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是一首什么诗?南阳韩翃,因一首诗而名扬千古,飞黄腾达,他的《寒食》到底有什么魅力_寒食_寒食节_宦官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寒食 寒食 寒食节 宦官

本文目录

  • 寒食是一首什么诗
  • 南阳韩翃,因一首诗而名扬千古,飞黄腾达,他的《寒食》到底有什么魅力
  • 韩翃的《寒食》想表达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 “寒食东风御柳斜”中的“斜”字读音什么
  • 古诗,寒食的主旨
  • 为什么要废除寒食节,而只保留了清明节
  •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的意思是什么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全诗是什么意思
  • 清明节和寒食节一样吗,他们俩的区别是啥呢
  • 《寒食》中的飞字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寒食是一首什么诗

 1、寒食是一首讽喻诗。  

2、《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注释  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斜。  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4、创作背景  寒食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之推。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宋人就说过:“人间佳节唯寒食。”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勤政为民。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纪其实:“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参照。

南阳韩翃,因一首诗而名扬千古,飞黄腾达,他的《寒食》到底有什么魅力

有些古诗如美酒,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它散发出不一样的醇香,韩翃的《寒食》就是其中之一。请先看全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乍看这首七言绝句很简单,你的眼前会浮现一幅春日画卷:暮春的皇城落花成阵,御苑的杨柳在寒食的春风中飘摇,黄昏时分汉宫里传送蜡烛,袅袅青烟飘散在五侯的宅第里。然而,细品之下这首诗有三个独具魅力的地方。

一、在唐德宗和士人的眼里,这首诗描绘了盛世承平的景象。因此,这首诗受到德宗赏识,从此韩翃飞黄腾达。

白昼的皇都,处处花飘飘,皇宫御宛柳斜斜,游人们无限陶醉。“飞”和“斜”字灵动无比,令人心弛神往。

日暮时分,皇宫里走马传送蜡烛,五侯家里烟气祥瑞,皇室的气派自内而外地发散。“传”和“散”字栩栩如生,情景如在眼前。

然而,果真如此吗?

二、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讽谕诗,语言浅显易懂,艺术效果却是入木三分,所以韩翃凭借此诗名扬千古。

介子推携老母归隐深山,晋文公为了让恩人出仕,火烧绵山,母子二人抱树而亡。晋文公后悔不迭,将寒食作为介之推的纪念日,这一天禁烟火,吃冷食。

到了唐代过寒食,百姓遵循旧俗,但皇帝可以下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享受特权,出现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局面。

于是,作者巧妙地引用典故,暗讽了唐中宗以来被皇帝宠幸、飞扬拔扈的宦官权贵们。“汉宫”暗指“唐宫”,与白居易写的“汉皇重色思倾国”有异曲同工之妙。“五侯”本指东汉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暗指唐王朝被宠幸干政的那些宦官权臣。蘅塘退士在本诗后有个批注:唐代宦官之盛,不减于桓炅。诗比讽深远。

那么,这首诗还会别有深意吗?

三、寒食节游玩,作者逸兴大发,陶醉在皇城春景中不能自拔,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

唐宋时,寒食是人们游玩的好日子,韩翃也不例外,虽然寄人篱下不得意,但眼前的春色还是令他迷醉。

当时的情境,有点像《庄子.齐物论》里描写的庄周梦蝶,梦里庄周变蝴蝶,梦外蝴蝶变回庄周。韩翃就想:那些落花就是自己,春风中的御柳也是自己。可惜,日暮时分皇宫走马传烛的喧嚣把他的梦惊醒,又做回了落魄的诗人。

窖藏美酒香不同,这就是韩翃《寒食》的魅力所在,历经数代而不衰,被人们广为传诵。

韩翃的《寒食》想表达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问题:韩翃的《寒食》想表达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前言

韩翃的这首七言绝句,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他还因此而获得晋升,成就了一番佳话。

一、皇帝说,与此韩翃

唐朝德宗皇帝在位时,缺少一个起草文书的人,中书省选的人皇帝却一个也没有看中。大臣们问皇帝自己有没有看好的人。皇帝说:这个职务给韩翃吧。

这下子,大臣们犯难了,因为当时有两个韩翃,于是把两位都报了上去。皇帝御笔批复到: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与此韩翃。

