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隆中对为何没有实现
- 为什么说《隆中对》是三国第一谋
- 《隆中对》原文赏析如何评价《隆中对》
- 历史上有谁提出诸葛亮隆中对策存在偏安一隅,限制向中原发展呢
- 如何看待诸葛亮的隆中对
- 诸葛亮的《隆中对》为何不能实现
- 诸葛亮匡扶汉室的宏图战略《隆中对》,为何最终无法实现
- 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真的可行吗你怎么看
- 《草庐对》是如何被篡改为《隆中对》
- 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策划是不是雄才大略
隆中对为何没有实现
三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时代,虽然短短的几十年却将星如云,谋臣如雨。在这个时期,十八路诸侯互相征伐,最终只存活下来三个政权---魏蜀吴。提起蜀国的皇帝刘备,他的一生十分的波澜。早早的进入乱世,却一次次饱受失败,一直到诸葛亮出山,制定出隆中对战略,方才占据荆州,益州成为能够抗衡曹魏政权的存在。
但是,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一份征服天下的战略构思,以占荆州,多益州,兵出秦川,北定中原为目标。可刘备终其一生也就取得三分天下的格局,虽然势力突飞猛进,却从未踏足中原一步。这一点令人感到十分好奇,诸葛亮的隆中对到底是否完善,是不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错误,致使刘备丧失夺取天下的希望?
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曾经提到,荆州是一个非常富庶的地方,号称鱼米之乡。并且荆州十分繁荣,尤其是南阳,江夏等地方更是人口众多。据统计,整个荆州的人口多达近百万,占据了当时整个天下十分之一的人口,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于是诸葛亮建议刘备先夺取荆州作为根据地,巩固实力,进一步夺取益州。
益州和荆州紧密相连,称为“天府之国”,是一个休养生息,囤积粮草寻求发展的好地方。而且益州有天生的地理优势,道路崎岖易守难攻。只要能占据益州,便相当于等到了一块最为稳定的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只要等待天下发生大变,便可手提雄狮,兵出秦川,北定中原。这样便可兴复汉室,完成统一天下的构想。
其实按道理来说,诸葛亮的这种策略并没有缺陷,但是仔细解刨之后,却发觉其中有几处致命的缺陷,从而使得刘备失去了争夺天下的可能。大家都知道,年仅半百的刘备虽然在乱世混了很多年,但是一直没有一块稳定的地盘。并且手下的兵马很少,只有区区三千人,再加上刘琦统帅的一万荆州军。总共加起来,刘备可以调动的兵马都不足一万五。
可是荆州和益州有多大,大家也许无法想象,占地面积足足有天下的三分之一。尤其是荆州,本身就是四战之地,需要用兵的地方非常多。以刘备手中这点兵马,哪怕是防守荆州都略显不足,更别提镇守益州,夺取天下了。这时候刘备已经面临一个困境,要不只要荆州,勉强可以防守。要不军队一分为二,一部分驻守荆州,一部分驻守益州。
益州和荆州虽然相邻,但是山峦起伏,道路崎岖,非常不便于军队长行。这时候其实对于刘备来说,已经走进了一个深渊,虽然地盘很大却根本守不过来。他本身兵力便十分有限,在魏蜀吴三家之中排名倒数,要是再分兵,很容易被对手逐个击破。这一点也就造成了刘备无法夺取中原的最根本原因,兵力都不够防守,何谈夺取天下。
诸葛亮的隆中对中还提到过,占据荆州和益州后,便可兵分两路,一路从荆州出兵,一路从益州出兵。这一策略虽然使刘备增添了几分夺取天下的机会,却也让刘备的处境更加危险。因为当时天下并不是只有两股势力,而是魏蜀吴三足鼎立。刘备想横跨荆州,益州本身阻碍就非常大,孙权不可能看着他逐渐做大,威胁到江东政权。
这一点在之后也得到了证实,刘备一拿下益州,孙权便排鲁肃前去索要荆州。而刘备想按照隆中对争夺天下,荆州肯定是必不可少。想让他归还荆州,可以说难上加难。可是这时候已经不是刘备想不想给的问题,而是东吴势在必得要拿回荆州。那么这时候便会形成另一种局势,刘备将面临两个强敌---曹魏和东吴。
这一局面,对于刘备来说极为不利。因为以蜀汉自身的势力来说,独占曹魏和东吴任意一方,都有获胜的机会。可是两家联合,刘备就必败无疑。所以说荆州虽然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但是根本不适合刘备。因为益州和荆州的地理环境特殊,根本无法遥相呼应。不管是荆州支援益州还是益州支援荆州,都的长途跋涉,耗时耗力。因此别看荆州富庶,却是一个鸡肋。
以上所述,便是隆中对最大的缺陷,占据荆州便是整个战略最大的败笔。不仅需要分兵驻守,而且防守难度倍增。毛主席曾经说过:兵力有限还要一分为二,怎么会不败呢?但是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决隆中对,刘备之所以能建立成为比肩曹魏和东吴的政权,隆中对占据了绝对性的功劳。说这么多不是为了抹黑诸葛亮,而是希望大家透过事实看本质,还原历史的真相!
