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犬吠日的原因(带甲仅10万左右的蜀汉,为何要频频北伐强大的曹魏)_蜀汉_益州_荆州

本文目录

  • 带甲仅10万左右的蜀汉,为何要频频北伐强大的曹魏
  • 我是四川人,为何感觉四川人普遍个子低,怎么可以长高啊

带甲仅10万左右的蜀汉,为何要频频北伐强大的曹魏

蜀汉偏安西南,地狭人稀,是三国之中实力最为弱小的国家,就连蜀汉丞相诸葛亮也自承“益州疲弊”。但所谓“国”不可貌相,在大家常识里,既然实力最为弱小,那就该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可蜀汉却并不是这样,相反的,蜀汉从立国开始便“武德充沛”,频频主动进攻最为强大的曹魏,短短四十余年国祚,先后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可以说不是在伐曹魏就是在准备伐曹魏的路上。

那么蜀汉为何如此“好战”呢?其实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具体咱们细细道来。

1.蜀汉的立国属性

今曹操阻兵安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备宜修之,嗣武二祖,龚行天罚。

刘备在即位诏书里很明确的把曹丕代汉的举动形容为窃居神器的行为,而自己则要效仿汉武光武故事,中兴汉室社稷。

刘备既以正统自诩,则势必要标榜曹魏为篡位,此乃蜀汉立国之法统。况且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也表示刘备经常念叨“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既然不能偏安,那就只能兴师讨贼。

2.蜀汉开国之臣的构成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一年时间内,蜀汉连丧包括赵云在内的各级官属将领军官一千余人,这些人都是刘备二三十年间从天下各地收集的英才,是中兴汉室的最有力保障,如今时光荏苒,这些天下英雄们老的老死的死,如果继续“苟”下去,等这些人才丧尽,那么蜀汉则彻底的失去了中兴汉室的可能性,届时,连法统都丢掉的蜀汉,无异于是名存实亡。

3.蜀汉内部的派系斗争

益州自东汉末年刘焉时期就一直存在激烈的内部派系斗争,分为益州本土派(本地人)跟东州派(随刘焉入蜀的外地人)。

逮至蜀汉,由于刘备在荆州经营数年,亦是由荆州入蜀,所以蜀汉内部可以划分为三个派别:益州本土派,荆州派跟外来益州户,这其中,荆州派是蜀汉的根基,刘备所采取的策略也是以荆州派压制本土派。

而随着关羽失荆州,荆州派便成了无根之木,失去了人才来源的补充,如果不锐意北伐开疆拓土的话,蜀汉内部迟早要被本土派占据,长期遭受压制的本土派一旦崛起,那蜀汉内部就不稳了。

事实上,蜀汉中后期随着外来人才的凋敝,益州本土派在朝堂上开始抬头,本土出身的大儒谯周更是写《仇国论》公然反对北伐,至于后来钟会伐蜀,谯周更是主降派的中坚。

所以诸葛亮及姜维的历次北伐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成分在里面,因为只有兴兵向前,才能暂时掩盖内部矛盾,才能名正言顺集中所有社会资源,从而达到避免内讧阻止本土派崛起的目的。

4.地缘环境因素

蜀汉的主要精华是蜀中,也就是如今的成都平原。蜀中地处外山之中,这样固然易守难攻,但也容易固步自封,成为井底之蛙,所以才有“蜀犬吠日”一说。况且蜀中号称天府之国仓廪富足,百姓也没有彪悍之气,若是以蜀中一隅与中原对峙,无异于是自取灭亡,所以诸葛亮才会说:“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主动出击说不定还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坐以待毙连万一都没有。

尾声

所以,综上所述,蜀汉屡次北伐是出于法统、内部斗争、地缘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所作出的无奈之举。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_^

我是四川人,为何感觉四川人普遍个子低,怎么可以长高啊

不是我矫情,这个话题很沉重。

肯请评论的人不要将别人揪心的痛点当笑点,真的很无语。

我是重庆人,以前属四川,我有两个伯伯是饿死的,我奶奶临死都不能释怀。

自古以来,从没听说四川人矮的记录,倒是川人彪悍,血性的记录比比皆是,近代,川中子弟也是英雄辈出,朱总司令,邓爷爷,陈帅,刘帅,聂帅(以前川渝一家)

是的,近代,多灾多难的四川人真的普遍不高,四川人在几十年前的饥荒中,受害是最严重的,历史原因,我不便再述说,他们饿肚子其实也是支持国家的建设。(大家自行网上查)

我的两个伯伯就是在长身体的年龄,被饥荒击垮,甭说身高,能存活已谢天谢地了。

我的父亲只有164高,我1978年出生时,已经不挨饿了,但缺肉奶蛋,我身高172,我对青春的记忆是在生长期由于缺钙,小腿揪心的痛!我儿子2001年出生,天天奶肉,身高183。

其实,影响身高只有2个因素,遗传川人不差,营养在近代差了而已,不过,川人的身高增长极迅猛,天府之国不是白叫的,本来不缺粮食,90后00后的川人男性目测平均身高至少175以上吧。

最后,我想说,川人从不负国,任何人没有嘲笑川人矮的资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