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虎痴”将军是谁虎侯结局如何?威震西凉的锦马超,他与虎痴许褚一战,到底是谁赢了_演义_胜负_自己的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虎痴 将军  演义 胜负 自己的

本文目录

  • 三国中“虎痴”将军是谁虎侯结局如何
  • 威震西凉的锦马超,他与虎痴许褚一战,到底是谁赢了
  • 《西游记》中的虎精为什么都不厉害
  • 虎痴许褚大战金吕布,斥退银马超,不畏关张,为何独惧赵云

三国中“虎痴”将军是谁虎侯结局如何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今安徽亳州),曹操的老乡。三国时代的一员猛将,“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一看就是个彪悍的人物,而且“勇力绝人”,厉害到什么程度呢?许褚年轻时汝南黄巾再起,许褚的家乡受到波及,于是聚集宗族共同抵御。上万黄巾围寨,没有弓箭了,许褚于是让人收集石头,以“飞石掷之,所值皆催碎”,吓得黄巾军不敢进兵。再后来粮食也吃完了,于是假意与黄巾议和(打出来的议和),用牛换取粮食。牛是认家的,可不懂什么易主,交易完成后还想跑回去,许褚于是一手拉住牛尾巴,拖着走了上百步,能止住奔牛之势,可见许褚的力气有多大。黄巾吓得牛都不敢要了,放弃了对许褚家乡的袭扰,许褚的名声由此在淮南、汝南一带传开。

建安元年(196年)左右,曹操进攻袁术,夺取陈国,军武平,谯县距离武平很近,大概就是这个时候,许褚投奔曹操,曹操称其“此吾樊哙也”,以其为宿卫,保护自己的安全。自此许褚随曹操南征北战。

建安二年征张绣,为先登,迁校尉;建安五年官渡之战时,曹操的部将徐他阴谋行刺,关键时候许褚发觉,救下曹操,从此更受曹操信任,出入同行。在平定河北时有功,赐爵关内侯。建安十六年,曹操征马超于潼关,出战不利,又是许褚护持曹操逃离。后曹操于马超、韩遂阵前会晤,马超恃勇想趁着会面突袭抓住曹操,但因知道许褚的名声,于是问曹操“虎侯者安在”?曹操于是看着许褚示意其人,许褚瞪大眼睛盯着马超,马超因此不敢有所行动。因马超此问,许褚虎侯的名声传扬开来,又因“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破马超后,许褚因功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许褚始。后来以内外之别,阻止了曹仁私闯宫殿,愈加受到曹操的喜爱,迁中坚将军。

曹操死后,许褚“号泣欧(呕)血”,十分伤心。等到曹丕践祚称帝,进封万岁亭侯,迁武卫将军,执掌中军宿卫。曹睿即位后,许褚又进封牟乡侯,食邑七百户,赐一子为关内侯。但不久后,许褚就病死了,可以说有一个很好的结局。当时随他一起跟随曹操的人,封侯者达数十人。

威震西凉的锦马超,他与虎痴许褚一战,到底是谁赢了

事实上,许褚裸衣斗马超,表面上230回合未分胜负,但实际上胜负早就分出来的,整个现场,就只有曹操看出了胜负!

许褚裸衣战马超

许褚和马超两人的大战,发生在渭水河畔。当时曹操因为马腾卷入了衣带诏之事,直接把马腾及其家族都给诛杀了,而马腾乃是马超之父,于是听闻此消息后的马超,立马起兵反曹,意欲为父报仇!曹操深知马超之能,准备率军亲征,结果他还没有到达战场,马超就大发神威,把曹军打得溃不成军。之后即便曹操亲自来,也遭到马超的痛击,被打了个“割袍弃髯”,丢尽了颜面。见正面对战并非马超的对手,曹操选择了抄马超的后路!