为什么说《隆中对》是三国第一谋
《隆中对》还称不上“三国第一谋”的美誉,在同时代有很多设想都极为精彩。
《隆中对》因为本身就是一篇精彩的散文,再加上《三国演义》在社会上的影响,被很多人熟知。因为它传递出的战略远见,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三国中最为精彩的谋略。
但如果考察史实就可知道,《隆中对》中所讲述的天下格局其实是当时一流谋士的共识,并且有人早在诸葛亮之前就已经提出过这种构想了。
所以,认为《隆中对》是三国第一谋的想法有偏颇。下面就对这一天下格局的构想做一个简单的解析,并看看与诸葛亮同时代的谋士是如何来预见这一格局的。
第一,《隆中对》都讲了什么内容
《隆中对》中,诸葛亮主要给刘备讲了三件事,可以看作能让刘备统一天下的“三步走”。
首先,提出联吴抗曹的外交政策。
通过对曹操和孙权力量的分析,认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但是,曹操的力量强大,孙权的优势在于固守,力量相对弱小。
所以,这个时候应该联合孙吴,共同抵抗曹操,作为保存自身的方法。
其次,提出荆州、益州两处根据地的建设。
诸葛亮介绍荆州的地利:
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先取荆州,然后再图两川,做到三分天下的格局。可以说刘备的王霸之路就是从取得荆州开始的。
而“隆中对”实际上就达到了这一步,然后随着荆州的丢失而夭折了,第三步成为了构想。
最后,规划统一天下的进军路线。
由荆州北上,汉中牵制,可以让曹魏陷入两线作战;以益州为大本营,从荆州东进,可以攻取东吴。这是《隆中对》最终的战略目的。从三足鼎立变成二分天下,进而达到一统。
这种方式的可行性很高,所以曹操在汉中之战、襄樊之战都败给刘备的同时,孙吴撕毁孙刘联盟,和曹魏一起擒杀了关羽,将蜀汉势力从荆州清除。
《隆中对》的构想就此夭折。
第二、有人在诸葛亮之前就提出过这个构想
如果此种格局唯有诸葛亮一个人提出来,那《隆中对》被认为是“三国第一谋”绝不为过。但实际上,不止一个人提出过类似的构想了。
公元200年,鲁肃为孙权规划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
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可以看出,鲁肃也同样看出来了,曹操是不能硬碰的,只有发挥优势,固守江东,夺取荆州,然后再逆江而上,攻取两川,与曹操划江而治。
其路线也是从三足鼎立到二分天下,与《隆中对》的构想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站在东吴的角度来看格局的衍变。
《隆中对》的提出实在公元207或者公元208年,鲁肃和孙权的这次对话在公元200年,早了诸葛亮7年多的时间。
甘宁同样对孙权提出过此种规划路线。
据《三国志·甘宁传》记载:
宜先取黄祖。……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可以看到,甘宁这种“二分天下”的路线其实是和鲁肃同样的规划,也是从“三分”变为“两分”。
可见,占据荆州,攻取两川,《隆中对》所提出来的战略规划其实是当时一流谋士的共识,并不是诸葛亮独到眼光。
第三,和《隆中对》等格局同等重要的,还有毛玠的理论
毛玠这个人在《三国演义》当中戏份不多,所以人们对他的熟悉程度也不高。但是这个人凭着他对曹操的一次谏言,足以被列为一流谋士之中。
据《三国志·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中记载,毛玠向曹操规划了天下大计:
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和《隆中对》一样,毛玠先是分析了国家现状,认为现在是诸侯割据,百姓流离,袁绍、刘表等人势力强大,但是都没有远虑。这就是曹操能崛起的良机。
毛玠根据现状,认为只要能让百姓安定下来,从事生产,就能使得自己的势力逐渐壮大。所以,他对曹操建议了三件事:
修耕植。
即吸引人口来自己的根据地从事生产活动。
畜军资。
即施行屯田制,军民一同生产,按比例分配,帮助百姓的同时还能积蓄粮草,兵勇闲暇时刻还可以作为生产力使用。
奉天子以令不臣。
在大义上占据名分,自此之后,除了曹操之外,袁绍、刘表、刘备、孙权都不敢公然与曹操决裂。
