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王允是什么人物?汉桓帝后人对他评价如何被诸葛亮拿来当反面教材_北宋_宦官_王朝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赵津 北宋 宦官 王朝

本文目录

  • 唐朝王允是什么人物
  • 汉桓帝后人对他评价如何被诸葛亮拿来当反面教材
  • 宋朝经济发达,但为何打仗总是失败
  • 北宋与西夏的“好水川之战”北宋为什么会战败

唐朝王允是什么人物

很多人熟悉知道东汉末年的司徒王允,用美人计让吕布刺杀了董卓,闻名于历史。唐朝时期有叫王允的人呐?这很难说清楚,毕竟唐朝时期的人口非常多,难免有和东汉王允重名的人存在。不过唐朝较为出名的人士中姓名是王允的真没有啊!(唐朝王允剧照,王宝钏的父亲、宰相,逼迫自己女儿以平民身份嫁给薛平贵)

“唐代王允”因何出名?

根据古代戏曲传说和热播现代电视剧《薛平贵和王宝钏》中有一个唐懿宗时期的宰相王允,他是王宝钏的父亲。

《薛平贵和王宝钏》中,唐懿宗的宰相王允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他为了给自己的三女儿王宝钏招亲,举办了抛绣球的大型活动,没想到穷书生薛平贵得到了王宝钏的绣球。宰相王允看薛平贵一介书生,嫌贫爱富,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薛平贵。而王宝钏自愿嫁给薛平贵,薛平贵从军之后,王宝钏独守寒窑18年,终于迎来了薛平贵的归来。

薛平贵从军之后,跟随唐朝军队征讨西凉,躲过魏豹(垂涎王宝钏美色)的多次暗算,去了西凉国主的公主玳瓒,成了西凉国的国主。(王宝钏剧照)

薛平贵最后回归长安,迎回了苦守寒窑18年的王宝钏。(薛平贵和王宝钏剧照)

唐代王允、薛平贵、王宝钏是不是真的?

纵观唐朝一代的宰相,没有一个名字是叫王允的,查无此人!而薛平贵、王宝钏也是虚构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说《薛平贵和王宝钏》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薛平贵、王宝钏、王允在历史中都没有记载。

不管是电视剧《薛平贵和王宝钏》还是戏曲中的各种形象应该都是虚构的。后人将薛仁贵和薛平贵这两个人混淆为是薛家一个家族的,但薛仁贵是真实历史记载人物,是唐初的名将,薛平贵则是子虚乌有的。

薛仁贵生活的年代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期,曾经击败九大铁勒、降服高句丽、大破突厥,历史上留下的典故有:

1.“良策息干戈”

2.“三箭定天山”、

3.“神勇收辽东”

4.“仁政高丽国”、

5.“爱民象州城”

6.“脱帽退万敌”

薛仁贵和薛平贵在历史上丝毫没有关系的。薛平贵归于民间传说和戏曲中流传,并且历史原型也非常模糊不清,很难找到类似的原型。(薛仁贵雕像)

再者,有关唐朝宰相女儿抛绣球之说也是不成立的,那时讲究门当户对,选女婿要有一定的资格的,平民百姓连入围的资格都没有。譬如唐高祖李渊就是类似于选女婿时中选的,称“雀屏中选”,当时参加相亲比武的都是贵族子弟,身份都很高贵才有资格的。

汉桓帝后人对他评价如何被诸葛亮拿来当反面教材

东汉有14位皇帝,在位时间超过20年的,只有4位。分别是:

  1. 在位33年的开国之君,汉光武帝刘秀。
  2. 在位21年的汉桓帝刘志。
  3. 在位21年的汉灵帝刘宏。
  4. 在位31年的汉献帝刘协。

这就很恐怖了啊,因为除了刘秀以外,另外这3位皇帝,在历史上都比较有“名气”。什么名气?当然是很差的名气!

