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王睿楼船下扬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全诗及诗意)_益州_金陵_楼船

本文目录

  • ”王睿楼船下扬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全诗及诗意
  •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是什么意思
  •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描写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可是西晋王浚如何从成都发水军南京呢
  •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下)猜一动物

”王睿楼船下扬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全诗及诗意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在今湖北太冶东面的长江边。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长庆四年(824)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浚率领以高大的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第二联便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浚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皓乃备亡国之礼,……造于垒门”(《晋书。王浚传》)。第二联就是形象地概括了这一段历史。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照理后人应引以为鉴,其实不然。所以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其次,诗人写晋吴之战,重点是写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足恃。这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可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完满地表现其主题思想。
清代屈复评这首诗说:“前四句止就一事言,五以‘几回’二字括过六代,繁简得宜,此法甚妙。”(《唐诗成法》)不过应该指出,若是没有前四句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第五句是难以收到如此言简意赅的效果。第六句“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寒”字和结句的“秋”字相照应。诗到这里才点到西塞山,那么前面所写,是不是离题了呢?没有。因为西塞山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军事要塞,之所以在它的身边演出过那些有声有色载入史册的“活剧”,就是以南北分裂、南朝政权存在为条件的。因此前面放眼六朝的兴亡,正是为了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西塞山,从而大大开拓了诗的境界。诗人不去描绘眼前西塞山如何奇伟竦峭,而是突出“依旧”二字,亦是颇有讲究的。山川“依旧”,就更显得人事之变化,六朝之短促,不仅如此,它还表现出一个“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再过金陵》)的意境。这些又从另一个角度对上一句的“伤”字作了补充,所以纪昀说:“第六句一笔折到西塞山是为圆熟”(见方回《瀛奎律髓》纪评)。
第七句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第八句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江山一统的结果。怀古慨今,收束了全诗。
刘禹锡的这首诗,寓深刻的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风调之中,诗人好象是在客观地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并非如此,翻一翻历史,便知道在唐宪宗时期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公元八二一年到八二二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不正是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吗!当然,“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金陵五题。台城》),这个六朝覆灭的教训,对于当时骄侈腐败的唐王朝来说,也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是什么意思

始祖是指黄帝,赫赫是形容其功绩之大,五帝之首,吾华肇造,是说率先建立了华夏民族,第三句应该是王濬楼船下益州,王濬是西晋益州刺史,晋武帝伐吴,就是王濬造的战船,大意就是指晋朝强大,王濬造的楼船浩荡东下,金陵王气黯然收,金陵指的就是现在的六朝古都南京,西晋时,吴国再此定都,大意就是定都金陵的吴国被打败,黯然收场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描写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是: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诗人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势如破竹,一方则是闻风丧胆,强弱悬殊,高下立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可是西晋王浚如何从成都发水军南京呢

王浚从成都出发参与灭吴之战,是根据当时王浚当时任益州刺史,益州治所在蜀地成都。而王浚自成都出发沿江而下的说法,是出于当时成都与长江主干之间也有水路,并非完全走陆路。

【1】长江源头的古代说法,从岷江等水系位置上看王浚的造船之处。

司马炎听从了羊祜的建议,让王浚任益州刺史,在蜀地修建战船。益州为当时蜀地,成都为益州治所,所以王浚镇成都是合理的。这也有了当时灭吴之战时,王浚从成都出发的说法。成都的确在当时为陆地,并未直接与长江相连,但却距离岷江、沱江等不远,沱江、岷江都为长江支流。而且,还有其他微末水系存在。因此,王浚顺江而下是沿着支流而下,是合理的。

并且,长江源头的说法,在明朝之前都认为岷江是长江的源头,因此在西晋时如果王浚沿着岷江而下到长江干流,也在当时看来是顺长江而下的说法。由此来看,王浚所建造战船如果并未在长江干流沿线建造,那么在岷江、沱江沿线甚至成都周边,都可以沿长江支流到长江干流。

【2】建造战船之处必然是在江河沿线,便于运输

在古代运输条件有限的前提下,建造巨大战船必然会选择江河沿线。《晋书》中有“濬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可见当时战船规模巨大,而如此巨大的战船若是通过古代原始陆地工具运输,必然存在巨大困难。因此推断,既然王浚选择造船事宜,必然会选择江河沿线,考虑成都和岷江等长江水系支流的位置,应当距离成都和江河都不远处。

并且,史料中记载“濬造船于蜀,其木柿蔽江而下”,王浚在蜀地造船,有大量木屑飘到长江下游,甚至还被东吴的建平太守吾彦发现,把顺流飘来的木屑呈给吴主孙皓看。由此可知,当时王浚造船的位置,一定是在长江以及沿线支流的沿线。出于运输的考虑,也能佐证这样的选择。

【3】晋灭吴之策,选择多线齐发,配合王浚顺江而下

晋灭吴之战开始后,王浚配合水陆军队沿江而下,攻占长江沿线重镇,然后得以让蜀地所造战船进入长江干流,有了顺流而下的基础。并且,西晋一方制定的方案为水陆并进,陆地几线兵力,都是配合王浚长江顺流而下至建康。

西晋一方六路齐发,由王戎、胡奋、杜预三军夺取长江重镇夏口等战略要点,这样让江中王浚所率的水军得以顺利东下。最终王浚所率水军得以顺利沿江而下,兵临建康。西晋一方也实现了晋灭吴之战的胜利。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下)猜一动物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