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是什么关系为什么?陈寿写的《三国志》是否可信为什么_陈寿_蜀汉_司马懿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三国志 陈寿 蜀汉 司马懿

本文目录

  •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 陈寿写的《三国志》是否可信为什么
  • 三国志系列哪个好玩
  • 为什么说《三国志》写得比《三国演义》更真实
  • 《三国志》真的是正史吗它的史料价值如何
  • 为什么当人们讨论《三国演义》的时候,会有人拿《三国志》来讨论,他们真分不清吗
  • 三国时期司马懿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为何《三国志》中没有司马懿传
  • 你觉得三国志系列哪一部最好玩除了11
  • 《三国志》真的靠谱吗
  • 三国志哪个版本最有可玩性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首先明确指出的是:《三国志》为史书,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之一。而《三国演义》是小说,是文学作品,也就是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

其次分别介绍一下这两人部书的概况:

《三国志》为西晋陈寿撰,全书六十五卷,分魏蜀吴三志。纪传体三国史。无表志。魏志前四卷称纪,蜀吴两志有传无纪。对魏的君主称帝,叙入纪中;吴蜀则称主不称帝,叙入传中。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属于官修的有晋王沈《魏书》、吴韦昭《吴书》,属于私修的有魏魚豢《魏略》,为寿书魏吴两志的主要依据。蜀国无史,但寿本蜀人,又为史学家谯周弟子,蜀未亡时,即留心蜀国史事,故《蜀志》亦不逊于魏吴两志。三志本独立,后世始合为一书。以叙事较为简略,南朝宋时裴松之为之作注,博引群书,注文多出本文数倍,保存的史料甚富。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长篇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著。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评话》和某些有关传说,经过综合熔裁,再创作而成,今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为最早,分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清初毛宗岗又作了一些修改,成为现在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

《三国演义》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结义,终于王濬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暴露了董卓等反动统治者的某些罪恶,提供了关于封建社会中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可资借借鉴的思想材料。

但书中通过尊刘抑曹等描写,作现出作者对封建的正统观念和立场,并对黄巾农民起义有所诋毁。该书用文字浅近的文言,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是我国历史小说中著名的作品。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肯定的告诉题主,先有《三国志》后有《三国演义》。《三国志》是由西晋人陈寿所撰,是一部历史巨著,当然成书于西晋。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约诞生在距今七百年前后,该书是一部历史小说。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关系,前者记述的是历史。而后者是文学小说作品。它们之间的最大不同就是历史所记载的人物、事件和所发生的时间地点绝大部分都是有据可查的。而文学作品作者可以根据个人的观点和想象将其夸张或有意贬低。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历史故事。(2020/08/16)

陈寿写的《三国志》是否可信为什么

感谢小秘书邀请。

《三国志》称得上是信史、良史。因为作者陈寿,是个靠谱的人;而且,他原本就是三国时的蜀人,后来去了晋国,当时的不少事情,是亲身经历过的;再者,陈寿治学严谨,《三国志》写了十年,仔细推敲琢磨过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他是私人著书,尽管不可能没有个人倾向,但外部压力干扰少,不至于让其昧着良心,歪曲史实。

先说陈寿。

陈寿,233-297,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以北)人。他的父亲,曾在蜀国将领马谡手下任职。

陈寿少好学,拜同乡、天文学家谯周为师。后来,他在蜀汉担任观阁令史,职责不详,大概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正副馆长一类。当时蜀廷宦官黄皓擅权,陈寿不愿屈就奉迎,因之屡遭谴黜——看来,他还是蛮正直有骨气的。后来,他往晋,先后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280年,晋灭吴。陈寿开始写作《三国志》,290年成书。

陈寿搜集了三国时官私著作,主要有官诏的王沈的《魏书》;官诏的韦昭的《吴书》;私撰的鱼豢的《魏略》。蜀汉不设史官一职,没有成文史,他只是收集到一些民间著述。 除《三国志》外,陈寿还著有《古国志》、《益都耆旧传》,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

