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为何有好多方士?如何评价刘勖雯_宦官_高力士_玄宗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王庆前 宦官 高力士 玄宗

本文目录

  • 秦朝为何有好多方士
  • 如何评价刘勖雯
  • 为什么市面上很多版本的《水浒传》,要删去出征田虎和王庆这一段
  • 《水浒传》王庆的势力有哪些主要战力如何评价
  •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郭利仕”原型是谁,为什么看起来像个太监,却又被称呼为将军
  • 郴州市庹登车现在任什么职务

秦朝为何有好多方士

“方士”,指“方术之士”,即求仙炼丹,自言能长生不老之人。

起源,并非秦国,而是战国中期的齐、燕等滨海区域。

《汉书.艺文志》归纳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时,说到了一个“神仙家”。其曰:“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

后人说,这就是“方士”所归属的“学派”。

有人认为,“神仙家”的“理论根源”,是道家思想。

比如《庄子》,称掌握“道”之高级境界,依次为“真人”、“至人”、“神人”、“圣人”。达到这样的境界,便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御风而行,长生不老,享受绝对的自由。

《道遥游》说列御寇,便可乘风飞行,轻盈飘逸飘飘周游天下,十五天往返一次。列子之上的“至人”、“神人”、“圣人”,能连风也不凭借,“乗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举例说,藐姑射山有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他还说,“真人”“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寻常之人,以喉呼吸,“真人”用后脚跟呼吸。

此说法颇有道理,“神仙家”学派,的确这样的色彩很明显。

《汉书.艺文志》所录“神仙家”的书目,大多冠以“黄帝”、“太一”名称,这应该是从道家而来。

司马迁则称,周灵王时期的时苌弘,“明鬼神事”,是方士,“周人之言方怪者自苌弘”。

其实,时苌弘当为“巫术”,与“神仙家”或“方士”,还有不同。

“神仙家”或“方士”,一定起于东方而非西部——西部的周人和秦人,都信“神”;东方则信“仙”——这原本是两套不同且独立的原始宗教系统。

春秋战国时期,这两种精神信仰系统,才开始逐渐深度融合。

融合的标志,就是《山海经》的成书。

东部的原始宗教系统,信“仙”,主要指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

司马迁说:“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药皆在焉。其物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史记.封禅书》)

“世主”,是指君王诸侯。

战国时期的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都曾派人去上面说的三座“仙山”寻过长生不老之药。

当然也都无功而返。

这就是“神仙家”或“方士”与时苌弘之流的区别——“方士”,以寻找仙药而图长生不老“为己任”;时苌弘,则使用巫术,“设射貍首”——凡不听周灵王招呼的诸侯,时苌弘就用“射貍首”之法诅咒之,结果他自己被晋国杀掉了。

战国的时候,著名的“神仙家”或曰“方士”,有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子高等人。这些“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臾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

看来司马迁对“方士”的评价不高。

当然,“怪迂阿臾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这只是一方面的因素。

更重要的因素,是司马迁前面那句话——“世主莫不甘心焉”。即便派人去寻仙药不得,君王诸侯们仍不甘心。

所以,《封禅书》云——

“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

之前,秦始皇已经接受了齐儒上奏的邹衍的阴阳五行说。他到了海上巡视,又有不计其数的方士向他奏说仙山和长生不老之事,他深信不疑。

秦始皇剪灭六国,一统天下,并幻想秦帝国万世永存,当然,如果他自己再能长生不老,那就是最美不过的事情了。

这是他君临天下之时,“方士”突然增多的主因。

当时,比较著名的“方士”,有徐市、韩终、侯公石生、卢生等人,不著名者,何止百千。

秦始皇二十八年,即前219年,始皇派齐方徐市带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三年,即前215年,又派燕方士卢生入海去找仙人羡门、高誓;派韩终、侯公、石生去寻找仙人不死之药。

