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即位,少帝刘辩去哪儿了,下场如何?董卓为什么废汉少帝,立汉献帝,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_皇帝_宦官_汉献帝

本文目录

  • 汉献帝即位,少帝刘辩去哪儿了,下场如何
  • 董卓为什么废汉少帝,立汉献帝,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 汉献帝即位之后,汉少帝去哪了

汉献帝即位,少帝刘辩去哪儿了,下场如何

东汉末年,外部的黄巾起义让朝廷风雨飘摇,各地的诸侯占山为王;朝廷内部有宦官和外戚争斗,皇帝已经无力控制局面。灵帝在位时,东汉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

汉灵帝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刘辩,一个是刘协。刘辩是汉灵帝与何皇后的嫡长子,但他的继位也经历一番波折。

刘辩比较轻浮,没有帝王的霸气,不适合当皇帝,灵帝不喜欢刘辩而喜欢王美人生的刘协。但刘协是庶出,在朝廷也没有强大的支持力量,很有可能稳定不住其他势力。因此,灵帝就十分犹豫传位给谁,导致一直没立太子。

灵帝去世前,将刘协托付给宦官蹇硕。等到灵帝去世,蹇硕想清理掉何进,再拥护刘协上位,于是设局请何进进宫。

何进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蹇硕的手下潘隐就是他的眼线。何进刚刚踏入宫门,潘隐就赶紧走过去,用眼神暗示有危险。何进赶紧走人,并借口身体不好不能进宫。蹇硕的计划因此而破产,刘辩在外戚的拥护下得以顺利继位。

刘辩当时才十三岁,没有执政经验,权利落到何皇后和舅舅何进手里。当时,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和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激战正酣。何进想借助西凉董卓的力量,将宦官一锅端。结果风声走漏,何进自己反而被宦官清理。

奉命进京“勤王”的董卓,趁着朝廷的变故,凭借军事势力掌握大权。刘辩看到董卓率领的大军,吓得哭鼻子了,说话都语无伦次,而一旁的刘协却十分淡定地对答如流。董卓觉得刘协比刘辩更有帝王之相,抚养刘协的董太后与他又是同族,当时就有了换皇帝的想法。

董卓执政后,自封司空,但威不服众。在古代,臣子要提升权威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拥戴皇帝之功。董卓为了权倾朝野,决定废了刘辩。

公元189年9月28日,董卓在洛阳崇德前殿号召文武官员,胁迫何皇后下懿旨立刘协为皇帝,废刘辩为弘农王。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儿子刘辩从皇帝的位置走下来,还要跪拜刘协,何皇后心里真不是滋味,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谁叫带兵的弟弟不争气。

董卓换皇帝的行为,搞得天怒人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还是有点忠君爱国情怀的,他们到处黑董卓,地方上的州牧、刺史也纷纷起兵讨伐董卓。

董卓害怕那些反对派打着迎接弘农王的旗号讨伐自己,于是准备让刘辩从此消失。公元190年3月6日,董卓派郎中令李儒毒杀刘辩。李儒端着一杯毒酒跟刘辩说,“服此药,可以辟恶。”

弘农王当然知道李儒的目的,于是就找借口(我没病,你只不过是想杀我而已)不肯喝。李儒还指望完成任务后在董卓面前邀功呢,于是强迫弘农王喝。奈何自己只是别人的鱼肉,弘农王无计可施,只好喝下那杯酒。

刘辩与他老婆唐姬的告别仪式充满了凄美,颇有霸王别姬之感。在酒入口的那一刻,刘辩悲情地说到,“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眼看生离死别,刘辩还想看看唐姬起舞。唐姬翩翩起舞,送别自己的丈夫。

最后,弘农王依依不舍地对唐姬说:“卿王者妃,势不复为吏民妻。自爱,从此长辞!”告别完,弘农王就喝下毒酒见先帝了,享年十五岁。

汉献帝看着董卓毒害哥哥,心里气愤又无可奈何,自己都是泥菩萨。刘协没办法为弘农王报仇,只能将刘辩好生安葬,并追封他为怀王。后来,刘协听说唐姬还活着,就封她为弘农王妃。

大汉的江山,已经不是刘家人说了算。刘辩的结局很可叹,曾经的天子却没保住自己的命。在东汉末年,不管是皇帝还是王爷,只是任凭诸侯摆布的棋子。实力,才是王道!

原创:秋媚,已有版权保护!