《晋书》中,列有《陈寿传》。

次说《三国志》。

《三国志》,原来是《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分别成书。到了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才合为《三国志》。

这样看,《魏书》所占分量最重,大约占了《三国志》的二分之一;《吴书》占三分之一;余下的是《蜀书》。《魏书》分量大,或许与其和晋是传承关系,属于正统有关;《蜀书》少,则与可凭依史料少有关。

另外,因《魏书》为正统,有“纪”、“传”;《蜀书》和《吴书》只有列传。三书均无“志”、“表”,这是《三国志》不同于《史记》、《汉书》之处。大概,一是因为陈寿所握材料有限,二是可能觉得不好处理。

此书面世后,好评多多。其他相关书籍都逐渐销声匿迹了。

约百年后,南朝史学家裴松之(372-451),见之大喜,倾力为《三国志》作注,博引群书,以补原书不详之失——共引书约一百五十六种,结果,《注》比原书厚了好几倍,倒也大大丰富原著,且留下诸多宝贵史料——裴松之所引之书,大多已佚失。 清代,又有一个研究《三国志》的高潮。杭世骏作《三国志补注》六卷;潘眉著《三国志考证》八卷;梁章鉅写《三国志旁证》三十卷。他们在补注同时,还做了补表的事情。

当代大家卢弼,著《三国志集解》六十五卷,约二百万字,将前人对《三国志》的研究广采博收,加以评判。被认为是关于《三国志》带总结性的著作,是现在《三国志》 最全和最权威的注本。亦被认为,是研究《三国志》的必备之书。

再说评价。

正面评价——

第一,古往今来,《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均被认为是最好的“前四史”。《后汉书》由南朝范晔写于423-445年,比《三国志》晚了约150年。

第二,各代对《三国志》的具体好评,大致可概括为——“良史实录”;“取材精审”;“行文简洁”;“文采飞扬”,具体哪些人评价、怎么说,不多赘述。

第三,至近现代,大史学家们治史,涉及到三国时期,基本依据《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如钱穆的老师吕思勉老先生,他的《秦汉史》中讲到这段历史,所引用的基本是上述两书,可见其信史的可靠性。

负面评价——

第一, 叙述过简。 这是《三国志》确实存在的遗憾。或许陈寿当时有他不可言说的苦衷。好在有裴松之等,加“注”,再加“补注”,等等,多少弥补了缺憾。

第二,曲笔回护。 后人中,亦有不多的人,说陈寿论史,对某人某事有“曲笔回护”之嫌。这个事,其实必须历史地看待。陈寿不是圣人,他有个人的情感和选择表达自己看法的考虑。但是总体上,从古到今的大多数史学家,并不太认可这个说法。陈寿不论对魏、蜀还是吴,大的事件的表述和评判,是基本公允的。

第三,陈寿索米。 有后人说,陈寿写作《三国志》时,曾向当事人索要财物。传出这个消息的,主要是唐代的房玄龄一干人。他主编,并带领20人编著《晋书》,在《陈寿传》里搞了这么一出。书里说,陈寿要写丁仪,向他儿子索要“千斛米”,无果。一斛相当十斗,后来改做五斗。无论如何千斛米不是小数量。这个“传”里,还说到陈寿对诸葛亮记述的不公平,因为诸葛亮挥泪斩了马谡,还牵连到陈寿的父亲。但是后人考证,所说的这些应该不是事实。毕竟房玄龄那时候已距陈寿过去了将近400年。裴松之离陈寿的年代最近,他为何没说这些事呢?而且,后人对《晋书》的评价,主要就是两点问题——记述荒诞;史料不实。关于陈寿的负面描述,可能也被算入其中了。不过,房玄龄等也说了一句实在话——说陈寿“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换一句话说,任何一个写史的人,谁能保证自己的著述百分之百的准确和正确?后人对一部史书的评判,也不会以百分之百真实准确这样的标准来评价——真这样做的,如果不是外行,就很可能是“气人有笑人无”的眼高手低之辈了。