三十五年,即前212年,卢生对始皇说:“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以微行以避恶鬼,恶鬼避,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如火不热,凌云气,与天帝久长(按:完全与《庄子》所说一样)。今上治天下,未能恬惔。愿上所居官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于是,秦始皇不再称“朕”,而自称“真人”,行动也愈加诡秘,不使人知,很少接近大臣。

后来,秦始皇觉得“方士”们骗了他,因此有所谓“坑儒”,实际上是“坑方士”,一下子就活埋了四百六十人。

不仅秦国,汉代,“方士”仍然极度活跃。

汉武帝时,李少君、栾大等“方士”就奏请说,勃海湾中有蓬菜、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上面住着神仙,著名的神仙,有羡门、高誓、安期生等,他们都有长生不老之药。

李少君还称自己有祠灶、谷道,即“辟谷”——不吃五谷而却老的秘方,他自称能役使鬼神,长生不老,因而极受武帝崇信。

汉武帝迷信“方士”,与秦皇相比,有过之而不及,不仅因此挥霍光了他爷爷和爸爸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家底”,还以为“巫蛊之祸”,逼死了自己的亲儿子太子刘据。

限于篇幅,不多赘述。

如何评价刘勖雯

刘勖雯,人称刘学长。

凭心而论,目前为止我所遇到最好的文综老师,没有之一,无论是在网络教育还是实体课堂。

对于刘学长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水平,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课程讲解通俗易懂:文综特别是政治,知识内容虽难,但总是能以一种能让每个同学都能接受的方法去讲解它,尤其是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以及哲学部分,能化繁为简,使同学们听课效率大大提高。

二:课程内容与高考完全挂钩:学长早已对近几年的高考出题类型了如指掌,课堂上会对全国卷以及各省市的高考卷进行讲解或穿插讲解,基本不会存在有与高考不相关联的部分,直接奔着高考这个大主题去,不会让同学们在学海中迷失方向。

三:珍惜上课时间,尽力讲授己有知识:在课堂任务安排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他从不会在课堂上与学生闲聊耽误课堂时间。他总是滔滔不绝的讲授己有的知识给同学,讲课内容都是精华,语速适中,不会浪费学习的每一分每一秒,不会存在让学生花钱浪费时间的情况。

四:能优差兼顾,不存在偏见:学长的课程中既有适合文综尖子生也有适合文综稍弱一点的同学的。上课时会带动整个课堂气氛,如果有不懂的同学,不会自动略过,二是直到讲懂为止。这对于文综稍弱一点的同学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方面。

为什么市面上很多版本的《水浒传》,要删去出征田虎和王庆这一段

文:鱼包历史课(原创不易 抄袭必究 请点右上角关注)

看完我的回答大约需要3-4分钟,希望您觉得值得,谢谢

谢官方邀。《水浒传》的成书过程非常的曲折,这件事说来话长了。

从最初的话本到杂剧,然后加上后人不断整理汇总,历经了数百年时间。宋人的《宣和遗事》一书,已经开发出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故事情节,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的历程故事在那个时候已经有了零散的描述,但是当时应当是独篇“故事会”而不足以称为完整小说。

宋元之际,话本盛行,民间更是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文化扩散非常快,在一些元代的杂剧之中,水浒英雄,水浒故事已经成为了引起万人空巷的畅销剧作,而这个时期,梁山好汉已经从36人(历史如此)扩展到108人。

到了元明之际,施耐庵(权且认为作者是施公)对全篇的水浒人物及故事做了整理、汇总、在创作,整个写作的过程吸收了很多已经形成的水浒民间印象,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奇书《水浒传》。

现在市面流行的水浒传主要三个版本,第一即70回本,明末金圣叹评本,又名《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这本书是当代学者、专家研究水浒文化的对象。

