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兵变了几次对唐朝的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是哪几次?“国都六陷,天子九逃”,唐朝真的这么拉胯_吐蕃_唐朝_宦官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泾原兵变 吐蕃 唐朝 宦官

本文目录

  • 唐朝兵变了几次对唐朝的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是哪几次
  • “国都六陷,天子九逃”,唐朝真的这么拉胯
  • 为何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皇帝就开始让太监执掌兵权
  • 唐朝接近300年的历史中,长安一共被攻陷过几次,都是怎样的
  • 唐朝表面很强大,为什么会有八次出幸的避难事件
  • 历史上的朱泚之乱(泾原兵变)是怎么回事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兵变
  • 史上传位“最快”的太上皇,当了26年的太子,为何刚登基就让位
  •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政府是如何失去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
  • 同样是国都被攻破,为什么唐朝六次都没事,而北宋一次就灭亡了

唐朝兵变了几次对唐朝的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是哪几次

唐朝尚武,享国将近三百年,打仗打了将近三百年。当然兵变次数也要历代王朝中鹤立鸡群,老妖数一下自己熟悉的唐朝几次兵变。

三次玄武门之变

我们所熟知的玄武门之变通常指李世民发动的第一次玄武门之变,实际上唐朝发生过三次玄武门之变。

第二次玄武门之变是李显的太子李重俊发动。李显继位后,韦后与女儿安乐公主还有武三思把持朝政。

安乐公主想当第二个武则天唆使李显废太子立她当皇太女,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李重俊的地位与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不甘坐以待毙的李重俊联合几位将军率领三百羽林军杀入玄武门,但是因为李显在韦后簇拥下及时赶到,兵变以失败告终。

第三次玄武门之变是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与韦后等人夺权发动。

韦后与安乐公主都想做武则天,看李显碍眼,武氏掌控朝政也看他不顺眼,韦后与安乐公主一不做二不休把李显毒死。想要篡位

但是这个时候一直冷眼旁观的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开始发难,李隆基带兵攻入玄武门,杀了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将自己父亲李旦重新扶上皇位。

神龙革命

此革命非彼革命。

神龙革命发生在武则天晚年,武则天虽然立李显为太子,但是依然没有退位,时武则天对朝政控制力下降,张易之与张宗昌兄弟擅权作威。

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人率军杀张易之张宗昌两人,兵围长乐殿逼武则天退位,立李显为帝。

因为复辟李唐所以又称革命。

3、先天政变

先天之变是在第三次玄武门之变后,李隆基因为与太平公主争权而发动。

铲除韦后集团后,李隆基被立为太子,李隆基当时可是英明神武,同享权势的太平公主感受到李隆基的威胁,想废除李隆基,另立懦弱的人好方便自己独掌朝政。

于是太平公主图谋政变,夺权,李隆基先发制人,假传召见左、右羽林将军和宰相窦怀贞等人,引五百羽林军将太平公主主要党羽杀了。太平公主不得不逃入南山佛寺,李旦出面请求李隆基恕其死罪,却被李隆基拒绝,最终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李旦传位李隆基。

4、马嵬坡之变

马嵬坡之变是一次兵谏。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带军队跑到马嵬坡,积怨许久的将士携太子李亨肢解了杨国忠,逼李隆基赐死杨贵妃。

之后李隆基南下蜀,太子李亨带人北上抗击安禄山。

5、泾原兵变

这场兵变本应可以避免。唐德宗为解襄城之围,召集兵马,泾原节度使带领五千士兵到长安,结果一直到离开都没得到赏赐。士兵本就有怨气。

唐德宗令京兆尹犒赏,结果京兆尹只用粗茶淡饭招待了一顿,顿时激怒士兵,士兵返回长安,围困丹凤楼,拥立朱泚为主帅,吓得唐德宗在几个官宦拥立下跑到奉天,还被围困了一个多月。

6、甘露寺之变

唐朝末期,宦官控制禁军,以至于操纵皇帝废立,唐文宗为了从宦官手中夺回权力,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

谁料到左金吾将军韩约是个秦舞阳式人物,导致被宦官仇士良发觉,宦官率领禁军挟持了唐文宗,双方激烈战斗,最终皇帝一派的李训、王涯、贾餗、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