曹操准备渡过渭水,跑到马超的后方去,断了马超的退路,结果这一计谋又被马超识破,于是曹操再次遭到了惨败,要不是许褚拼死相救,曹操极有可能被马超活捉。不过曹操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经过数次尝试,曹操最终成功渡过渭水。曹操渡过渭水,扎定营寨,打算和马超打持久战,在此期间,双方也大战了几场,互有胜负,但总的来说,马超还是占据了上风,于是曹操非常郁闷了。

自他起兵以来,虽然也曾遭到过大败,但那都是因为自己实力弱,敌人实力强,哪有像面对马超这次这么惨?此时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可以说他的实力比马超强多了,结果还是被马超打得如此窘迫,于是他心生郁闷,开始抱怨起来。而许褚听曹操的语气,感觉曹操太过看重马超,低估自己,于是自告奋勇,表示自己要去单挑马超,给曹操长长脸。曹操也想有人教训教训马超,帮自己出出气,于是在他的纵容下,许褚对马超下了战书,两人约定,第二天阵前单挑!

马超乃是西凉军主帅,而许褚不过是一个侍卫,他竟然逾越自己的职级来对马超下战书,这对于马超来说就是一种侮辱!因为职级不对等啊,你侍卫想要单挑,那也得找马超这边的侍卫啊,比如庞德,哪有侍卫找别人主帅单挑的?这不是看不起人吗?于是马超勃然大怒,准备去好好教训一下许褚!

原文:超接书大怒曰:“何敢如此相欺耶!”即批次日誓杀虎痴。次日,两军出营布成阵势。超挺枪纵马,立于阵前,高叫:“虎痴快出!”

看得出来,马超已经被激怒了,而曹操为了激发许褚的战心,也故意在战前说了这么一句话:“马超不减吕布之勇” !你说曹操说这么一句话是安得什么心?当年许褚初出江湖,跑去单挑吕布,结果二十回合后就不敌吕布了,逼得曹操下令曹营六将一起围攻吕布,此时曹操说“马超不减吕布之勇”,这不就是在揭许褚的伤疤吗?于是许褚也怒了,两个愤怒的猛将终于战在了一块,直接打了个一百回合不分胜负!

对于马超和许褚这等猛将来说,一百回合只是热热身,根本分不出胜负,于是两人又各自回阵,换马再战。而这一次,两人又打了个一百回合不分胜负,貌似两人的实力差距不大,再打下去也没啥意义了。但不要忘了,许褚在出阵前,曹操可是用吕布来刺激过他,揭过他的伤疤,所以说此时的许褚不能退,他只能继续打下去,否则将坐实“马超不减吕布之勇”,“许褚不如马超”的言论!

原文: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两军大骇。两个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褚弃刀将枪挟住。两个在马上夺枪。

见迟迟不能取胜,许褚决定玩一把大的,他直接脱掉了自身的盔甲,牺牲自己的防御力来增加灵活性和速度,准备跟马超速战速决,但很明显,许褚失算了!两人又大战了三十回合,仍然未能分出胜负,而且由于失去了盔甲的防御,面对马超向他心窝刺过来的枪头,许褚根本不好闪躲,只能选择扔掉自己的大刀,用双手去挟住马超的长矛。

这惊险的一幕震惊了在场的众人,谁也没有想到,两个绝世猛将的单挑,竟然打成了如此模样?许褚脱掉了自身盔甲,减轻了自身重量,增加了自身的灵活性,竟然还无法速战速决,反而被马超打得扔掉自身武器,这太出人意料了!

