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义释老将严颜,之后严颜去哪了结局如何?《三国演义》中,老严颜是怎么死的_刘备_太守_益州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严颜  刘备 太守 益州

本文目录

  • 张飞义释老将严颜,之后严颜去哪了结局如何
  • 《三国演义》中,老严颜是怎么死的
  • 三国时期真实的严颜是一个怎样的人
  • 《三国演义》中严颜投奔刘备后,为什么基本再没有什么作为了
  • 三国时期江州有什么人物

张飞义释老将严颜,之后严颜去哪了结局如何

张飞在江州曾义释严颜成为千古美谈,如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在演义中,张飞义释严颜后,严颜仍有一番作为。当时严颜被张飞感动,因此投降张飞,并为张飞招降了很多关隘、郡县,让张飞甚至先诸葛亮一步到达雒城。

刘备取益州后,封了严颜为前将军,贵为当时四军将军之一。在汉中之战中,他作为黄忠副将出场,一到就大败曹魏名将张郃,之后又提议智取天荡山,断敌军粮道。黄忠纳了他的建议,两人引军攻打战略要地天荡山,在此战中严颜甚至还有斩杀夏侯德的战绩,人称“两颗白头夺天荡”。

取天荡山后,严颜则代替张飞去守了阆中,自此就没下文了。

不过这只是演义的说法,真实历史上的严颜并没有如此精彩,毕竟在江州被张飞义释时已是老将,并不是每个人都如黄忠那般老而弥坚。

《三国志张飞传》记载当时严颜被抓后,张飞要他投降,严颜脸色不变,强硬回击张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张飞被严颜所折服,于是义释严颜。在义释严颜时,《三国志》用了一句话概括“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张飞将其释放了,把其尊为宾客,而宾客成为官职还是在唐朝,所以这里显然只有门客、客人之意。严颜被义释后,可能只是成了张飞的一个闲散门客,并没有再继续为官了。

而且《三国志》在记载刘备封赏诸将时,对刘璋投降的旧将都有所介绍并封赏,就是无严颜,严颜之前身为巴郡太守,身居要职,又影响力颇强,如果真投降蜀汉并作官了,陈寿肯定会在《三国志》中提及一下的。

因此,严颜不是在被义释不久后就去世了(毕竟当时就年事已高),就是成为闲散宾客后,选择隐退,然后去安享晚年了。

《三国演义》中,老严颜是怎么死的

作为蜀汉三老将之一,身世却是扑朔迷离了:出生不详,家庭不详,师承不详,就连什么时候去世也不详,严颜称得上是“蜀汉最不详老人”。

严颜的结局如何,《三国演义》里没有明说,但我推测这是罗贯中不能说,严颜可能是被张飞活活打死了。

严颜协助黄忠击破张郃,夺取天荡山之后,去阆中接替张飞

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的时候,严颜作为黄忠副将,和张郃大战于葭萌关,并且两人合力大败张郃,之后计取天荡山,斩杀夏侯德。给霍峻、孟达等看不起老将的人立了个下马威。

接着刘备乘胜追击,以黄忠、法正直取定军山,赵云为奇袭部队,从小路协助黄忠。让严颜去巴西阆中替代张飞、魏延守城,刘备自领大军直攻汉中。严颜就这样退出了汉中战场,来到了巴西郡阆中休息。

因为严颜本来就是巴郡的守将,而巴郡和巴西郡同属巴地,刘备这样安排也自然是因为严颜在巴地有着极高的民望,由他镇守最适合不过了。可刘备怎么都想不到,本来一场合理的调配却成为了严颜的催命符。

关羽战死,张飞报仇心切,严颜劝谏,竟被活活打死

严颜到了阆中之后,一切顺利,无风无浪地过了几年。等到关羽被杀害于临沮,刘备御驾亲征东吴时,严颜的安生日子也就到头了。

刘备在夺下了汉中之后,依旧任命张飞为阆中太守,而严颜则作为他的副手,两人一起镇守阆中,这也是很正常的。而直到张飞在阆中听到了关羽遇害的消息之后,日夜痛哭,根本停不下来。手下诸将一见张飞哭就劝,话劝不了就用酒劝,可张飞一喝酒就停不下来,最后导致的恶性循环就是:张飞哭,喝酒,喝了酒一醉就生气,一生气就痛打手下人,生完气再哭,哭了再喝,喝了再醉,醉了再气,气了再打人。而严颜很不幸地就成为了被张飞鞭挞的其中之一。