三国志系列哪个好玩

我曾在头条里发过一篇三国志的排行,复制过来给题主看看,如果赞同请关注呦。

光荣的《三国志》系列已经发行了13部了,每一部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吸引人的系统。

中国有大量的《三国志》玩家及三国的文化氛围。根据以往的玩家口碑和受欢迎程度,小编排出了《三国志》系列的前五名。

第5名:《三国志5》

《三国志5》应该是被复制、重做、移植最多的版本了,因为确实经典。本作的战斗各种阵型的更换和使用在当时堪称绝妙。5和7的BGM也是被国产古装片“借用”最多的。

第4名:《三国志7》

《三国志7》的BGM在目前看也是整个系列最经典的,而且7代是一个分水岭。7代当时打破了系列一些固定的模式,首次放开了角色的职位,并加入了关系、修炼等系统。可以说从本代开始,《三国志》系列的一些系统和框架的开放性才慢慢的打开了,而不在拘束在固定模板上。

第3名:《三国志10》

其实把10代放在这个位置是很纠结的,因为10代真的不像是三国志,更像是太阁系列的影子。而且10代的很大程度是光荣过渡性的产品。放在这里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剧情,大量精彩剧情弥补了一些功能方面的缺陷。

第2名:《三国志9》

9代放这里应该没有人有什么异议的,9代把战斗和内政全部放在了一张大地图上,所有的游戏内容全部在这张大地图上执行,开创了系列的先河。《三国志9》也是小编玩的时间最长的一作。

第1名:《三国志11》

实至名归的《三国志11》,对于这个系列,玩家普遍现在有2种说法就是:一、11是这个系列的巅峰,光荣的所有积累都在这一代爆发了;二、就是“11之后再无《三国志》系列”。可见玩家们对本作的评价之高。本作把系列拉回到了9代的大地图游戏方式中,而且内政的模型化、整个地图也是水墨画3D风格。单挑也是系列最高峰。第一名无可争议(据说正在制作中的14也是水墨画风格)。

为什么说《三国志》写得比《三国演义》更真实

不论写什么历史文学名著,已演义出现的书籍,实乃虛构,夸大为素材。

然,如三国志而论,已纪实,历史为已据,而著。真人,真事为主。


《三国志》真的是正史吗它的史料价值如何

《三国志》是正史无疑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东吴的一部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国志》未成书之前,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韦昭的《吴书》,私撰的有鱼豢《魏略》,此三本书应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汉并无史官一职,所以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陈寿年轻的时候,在蜀汉任职,受宦官黄鹄排挤不得志。蜀汉降魏后,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纪传体巨著《三国志》。《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至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合一,最终成熟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记录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行文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礼乐,律历等的“志”,是比较特立独行的一部正史。

总体评价:

《三国志》主要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的《魏书》,看到《三国志》也倍加赞赏,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竟将自己的著作毁弃。

后人对《三国志》也是推崇备至,认为在众多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寿《三国志》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南朝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盛誉陈寿的作品达到了内容与文字表述的统一。

古来以长安,洛阳为正统。所以,《三国志》便尊曹魏为正统。在《魏书》中写了曹操的本纪,而《蜀书》,《吴书》只有传,没有纪。刘备则为《先主传》,孙权则为《吴主传》。这是写书为政治服务的例子,也是《三国志》的特点。

积极评价:

第一,文采斐然,《三国志》整体成书虽然比《史记》略逊一筹,却也不乏精彩的描写。比如单单赤壁之战,陈寿将相关史料分别放置在各方人物的传记中加以描述,各有侧重,把战争写的有声有色,尤其吴蜀两国,对话详尽,非常传神。

第二,良史实录,陈寿在叙事中做到隐讳而不失实录,扬善而不隐蔽缺点。陈寿所处的时代,政治关系复杂,历史与现实问题纠缠在一起,陈寿用曲折的方式反映真实的历史,下了很多心思。