据说唐朝兵变有100多起,再考虑到五代十国的武人之祸,难怪后世宋朝走向另一个极端

“国都六陷,天子九逃”,唐朝真的这么拉胯

王朝国都陷落不是问题,关键要看是否能够收复

有关唐朝的历史有人统计了一些数据:国都六陷,天子九迁,虽然如此,国都起码恢复了五次,至于天子在都城迁走,大多也发生在唐朝末年时候。

王朝的强大不在于国都被攻陷了多少次,而是被攻陷之后是否能恢复,天子是否能顺利归位,继续延续王朝生命。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北宋、南宋的国都各被攻陷了一次就亡国了,元朝、明朝也是如此。对比一下唐朝的生命力是十分顽强的,无愧为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

唐朝国都陷落六次,各有原因,简单了解一下:

1、756年6月,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757年9月28日,唐郭子仪和回鹘共同收复长安。

安禄山叛军之所以能攻陷长安,纯粹是唐玄宗瞎指挥,导致潼关之战的大败,长安守备空虚,唐玄宗弃城而去。

757年,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安禄山,叛军内部分裂严重,但叛军的实力犹在。经过几番争夺并有回鹘兵助阵,收复长安,唐肃宗继位。

马嵬坡之变,逃亡中的唐玄宗

2、763年10月,吐蕃军队直逼长安城下,唐代宗因来不及调集军队防御,弃城而去。(一连串的失误)

这次失陷还是和安史之乱密切相关,为了镇压叛军,唐王朝将西域诸地的军队调往平叛前线,导致西域等地防守空虚,吐蕃趁机攻下了不少地区。

即便是吐蕃进犯,唐朝的最高权力机构却没有及时得到消息,吐蕃军队到了灞桥,唐军已经来不及调动军队了,只好弃城而去。吐蕃军队在长安肆意劫掠15天,因军队出现大规模的“平原反应”(醉氧),自己撤退而去,长安随即被唐朝重新占据。

唐朝雇佣的回鹘军队

3、783年10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5000兵马途径长安,士族哗变,顺势攻占长安,唐德宗逃亡。

此事皆因唐王朝的内乱而起,淮宁军节度使李希烈勾结几个节度使作乱,唐德宗迫不得已调动泾原节度使得5000兵马平叛。途径长安之时恰逢大雨倾盆,士族又冻又饿,而唐王朝却给士兵粗粮和咸菜。俗话称“皇帝不差饿兵”,唐朝对待即将上战场的士兵却极其刻薄,士兵因为造反,顺势攻下长安。

784年6月底,收复长安,7月13日,唐德宗回归长安。史称“泾原兵变”。

4、880年12月,黄巢攻陷长安,唐僖宗逃亡成都。885年3月,唐僖宗回归长安。

黄巢雕塑

5、885年12月,王重荣和李克用攻击长安,唐僖宗逃亡凤阳。

6、894年,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纠结几个节度使攻陷长安,唐昭宗逃亡。

至于天子九迁,也大都集中在唐王朝灭亡之际,也是在清理之中的。

唐朝的衰败起于安史之乱,造成藩镇割据的政治格局,前三次迁都都受到安史之乱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后三次则是已经接近灭亡的唐朝,起义和藩镇之间的战争频仍,都城被攻陷也在情理之中了。

前三次都城能够收复完全是唐朝的底蕴犹在,后三次则是动乱灭亡的时代,是否收复已经没有多大的衡量意义了。

唐王朝的分水岭——拉胯时代的到来。

其实唐朝的腐败源自于经济领域,从而传导到政治、军事领域,尤其是军事领域。唐王朝最先开始的府兵制,也就是国家提供给农民一定数量的土地耕种,然后这些农民就有相应的义务服兵制。每个府都有一定的出兵名额,所以称“府兵制”。

随着政治腐败的严重化,很多唐朝分给府兵的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而国家也默认这种兼并,最终导致府兵制到了唐玄宗时期已经不能完全实施了,每个府很少招到府兵了,取而代之的是“募兵制”。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原先由唐王朝提供的土地,改为地方节度使提供的土地,以供士兵的钱粮。

不要小看这一变化,之前当兵是为了唐王朝,慢慢地就转变为为了林立的地方将领了。士兵和地方节度使得关系更加紧密,也就是士兵为谁而战的问题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士兵的思想不是太复杂,就是谁给了钱粮,我就效忠谁,况且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在节度使及其手下将领控制的地区生活,也相当于“质子”了。