严颜很看不过张飞疯子一样地乱打人,张飞不止打,还是要打死才罢休,“多有鞭死者”。何况被打的人应该还有不少是自己的旧部,那作为副手的严颜自然要劝谏张飞少喝酒。但以严颜直率的性格,说话不会绕弯弯,有什么就说什么,而张飞喝醉之后连阎罗王都得怕三分,又怎么可能把严颜这个老头放在眼里呢?

所以结论就是:严颜因为直言不讳惹恼了张飞,而张飞也借醉行凶,不顾严颜为蜀汉立下的汗马功劳,竟活活地把他打死了。

这事刘备是知道的,但他不能说,已经死了一个弟弟了,难道还要处罚另一个吗?只能好好地劝张飞了,“朕素知卿酒后暴怒,鞭挞健儿,而复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今后务宜宽容,不可如前”。这次我就算了,下次不行了,轻描淡写地就把严颜的事带了过去。

而罗贯中也因为这个原因不能写下来,毕竟乱杀功臣,这是书中的正派五虎将的一大污点,不能写啊!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评论!!!

文章来源/那只胖狐狸

三国时期真实的严颜是一个怎样的人

  

  严颜作为一名被消灭的地方割据政权部下,在正史中并无独立传记。只是在《三国志·张飞传》中,作为烘托人物,被侧面提了一笔。

  当时,刘备率军进入益州,之后攻打刘璋,张飞与诸葛亮奉命率领大军前往,袭击益州大后方。

  《三国志》云: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在史料中,严颜的最重要的形象是忠义。

  严颜本为巴郡太守。在张飞一番猛攻之下,巴郡被破。张飞生擒严颜,因经历一番苦战,死伤许多军卒,张飞自然对严颜没有好脸色。

  张飞呵斥道:“我大军到来,你为何不投降,竟敢据城顽抗!”张飞言下之意,杀了你也不过分!

  没想到严颜丝毫不胆怯,反驳道:“是你等你将规矩,侵夺我州县。我巴郡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刘备假以救护之名进入益州,不过二三年,就反戈一击进攻刘璋,对刘备这等人,严颜十分鄙视。

  张飞大怒,喝令左右将严颜斩首。严颜竟然还是不肯低头,坚持说:“砍头就砍头,你对我生气做什么!”言下之意,你发脾气吓不倒我。

  张飞认为严颜很了不起,于是下令释放严颜,并且以宾客之礼相待。

  史书并无严颜之后情形记载。估计是严颜拒绝为官,就此老归山林去了。

  在裴松之引用的《华阳国志》还提了一笔严颜,体现了严颜的第二个形象:有见识。

  华阳国志曰:初,先主入蜀,至巴郡,颜拊心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也!”

  当初刘备刚刚进入益州,益州官员倍感欢心。当时张鲁有马超为将,屡屡进攻益州。益州刘璋暗弱,始终没有办法对付。于是邀请刘备来帮忙。

  可是,严颜一听此事,摸着胸口叹息:“这就是所谓自己境遇已很糟糕,还找只老虎来给自己当守卫。”

  所谓驱虎吞狼,张鲁是狼,可刘备是虎啊。

  综合来看,严颜虽然只是在历史中留下一个侧影,却是有勇有谋,老当益壮的角色。

《三国演义》中严颜投奔刘备后,为什么基本再没有什么作为了

三国演义中,严颜投奔刘备后,之所以没啥大作为了,原因很简单!

演义中的严颜

在三国演义中,严颜虽然武功算不上是多么的厉害,但是他的气节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令众人颇为钦佩!面对超级猛将张飞,严颜没有丝毫惧怕,坚决反抗,即便城池被张飞攻破,他也不愿意直接投降,而是据理力争,这一表现,足以碾压大多数人。

原文:群刀手把严颜推至。飞坐于厅上,严颜不肯下跪。飞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将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严颜喝曰:“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

最终,张飞也被严颜这悍不畏死的气节所打动,选择了释放严颜,并将严颜引为宾客!士可杀不可辱,张飞既然放下身段,如此看重严颜,严颜自然也不能不识趣,最终选择了投降张飞,帮助张飞进攻西川。由于严颜在益州当官多年,拥有许多的门生故吏,而这些门生故吏又在通往西川的要道上任职,所以严颜一出马,这些人立马就放弃了抵抗,投降了张飞,这为张飞节省下了许多的时间。最终张飞得以快速通过各个关口,比走水路的赵云还要先赶到战场!