这三条建议被曹操采纳,自此一个不怎么强盛的军阀发展成为了一个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诸侯,为曹操统一北方、逐鹿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曹操阵营的角度来看,毛玠谋略的大局观并不逊色《隆中对》丝毫。
毛玠并没有提出三分天下的设想,是因为在曹操势力在施行了其建议之后,必然会成为最强的一股力量,只需要逐步扫灭诸侯,达到一统。并不像刘备、孙权等人一样,需要先壮大自己,然后再图发展。
毛玠是站在曹操势力的角度来考虑天下的格局变化,认为天下只能在曹操的不断征伐中,由“群雄割据”变成“五分天下”、“四分天下”、“三分天下”、“二分天下”、“一统天下”,“三分天下”只是其中一个过程而已,并不值得刻意讨论。
这样来说,《隆中对》还不能称得上是“三国第一谋”,起码有很多设想都不逊色于它。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隆中对》原文赏析如何评价《隆中对》
《隆中对》,出自《三国志》。是晋朝的陈寿,根据自己掌握的史料编写的。当年刘备询问诸葛亮如何施展抱负,诸葛亮回答了自己策略,所以说叫隆中对。
如何来评价《隆中对》呢?现在看来,隆中《隆中对》,并不是一份理想的答卷。咱们可以从刘备,诸葛亮两个方面来评价。请看下面的具体分析。
《隆中对》首先表现了刘备恢宏的志向。刘备自言道,臣不度德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我不自量力,想替天下伸张正义,想替天行道。这就是包藏宇宙之机,并吞八荒之心。什么叫英雄,首先必须有翱翔于九天之志。
其次,表现了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招揽人才的智慧。当时,刘备已经是中年人了,而诸葛亮是二十几岁的青年才俊。一个好老板,必须要吸收年轻有为的人才不断加入。得人才者得天下。华为的成功,与暴风影音的失败,说到底,人才是关键因素,有了人才才能创新。
《隆中对》表现的主要是诸葛亮,刘备干什么去了,当然是去考察,辨别人才去了。实际上问题往往没有那么简单。秦王任用百里奚,与他谈了三天,才把国政交给他。刘备起用诸葛亮,当然要看他说了什么。诸葛亮正是凭借这一番精彩的回答,才折服了刘备。
一,诸葛亮洞彻天下形势,有格局,有大局观。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人家那么强大了,和人家对抗,就等于拿鸡蛋往石头上碰,有个毛用。当年,我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羽翼未丰,势力不济,只能硬生生咽下这口气。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孙权家底厚实,凭借长江天险,我们不能打他的主意。实际上,三国争霸,较弱的两方,不能自相残杀,让大国得利。三家分晋,就很形象的揭示了,友弱胜强的道理。这也是老子《道德经》中的智慧。如果,不是韩,魏倒戈,三家抱成团,那就只有智国,没有三家了。
二,诸葛亮为刘备集团制订了具体的方略措施。荆州乃用武之地,北据汉沔,利进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而刘表不能守,所以,先取荆州。益州险塞,天府之国,沃野千里,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然后,第二步,拿下益州。第三步,待天下有变,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亲自率领大军出于秦川,这样就大业可成,汉室可兴了。
先拿荆州,益州开刀,无异是最英明之举,为三国鼎立打下了基础。然而,千里之遥,兵分两路,不是明智之举。所以,毛泽东曾评价,刘备集团始误于隆中对。看来再英明的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此可以看出,《隆中对》显示了刘备远大的抱复,发现人才,任用人才的智慧。更表现了诸葛亮经纬天下,腹有良谋的雄才大略。但是,由于局限性,他的思维导图,也致关羽覆亡,刘备溃败于白帝城。益州并不小,如果诸葛亮能制定出更为具体的取信于民的策略,如果关于能不骄于士大夫,是不是就能欲伸大义于天下了?
