”的追求使其草书在表现形式上十分完美,气息典雅飘逸。

他的草书以《十七贴》最为著名。《十七贴》书法体势雄健,为历来草书中的绝品,因此历代习草书者都取作草书范本。《十七贴》的用笔准确细腻,多方面都体现了魏晋时期追求的纯粹的艺术美。其用笔表现为不躁动而极平和空灵,笔画十分精到,提按转折十分清晰可循,无丝毫的一带而过的草率习气,使点画笔趣浓郁,而又稳定实在。

王羲之的草书成就是卓越的,除了《十七贴》外,还有《初月贴》《寒切贴》《远宦贴》《上虞贴》《七月贴》……

为什么现在社会上称呼同志的越来越少

前不久,我给一个同楼层不同科室的95后小丫头当入党介绍人。在党支部开迎新会时,我做介绍人发言。其实我本来是想说些套话应付过去,理由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履行个程序。

可是让我准备发言前那一刹那(此处有些夸张啊),我猛地想起这个小姑娘和我这种80后,当年入党时很不一样,她参加党课多、汇报多、政审、外调严,工作学习都非常努力,非常的不容易。我做为主介绍人,太应付的话会寒了年轻同志的心。

这个发言我是走心了,两个月过去了我每个字都记得。当时我想了片刻,非常真诚的说:“尊敬的党支部,各位同志们。邵XX同志,抱有很大的虔诚和付出很多努力学习党的三基知识,非常希望加入共产党并得到党组织的认可,我做为她的介绍人,看到她的努力和坚持,我非常感动。今年年初我承接重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需要组建一个敢打能拼,善啃硬骨头的团队,当我询问邵XX同志时,她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在这五个多月的工作中,凡有安排她不打折扣的落实,凡有难点阻点,只要有部署她必是工作骨干。辛苦劳累,风里雨里,她都毫不抱怨,兢兢业业。在党的精神和信念的激励下,她以自己的实际表现,诠释了新时代入党积极分子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热情,我认为她非常符合党员的要求,我认为我们党组织也需要这样的新时代、新风貌、新血液的党员同志,我愿意介绍她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然不仅是我,全支部的挺多人都挺能煽情的。我看到小姑娘眼眶瞬间有些红了,我也有些哽咽,甚至包括我们五十多岁的副局长也是揉了揉眼睛。

放在十年前,我会觉得有些矫情有些假,但是时至今日,我真的有种莫名的荣誉感。这一刻,无关个人私利,无关市侩圆滑,无关争名逐利,我参加过太多会议,也叫过太多人“同志”,很多都是标准流程而已。但是这次我说出“邵XX同志”,包含了太多真挚,好像有种薪火相传、事业承续的自豪感和欣慰感。

时代真的不一样了,我好像真的看到“初心”的样子,好像伟大复兴与我这个渺小的人有了更多的联系和情感羁绊,总之,很复杂也很感慨。“同志”正在新时代恢复它蕴含的丰富内涵,新一代和70、80后不一样了,我们的国运来了!

“同志”不再是一种客气或敷衍的称呼,它正在迅速恢复着曾经的意义。我很喜欢这种感觉。

虽然我们一度迷茫过,但我们终将归来

王羲之的书法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谢谢邀请!

王羲之书法地位在唐代就确立了!

王羲之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这幅作品也是他执爱之作,被历代书法家所敬仰,作为所有书写者临摹的典型字帖。就这篇“遒媚劲健、绝代亘古”的序文从中体现了他很多的书法风格千变万化,奇测多姿,一个“之”全篇各有姿态,无一雷同,用笔以中锋为骨,藏锋露锋含蓄毕露,互相衔接,或大或小,随手而出,蕴藏着作者深厚的笔墨技巧及高深的文化底蕴。

王羲之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七岁就开始学书法,“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也受到卫夫人的真传书风,使王羲之书法有了姿媚风格和变古不尽的地方。后又学习钟繇、张芝等书法家的字体,让他的书法又融入了新的特点笔势,具有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的风格。

王羲之的书法被推崇及地位的确立是从南朝梁开始了第一次学习高潮,第二次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极度推尊,从此王羲之在书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唐宋元明清没有哪位书法家不临摹他书法的,这样也可以看出他的书法风格收到后人一致好评。

王羲之的书法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来赞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子久了,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论说:“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摹制多本,赐给群臣。在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以九五万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书者,仅此而已。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临摹过,何尝不想深入王羲之的书奥,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兰亭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

王羲之书法对书法界的影响,只看张旭的一句话就知道:“自智永禅师过江,楷法随渡。永禅师乃羲、献之得其家法,以授虞世南,虞传陆柬之,陆传子彦远,彦远仆之堂舅,以授余”。这句话包括了唐代几乎所有的大书家。张旭后来将这种楷法传给了颜真卿,以楷书四大家与宋四家为首的后起之秀之所以能在王羲之后期有如此大的成就,根本原因都是学王羲之的书道,夸张的说中国自东晋以来的书法只能分为王羲之前期和王羲之后期,他不但将钟繇发明的楷书和张芝的今草发扬起来,其流传的《十七》,《黄庭》,《兰亭序》,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永不可超越。

王羲之的字是刚柔兼济,刚强之美和阴柔之美二者是组合得非常好,恰到好处。后世张旭、怀素书法如果没有王羲之的字比较,他们的字就是完美的,但一旦和王羲之相比,就发现他们刚烈之处太多了,过于激烈,中和之美差了一些。还有用王羲之的高度来看待颜真卿,发现颜真卿的字稍微粗野了点。用王羲之的高度来审视欧阳询,欧阳询稍稍板滞了点,特别在行草书方面,稍微板滞生硬了点。用王羲之的高度来审视赵孟頫,赵孟頫稍微圆熟了点,方笔少了一点,阳刚之气稍稍弱了一点。所以用王羲之的高度审视其他书法家,都似乎感到某种不足,尽管后来的这些大家也都是一领风骚数百年,但面对王羲之,都得面北称臣。

个人愚见不当之处请斧正!

  附:二十多年前临的冯承素摹本《兰亭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