第三,取材精审,裴松之注写汉魏交替之际的册诏有20篇之多,陈寿在《三国志·文帝纪》中,只用一篇170多字的册命就把这件大事写出来。比如孙策之死,舍弃妄诞的传说,只记孙策为许贡的刺客刺杀至重伤而死,反映出他认真考据,慎重选择的态度。

第四,行文简明干净,常用简洁的笔墨,写出传神的人物,书中写名士的风雅,谋士的方略,武将的威猛,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

负面评价:

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叙事太简,当时史料本来就很少,加上陈寿写作的风格,行文简洁,造成很多事情描述不清。重要人物事迹,都十分简略,建安七子皆未立传。蜀汉资料尤其少,张飞,赵云皆为蜀汉元勋,其传记寥寥数百字而已。

第二,曲笔回护,《三国志》中最为严重的曲笔是高贵乡公被杀之事,《魏末传》所载是高贵乡公与司马昭冲突,但是在陈寿《三国志》中,却对此刻意回避,置若罔闻,但是却又记载了郭太后历数曹髦罪状的表章,这说明陈寿在西晋为官,不敢不为晋讳也,这只是一个例子。

总体来说,《三国志》是一部优秀的“前四史”,是正史中很特殊的一部,作者陈寿的文笔精彩而又不失冗杂,真实有不做作,但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作者对某些史实进行了隐讳和曲笔,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三国志》成为一部优秀的纪传体国别史。




为什么当人们讨论《三国演义》的时候,会有人拿《三国志》来讨论,他们真分不清吗

如果是讨论《三国演义》,那就是在研究他的文学价值;如果是讨论《三国志》,那就是在研究他的历史客观性。

很多人用“我说的是三国演义”来掩盖他的无知,也为了缓解一下被揭穿的尴尬。也有很多人以三国志来纠正本来就是在说三国演义的文学爱好者,那就是为了显摆他的知识渊博。

隔行如隔山,个人觉得文学的价值要高于历史的价值,历史是小众的,文学更为大众,文学带来的感官,认知比历史更有影响力。

就像现在这个社会很多戏子小鲜肉,要比科研工作者更吃香,娱乐领域,要比军事,科技更为人们所追捧。

三国时期司马懿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为何《三国志》中没有司马懿传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当下有句话叫做“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说得是时下有些女人比较现实,不要求名分,不管是小三、小四还是小N,只要有钱花,物质上得到满足就可以了,其他都是浮云。

豹眼无意去评价这是世风日下,还是新朝时尚,只是想说在古时候却不是这样。

古代更看重于名分,宁愿普通家族为妻,不入贵族为妾,大多数为妾者多是出于无奈。

而且妻妾名分已定,很难再改变,封建礼制对于侍妾上位为正室是有严格规定的。

回到题主这个问题,司马懿也是一个名分的事。其名分很尴尬,处在不妻不妾的位置,作传者无法或者说没有资格给他定位。这就出现了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陈寿却没有单独为其立传的情况,或者说是唯一的情况。

了解了这个问题,再去读这一时期的传记时,就会有另一种很有趣味的感觉。

古时候,一个人有姓、有名、还有字,有名望的人死后还要追加谥号。对于一个人的称呼有很多的讲究,可以看出彼此的身份、辈分、以及受尊敬的程度。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直呼其名的,除非是长辈、身份高贵的人对晚辈、或者地位低下的人,才直呼其名,但一般也是称呼他的字。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出身士族,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其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

就以《曹操传》为例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吧。

曹操在世时称为魏公、魏王,曹丕继位后追尊为武王、武帝。陈寿作《三国志》时,曹魏政权已经灭亡,曹操已经是盖棺论定。按照一般史书立传的规则,后世为前朝修撰史书,陈寿为曹操作传: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