这一版本最重要的独特性在于批评家金圣叹的修编和点评,他首先是大篇幅删掉了梁山大聚义之后的所有情节,然后对于《水浒传》的文字做了重新的修饰,比如“浪里白跳”均变为“浪里白条”,“黑旋风探穴救柴进”变为“黑旋风下井救柴进”等等。

金圣叹的点评也是极有意义的,在很多情节发展的看法上,金圣叹很独到,如果大家非常喜欢水浒,这一版本是不能错过的。

第二版本则是百回繁本,这一版包含了征方腊的情节,但没有征田虎、王庆,总共是一百回合,结局是“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这一版本的特点是,框架完整,不会像上述的金版一样有断层,情节也不会拖沓,建议大家最开始了解《水浒传》的时候读这一版就可以了。

我们现在大家看到的新老版本的《水浒传》电视剧,都是按照这个版本来拍摄的。

第三个版本是明袁无涯刊本《水浒全传》,篇幅是一百二十回,比百回版本多了征田虎、讨王庆的情节。我小时候最初读的就是爷爷传下来的这个版本的小说,后来高中的时候重读就明显感觉到,征田虎、讨王庆的片段,通篇都是宏大叙事,重点在枯燥的作战本身,读来乐趣欠奉。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七十回以前是施耐庵所作,重点在于施公所擅长的刻画人物性格,而七十回之战的全由施公的徒弟罗贯中所作,重点在于刻画战争场面,描绘将略征战,真实的情况已不可靠。但是反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比来看,即便是描绘战争,罗贯中的水平也应该比水浒七十回之后写的更好才对。

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初读水浒,读百回版本即可,如果读后有兴趣深入了解,再看七十回金本,至于百二十回版本,可以略过。


原创码字着实不易,你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欢迎跟我一起读诗书,学历史。点个赞,就像是跟我击个掌。

《水浒传》王庆的势力有哪些主要战力如何评价

毫无疑问,王庆是四大寇中颜值最高的,但颜值高并不代表你能力强,虽然王庆造反占据了淮西的八州八十六县,可征西之战是几场外战中赢得最容易的一场。前几天逻辑文史姨总结了田虎方的主要战力,我们也能发现有不少河北将领加入了梁山,因此宋江被安排征西时他们几个也是当仁不让的选择去出战。但田虎篇和王庆篇并非施公原作,为了不破坏故事的逻辑性,所以在王庆篇就需要给这些河北降将都安排一个合理的结局,于是,略显悲壮的“河北将领牺牲记录”就这么被拉开了帷幕。

梁山遇到了第一个淮西悍将乃是中山大将縻貹,索超见到长相如此丑陋的敌将就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提着大斧就去砍縻貹,事实证明索超明显低估的縻貹的实力,二人打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在秦明看来,索超已没有了战胜縻貹的能力,于是赶忙上前助战,却遭到了其他西军头领的夹击,好在孙安、马灵等援军也已赶来,将这几个副将全部杀死。此时縻貹已与索超战到了九十回合,縻貹见羽翼被除,连忙逃跑。

梁山军哪肯罢休,继续追縻貹,神勇的縻貹在逃跑过程中连斩河北降将文仲容与崔埜,又连躲了张清与琼英的数颗石子,可见其出色的反应力与突围能力了。后来在宛州与荆南,縻貹又两次单骑突围成功,这三次突围的表现堪称全书第一人,最终縻貹中柴进诱敌之计死于火炮之下。

那么梁山有五虎将,王庆的纪山军也有五虎,分别是马犟、马劲、袁朗、滕戣、滕戡。按照小说的书写格式,五人的名字顺序大致就是实力高低的顺序,但这五虎的表现确实大相径庭。其中排位最低的滕戡和呼延灼打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滕戡的实力还是略比呼延灼高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哥哥滕戣刚刚因为轻敌被琼英用飞石击中惨被斩杀,滕戡在与呼延灼战斗时也在时刻提防着暗器,故滕戡的实力不会低于呼延灼,既然排位最低的保底都有梁山中虎的实力,那这五人恐怖的实力可想而知。而排在第三的袁朗更是条“疯狗”,他先是大展身手三十多回合用拖刀计杀死金鼎,又生捉黄钺,秦明见袁朗如此嚣张,和他大战了一百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考虑到袁朗战秦明前体力已有损耗,故秦明的实力也不会高于袁朗,袁朗最终死于火炮下,如果能降得此人,无疑又为梁山提供了巨大的战力。