历史上有谁提出诸葛亮隆中对策存在偏安一隅,限制向中原发展呢
刘备蜗居在刘表帐下,提点建议也不被接纳,还被刘表和其手下人防备排斥。刘备苦于没有人才,就外出找到了诸葛亮。当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在隆中草堂,为刘备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
其实,诸葛亮的《隆中对》,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点。
首先,诸葛亮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当时“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荆州和益州乃用武之地,应利用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不能守成的机会, “若跨有荆、益,”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其次,建议刘备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第三,夺取益州之后,在益州应该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除以后北伐时的后顾之忧。
第四,地跨荆州益州之后,在荆州要“外结好孙权,”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果这样的话,刘备“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纵览后来的历史进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为刘备集团制定的战略规划,基本上也是对的。
但是,《隆中对》也存在明显不足。
这个明显不足就是:如何做到既能地跨荆益、还能和好孙权呢?
众所周知,荆州是刘备向孙权“借”来的,当时说好了夺了益州就归还。当刘备取益州后,鲁肃来讨还时,刘备又赖账,说等夺了雍州再还。这是糊弄人啊。孙权集团当然不干。于是发生了公元215年的孙刘夺荆州之战,最后双反以湘水为界,刘备让出了部分实控领土。后来在公元219年关羽伐曹时,孙权趁机夺取了荆州。
地跨荆益与和好孙权是一对矛盾,这是《隆中对》内在的一个不足之处。
历代评价《隆中对》偏安思想的言论
历代认为《隆中对》存在偏安意味的评价,难以穷尽,试举几则:
一、北魏崔浩
据《魏书·毛修之传》记载,比诸葛亮晚二百余年的崔浩评价说:“夫亮之相刘备,君臣相得,鱼水为喻,而不能与曹氏争夭下,委弃荆州,退入巴蜀,诱夺刘璋,伪连孙氏,守穷崎岖之地,僭号边夷之间,此策之下者,可与赵佗为偶。”
崔浩认为,诸葛亮关于避曹氏、夺刘璋、连孙权之是非得失以及认为入蜀是下策。他的实质性的结论是:一旦入蜀,就只能与秦汉之际割据一隅的赵佗类似,而不能再有其它作为。这一点有后见之明的一位,但是符合实情。诸葛亮与赵佗,人的素质迥然有别,但据保的性质却是相同。
二、北宋苏洵
《齐东野语》卷一有一条“三苏不取孔明”,引苏氏父子之说,其中有苏洵之言曰:“古人取天下者,常先图所守。诸葛孔明弃荆州守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
苏洵的看法与崔浩以赵佗为喻,意义相似。苏询也和崔浩一样,并不认为弃荆州入西蜀,在当时条件下是不得不如此的,因而对诸葛亮也是取责备态度。
三、明末王夫之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价论诸葛亮取益州以为制胜之略时说:“蜀汉之保有宗社者数十年在此,而卒不能与曹氏争中原者亦在此。”他又说:“当先主飘零屡挫、托足无地之日,据益州以为资,可也;从此而画宛洛、秦川之两策,不可也。”
王夫之认为,刘备托足无地而不得不入蜀求得一安身之所,然而,既入蜀则不足以言宛洛、秦川两策,这两层评价也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四、毛泽东