汉献帝刘协,那就别提了,在位31年,也做了31年的傀儡皇帝。先后被董卓、李傕、曹操接手,最后还丢了大汉江山。

那么汉桓帝和汉灵帝呢?诸葛亮在《出师表》里,曾经提到过这么一句话: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啥意思呢?简单解释一下:

刘备常常找诸葛亮坐在一起唠嗑,提到西汉的时候,他们俩就连连点头,认为西汉的皇帝亲近贤臣远离小人,所以西汉兴盛。

可两人提到东汉的时候,就连连摇头,为啥?因为东汉皇帝亲近小人,远离贤臣,所以东汉衰败。尤其是汉桓帝和汉灵帝这两个家伙,直接拖垮了东汉。

好家伙,汉桓帝刘志能够进入诸葛亮的《出师表》,并且被刘备当成反面教材来看待的皇帝,绝对不简单啊!那么汉桓帝究竟是个怎样的皇帝呢?

一、外戚梁冀手里的玩偶。

东汉王朝是个很特别的王朝,这个王朝的儿皇帝非常多。皇帝年纪小,不能自己主政,那得依靠谁呢?当然是母亲家的人和身边的宦官了。

因此东汉王朝,长期陷入宦官和外戚相继执政的现象中。汉桓帝时期也是一样,毕竟,他的皇位纯粹是捡来的。看看他前面的几位前辈是谁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1. 第一,汉顺帝刘保的皇位,是宦官们用密谋争取来的。所以汉顺帝时期,宦官长期掌权。而汉顺帝的皇后梁妠有一个很霸道的哥哥梁冀。梁冀和宦官合作,把持朝政19年,直到送走30岁的汉顺帝。
  2. 第二,汉冲帝刘炳2岁继位,3岁就去世了。梁冀甚至还没来得及架空他。
  3. 第三,汉质帝刘缵,是梁冀从汉室宗亲中挑来继承大位的。这孩子8岁登基,9岁就被害了。别看他年纪小,他看梁冀不爽,送了他个外号“跋扈将军”。梁冀差点没气死,果断将其毒杀。

这么一来,汉桓帝刘志,才被梁冀弄来做了皇帝。现在你就明白了,汉桓帝前面3任皇帝,清一色都是梁冀的傀儡,直接导致他也成了梁冀的傀儡。

可是汉桓帝不甘心啊!便打算除掉梁冀。但是汉桓帝能利用的资源实在是太少了,只有向自己身边的宦官求助。

宦官们本来就有掌权的历史,如今听了汉桓帝的调遣,别提多高兴了!因此在汉桓帝的布置下,宦官们合伙把梁冀给收拾了!

二、又成了宦官手里的傀儡。

除掉了梁冀,汉桓帝终于松了口气。为此,汉桓帝十分感激那帮宦官,打算给他们加官进爵。他将五个主要宦官都给封了侯,史称“武侯”。

这下麻烦了,这五个宦官,自此开始接管朝政,朝中军政大权,都落在了他们手里。汉桓帝刚出虎穴又入狼窝了!

汉桓帝隐隐约约也发现了宦官们的嚣张跋扈,大有当初梁冀的风采。为此汉桓帝也开始慢慢限制他们的权力,不过效果有限。

因为汉桓帝的方法没用对,他为了抑制这五个宦官,又增加了新的宦官进入权力圈子,结果新上台的宦官,虽然分了那五个宦官的权力,同时自己也实力大增。

封超新丰侯,二万户,璜武原侯,瑗东武阳侯,各万五千户,赐钱各千五百万。悺上蔡侯,衡汝阳侯,各万三千户,赐钱各千三百万。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又封小黄门刘普、赵忠等八人为乡侯。自是权归宦官,朝廷日乱矣。---《后汉书》

这种做法,等于换汤不换药。汉桓帝始终没有下狠心,对这帮宦官痛下杀手。所以朝政开始日渐衰败。

三、党锢之祸,汉桓帝灭了一帮忠义之士。

宦官掌权,倒也不是不行。毕竟历史上有本事且有良心的宦官,不乏其人。可关键是,汉桓帝扶持起来的这几个宦官,清一色,都不是什么好鸟。

他们利用职权,为自己牟利。勾结地方官员,侵吞私人财产。几乎是无恶不作。至于治国,对不起,他们没这个本事。

这下好了,要是继续这么搞下去,汉朝没几年可活的了。为此汉朝不少忠义之士,开始组成反宦官联盟,打算合伙对抗宦官。

  1. 比如说南阳太守成瑨,在得知汉桓帝大赦天下的时候,依旧诛杀了和官宦交好的当地富商张汜及其200多名宗族、宾客。
  2. 还有汝南太守刘质,也是忽略了汉桓帝的赦令,将小黄门赵津打死了,这才上报给了朝廷。