韩翃当时已是迟暮之年,同僚们大多比他年轻,都不太尊重这个老头子,据《本事诗》记载:

时韩已迟暮,同职皆新进后生,不能知韩。共目为恶诗韩翃。翃殊不得意,多辞疾在家。唯末职韦巡官者,亦知名士,与韩独善。一日夜将半,韦扣门急。韩出见之,贺曰: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诰。

当时只有一个韦巡官与其关系不错,他得知这个消息时,半夜赶来报喜,韩翃一开始还不相信。后来说到皇帝说给写《寒食》这首诗的韩翃时,他才半信半疑,结果,早晨就接到了通知。

韩翃因一首这首《寒食》而被皇帝赏识,后来他官至中书舍人,成为大历十才子中职位最高的人。

二、青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的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前2句写景,同时说明的时令: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后2句,才是这首诗的主旨:

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的时候,家家户户禁火。寒食后重新生火,被称为“新火”。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曾经写道: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时辰一到,皇帝赏赐新火给大臣,首先收到皇帝的赏赐之人,自然就是皇帝最为亲近、朝中最为显赫的人物了。

三、“五侯”寓讽

这首诗中的五侯,是一首诗中的关键形象。一般认为,这里的五侯,是指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宦官为侯,世称五侯。

东汉的梁冀以外戚身份专权近二十年,汉桓帝诛灭梁冀的行动中,宦官单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五个人立下了大功,因此被同时被封侯。

从此,朝政大权落入宦官手中。

而唐朝的灭亡,很大的原因,是由于中唐以后的宦官作乱。因此这首诗中的“五侯”二字,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

从整首诗来看,是一派祥和的面貌,但是五侯二字,却暗含讽喻。

四、宦官的利与弊

唐德宗李适(kuò)在位前期,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甚至在即位的当月,就将暗怀异图的宦官刘忠翼赐死。

但是“泾师之变“时,唐德宗信任的禁军武将却没有起到召集士兵守卫的作用,反而是身边的宦官保护了他。

后来,李适重返京师后月,就将禁军分为左右两厢,分别有宦官统领,从此开了宦官掌握禁军的先河。

结束语

建中(780年正月-783年十二月)是唐德宗的年号, 泾师之变发生在建中四年。

据说唐德宗欣赏韩翃时,大约也在建中年间,当时的唐德宗,应该还没有重用宦官。《围炉诗话》中说:

“唐之亡国,由于宦官握兵,实代宗授之以柄。此诗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见意,唐诗之通于春秋也。”

唐代宗是唐德宗的父亲,唐代宗被宦官李辅国等拥立为帝,在唐代宗时期,宦官开始掌握兵权,因此这首诗中的讽喻之意,唐德宗并不在意。

假如在泾师之变后,皇帝转变了对于宦官的态度,也许对于五侯与宦官的联系可能还更欣赏吧。

@老街味道

“寒食东风御柳斜”中的“斜”字读音什么

拓展:

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

1.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这种类型的多音字在文言文中叫做“破音异读”,约占到全部多音字的80%。对这类多音字,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读音加以辨析、记忆。如“将”:jiāng(可作动词或副词等),动词可作“带领”解,副词可作“将要”解;jiàng(名词),作“将帅”或“大将”解;qiāng(动词),作“愿”“请求”讲,如“将子无怒”(请你别生气)。

2.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如“薄”:báo,不厚的意思,一般单用,薄饼、薄纸;bó,一般用于合成词,薄礼、厚古薄今;bò,薄荷(专有名词)。

3.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如“给”:口语读gěi;书面语读jǐ,给予、给养。

4.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这类多音字比较少,仅限于部分地区。如“忒”:tè,差忒(差错之意);tuī(方言),风忒大、房子忒小(忒:太)等。

5.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而形成了多音字,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等。

古诗,寒食的主旨

1、《寒食》主题:诗人借古讽今,含蓄表达了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的嘲讽。

2、《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知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4、写作背景: 寒食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道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之推。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内游玩的好日子,宋人就说过:“人间佳节唯寒食。”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容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勤政为民。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纪其实:“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参照。

为什么要废除寒食节,而只保留了清明节

寒食节从来没有被废除,只是与清明节时日相近,早一两天,所以自唐、宋后,逐渐被合并。现在人往往只知道清明节扫墓祭祖,忘了寒食节的习俗和来历,其实寒食节在唐宋之前是非常重要的节日。