在传记的前半部分,都是称曹操为太祖。在曹操奉迎献帝到达许都之后,就以公称呼曹操。魏国建立后,以公、魏公为称谓。曹操进爵魏王后,就以王称谓曹操。

由此可见,陈寿为立传人的称谓是很严谨的。

在整个《曹操传》中,豹眼没有看到有一处提到司马懿,这个就很有意思哦。

对于袁绍、刘备、孙权等人都是直呼其名,毫不避讳,由此也看出陈寿的史学观。

司马懿也是曹操时期重要的谋臣,但一字不提,不是没有用意的。直接称呼司马懿,显然不妥,但称呼晋公、晋王、晋宣帝更加不妥。

名分确定不了,也就无从下笔。

带着这个疑问,豹眼去查阅《魏文帝纪》,也几乎见不到关于司马懿的记载。但曹丕临终托孤,司马懿是四位托孤辅政大臣之一,再不露脸也不合适,就称呼“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

这个也很有意思哦,宣王是司马懿死后,司马昭被封晋王,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皇帝。陈寿不称司马懿为宣帝,而提前称呼为宣王,这是大有讲究的。既为了避讳不直呼其名,也不以宣帝称呼显得过于拍马屁,看来陈寿老先生也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在《诸葛亮传》中,司马懿也是不可回避的人物,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峙五丈原,两次提到司马懿,也是以司马宣王、宣王来称谓。

反观陈寿对诸葛亮的称谓就是直呼其名曰亮,有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呢?

《先主刘备传》中,称呼刘备是: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

始终都以先主称呼刘备,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蜀汉皇帝,陈寿概不承认,但只是详细记载了称王称帝的一些上表、过程等。

但在刘备的传记里,一直称呼曹操为公、曹公。

《吴主孙权传》又是不同,上来直接就是“孙权字仲谋”,然后就以权、孙权称谓。

曹丕称帝后,孙权称臣,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后孙权自立为帝,陈寿概不承认,依然以权称呼,自始至终,这可能与孙权先称臣,后自立,被视为叛逆有关吧。

不管陈寿这么立传是否正确、公允,但的确是当时必须遵循的规则。

不管是潜规则也罢,明规则也好,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陈寿没有为司马懿立传,很大的可能就是司马懿的名分问题比较尴尬。同时,晋朝立国不久,对于前朝许多事还没有定论。司马懿是辅佐曹魏四世重臣,如何定位难于确定,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你觉得三国志系列哪一部最好玩除了11

三国志9,是我认为三国志系列中最好玩的。个人感觉比三国志11好。

尤其三国志9里的相性系统,兵法联动等,是最吸引人的部分。

一个骑兵系多人兵法联动,灭敌方上万人,这种爽快的打击感,让玩家兴奋不已。

部队还有独特的行军系统,在部队要去的目的地中间,可以设置中间转折点,就是要先去转折点再去目的地。转折点设在敌人城市附近,给突然袭击带来了可能。

另外三国志9中的5个蛮族势力,也是独一无二的设计,给想要保家卫国,为国杀敌的我们一个施展的机会。

三国志9威力加强版中,还有从部队中选拔的小将培养的功能。这是每一代都渴望有的功能,但是只有三国志9提供给了我们。小将培养,也是自己名将当老师,共同学习额外兵法,变得更强大的机会。

这样的三国志9,让我们怎么能不爱!!一起加入吧。

《三国志》真的靠谱吗

《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其实在陈寿写《三国志》之前,除了蜀以外的魏和吴都有官方史书的。比如曹魏的王沈写《魏书》,鱼豢写《魏略》,孙吴的韦昭等人写的《吴书》。但是陈寿的《三国志》,实际上是超过了他之前的所有对三国时期所撰写的史书的。

王沈的《魏书》,其书多为时讳,殊非实录。鱼豢的《魏略》所记时间过短。夏侯湛写 《魏书》时,见陈寿所作之《三国志》后罢笔不写。

那么《三国志》的真实性如何呢?其实对于史书的真实性,我们只能从目前已有的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中互相验证,我们不可能让历史在现,让时光倒流到1800多年前,去看看历史上的今天。所以对于史料的真实性,只能从已有了的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得到的信息去相互考证。