幸好许褚的力气大,他夹住马超的长矛后,马超也没办法收回自己的武器,最终枪杆直接把许褚给拗断了,两人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而且貌似许褚还拿着有枪头的那一截,两人似乎仍然没有分出胜负。接下来,曹操看到战局已经变成了这副模样,再打下去也分不出胜负了,于是命夏侯渊和曹洪上去帮忙,马超这边的庞德和马岱也不甘示弱,最终单挑演变成了群殴,战场局势彻底失控……

单从原文来看,马超和许褚大战了230回合,最终双方竟然还各自拿着半截枪杆乱打,已经失去了方寸,貌似胜负未分。不过也有网友认为,许褚占据了上风,因为许褚裸衣斗马超,气势远远强国马超,而且许褚扔掉自己的兵器,去空手夺白刃,成功抢下了马超的半截枪杆,而且还是带枪头的那截,很明显许褚占据了上风。然而也有网友认为,许褚脱掉盔甲,是为了减轻自己的重量,提升自己的灵活性,而马超仍然是全身披挂,在这种情况下,许褚拿不下马超,只能说明许褚更差一点。那么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最终胜负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事实上,整个现场,就只有曹操看出了此战的猫腻,看出了最终胜负!

曹操的看法

当许褚拗断马超的枪杆以后,双方在战马上开始了互相厮打,随后曹操直接下令曹洪和夏侯渊上去助阵,令人生疑!若许褚占据了上风,曹操何必要派人上去帮许褚呢?

原文:许诸力大,一声响,拗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渊、曹洪两将齐出夹攻。庞德、马岱见操将齐出,麾两翼铁骑,横冲直撞,混杀将来。

许褚单挑马超,本身就是曹操这边下的战书,既然说好的是单挑,那么就得遵守单挑规则,现在曹操破坏单挑规则,岂不就是间接承认许褚不行了?另外,当年第二次濮阳之战时,曹操也曾用过类似的手段!

原文:许褚便出。斗二十合,不分胜负。操曰:“吕布非一人可胜。”便差典韦助战,两将夹攻;左边夏侯惇、夏侯渊,右边李典、乐进齐到,六员将共攻吕布。

第二次濮阳之战时,许褚与吕布的单挑,和许褚与马超的单挑颇为类似,两次都是在不分胜负的情况下,曹操直接让手下上去围攻对方,只不过围攻吕布时,许褚才打了二十回合,围攻马超时,许褚已经打了二百三十回合了。很明显,这两次作战,都是因为许褚落于下风了,所以曹操才会不顾及脸面,主动破坏单挑规则!所以说,许褚和马超的单挑,貌似双方未分胜负,其实胜负早分,马超才是那个获胜之人!

除此之外,单从许褚脱掉自身盔甲,减轻自身重量,获得更高攻击力,却无法拿下马超来看,许褚仍然要比马超弱一点!更为重要的是,马超和许褚的战心是不一样的!许褚出战时是受过曹操刺激的,此战他只能赢不能输,不然他的面子就丢大了,而且他许褚只不过是一个侍卫而已,他完全可以不顾自己的性命死战,但马超不同,马超是统帅,他不可能像许褚这样,毫无顾忌的死战。所以说,按照身份来看,其实马超此战是留有后手的,他根本没有发挥出全部的实力死战,因为他是统帅,他不能这么干!

反观葭萌关之战,马超对阵张飞,那一仗马超可谓是手段尽出,真正地打出了全部实力。在正面对战拿不下张飞时,马超立马使出了诈败计,引诱张飞追击,趁机偷袭。如此作战,才是西凉军将领真正的实力,当年马岱对阵魏延,庞德对阵关羽,可都是这么干的!而马超对阵许褚,却没有这么干,只能说明当时的马超是收着手打的,他是统帅身份,并非许褚这种侍卫的身份,他不能死战,不能用一些非常规手段。

同样的道理,虎牢关之战,吕布的身份是董卓手下猛将,他和张飞大战五十回合,就逼得关羽上阵相助了,而小沛城外,吕布的身份是统帅,他和张飞大战一百回合,刘备才鸣金收兵,召回张飞。可以看到,处于不同的身份时,发挥出的战斗力完全不同,因为统帅本身就不需要和普通士兵一样去死战,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才是他们该干的事,他们没必要去和一个小兵拼命,太亏了!