矛盾集中体现在安史之乱之上,从此唐王朝的政治权利划分出现了剧烈的变化——皇帝集权制和藩镇节度使权力处于一种微妙的军事对立状态,起码在唐朝的大部分地区是如此的。皇帝的旨意在很多节度使管辖范围内是不太管用了。

安史之乱之后,有几任皇帝想扭转藩镇割据的局面,但都归于失败,威胁平衡的唐朝继续保持着整体的状态,单一节度使或者几个节度使尚不能控制唐朝的全局,一直拉胯的延续着。

黄巢起义使得这种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了,在平定黄巢起义中,几个大的节度使有了可以足以控制大片地域的存在出现了,如朱温、李克用等,时机成熟了,朱温也就取代唐朝而自立,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接连建立,而相对稳定的南方也独立了不少小的王国,五代十国的时代到来了。

古代王朝有盛必有衰,何必纠结于国都六陷,天子九迁。盛世者必谈汉唐,兴衰不是一件事两件事能说明的

为何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皇帝就开始让太监执掌兵权

咱们谈历史,若论宦官哪家强?即便知名度超高的明朝太监们,在面对唐朝那群宦官大佬们的光辉业绩,也得恭恭敬敬地献上卑微的膝盖。

唐朝简直是宦官擅权的巅峰朝代,而让这群身残志坚的人们鼓足走上前台勇气的,恰恰就是他们手中的兵权,有了军队,说话不仅有底气,而且先前压抑的不爽,也能顺畅地发泄出来了。

于是,杀王、杀妃、杀皇子、杀大臣、杀节度使,包括皇帝本人,甭管谁挡在这群宦官们的利益面前,基本都是一个死。

这种无法无天的做派,确实有些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那么,为何唐朝的皇帝们非要将兵权授予宦官呢?将兵权授予宦官、重用阉宦从唐明皇时期就开始,然而安史之乱之后,宦官掌兵权,却有三个原因:

分别是个人能力突出、不得已、挺偶然。

咱们先看看第一个原因,个人能力突出:

安史之乱前后时期,部分宦官专权的确无可厚非,人家可是一刀一枪,拿着脑袋换的荣誉。

咱们比较熟悉的高力士当初在协助李隆基除掉韦后、太平公主,立下了大功。

肃宗时期的权宦李辅国,当年从太子李亨,在万难之际,扈从其在灵武即位,期间陪伴君王共渡无数艰辛、凶险,功劳不小。其后,李辅国又联合程元振除去了横亘在代宗皇位面前的张皇后等人,为代宗即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再后来,吐蕃攻入长安,唐代宗仓皇离京逃难,当时车驾到华州,官吏奔散,扈从将士无不饥馁,在皇帝最落魄、无人帮助的时候,神策军观容使鱼朝恩带领军队自陕来迎。雪中送炭的功劳,也使得这位宦官,日后平步青云。

安史之乱前后的宦官们掌权,多数出于个人能力突出,有与皇帝共患难、立有大功的机会,按照论功行赏的规则来看,人家这些宦官专权,也没啥毛病。

但这个阶段宦官权力虽然气焰熏天,皇帝还是可以搞得定他们的,朝廷内的一部分大臣们也敢于跟权宦死磕。因此,皇帝可以安坐在龙椅上,专门研究朝廷之内大臣们跟宦官、宦官们内部之间的权力平衡游戏。

但安史之乱后,皇帝明显有放军权给宦官们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个很无奈的理由,那就是当年,平定安史之乱出了大力的朔方军,有些功高震主了。

周边有着这么一个军事势力超强的巨无霸,皇帝手里没个棒子安慰一下,实在是有些没底、心虚。

让人不得已而为之的朔方军

天宝年间,大唐西北兵力极盛,安西、北庭、朔方、陇右都布有重兵,当时的朔方还远不能一家独大,而这些节镇势力犬牙交错,也使得皇帝能够从容应对调平势力。

然而,这一切后来都被安史之乱给打破了,随着安史之乱爆发,安西、北庭军队东归入关平叛,而西南面的吐蕃则趁机蚕食大唐留下的权力真空之地,陇右之地随后也纷纷沦陷,使得朔方军镇最终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