唐宋以来有不少关于“寒食”的诗,由此可以证明唐宋时期“寒食”是个重要的节日。

“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翃写寒食的诗最有名,“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从这首诗里可知的信息是“寒食”在春天,诗里的“春城”指的就是春天的长安城。寒食还要禁火,所以宫中才会以蜡烛颁赐“五侯”以示恩宠,而且至少在汉朝就已经有这个习俗。

寒食禁火在唐代另一个诗人沈佺期的诗里也有所描写,“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可见寒食节是普天之下都要熄火的。为什么寒食要灭焰禁火呢?这个习俗传自于先秦时“改火”的传统。《论语*阳货》里有一段提到“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旧的谷子没有了,新谷长成,燧石钻木取火轮替一遍,一年已经过完了。“改火”是当时四季用火的制度,每一个季节取火所用的木头不同,春天用榆柳,夏天用枣杏或是桑柘,秋天用柞楢,冬天用槐檀,一年轮一遍称之为“改火”。

改火也并不是熄了旧火马上取新火。换季改火中间有几天是没有火的,而新旧火交替之间的这些日子不能生火就要食生冷,故而叫“寒食”。最初寒食的日期及时间长短都不固定。甚至有的观点认为从冬至熄旧火,到清明前几天取新火,中间一直都要寒食。汉代的寒食已经从食生冷一个月缩短为食生冷三日。《后汉书*周举传》“春中寒食一月,老小不堪,今则三日而已。”南朝《荆楚岁时记》明确说“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也就是说南北朝时期的寒食节时间是冬至后一百零五日,要禁火三天。

在唐宋写寒食的诗文里记载寒食还有“上冢”、“插柳”、“扫春”等习俗。春天取榆柳之火以顺阳气,因为古人认为到了季节不改火会致疾。唐中宗赐侍臣细柳圈,认为戴之可免虿毒。五代时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寒食祭扫也一直是盛行的风俗,《唐书》里也记载:寒食时要上墓拜扫。

清明是一个节气,因为和寒食时日相近,在唐宋时往往官员连起来放假,于是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以后对清明的重视慢慢超过了寒食,于清明扫墓踏表成为风俗。到了清代,士庶并出祭祖先坟墓,谓之上坟。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止。也不再仅限于寒食或是清明。江浙间在清明日吃青团、红藕,还保留着寒食的本义。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的意思是什么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的意思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这句诗出自韩翃 的《寒食》。

1、原文如下: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释义:

3、赏析: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本诗正是因此而发。

4、作者介绍: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全诗是什么意思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全诗】

《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赏析】

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御柳”。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

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作者简介】

韩翃,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年)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集里十之八九是送行赠别或者唱和吟咏的诗歌,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清明节和寒食节一样吗,他们俩的区别是啥呢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

首先,我要回答的是,清明节和寒食节是两个节日。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二日。它们两者历史都很久,并且经过了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古代一年中分春秋二祭,后来的春祭逐渐演变成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

当然,清明节的习俗,不光是祭祖这一项,除了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外,还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清明节在逐步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步融合了寒食节的一些习俗。在民间的传说中,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忠臣介子推,而特意设立的节日。

其实这是历史的一种误读,它的真正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周礼》所谓“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寒食节这个节日,在最开始主要习俗就是禁烟火、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除了融合寒食的这些习俗外,还融合了上巳节的习俗内容。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节日这天,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

晋代诗人陆机写到:

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

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

这个季节,人们为了去掉污秽,开始在黄河里游泳了——也不怕水凉腿抽筋?

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在时间上较为接近,节日习俗上也有很多重合之处,因而,在唐代的时候,这三个节日已经开始融合,界限不是那么清楚了。

在隋唐之前,人们比较重寒食、轻清明,这从唐初许多诗人的描述中就可看出端倪。

到唐玄宗时期,把清明节的地位提升到国家的高度,扫墓祭奠先祖被正式编入朝廷的“五礼”之一 。 

当然,既然是重大节日,那朝廷肯定依例放假庆贺,这样才能彰显节日的气氛。在唐代,这两个节日首次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并且合在一起连休。

唐朝全年的节假日是这么安排的:“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寒食到清明四日,八月十五、夏至及腊日各三日”。