宦官们发现自己的手下纷纷被这帮人收拾了,自然很不爽啊!因此跑到汉桓帝那儿告状。汉桓帝只看到自己的命令被人忤逆了,却不管背后有什么原因,所以诛杀了成瑨和刘质。

尝到甜头的宦官,开始利用这件事大肆清除反对派。他们不断怂恿汉桓帝,下令逮捕200多个有志之士。一时间搞得人心惶惶。

总结:汉桓帝的主要问题是比较蠢。

这种评价一点儿也不过分,为啥?因为他看不到现象背后的本质。他看到有人违背了他的赦令,所以知道杀掉这些违背者。但他看不到为何有这么多人违背他的赦令。

他明知道宦官乱政,对朝政没什么好处。可他没有正面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挑选更多宦官进去分权,结果导致越来越多的宦官跃跃欲试。

他只看到身边的宦官帮他解决了梁冀,却看不到身边的宦官压根就没有治国的才能。所以说汉桓帝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岂不知,肉眼所见的,未必就是真相。

诸葛亮所说的小人指的就是这帮宦官,而贤臣,或许就是汉桓帝下令抓捕的那些牵涉党锢之祸的文臣。这样的皇帝统治汉朝,汉朝能好才怪。

参考资料:《后汉书》

宋朝经济发达,但为何打仗总是失败

公元960年,后周皇帝柴荣的宠将,殿前禁军统帅赵匡胤于陈桥驿黄袍加身,代周建宋,北宋统治政权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北宋王朝在立国之初,就秉承了周世宗柴荣励精图治,馀剩未尽的威力,经过先南后北、“缓进急战”的战略部署而统一了半壁江山。

可是,赵宋王朝在和东北地区由契丹人建立的辽朝政权乃至崛起于西北之地大夏国政权的长期周旋对立中,北宋却是一直败在下风,处于劣势,而败多胜少。

赵宋与契丹的之争,首先是源于疆域所属的问题,也就是“幽云十六州”统治权的纷争。

众所周知,“幽云十六州”的军事价值,自秦汉、魏晋南北朝、唐朝时期就一直是极其重要的边陲重地,原隶属于中原王朝所有。

公元936年(清泰三年)间,五代十国时期,开辟后晋政权的后唐政权大将沙陀族人石敬瑭起兵反唐,后唐兴兵讨伐,大军兵临城下。

石敬瑭则受困于太原城,在内忧外困之际,向辽国皇帝耶律德称臣纳贡,为了能得到契丹人的帮助,而把雁北地区与华北平原上的十六座军事重镇,大手一挥,拱手献给了契丹政权。

公元979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间,北宋太宗赵光义统帅三军御驾亲征北汉政权。

北汉末主刘继元献城而降,立国二十八年的北汉政权自此亡国。北宋在消灭北汉之后,乘势北上,欲借歼灭北汉之余威就势攻陷幽州之地。

但是,公元979年和986年间,宋辽政权在幽州地域先后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军团鏖战,最终皆以北宋大军全面败北而告一段落。

从此,赵宋王朝由主动攻击变为战略防御,至宋亡,也未在主动击之。

公元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间,辽国太后萧燕燕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契丹铁骑再次纵深踏入到了中原腹地,大军兵临澶州城下。

北宋王朝迫于形势所迫与辽国签署了城下之盟,采取向辽国进贡岁币的形式来交换暂时性的政局安定。

(宋朝每年送给辽国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宋真宗赵恒与辽圣宗耶律隆绪结为异性兄弟,并尊称辽国的萧太后为婶母。此次事件发生于澶州,因而称之为“澶渊之盟”)

宋夏之争!

但是,伴随着西北地区党项拓跋氏族的崛起,宋朝和西夏政权之间“战与和”一直是北宋王朝外交政策的中心焦点。

公元1038年,党项族魁首李元昊建国称帝,立国号为大夏,宋夏之间的诸多矛盾也日益激化频发。

公元1040年,西夏的党项大军屡次发动攻宋战争,先后在三川口之战、好水川等一系列战争中连续战胜北宋军队。

公元1048年,元昊之子,西夏太子宁令哥在没藏皇后之兄,国相没藏讹庞的唆使下持刀弑父,西夏政权过渡到李谅祚,李秉常两朝。

公元1071年,由于西夏内部政变不休,北宋统治者决定部署五路大军伐夏,但依旧是被西夏所击败。

最终,北宋因为战败所迫,为换取西夏王朝能息兵休战,再次复用进贡岁币的方式向西夏妥协。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间,北宋王朝战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阶段,金国的大军一举攻陷北宋京城,劫持了宋徽、钦二帝等众多大臣与百姓,北宋政权自此沦亡。