随着太子李亨在朔方军即位,朔方军成为了肃宗的班底,成为了抵抗安史之乱的中流砥柱力量。

朔方军被绑在皇室的战车之上,为平定安史之乱,奋力搏杀,光芒万丈。然而在唐肃宗与朔方军相处的这段日子里,他见识了朔方军的彪悍,也发现了朔方军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那就是跟朝廷不熟,有派系观念,对朝廷安插的人员,很排斥。

这种思想觉悟不纯的军队,越来越生猛、力量越来越大的时候,也让皇帝感到了深深的不安,用后世赵匡胤的那句比喻,卧榻之畔,有只老虎在看着你,就问你怕不?

从朔方军将领们后来的遭遇就能看出,朝廷在不停地动作着:

“军魂”郭子仪,代宗驾崩后,即位的唐德宗便赐号“尚父”,摄冢宰,用一大堆的虚职,将其兵权撸了个干干净净。

另一位大将,李光弼走的时候就没这么风光体面,他被削去朔方军权之后,带着少数亲兵,前去镇临淮,身入险地震慑周边心怀不臣的藩镇节度使们。

还有满门忠烈的仆固怀恩,整个家族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却最终被非朔方系的将军构陷,被迫起兵反唐、郁郁而终。

唐德宗即位之后,将朔方镇一分为三,以河中、豳宁诸州郡为一部,由李怀光统领;以灵州、盐夏诸州郡为一部,由常谦光统领;单于都护府、振武、银麟诸州郡为一部,由浑瑊统领。

皇帝动手肢解西北军事藩镇,那么他的底气是啥呢?就是身边的神策军,当年宦官鱼朝恩带领勤王的神策军,在随后的日子里,成为了皇室重点打造的天子之军。

工资翻数倍不说,升迁道路也比别人快,还有一定的司法豁免权,这种特殊待遇之下塑造出来的军队,迅速扩张,而神策军这支由宦官当初带领出来的军队,在鱼朝恩得势之时,自然颇有皇家、宦官一体的特色。

因此,为了平衡西北藩镇威胁,代宗时期还是觉得让熟悉军事的宦官统军,比较牢靠。

不过这个时候的宦官掌军,也只是皇帝们的施政方法之一,并没有制度化下来,皇帝哪天不高兴,就能直接撸了对方。

直到有一天,唐德宗被那群忘恩负义的文臣武将们给伤着了,才最终拉开了宦官掌兵的潘多拉魔盒。

先别喷唐德宗,人家这个选择是有道理的,而且依我看,唐德宗让宦官掌军确实也没啥毛病。

宦官掌兵制度化的关键人物——唐德宗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对于将宦官掌兵定为制度的唐德宗,当年做出这个毁三观的决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退回到他刚刚即位之时,他是做梦也不会想像得到,自己竟然后来竟会这么宠宦官。

大历十四年,刚刚即位的唐德宗在后人眼里看来,还算三观很正,刚刚即位就开始疏斥宦官,刚刚上位就将宦官刘忠翼下旨斩杀。

随后又杖流中使邵光超,废除宦官专掌内库财赋专权,罢黜神策都知兵马使、右领军大将军王驾鹤。

一时间,宦官被强势打压,有能力的文臣武将们开始登台,而雄心勃勃的唐德宗希望通过自己的这番振作,最终能够将安史之乱留下的烂摊子——河朔三镇等一系列与朝廷离心离德的藩镇们,一举收拾了。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里,唐德宗算是见识了,什么是坑!

当初启用杨炎搞财务,杨炎工作能力不错,人品却很有问题,趁机报复打压政敌刘晏,弄死对方之后,面对天下冤之的局面。杨炎派人打着德宗的幌子,到各地宣慰,把锅甩给了领导去背,让德宗恨得牙痒痒。

后来启用了卢杞,这位天下都骂其为奸臣的宰辅,在德宗后来遇难,大将李怀光前来救驾,却一顿操作,硬生生将功臣逼得造反,让德宗大骂:“何独误我!”