而排在高位的马氏兄弟就没多少表现机会了,马犟只是配合縻貹杀了唐斌,后来被淮西义士萧嘉穗所杀,马劲惨到兵溃时死于乱军中,都没有表现机会。

接着我们要聊聊淮西义士萧嘉穗。萧嘉穗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王庆的部下,他只是无数苦命难民当中的一份子,当宋江来征淮西时,萧嘉穗觉得看到了重生的希望,就带领荆南人民发生暴动,而为首的纪山五虎将马犟也被萧嘉穗所杀,可见他的血性与潇洒了。后来萧嘉穗辞别宋江,浪迹天涯,江湖上只留下了老萧的传说。

卢俊义在全书只有两次败仗,一次败给了管家李固,在淮西又败给了法师李助(李家人克卢员外啊)。但李助是凭借法术操控的剑术击败了卢俊义,这也无可奈何,幸得公孙胜出马,卢俊义力斩李助。

还记得逻辑文史姨曾说过琼妖纳延是全书武力第一人以及史进能吊打林冲的故事吗,今天关于这个梗在这里作一下解释。首先我们知道山士奇曾与林冲打平(当然竺敬的出战也说明了山士奇的实力不会高于林冲),但山士奇在淮西被西军大将酆泰十多回合就击杀了,卞祥上前瞬秒酆泰,但卞祥能秒酆泰却秒不了史进,而琼妖纳延是让史进心怯之人,所以这么一算计,时间打林冲不是问题,琼妖纳延的实力更是强到炸裂。

哈哈,当然,如果只按照回合论和胜负关系的话,琼妖的实力确实恐怖,但我们如果结合当时的场面,就发现这场连续的击杀战中有着不多的主观因素。山士奇被酆泰击杀是因为当时刚刚和卫鹤交手,先刺其马,后刺其人,或许还沉浸在杀敌的喜悦中,亦或者是身体没有扭过来,最主要的是实力确实没有酆泰强,结果被飞马而来的酆泰打于马下。

卞祥在酆泰刚击杀山士奇时也如法炮制,飞马取酆泰性命。书中其实写的很清楚,酆泰杀山士奇时距离离卞祥并不远,所以勇猛的卞祥有机会找准破绽瞬秒酆泰。因此,山士奇和酆泰的阵亡都有客观因素在里面,也多少很好的打破了这个武评怪圈。而史进看似在三十回合能和卞祥战平,但其实从花荣的助战多少就能看出史进从三十回合之后就会渐渐下风,本着友好的态度,花荣没有放箭,而是提枪去助战,结果二人夹击也拿不下卞祥。所以,其实酆泰的实力是高于卞祥的,可惜山士奇,在淮西早早领了盒饭。

强如山士奇的角色都死了,卞祥自然也难逃创作者的笔刀,卞祥在与西军交战时不幸被寇烕的妖火所伤,最终被乱军砍死,先孙安一步去陪山士奇去了。乔道清施法破了寇烕的妖术,斩杀寇烕为卞祥报仇。

最后,淮西大元帅杜壆可是西军的王牌,卢俊义居然与其单挑感到了压力,接着孙安去助战,杜壆才迅速落败。

西军的主要战力大致就是这些,贼王王庆与贼后段三娘到也能打,但远没有这些将领勇猛。征西胜利后,孙安不可思议的病逝了,乔道清见好友病死,就向宋江请辞,马灵见乔道清走了,自己也离去了,至此河北降将全都离开,梁山可以安心的去打方腊了。