幸亏有了严颜相助,若不是他帮张飞劝降沿路守将,张飞怎么可能这么快赶到战场?而张飞若不是快速地赶到战场,那么刘备很可能死于张任之手!当时的刘备已经是走投无路了,差点被张任给活捉了,幸好张飞及时出现,才帮助刘备化险为夷。为了答谢严颜的救援之功,刘备甚至还把自己身穿的黄金锁子甲赠送给了严颜!可以说,从这方面来看,严颜还有救援刘备之功,若无严颜,刘备很可能遇险!

在众将的奋勇进攻下,刘备最终成功的拿下了益州,成为益州之主,自封益州牧,而严颜也因功被封为前将军!再后来,张郃率军进攻进攻葭萌关,严颜又跟随黄忠去对战张郃,虽然严颜和黄忠被称为老将,不少人怀疑他俩的实力,不过这二人战斗经验非常丰富,最终成功的击败了张郃,解了葭萌关之围。

击败张郃以后,严颜又向黄忠献计,去夺取曹军屯积粮草的天荡山。黄忠率军从正面进攻,严颜埋伏于天荡山附近,当曹军出兵进攻黄忠时,严颜直接率军杀进了天荡山曹军大营,将曹军粮草焚毁殆尽。见腹背受敌,曹军大乱,主将夏侯德战死,张郃等其他将领纷纷溃退,此战严颜和黄忠取得大胜!

天荡山之后,严颜奉命替代张飞、魏延驻守阆中,张飞魏延则被调去了打汉中,因此严颜并没有参与到汉中之战。

演义中,写到严颜驻守阆中后,就再也没有关于严颜的描述了,以至于大家非常好奇,严颜的最终结局如何?为何没有再参加战斗了?

严颜在刘璋手下时,就是一方太守,手握大权,然而投靠刘备后,他长期跟着张飞、黄忠打下手,总是做一些辅助工作,从来没有单独领军,所以虽然严颜也有不小的战功,但总是会让人产生误解,感觉严颜这个人,似乎并没有多大的能耐,投降刘备后没有什么大作为,最终也是突然消失,让人感到非常奇怪!

事实上,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严颜还算是比较好了,给严颜安排了许多的戏份,要是按照正史中的记载,严颜其实更加不堪!

正史中的严颜

首先,演义中说严颜是巴郡太守,包括陈寿编纂的三国志,也认为严颜是巴郡太守,可是根据《华阳国志》来看,当时的严颜,地位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高!

《华阳国志》:十九年,关羽统荆州事,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溯江,降下巴东,巴郡太守赵莋拒守,飞攻破之,获将军严颜。

按照华阳国志的说法,当时的巴郡太守其实是赵莋,而严颜,只不过是巴郡太守手下的一个将军!由于《三国志》和《华阳国志》的记载并不相同,所以大家关于严颜的真实身份地位一直争论不休,不过本文更加倾向于认为,严颜当时就只是个将军,而不是巴郡太守!因为在严颜投降后,张飞干了这么一件事!

《三国志》: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这段记载和三国演义中的说法类似,说的是当时张飞问严颜为啥不投降,严颜说张飞等人无故进攻,他宁死不降。张飞大怒,准备斩杀严颜,结果严颜根本不怕。张飞见吓唬不到严颜,最终选择了来软的,释放了严颜并且将他引为宾客。而此事的重点便是“引为宾客”这四个字!

如果按照《三国志》的说法,严颜是巴郡太守,那么他的地位很明显是非常高的,是一方大员,张飞的级别最多和严颜平起平坐,他凭啥把严颜收为宾客?要收也得是刘备收啊,不然张飞这就是乱了规矩!你张飞自己当时还只是个太守,凭啥直接把另一个太守收为门客,按照规矩这事儿得先汇报给刘备,让刘备决定!即便是路途遥远,来不及,那最多是暂时先释放严颜,但绝不能把严颜收为手下,因为这是逾越规矩的行为!是在挑衅刘备的权威!