结语

三国演义中,马超大战许褚230回合未分胜负?其实胜负已分!真正的获胜者乃是马超!原因很简单:一、马超是统帅身份,不可能像小兵一样死战,所以说他在和许褚的单挑过程中,是没办法发挥出全部实力的,参考马超单挑张飞那次,可以得到印证;二、曹操看出了许褚的处境,直接命曹洪和夏侯渊上场助阵,打破了单挑规则,这其实就是变相的证明,许褚已经落于下风了,此战马超才是真正的获胜者!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西游记》中的虎精为什么都不厉害

大家好,我是恒实,我来回答: 有不少细心的朋友发现,在西游记里各种猛兽凶狮多不胜数,而且也都有着各自厉害的代表人物。但只有一种猛兽却被写成了人尽可欺的“打酱油”角色!这就是虎精。

咱们大可忽略掉那只尚未成精就被孙悟空剥皮的可怜猛虎,但即便是早已成精多年的寅将军、虎先锋、虎力大仙,也被描写成了任孙悟空随意戏耍弄的“鱼腩“货色。这明显就不符合老虎这种凶兽的地位,做为名著的西游记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在恒实看来,西游记里的虎精在唐僧师徒的眼中还真的不算厉害。因为源自古人的“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的这个典故。

一、三人成虎

在《韩非子·内储说上》中记载着这样一个典故:魏国太子前往赵国做人质,而大臣庞葱则陪伴出行。临行告别之前庞葱突然向魏王发问:“大王,假如现在有个人向您说大梁街道上出现老虎,大王您是相信还是不相信这个消息呢?”

魏王不加思索地回答道:光天化日之下,在我魏国都城大梁中竟然有老虎?我肯定不相信!庞葱紧接着又问道:那如果此时有接连有两个人都说大街上有老虎,那大王相信吗?魏王沉吟片刻才回答道:我会相信一点的!

庞葱接着又问:“那如果第三个人也向您说大梁街道上有老虎,那大王会相信吗?魏王不加思索地回答道:三个人都这样说,那我肯定会相信了!

庞葱向魏王深施一礼接着说道:我魏国都城大梁街道上根本不可能会出现老虎。可是三个人造谣说有虎,就连一向英明的大王您也不得不相信这个谣言了!赵国离我大梁的距离相当遥远,而对我有意见的人更是有不少。此次我陪伴太子走后还望大王明察秋毫啊!魏王略有所思地说道:这个我心里有数,你们就放心去吧!

庞葱的担心果然最后成真了!在庞葱陪太子刚刚离开魏国,就有人在魏王面前进谗言诬陷庞葱有二心。刚开始时魏王始终记着庞葱讲的故事坚持着自己的立场。但时间一长,诬陷的人也越来越多,魏王不由自主地也渐渐信以为真了。直到最后庞葱和太子回国,魏王也从未召见过庞葱。

古人晦涩难懂的成语“三人成虎”逐渐变成了一句更简明易懂的话:人言可畏!也正因这个典故个人认为在西游记中虎精其实就是在暗指谣言猛于虎!虎精虽然好打,谣言到底好破不好破呢?答案是:说好破就好破!说难破也难破!

因为谣言止于智者!只有欲望不能被满足才有可能会被谣言所迷惑。而清心寡欲的人才会分辨出真理与谣言的差别!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明着看是去取经,但取经其实就是在精简自己内心的欲望。

在《论语·公冶长》说道:“无欲则刚”!人只有做到没有世俗的众多欲望,才可能会达到大义凛然、百毒不侵的境界。俗话说得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谣言不入无欲的耳。

在常人的眼中西游记的虎精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不可否认,现实中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难免会被外界各种各样的声色犬马所迷惑,从而沉迷于谣言的迷惑中。

即使是唐僧在取经时也是一个凡人,他也有欲望与奢求,所以也曾在虎精的手里吃过瘪。但可贵的是,唐僧师徒能即时在欲望的深壑前悬崖勒马,把虎精看做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存故此在西游记中虎精才会这样的渣、这样的菜!唐僧师徒四人也正因为没有了欲望最终取得了真经。

我是恒实,如果我回答的这个答案您还满意的话,那么就拜请您”转发评论点赞“来一套支持一下恒实。恒实在这里谢拜各位了!此答案系恒实原创!原创不易!在这里恒实郑重声明:严禁不法之徒肆意剽窃!一经发现立即穷追到底,绝不手软!如有热心朋友提供抄袭线索,恒实将有超值礼物回赠概不食言!