文/逻辑文史游

乔道清与马灵最终也去了罗真人处。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郭利仕”原型是谁,为什么看起来像个太监,却又被称呼为将军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郭利仕,原型就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宦官高力士。宦官就是太监,说起太监,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专权乱政,为祸国家。确实,历史上很多宦官都是这样,但是,高力士确可以说的上是宦官里面的一股清流,他能力出众,帮玄宗处理一些事物井井有条,最难能可贵的是,在玄宗晚年时期,在用人,施政方面出现了很多失误,高力士经常委婉的上谏,并不是一味的迎合玄宗,蒙蔽视听,因此,可以说高力士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个正派的宦官。

高力士,这个名字一听肯定不是他的本名,实际上,高力士是唐朝时期的潘州人(今属广东茂名高州市),本姓冯,名元一。本来高力士家在当时也是很是实力的一个大家族,但是武则天圣历初年(约698年),高力士家族遭受巨变,被人诬陷,全家被抄,高力士也被锁拿为奴,并遭受阉割之刑,后被进献入宫。

唐朝景龙年间,高力士被当时尚为临淄王的李隆基所器重。在平定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的叛乱中,高力士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高力士被玄宗视作心腹。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攻陷两京,高力士追随玄宗入蜀,后来跟着玄宗还京。至上元元年(760年),高力士被诬流放巫州,代宗初年,遇赦还京,归至朗州,知悉玄宗太上皇驾崩,遂朝北哀恸,呕血而卒。从玄宗710年被立为太子始,直到762年玄宗驾崩,高力士五十余年都在玄宗身边小心侍奉。

高力士一生历经宣教博士、内府令、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封齐国公,食邑三千户,又加实封三百户,任官五十余年。其中的因素,一方面当然是他准确站队,保住了李隆基这个大腿,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自身的才能,以及为官之道。

武则天之后,唐朝宦官开始进入权力阶层

唐朝前期,政变频发,政局动荡,尤其是自武后末至玄宗初,动荡尤为激烈,自神龙元年至开元初短短八年时间,朝廷先后爆发五次政变,君位四易其手。为了在夺权中加大制胜砝码,皇室成员往往和外朝文武大臣联手,这加剧了君主对宰相大臣的不信任。但是,无论是夺取政权还是巩固政权,皇帝或未来的皇帝都不能唱独角戏,他们身边都需要得力之士辅佐,既然难以相信外朝群臣,就得另寻他人作为心腹辅佐自己,这样,宦官就成了可能的人选。

唐朝宦官份内所掌之事有四:第一,侍奉皇帝、皇后、皇子、嫔妃;第二,皇宫的接待工作;第三,守护皇宫门户与管理宫人;第四,传达皇帝的意思。和任何一个朝代一样,唐朝开国之初也是限制、打压宦官的权力。所以,唐朝前期,宦官的权力并不大。

但是,到了高宗末年,武则天专权,形势发生了逆转,宦官势力开始抬头。武则天为巩固自己势力,打破过去关陇集团独揽朝纲的局面,开始分权于内朝,并逐渐倚重内朝,内朝宦官逐渐受到器重。武则天之后,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后妃公主皆曾先后擅政专权,阉人宦官被大量启用,委以高官重任。

唐中宗时能够进入品官等级的宦官,已经数以千计,宦官可以监军,五品以上可以养一子,监军和养子制度,为宦官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培植党羽,掌握兵权,开了方便之门。玄宗时,“宦官黄衣以上三千员,衣朱紫千余人,其称职者,拜三品将军,列戟于门。”因此,太监被授予将军的职位,在玄宗时期已经是很常见了。

此时,以高力士为首的大批宦官,开始从宫闱侍从的地位走向政治前台,玄宗以中官高力士、袁思艺承恩遇,特置“内侍监两员,秩三品,以授之。”