毛泽东评价《隆中对》时认为:“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毛泽东之所以说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是因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乍一看,荆州、益州两路出击是一个颇有诱惑性的方案。但毛泽东却很清楚,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刘备军团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便是,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权军团偷袭得手,而且关羽父子也命丧孙权手中。甚至可以说,蜀汉衰亡的祸根在于隆中对。
毛泽东的评价是从战略可执行性出发,没有刻意指出偏安。但是,战略不可行,最终的结果是偏安、败亡。
结束语:
现代历史学者研究认为,诸葛亮作《隆中对》时,把东汉初年割据西蜀的公孙述作为部分背景了。
但是,诸葛亮作《隆中对》时没有考虑到(实际也不可能考虑到)这个事实:当公孙述时,荆州与益州之间并无东汉强兵经常把守,所以公孙述军出峡入峡颇为自由,不受阻碍;而当刘备入蜀和关羽败死后,孙权大军已把三峡东出的大门严严实实地封锁起来,不容蜀军出入,这同公孙述时大不相同。
何况由于地形地势的原因,即令在公孙述时,也无法长久驻军于荆州,把荆州西境牢固地控制在手。
严格说来,公孙述虽有田戎在荆州多故众之便,也未能真正跨有荆益。到汉末三国之时,荆州总的形势已经大异于公孙述时了。公孙述未能真正办到的跨有荆益的事,诸葛亮要办到,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在古代而言,受制于交通通信工具的限制,地理条件是一个非常大的约束,这是任何计划都不能忽视的硬性限制。
如何看待诸葛亮的隆中对
隆中对不仅高屋建瓴,而且是当时刘备集团唯一具有执行可行性的战略方针,可以说是为当时的刘备量身打造。如果隆中对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刘皇叔有祖爷爷刘邦的格局和器量,关羽也没有轻敌冒进,刘备集团是有机会赢的,虽然很大程度上需要等招,等待曹魏集团的出错。
隆中对中占据荆益的战略没有错,虽然占领荆益并不能保证刘备集团得到天下。制定战略需要考虑形势与执行的可行性,当时以刘备的基本面来说,北边的曹操惹不起,也不大存在从曹操手里抢到地盘的可能性,诸侯基本都被曹操收拾完了,东边的孙家不好惹,不占荆益就没地可占了。
问题出在进攻的时机。隆中对中明明写的清清楚楚"外結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说好了是等到天下有变的(即曹魏内部出现问题),现在曹魏好好的,曹操还没死,虽然败走汉中,可总体实力依旧占很大优势,根本就没到战略进攻的时候好吗。还有自大赤壁之战后和孙权集团关系一直磕磕碰碰的,不稳住孙权就进攻曹魏这样的庞然大物,作死。等到夷陵之战后,基本上是注定失败的了。
由上可以看出,隆中对压根就是执行到一半,就完全变形了。当然隆中对有诸多问题,比如说刘备控制不了关羽,荆州和益州相距太远,两路进攻起不到互相配合的问题。孙权也不可能放弃荆州等等。但你不能说诸葛亮纸上谈兵,因为这是刘备当时唯一一个可行的选项。有些地方可能可以修改,比如尽可能結好孙权,把荆南四郡和一些没有战略价值的地方送给孙权,许诺攻入中原后把荆州整片地方送给孙权,或者索性荆州一路和孙权一方组成联军一起进攻。成大事者就要有过人之器量,刘备的器量和刘邦相比就远远不及。当然以上这些措施还是不能够保证孙权不反水。那就只能先把自家的地盘守好了,休养生息待机等变。先保证自己这边不出错,等待对方出错。比如说曹丕出个昏招率大军垮江进攻孙权那边两边,刘备这边就赶紧动员起来。一方面荆州拼命向孙权示好打气,送钱送粮甚至许诺战后割让荆州部分土地,就是要力挺孙权千万别和曹魏求和,另一方面在出汉中想办法把凉州吃下来,荆州方面攻入南阳想办法占领荆北,但要避免和曹魏战略决战,一点点和曹魏缩小差距。反正就是要和孙权配合尽量消耗曹魏,不给曹魏休养生息的时间。
即使局势按照最乐观的情况发展还是不能保证刘备集团一定能赢。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刘备政权先天不足,等曹操一统中原时这边刘皇叔还在新野县城打酱油呢。如果不是曹操优势太大了赤壁之战开始瞎打送了一大波 ,可能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前就要打出GG了。优势大的一边本钱多,容错率就高,容许犯战略错误。刘备这边犯不起呀,像关羽丢荆州夷陵之战那都是致命的战略,基本犯一次就不可能赢了。再到后面诸葛亮北伐,那就是以攻为守,说白了就是拖时间不肯GG,其实根本不可能赢。虽然看着声势浩大,但三国后期大型会战基本都是东吴那边打的,这边最多算骚扰经济外加延后敌人总共攻时间,起不到决定作用。