虎痴许褚大战金吕布,斥退银马超,不畏关张,为何独惧赵云

很多人看到“许褚怕赵云”第一反应就是否定,其实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诚然在《三国演义》中,许褚先后战平吕布、马超,与赵云也曾三十合战平。然而,讲述汉末三国故事的不只有一部《三国演义》,“许褚怕赵云”其实是出自张国良先生的苏州评话《三国》。

用《三国演义》解释一切原本就是狭隘的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古典战争小说的开山鼻祖,他的文学性和意义自然不用多说,而斗将为战争主旋律这种不切实际的设定也是从这里开始的,这使得后来的演义、评书争相效仿,原因无他,小说嘛,重在精彩,至于是否符合现实并不是太重要,这也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个缩影。

演义中的许褚不仅忠义无双,而且骁勇善战,可以说是全书硬仗打得最多的大将。二十合战平吕布;三十合平赵云;五十合平徐晃、庞德;超过二百合平马超;一天战平典韦……同时,在醉酒和战败的情况下依旧不惧关羽、张飞这样的绝世猛将。所以,乍一看到许褚怕赵云,很多人都会跳脚骂娘,然后举出无数《三国演义》的桥段来推翻这种说法。

这是一种普遍的狭隘现象,一来《三国演义》太过深入人心,二来很多人对汉末三国故事的认知只有《三国演义》,再加上赵云人气高,黑粉也多,有这样的机会对付“云吹”,黑粉自然不会放过。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我想很多朋友听过这首打油诗,但是演义党就没发现,这里张绣出现的很突兀吗?原著中,他并没有突出的勇武描写,何以与颜良、文丑齐名?

其实很多同类题材都不止一部小说,比如《说岳全传》和《岳飞传》,《隋唐演义》《兴唐传》和《说唐全传》,尽管时代背景用的是同一个,主要角色也是那些人,但是一些剧情、人设包括武力体系都是不同的。汉末三国的题材同样如此,或许是因为《三国演义》太过经典,以至于其他的三国题材文学作品被忽视。但是存在即合理,都是说故事,总不能搞一言堂吧?

就像那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他与《三国演义》其实一点关系也没有,反而是与“许褚怕赵云”的说法一样,出自张国良先生的苏州评话《三国》。

苏州评话《三国》中不同于演义的武力体系与颠覆认知的设定

很多人大概都听过张绣是枪王、张任是枪祖宗、蔡阳是刀祖宗这样的说法,但多数都是一知半解,而且觉得和演义套不上,其实这就是苏州评话《三国》中的设定。

这部书的特点是没有真正的战五渣,每一个人,即便是无名小将也有属于自己的“撒手锏”,那些所谓的名将如果不注意很可能阴沟翻船、折戟沉沙。也就是说,看似一合决出胜负,双方差距明显,但实际这一合充满了危机与悬念。换言之,无论是什么样的名将,无论如何秒杀敌人,这其中都充满艰险,而这些都不是别人可以感受得到的。

我们先来说说张绣的问题,这部书中的张绣地位超然,爵封“宛城侯”,师承童渊,是公认的北地枪王,百鸟朝凤枪炉火纯青,不同于演义中的归附曹操,这里的张绣归顺的是大汉朝廷,并不受曹操的调遣支配,甚至于张绣见到曹操都不屑一顾,而曹操不敢得罪张绣。因为典韦死后,曹军无人可与张绣抗衡,现任第一大将许褚与张绣有档次上的巨大差距。