可见,唐朝大致以武则天专权为界,此前宦官势力受到抑制,此后武则天为培植自己的势力,开始重用内朝宦官,宦官势力因此逐渐加强,人数逐渐增多,官品逐渐增高,权限逐渐扩大,甚至成为一个统治阶级。

到玄宗时期,高力士就在这一“统治阶级”中脱颖而出,玄宗对他是极度信任,很多事情都让高力士处理,“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当然,高力士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脱颖而出于众位宦官中,自然与他本人有突出的政治、军事才能有关。

政治才能

应该说高力士的政治才能在他选择靠近时为藩王的李隆基就已经初现端倪了。在当时政局动荡、朝廷内部各种势力明争暗斗之时。身为宦官必然要选择合适的主子。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而在当时多种政治势力角逐中,高力士没选择懦弱的中宗、眼高手低的韦氏、阴险狠毒的太平公主,而是选择了年富力强、精明干练的李隆基。这已经显示出高力士对时事敏锐的洞察力。

高力士作为玄宗的心腹,在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非常具有政治眼光。

1、适时力荐李亨为太子。

开元二十六年五月,太子瑛死后,当时因武惠妃得宠,李林甫等人皆欲立武惠妃之子寿王瑁为太子,而忠王李亨年长又恭谨,玄宗虽意欲立忠王为太子,却又犹豫不决,这时候高力士劝宗“推长而立,谁敢复争”。李亨能被立为太子,高力士起了重要重用。

2、“传王言而有度”

高力士虽为玄宗亲信,但他并未仰仗“万乘腹心、恩遇特宠”而骄纵跋扈,而是能够和宗室、内朝、外朝的各类人众搞好关系,尤其是及时沟通君臣关系,解除误会,加强君臣联系,丹心事主。

如开元十四年(726年),宰相张说被弹劾而遭到问责,玄宗让高力士去探视张说,高力士探视张说后回奏玄宗说:“说蓬首垢面,席藁,食以瓦器,惶惶待罪。”皇帝因此心生不忍之心,高力士趁机向皇帝进言:“说曾为侍读。又于国有功。”张说聪明有才,又忠于玄宗,加之高力士关键时为其说公道话,使得玄宗念及旧情,最终张说没有被获罪。

还有一件事,就是化解了宰相姚崇和玄宗之间的矛盾。姚崇当宰相时,有一次向玄宗询问郎吏这一职安排谁比较合适,当时在大殿上姚崇问了几次,玄宗都没有答复。姚崇并不知道玄宗的意思,还以为玄宗认为自己在结党营私,下朝后惴惴不安。这时候,高力士奏请皇上说:

“陛下初承鸿业,宰臣请事,即当面言可否。而崇言之,陛下不视,臣恐宰臣必大惧。”

意思就是陛下应该给宰相一个明确的答复,如果陛下无视宰相的话,肯定会让下面的大臣诚惶诚恐。玄宗回复说:

国家大事禀报奏请于我即可,但是,“如郎署吏秩甚卑,崇独不能决,而重烦吾耶?”

意思就是国家大事连跟我说就行,但是,郎吏这种小官,宰相自己就能决断了,为什么还要拿这种小事来烦我。可见,虽然姚崇为一代名相,职场经验还是欠缺。后来高力士将玄宗的想法解释给姚崇听,姚崇才释怀。君臣间发生误会时,调解人很关键,调解得好,君臣间解除误会,成就一段君臣和谐相处的佳话,调解得不好,加深君臣嫌隙,其结果可能会导致贤臣得不到君主的重用,于国不利。高力士由于“传王言而有度”成就了玄宗“大度”的佳话,此后,明君和贤臣通力合作,造就了开元盛世的局面。而高力士在众大臣中,也获得了很高的威信,大臣们并没有因为他是宦官而轻视他。