不得不说,北宋王朝自建国到灭亡,一个存在了大约一个半世纪,期间频频与辽朝、西夏、金国等政权爆发了诸多的大小兵戈争锋。

但是,北宋却是败多胜少,究其原因是为什么呢?

首先,站在客观规律而言,宋朝军队的战斗力量远远逊色于一直游牧于北部地区的骑兵。

因为,活跃于西北地区的党项羌、崛起于东北地区的契丹、女真等皆是游牧民族,其具有机动灵活、善于骑射的特点,站在军事角度上来看,这种特征属于是集团化的骑兵作战体系,所以在旷野地带开展大规模的奔袭作战中拥有绝对性的优势。

鉴于北宋王朝没有足够的马匹,北宋军队仅能以步兵为主,部队在跋山涉水后征战于地势险要却又非常不熟悉的地域环境中,自然也就难以施展出自身的优势。

另外,由于“幽云十六州”等军事要地均隶属于辽朝,以至于北部地区的天然边防屏障尽失。

阴山山脉、燕山山脉、恒山山脉,本是中原历朝统治政权历防范东北地区各游牧民族进犯的天险边防,在其陷落北方政权后,游牧于东北地区的辽金铁骑可以随心所欲地驰骋南侵,所以,北宋军队无险阻可据守,自然难以与之对抗。

所以,客观来讲,北宋王朝显然已是处于极为不利、甚为严重的一种环境与形势下,可是若是站在主观意识形态上来加以剖析,宋所处于的境况貌似甚是不利。为何这么说呢?

首先,拿第一次幽州之战来说,宋太宗赵光义攻陷北汉太原之后,轻率盲目、恃勇轻敌,没有顾及将士们的疲劳不堪,仓促北上。其最终的结果则是停顿困于坚城之下,故未能及时有效地阻击敌人的增援之兵,以至于宋军遭受腹背夹击,导致宋朝大军全线溃散。

其次,在第二次爆发幽州之战时,恰逢北方辽国政权势力正盛,赵光义判断失误,自以为辽国主幼小、母弱,趁其之危,兴兵伐辽,结果又是大败亏输,赔了夫人又折兵,无功而返。

公元1125年,金国大军首次陈兵开封,围而攻之,得于诸路北宋勤王之师陆续驰援而迫于形势所迫北撤。

此时,北宋的执政者非但没能从中总结以往失败的教训,加以强化边防战备,反倒下令驱散诸路之增援之兵,卑躬屈膝,一味求和,最终导致金国大军修生养息之后,重整旗鼓,再度挥师杀来,致使北宋京都城破国亡。

根据以上之剖释,足以说明北宋王朝在战略部署指挥上,犯下了极其严重的决策性失误,这也是其频频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的首要原因。

同时,北宋政权的军事轨制上的弊端亦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人尽皆知,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及其弟赵光义皆是行伍出身,又是依靠军事力量而篡取的王朝,所以针对统御英勇善战,兵多将广的武将们持有防范戒备之心。

赵匡胤先是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好戏,劝退了一批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其后又创建了枢密院三衙统兵的军事制度,部署与实施了“发兵之权”与“握兵之重”兵事体制的分离。

“兵符出于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靖康要录》

非但如此,北宋政权的统治者为了有效地预防边防将帅们拥兵割据一方,固守自重,又推行与实施了“更戍法”,致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非自然现象,形成了兵将互不相识的一种严重恶果。

又因为,宋朝时期的执政者奉行“重文轻武、用文制武”的国策。因而自宋真宗赵恒即位以后,采用文臣受命充任地方统兵的最高领导者来监督将领外出征战亦成常规做法。

另外,宋朝为了能削弱与制约诸武将的领导权,居然奇想天开,不切实际地独创出了“将从中御”的举措。

“将从中御”意指就是以阵图之法约束前线的统兵将领。

详情请参阅果儿的另一篇文章:

其意就是说在与敌交战之前,先是由帝王与朝廷的臣子们根据自己主观臆度拟定好的战略战术攻防阵图之略,将其交给前线作战的统兵武将,按照阵图之法依次排兵布阵。

因而说,这种荒诞失实的形式彻底地背离了军事作战指挥最基本的大纲。

毕竟,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北宋政权这种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的行军布阵之法显然也是导致战争失败的罪魁祸首其一。

北宋政权推行军事轨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无非是为了想巩固强化皇权对军队的掌控,以防御武将以下犯上,拥兵叛乱。

但是,从某种角度而言,北宋的这项革新举措,的确是显现了其厥功至伟的影响。

可是,这种统治者权力的强化怎是以放弃北宋部队战斗力为代价所交换而来的一种后果,其直接导致的恶果就是以北宋大军在外部战场上的懦弱无能。

最后,北宋王朝长期形成积贫积弱的现象,也是直接致使其对外战争发挥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人皆知,北宋政权本是经济强盛,文化繁荣,按理说,其与辽、金、西夏等政权相比较而言,是一个国力富足强盛王朝,不过,因为历史因素与实际处境等缘故,财政问题却一直捉襟见肘。

北宋王朝财政穷困的原因,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导致。

第一、冗官冗兵的问题,北宋皇权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由于主观意识的日益膨胀,豢养了数量庞大的官员与军事力量,为此要担负着数额巨大的俸禄与军费开支。

虽然北宋军事数量庞大,但却源于军事轨制的诸多弊端而萌生出种种软弱无力的一种现象。

第二、岁贡的问题,北宋为了向辽国与西夏王朝年复一年地支付数额巨大的“岁币”,因而,日积月累导致繁重的“岁币”现象,引发国库空虚,民穷财尽,以至于国势再无繁荣富强之机。

妇幼皆知,任何的军事行为均凭借国家的财政作为依托,积弱积贫的北宋王朝既然没有办法为增强国防军事力量投入巨资,北宋政权武装部队战斗力的强化因而也就属于是无稽之谈。

北宋与西夏的“好水川之战”北宋为什么会战败

北宋与西夏的“好水川之战”北宋必败,因为北宋战前准备不足,对敌情不清楚,战役粮草不足;两个主将意见不一,亦攻亦守,兵力不足;北宋军事体制弊病,三权分立,武将冒进。下面聊一下个人看法。

一.北宋战前准备不足,敌情未明,粮草不足

北宋战前准备不足,对敌情不明,仓促应战。战前没人想到,此次西夏李元昊是举国之力主动攻击北宋,军队数量既达十万多;并先在好水川设伏,然后诱宋军入套,以优势兵力进行伏击作战。好水川之战北宋可谓两眼摸黑作战,岂能不败。

古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是,北宋长期对辽、夏两边作战,国力不再充实,军队的粮草供应也出现不足,开始影响军队战斗力。好水川之战,宋军追击西夏军过程出现,“刍粮不继,士马乏食者三日”。

二.北宋主将意见不一,亦攻亦守,兵力不足

北宋主将鄜延路范仲淹和鄜延路韩琦的战略意见不一,战法相反。韩琦主张主动进攻,追求集中兵力深入西夏境内,寻找主力进行决战;而范仲淹则主张积极防守,先巩固城防等待西夏来攻,然后再伺机进攻。

两个作战主将意见不一,亦攻亦守,造成北宋可用的兵力不足。本应联合参战的两支宋军,最终只有韩琦的鄜延路宋军参加好水川作战,北宋的作战力量被人为严重削弱,此时北宋主动出击,焉能不败!

三.北宋军队体制弊病,三权分立,武将冒进

北宋军事体制固有弊病,设立枢密院、两司三衙、率臣的“三权分立”制,由枢密院指挥军队,军队归两司三衙管,率臣将领临时受命领军。该体制虽然避免了唐朝节度使拥兵自立的毛病,但是造成北宋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兵将临时组合,将领无法有效组织军队作战,严重影响了北宋军队战斗力。好水川之战,北宋军队各打各的,兵将组织混乱,也是战败的一个原因。

另外,武领任福不听从主将韩琦命令,轻率冒进轻装尾随追击敌军,最终北宋军队人困马乏,粮草不济,饥渴交迫被西夏优势伏兵以逸待劳而聚歼。

以上是#凝沙成石#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