而如此强悍的张绣,就是在长坂坡被赵云所杀,两人师出同门,却不相识,赵云除了师传的百鸟朝凤枪,还自创了七探盘蛇枪,最终枪挑张绣,成为新的枪王。

除了张绣的不同凡响,给关羽扛大刀的周仓也实力爆表,这部书中周仓是纯粹的步将,书中对于步将与骑将对战的设定就是步将强三分,周仓在初遇关羽时,二人大打出手,结果关羽在马上完全施展不出来,被周仓吊打,最后报了姓名,王霸之气侧漏才收服了周仓。而如此强大的周仓,在面对赵云时,依旧被扎了四枪,可见赵云的实力要远远凌驾关羽。

还有就是一些情节的更改,演义中,马超曾超过二百合战平许褚和张飞,在这里则是两战全胜。这样看来,似乎赵云和马超已经被提升到一个超然的境界了,不过若是与另一个比起来,赵云和马超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评话中真正逆天的是曹操的三儿子——黄须儿曹彰。

照说在二十四名将的打油诗里都没出现的人物,又能抢到哪去?我觉得曹彰不是没进去,而是这个榜单配不上他!

魏蜀大战,曹彰奉曹操之名出战,五虎大将与五虎副将(关羽除外,向宠代替)共十人与其展开车轮战,曹彰虽然如履薄冰,却也一一抵挡下来,在与严颜单挑时,严颜遮拦不住,诸葛亮急忙令其余九将齐出。赵云、马超、张飞、黄忠、向宠、张苞、阳群、马岱、王平加上之前的严颜十员大将围攻曹彰,尽管此时赵云、张飞、黄忠三将已老,但如此阵容居然拿不下一个曹彰,最终被其全身而退,可见曹彰的实力是何等逆天!这就是苏州评话《三国》的原创经典桥段——十虎战黄须。

诸如此类颠覆性的人物设定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介绍了,下面回归主题,说一说“许褚怕赵云”的由来。

长坂坡大战的阴影——枪挑枪王,纂打许褚,血喷张辽,吓退曹洪

长坂坡大战是赵云的成名战,相对于苏州评话《三国》,《三国演义》已经很含蓄了。在这里,赵云展现了什么叫做超越战神的逆天神威,同时也给包括许褚在内的多名曹将留下了难以抹灭人生阴影。

刚才说过,实力被大幅提升的枪王张绣被赵云一枪刺死,这里面其实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诚然赵云了解张绣的枪法,但并无破解之道,所以他以自创的七探盘蛇枪拼死一搏,最终枪挑张绣,这令他自己都深感意外,没有想到享负盛名的张绣会死在自己手上。

张绣被杀后,赵云自信心也获得了极大提升,加上当时的处境也让他不得不死命一战,大杀四方。曹操大怒,命许褚、张辽、曹洪三员上将齐出。许褚马最快,第一个与赵云交手,结果仅仅两合,被赵云一枪纂拍中后背,正好这时张辽马到,许褚一口血喷到张辽脸上,张辽顾不得交战,一脸狼狈地扶住许褚仓惶而逃,马在最后的曹洪见了这场面,连交手都没敢,回马就跑,这就是“枪挑枪王,纂打许褚,血喷张辽,吓退曹洪”。

许褚至此被赵云打出了阴影,他做梦也想不到普天之下有人可以两合击败自己,所以从此以后对赵云极为畏惧。可惜,冥冥中梦魇还是降临了。

汉中之战,随曹操出征的许褚再度在两军阵与赵云相遇,心中的恐惧使其实力大打折扣,因而被赵云枪挑,战死沙场。是的,这里许褚之死与《三国演义》和历史都不同,提前了很多。


这就是许褚怕赵云的由来,由于出处不同,所以拿着演义生搬硬套是说不通的,而那些急于否定的更是让人可发一笑。

我想或许会有人说这是不入流的野狐禅,其实这不过是因为《三国演义》先入为主的固有思想作祟。因为无论是演义还是苏州评话都是讲故事的小说,又何必鄙夷呢,您说对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