董卓为什么废汉少帝,立汉献帝,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董卓死后是被点了天灯的。他脑满肠肥。天灯燃烧几天几夜大快人心。不是罪大恶极的人不会受如此惩罚。毕竟夜宿龙床。行皇帝废立事,天怒人怨还是有的。

卓素肥,膏流浸地,草为之丹。守尸吏暝以为大炷,置卓脐中以为灯,光明达旦,如是积日。——《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正史里都说天灯光明达旦,如是积日,似乎这也是董卓咎由自取的铁证了。那么废汉少帝,立汉献帝,董卓这事办的似乎更是不对了。

汉献帝做了30多年的傀儡,完全把老刘家的脸都丢光了。所以董卓立了这么个废物皇帝,董卓肯定更不是个好东西。这更是成为铁板钉钉的事了。

真相真的不是这样的。

1.大汉的皇位到底应该是谁的?汉少帝刘辩还是汉献帝刘协?

何皇后生子辩,养于道人史子眇家,号曰“史侯”。王美人生子协,董太后自养之,号曰“董侯”。群臣请立太子。帝以辩轻佻无威仪,欲立协,犹豫未决。会疾笃,属协于蹇硕。——《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一》

何皇后是正妻,皇子刘辩是嫡子,那立刘辩为太子是应该的。但是,汉灵帝觉得刘辩这个孩子“轻佻无威仪”,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于是他就想立刘协为太子,这就涉及到了废长立幼。

汉灵帝就把这个遗愿告诉他的心腹宦官——蹇硕,想让蹇硕立刘协为太子。

但是刘辩不但嫡子,他舅舅还是何进还是大将军,蹇硕也犯难了——想遵从先帝遗志但是别个不同意。怎么办?

于是这个帝位之争便开始了。

2.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董卓这个老渔翁粉墨登场了

大将军何进必须立自己亲外甥——刘辩为皇帝

皇帝心腹蹇硕为了汉灵帝遗志——立刘协为帝

这两个人便打了起来。

结果是:何进杀了蹇硕,但是蹇硕手下还有的其他宦官们(十常侍)又联合起来杀了何进。

本来事到这一步就结束了。皇帝也立完了,权臣宦官也都死了。似乎天下可以太平了。

可谁知何进在死之前给董卓下了个命令,让董卓带兵勤王(本来何进的想法是让董卓支持刘辩的。谁知事情却翻转了)。于是故事又开始热闹了。

剧情翻转:董卓与刘协“一见钟情”

董卓带兵来勤王,本来是来支持刘辩的,谁知道半路上遇到刘辩和当时的陈留王刘协。

董卓就问何进与蹇硕这个事的来龙去脉(这很正常,起码要明白当前情况),这个时候14岁的皇帝刘辩,吓得一句话都不敢说。

而九岁的陈留王刘协倒是不怯场,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的是清清楚楚。董卓大喜,就有了立新皇帝的想法

卓与帝(刘辩)语,语不可了。乃更与陈留王(刘协)语,问祸乱由起;王答,自初至终,无所遗失。卓大喜,乃有废立意。《后汉书.本纪.孝献帝纪》

从这看,董卓倒是一个坚决支持先帝遗志的好同志了。

人心的变化总是随着权力而变化

这个董卓有了拥立之功后,他变了。

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觽,睚鴺之隙必报,人不自保。至于奸乱宫人公主。焚烧洛阳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卓诱降北地反者数百人,于坐中先断其舌,或斩手足,或凿眼,或镬煮之。——《三国志卷六•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

先是严刑峻法,睚眦必报;

再是奸乱公主,焚烧宫室;

又是发掘陵墓,盗取宝物;

然后断舌斩足,凿眼镬煮;

于是残忍不仁,凶逆如此。

董卓的形象就是这样一步步自己毁了的。

曾经他也是个英雄,够得上进入《三国英雄志》的标准。

《汉末英雄记》中明确记载:

卓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

最后却迷失在了权力的漩涡中。

董卓倒是真正践行了: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管他死后千夫所指,洪水滔天。

汉献帝即位之后,汉少帝去哪了

刘辩在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史称少帝,由于年幼,实权掌握在临朝称制的母亲何太后和母舅大将军何进手中。少帝在位时期,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他即位后不久即遭遇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内廷宦官集团这两大敌对政治集团的火并,被迫出宫,回宫后又受制于以“勤王”为名进京的凉州军阀董卓,终于被废为弘农王,成为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其同父异母弟陈留王刘协继位为帝,是为汉献帝。被废黜一年之后,刘辩在董卓胁迫下自尽,时年仅十五岁(一说十八岁),其弟献帝追谥他为怀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