3、顺而不谀,谏而不犯

这是说高力士对皇帝的进谏非常注重选择时机,能够表达自己的劝谏的意思,但是又不冒犯皇帝。唐玄宗登上皇位后,励精图治,唐朝一度出现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但是,此后玄宗逐渐骄奢,重用奸臣,沉溺女色,逐渐不理朝政。

天宝三载(744年)唐玄宗对高力士说:“朕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

高力士从维护李唐政权反对皇权旁落的角度出发说:“天子巡守,古之制也,且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彼威势既成,谁感复议之者。”

但是,高力士的耿耿忠心遭到了玄宗的训斥,说他“今所敷奏,未会朕心。”

小心谨慎的高力士于是委婉解释说“臣生于夷狄之国,长自升平之代。一承恩渥,三十余年。尝愿粉骨碎身,以裨玄化;竭诚尽节。上答皇慈。顷缘风疾所侵,遂使言辞舛谬。今所尘黩(陈述)。不称天心,合当万死。”

可见,高力士上谏,并不像那些刚正的谏臣一样,皇帝不纳谏,就要死要活,以死相逼,而是顺势而下,当然,这也可以称之为圆滑,毕竟,宦官的职责和外朝言官不同,制度上的规约要求身为宦官的他只要做好侍奉皇帝、皇宫接待等工作即可,所以,那些劝谏皇帝勤政、亲政的做法只能把握时机,适时进谏,一旦龙颜不悦,则要另选佳机。他这种以退为进的做法反而收到较好效果———后来,玄宗觉得高力士的话也有道理,还安慰了高力士一番。“顺而不谀,谏而不犯”,表明高力士是一个既聪明又谨慎的人,这也是他能在玄宗身边五十多年的原因。

        

军事才能

虽然我们难以从有关的宫廷政变记载中看到高力士的军事才能的展现,但我们通过对相关材料的梳理,还是能够发现高力士同样有相当的军事才能。

高力士自家庭突遭变故,被阉割送入宫中之后,被武则天重点培养,“学业日就,文武不堕,必也射乎。五善即闲,百发皆中,因是有力士之称。”可见高力士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太监。

这从下面一件事情也可以看出来,开元二年(714年),玄宗到新丰骊山检阅军队,高力士“扈从车驾,幸三山宫,… …有二雕食鹿,上命取之… …公以一箭受命,双禽已飞,控弦而满月忽开,饮羽而片云徐下… …英主惬心,赞其中隽。”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高力士的射箭技术着实了得。

高力士死后,墓碑有如此记载:“武后故,韦氏窥大宝,已成祸梯。公实勇进,提剑而起。扶皇运之中兴,佐大人之利见。”此碑立于高力士死后十五年,他那时已经失势,说明这碑文是对他客观介绍,而非不实的吹捧。

结语

虽然宦官为祸是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力士也可以说是唐朝首位权力较大的宦官,但他和其他为祸的宦官显著不同之处是,他虽身居显位,并未擅权乱政,而是“传王言而有度,持国柄而无权”。竭尽忠心,至诚为上,故而,明朝大思想家李贽给予高力士很高的评价:“高力士真忠臣也,谁谓阉宦无人?”。在形势波云诡谲、矛盾错综复杂的宫廷中,高力士能够被委以重任,在玄宗身边五十多年,除了他有忠诚、悟性高、聪慧等才能及处世哲学,辅政时能够适时进忠言,善于联络君臣,并能做到“中立而不倚,得君而不骄,顺而不谀,谏而不犯”的品质外,还有有“文武不堕、百发皆中”的军事才能。因此,在辅佐唐玄宗上位、辅助玄宗平定系列政变、开创盛世的壮举中,成为少有的颇有作为的宦官。所以,即便他一度被贬,但最终获平反,且在代宗朝被“赠扬州大都督”并下诏立神碑以纪念。

郴州市庹登车现在任什么职务

庹登车我不知道,我想您问的应该是郴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庹登军吧,此同志曾任桂阳县县长,是土家族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