所以说,真正历史中的严颜,很可能并不是巴郡太守,而是巴郡太守手下的一个猛将。当张飞打过来时,严颜率军抵抗张飞,最终不敌,被张飞擒获。最终严颜投降了张飞,被张飞引为宾客,三国时期宾客的意思和我们现在有点不同,那个时候的宾客,指的是门客,也就是说,严颜最终成为了张飞的门客,帮助张飞出谋划策或者跟随张飞外出作战!史书中,关于严颜的记载到此结束,不过我们其实也可以对之后的故事进行合理推测!

严颜成为了张飞的门客,肯定是要跟随张飞南征北战的,而在之后的作战中,其实张飞大显身手的时间也并不多!张飞收降严颜后,主要打了三场打仗,一是平定益州的巴郡和巴西两郡,二是大败张郃,三是武都之战。这第一场作战基本没什么悬念,所以严颜在这一场作战中,根本不可能留下姓名。而大败张郃这一战,其实张飞赢得也非常轻松,把张郃打了个全军覆没,既然赢得轻松,严颜很可能也不会留下姓名。

《三国志》: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问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

至于第三战武都之战,原本严颜是很有可能借此扬名立万的,不过此战张飞并没有打赢,连主帅的战绩都没有记录下来,严颜这个门客更加是不配史书留名了。

《三国志》:备遣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众议狐疑,休曰:“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则飞自走矣。”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张飞与马超奉命攻打武都,结果他们的计谋被曹休识破,最终被曹洪、曹休、曹真、张既等人联手出兵,大败蜀军,吴兰、雷铜、任夔等蜀军将领先后战死,张飞撤退。可以说此战张飞和马超是被打败了,严颜扬名立万的机会也被打没了。而在此之后,张飞基本没有再参与大战,严颜很可能跟着张飞驻守后方去了。不久之后,张飞遭到了属下的杀害,刘备也遭到了夷陵大败,所以说严颜最终的结局,很可能是战死于夷陵之战!

看完了正史中的严颜,再对比三国演义中的严颜,我们可以发现,罗贯中对严颜其实还是不错了,给了他这么多笔墨,算是非常看重严颜了。至于大家奇怪,为啥严颜投奔刘备后,没啥大作为了,其实原因很简单!

一、严颜的地位不够高

正史中的严颜,地位很可能并不是太守,而是一个武将,地位并不是非常高。也正是因为他的地位不够高,所以他投降刘备后,地位不可能大幅度跃升,不可能成为比肩黄忠马超般的存在,不可能独领一军,所以他只能作为别人的副将存在,建立下的功劳,主要也是在主将身上,所以大家才会觉得严颜加入刘备后,并没有多大的作为!

二、不符合历史发展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其实也是需要遵守历史发展的,哪些人物干了哪些事,他可以适当发挥,但不能完全脱离历史编造,也正是因为他遵守了这个规矩,所以三国演义的流传度才会这么高!正史中的严颜,投降张飞后便没有了记载,这就意味着华严颜加入刘备后本身并没有立下大功,所以演义中的严颜,自然也是不能有太大作为的!说白了,这不好编!毕竟正史中的严颜,确实没啥值得吹嘘的!

结语

综合来看,三国演义中,严颜投奔刘备后,之所以没啥大作为了,主要还是因为正史中的严颜,本身就没啥大作为!三国演义虽然是小说,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遵从了史实的,严颜在正史中地位不高,且投降张飞后销声匿迹了,没有立下大功,这让罗贯中也不好编啊!事实上,让严颜作为其他名将的辅助,打打助攻,这已经算是罗贯中非常看重他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三国志》《华阳国志》)

三国时期江州有什么人物

江州,秦汉三国晋时期都是巴郡的郡治,在今天重庆市范围内。而直接属于重庆范围内的,我只找到两位:严颜,字希伯,东汉末年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以下是四川籍贯的所有三国人物:张翼,字伯恭,益州犍为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 王平,字子均,籍贯 彭羕,字永年,广汉(治今四川广汉北)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