陈寿的《三国志》成书以后,褒贬不一,但是总体上是褒大于贬的,认为是一部良史。他在取材方面是比较严谨的,但是过于简洁,实在是太简洁了,很多必要的东西并没有记载,何晏、桓范、张仲景这些人都没有给他们立传,而已经立传的人,有些重要人物的出生年都没有的,乌丸、鲜卑、东夷有传,而羌族、没事就和孙吴打的山越,也没有传,很多地方有时候在一千多年,快两千年的现在,都是历史空白,这个是非常值得吐槽的。陈寿本是蜀人,他对蜀汉史料的搜集,尤其诸葛亮 ,还是有贡献的。

陈寿在史学方面素养是有的,师从谯周,陈寿不仅写了《三国志》,还写了《古国志》和 《益部耆旧传》,不过可惜的是这两部书已经亡佚。

三国志哪个版本最有可玩性

我是三国志迷,从GBA那时初几代就玩,很经典,只是现在画面比起,让人没动力,当时可是我很喜欢。说说之后几个版本吧。论可玩性当然是9代10代11代9代大地图战役模式,出征军队不能实时指挥,颇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感觉。对于宏观掌控能力要求很高;南蛮羌族等异族环绕四侧,初期到中后期都有比较大的外交压力。以及拔作小兵和培养小兵是非常有意思的系统,不知道为什么后代废弃了。战法的联动系统和各个特殊战法计谋使得队伍的搭配出现多种选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被马家骑兵一发骑兵突进灭队的惨痛历史)。10代,角色扮演,可以按照历史剧情一路走到最后(这个非常有意思,需要玩家主动配合推动剧情,我曾经试过用吕布,曹操和刘备一直按照剧情发展到每个人的结局然后才开始正式攻打别的城池统一,需要修改器配合)。也可以永远不参与三国战争,当一个闲云野鹤;也可以自立起兵,玩法颇多,自由度最高的一代。另外,这作的单挑和舌战系统是个人感觉最好的一代,既体现了高武高智武将的优势,又给低武低智武将逆袭的机会。11代,我个人吹爆的一代,水墨画风山川河流丘陵关隘一应俱全,像一张展开的绝美画卷,有东坡先生“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感慨。各个城市优缺点明显,特色不一,有空地极多经济富饶的大都市洛阳长安许昌邺城,也有弹丸之地的新野;更有易攻难守的坑爹城池寿春江夏(话说黄祖是怎么守江夏硬抗孙家一群水s的挂逼三代的,真无愧是汉末第一守将)。武将取消了10代的技能系统,增加特技系统,正式拉开了各个武将的差距,有『斗神』张飞『神将』关羽『飞将』吕布,更有无敌软控『神百连』,太平洋巡航舰队『鬼百鬼』。但是因为特技太过于BT,外加各个武将的兵种适性,彻底拉开一线武将和二线武将的差距,大部分武将派出去都觉得寒碜。以往还有出战机会的诸如魏续侯成,在中期就坐冷板凳,只配当运输队长和练兵教头治安巡逻(除了弩兵适性较好和兵器适性较好的武将,大部分二线武将都基本上没有屁用)。而特技的分配也颇多争议,历史上曹仁于禁徐晃都远胜于刘封,但是带有『枪将』的硬控刘封在游戏出场率上完胜前三位曹魏栋梁。夏侯令女的技能是『明镜』,跟蜀汉后期的内政支柱蒋琬一样,等于于禁的特技『规律』加徐晃的特技『沉着』。 有了mod的三国志11更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游戏,如『华夏风云』『血色衣冠』『大战僵尸』甚至还有『抗日剧本』,你可以扮演李云龙拯救秀芹,打倒侵略者。至于很多人提到的三国志13,个人认为完整度上甚至比不过三国志10,酒馆任务少之又少。非要说亮点,大概就是可以娶三个老婆(游戏早期有bug,每个老婆又可以有三个老公 ,感觉脑袋绿油油),以及立绘越来越向H韩漫靠拢。跟老婆过夜还有贴心的声优配音,游戏之余还可以手冲,这大概是三国志13唯一的亮点了吧。本人游戏从行者,有喜欢关注我,有好玩游戏及资讯,第一时间分享。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