总结一下,像刘备这样的弱势方,根本不可能有必胜的战略,隆中对实现不了的其他战略更实现不了。而且可能如果没有隆中对,刘备集团早就被灭了,根本不可能有后来的拥益跨荆。
强势的一方胜利,是常态。刘备作为弱势方,往往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坚忍,等待出手的时机。这才是隆中对的要义。其他人都光顾着研究是占据荆州益州凉州啥的了,没细看诸葛亮隆中对给的前提条件
诸葛亮的《隆中对》为何不能实现
从来没有什么巜隆中对》,只有《草庐对》
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志》纪云:“《草庐对》、《上先帝书》、《上事表》、《与步骘书》、《汉嘉金书》等文,宜在《计算》篇”。据此可以看出,当初陈寿撰《诸葛亮集》时,就把刘备三顾草庐时与诸葛亮的对话节录下来,定名为《草庐对》而列二十四篇内的《计算》篇中。
我们今天看到的《诸葛亮集》将《草庐对》列为卷首,是中华书局部于1960年8月出版时,依据张澍的《诸葛忠武侯集》和陈寿的原著《诸葛亮集》而整理点校的。
从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时的“泰始十年(公元275年)”起,《诸葛亮集》中一直以《草庐对》定名,至今已有1700多年。
然而清代的《古文喈风》却将这段选文命名为《隆中对》,既缺乏可靠的历史依据,又不能反映客观实际。因此,《隆中对》纯粹为后人强加,后又以讹传讹。后人忘却了本名《草庐对》,只记得篡改的假名《隆中对》是不符合历史真相的。
诸葛亮匡扶汉室的宏图战略《隆中对》,为何最终无法实现
人算不如天算,三国时期,汉室颓废,十常侍作乱、外戚专权,已经病入膏肓,纵使刘备有冲天之志,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然,天公不作美,刘备含恨离世,诸葛亮殒命五丈原,终是,三家归晋。
诸葛亮匡扶汉室的宏图战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汉室颓废灭亡是必然!诸葛亮生不逢时,只有无奈面对现实,虽是,鞠躬尽瘁,也只能是抱憾终生,呜呼哀哉!死而后已!
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真的可行吗你怎么看
经过几次拜访,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两人进行了一次谈话,被称之为《隆中对策》。诸葛亮未出茅庐,便预知天下三分,由此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诸葛亮隆中的一番谈话,让穷途末路的刘备豁然开朗。刘备此前屡战屡败,只能寄人篱下,听到诸葛亮的对策,漫卷诗书喜欲狂,仿佛找到兴复汉室的灵丹妙药。
《隆中对策》真的就完美无缺,适合作为刘备统一全国的战略?我看未必,《隆中对策》忽略两个重要问题。
第一,只谈主要矛盾,掩盖次要矛盾。诸葛亮在隆中确定的基本方针是联吴抗曹,也就是把头号敌人确立为曹魏。对于刘备和孙权之间的矛盾,诸葛亮只字未提。
孙刘联盟是因为曹魏过于强大才走向联合,一旦曹操暂停对南方用兵,刘备和孙权必然产生隔阂。尤其是在荆州的归属问题上,双方矛盾一直没有处理好。《隆中对策》只提出了联合孙权,却没有提出如何处理和孙权的矛盾。
第二,从荆州和益州同时出兵,犯了兵家大忌。集中优势兵力才能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两路出兵容易分散力量。
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提出,以荆州为跳板,占领益州并以之为根据地。也就是说,以益州为主要经营方向,以荆州为次要经营方向。荆州和益州相隔数千里,信息不通,两军难以形成默契。荆州四通八达,正是用兵的地方。而益州虽为天府之国,沃野千里,但是却远离中原,只能作为粮仓而不能作为大后方。
《隆中对策》没有提以上两个问题,但问题却存在。后来,关羽失去荆州,刘备远在益州,等刘备收到消息,发兵救援都来不及。紧接着,《隆中对策》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失去荆州后,刘备出兵遭遇夷陵之败,然后诸葛亮孤军北伐无功而返。
《草庐对》是如何被篡改为《隆中对》