除了正常的放假之外,为了庆贺节日,皇帝还要给为帝国尽忠出力的臣子予以一定的赏赐。

在寒食清明的节前,一般传统的习惯是赏赐臣僚们巨烛,或者取榆柳火赏赐,以应“钻燧改火” 之意。当然,这并不是固定模式,也有的皇帝不遵循常规,赏赐臣子们别的东西。

《明太祖实录》卷之一百五载: “(洪武九年三月丙辰)赐京卫士卒清明节钱。”也就是说,明太祖朱元璋赐给手下的是白花花的银子。

而康熙帝是所有皇帝中最大方的,他不但要赏赐这些兢兢业业的大臣们,还关心着百姓的疾苦。

公元1712年清明节(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廿九,4月4日)这一天,康熙帝发布了一道圣旨,内容很让人振奋。即从明年开始以后的时期,国家赋税纳税人口按公元1711年(康熙五十年)的丁口数量收取,日后无论生出多少人也“永不加赋”。这的确是大手笔,诏书一宣读,万民欢呼。

在所有皇帝的赏赐中,要数曾经二度为帝的唐中宗李显,他赐予大臣的礼物最为奇葩,叫人听了之后,直忍俊不禁。请大家往下耐心的看皇上最后的赏赐品。

中国古代有一项运动项目叫蹴鞠,此活动发轫自春秋时期。当时在齐国的都城临淄,蹴鞠这一体育活动十分流行。但这时候还是区域性的。

后来到了汉朝,刘太公、汉武帝都是此运动的爱好者,三国的曹操也是此中高手。孟子有一句名言:“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此话果然不假。由于有太上皇、皇上和大臣们的推动,蹴鞠这项活动便在全国推广开来。

到了唐朝,蹴鞠这一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高潮。这个时期发明了空心的充气球,也有了球门,还有了正规的比赛规则,可以说是风靡一时。这里有唐朝大诗人王维的诗为证:

《寒食城东即事》

唐·王维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所以当时的蹴鞠,可以称之为唐帝国的国球了。为了大力开展此项运动,这年的清明节,中宗李显给大臣们所赐就是此球。

“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虿毒。寒食日,赐侍臣帖彩球,绣草宣台。”(《酉阳杂俎·忠志》)

上面的记载是说,三月三日上巳节,李显赐给大臣的是用柳条编的柳圈,他还给大臣们振振有词的解释道:这个东西可是防止毒虫的好东西。把大臣们给忽悠了一下。

拿到这个东西后,大家都普遍猜测,上巳节和清明节都连上了,可能在上巳节的时候,皇上应付一下,重赏都放在清明了。于是大家都期盼着清明的早日到来。

寒食清明节到了,最后唐中宗赐予大臣的是帖彩球!

顾名思义,所谓的帖彩球,就是是指用牛皮或布缝制而成的球,并在外皮上贴彩画或绣图案进行装饰。

当然这个球肯定不是大姑娘招亲时所抛的“绣球”,而是彩色的“鞠球”。

拿到这个东西之后,大臣们的表情千姿百态。因为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

乐观的理解是,皇帝知道大家兢兢业业的干工作劳累了,发个“鞠球”,让大家趁这几天放假,好好娱乐娱乐,放松放松心情。

但也有悲观的理解,皇上给我们一个球,也不解释,是否意味着节后让我滚蛋呢?

最有意思的是某大臣回到家,家人看到老爷回来了,马上伺候更衣,边脱衣服边问道:“今年节日,这么没见圣上赐的蜡烛?”

老爷边脱衣服边说道:“赐个球。”

娘子听到后,脸一红,嗔到:“官人怎么满嘴污秽?”

“就是赐个球嘛。”大臣一听,娘子肯定误会了,忙从衣袖中掏出御赐之物:“娘子请看!这不是个球嘛。”

娘子接过彩球,把玩一阵:“做工还挺精细,一会叫大虎二虎,拿着去玩……”

突然停顿,愣愣的看着老爷。

官老爷忙接过话茬,连声说道:“对对,去蹴鞠,去蹴鞠……”

参考资料:

《酉阳杂俎》唐·段成式

《新唐书》宋·欧阳修

《明太祖实录》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寒食》中的飞字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寒食 / 寒食日即事

唐 ·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中的“飞“字用得好,用得妙。可与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个经典绝句中的“绿“字媲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