“襄阳说”的专家好意思说“学术”吗?为了隆中属于南阳,绞尽脑汁,费尽心机。战国时期,秦王灭楚,在汉水以南设南郡,泥嘴属中庐县,万山属襄阳县,但襄阳专家非要擅自把这个夹缝以南的小山村(无名)留给六年以后设立的南阳郡。西汉时期,“襄阳有阿头山(陵之大者曰阿)”,但襄阳专家不承认襄阳最高的(隆中)山为阿头山,偏偏指万山东边一个三层楼的小山包为阿头山,让人贻笑,其心机路人皆知啊。东汉时期,尽管众多史书(包括习凿齿)均明确指出“自汉以南为南郡,自汉以北为南阳郡”(习凿齿语),但视而不见,睁着眼说这一段汉水“犬牙交错”(能把这么明确的记载说成犬牙交错也算本事),还拿与南郡八竿子也打不着的武当位于汉水以南(在这里专家东西南北也分不清了)来证明隆中属于南阳郡。等建安十三年曹魏设立襄阳郡,汉水北岸的樊城一带设立鄾县、邓城县了,隆中还是不能属于襄阳,一定要属于南阳。而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的时候,明确指出“今天下三分”,但二十年前设立的襄阳郡还是不能承认,说诸葛亮“坚持大汉的行政区划”,真是奇怪,大汉这个时候消亡了吗?襄阳郡不是大汉的行政区划,难道是西晋的行政区划?到了东晋,邓县划归义阳郡管辖,与隆中隔着樊城、安养二县,但还是不行,隆中还是要归南阳郡邓县。而宛县改名南阳以后,唐代刘禹锡的“南阳诸葛庐”仍不能是南阳,那是汉代的南阳之邓县隆中。他们用自己弱智的脑袋代替唐代大文豪的脑袋,真让人无语。而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说的“襄阳之隆中”也不对,说这是宋代的行政区划,司马光用宋代的行政区划去写汉代历史,脑子没毛病吧?总之,在隆中归属这个问题上,襄阳专家是尽了心的,不管什么时候,隆中必须属于南阳,甚至不惜大放厥词,有“许多人不懂装懂,不知道三国时期襄阳是属于南阳的”“南阳在襄樊一带”这样令人笑掉大牙的“惊世骇人的高论”,我等也是服了,为了一个隆中,什么没有底线的论调都有,这样的专家配谈“国学文化”吗?
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策划是不是雄才大略
毛主席早就对《隆中对》进行评价。毛主席的评价是最好评价了。
毛泽东的评论:“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毛泽东之所以说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是因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乍一看,荆州、益州两路出击是一个颇为理想的方案。但毛泽东却很清楚,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使彼此呼应十分困难,让刘备集团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便是,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吴集团偷袭得手,而且关羽父子也命丧于孙吴军,进而导致夷陵之战的惨败。可以说,蜀汉衰亡的祸根在于“隆中对”。毛泽东所说“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关羽之镇守荆州、刘备之进攻东吴、诸葛亮之北伐中原。这“三分兵力”依次展开,前两次分兵都失败得很惨,导致蜀汉元气大伤,而诸葛亮的北伐本钱也便所剩无几。所以,毛泽东叹道:“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毛泽东本人是一位在战略和战术方面都十分杰出的军事家,“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他一贯的军事主张。他能从“隆中对”关于横跨荆、益二州的设想终将导致兵力分散这一结局中,看出诸葛亮在战略上早已埋下了蜀国后来伐魏失败的根源,的确参破了此中之玄机。这是一位成功者对失败者的极为中肯的分析与评价。从现代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一个有机整体的功能不是等于其各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大于其各部分之和。蜀国军队在其鼎盛时期始终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有机整体,因而其实力在发挥上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