而最终让唐德宗彻底心寒透了的,是一场兵变——泾原兵变。

建中四年,当唐德宗进行的削藩之战正酣之时,南面李希烈加入叛军阵营,兵围襄城,此时朝廷在中原地区,无兵可以分调,只得调派关内军队出去平叛,而这一年一支5000人的泾原部队,接到命令出关。

注意,泾原节镇的军队原来隶属朔方军,而且还是被经常折腾的那种,往往刚刚站稳脚,就被安排去其他地方开荒扶贫,泾原军上下,本身就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不爽。

“始居豳州,甫营耕桑,有地著之安。徙屯泾州,披荆棘,立军府,坐席未暖,又投之塞外。”

这帮本身就不爽的军爷们,被调派出关,原本想着朝廷这把有求于己,肯定会有封赏,大家已经做好拿钱准备。结果朝廷征伐天下,本身也不富裕,不仅啥都没给,供应的饭菜也很一般。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这群士兵们最终没压住火,老子这把是要去卖命的,你就拿这些饭菜糊弄!

反了吧!

随后,叛军攻入长安,唐德宗刚开始倒没觉得有啥,毕竟只有五千叛军,自己手里面可是有神策军的。

结果一令人召唤,才发现,巨坑。

原来,唐德宗让自己亲信白志贞掌管招募神策军,而神策军这么优厚的待遇,自然让许多大富人家想尽办法将自己的子弟往里面塞镀金,结果真正能打仗的,寥寥无几。

因此,当泾原叛军攻来之时,唐德宗令人召唤神策军,结果:

召禁军以御贼,竟无一人至者。

没人来救老大!因此唐德宗便被迫逃奔附近的奉天躲避,刚开始,他还觉得,叛军成不了大事,毕竟天子的号召力,非同寻常。

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文臣的怯懦和武将的无耻。

朝中文武百官一看皇帝跑了,有的也跟随跑出,不少人却开始有了其他想法,如朱泚、姚令言、李光晟、源休、彭偃、李子平等人,平日里拿着朝廷高官厚禄,关键时刻纷纷从逆,朱泚更是公然称帝,派兵攻打奉天。

苦心栽培的一帮朝臣,后来却纷纷成为了叛臣、甚至要谋害自己的性命,这让唐德宗心里遭受了不啻于十万点的暴击!

随后赶来平叛的李怀光更是趁机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说要到奉天见皇帝除奸臣,而神策军将领李晟的逡巡,也让急于收复长安的唐德宗一再失望。

对比这些不靠谱的文臣武将,始终跟在唐德宗身边的宦官窦文场、霍仙鸣表现就很暖心。

兵变之时,没有禁军护佑、没有文臣效死、没有武将御敌,危急时刻,是两位宦官阻止了一个百余人的宦官小队,将皇帝紧紧护佑在其中,逃出了长安,这一路上,唐德宗见惯了背叛,却也收获了最贴心的效忠,天下人都背叛了朕,还好,至少还有你们一路相随,不离不弃。

建中四年,唐德宗贬白志贞为恩州司马,令宦官窦文场典禁军,自此宦官开始掌控军队,唐朝军队的大权开始交到宦官手中。

贞元十二年,唐德宗正式确立宦官专掌禁军制度:

“以监勾当左神策军、左监门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窦文场为左神策军护军中尉,以监勾当右神策军、右监门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霍仙鸣为右神策军护军中尉。”

在经历了一系列背叛之后,唐德宗希望通过自己的亲信宦官掌军,来达到自己控制禁军的目的。两位神策军中尉跟他的关系铁,又是旧时东宫老人,自然豁出命了跟着大哥干,唐德宗建立的这种制度,对于他来说,效果很不错。

然而, 随着后来宦官掌军制度化之后,大家按部就班上岗,也不欠你皇帝的恩情,而皇帝即位大多还得靠着掌控军权的宦官们支持。这就使得,皇帝后来还得看宦官脸色行事,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宦官尾大不掉的态势。

宋朝秦观曾经如此评论德宗授权宦官掌军:

“自德宗惩北军之变,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分委宦官主之,由是太阿倒持,不复可取。”

以上就是安史之乱,为啥宦官掌兵的主要过程了。

唐朝接近300年的历史中,长安一共被攻陷过几次,都是怎样的

感谢邀请.

长安被攻破六次.

1,公元756年安史之乱,被安禄山攻破.

2,公元763年,被吐蕃攻陷.

3,公元783年,被士兵哗变攻陷.

4,公元881年,被黄巢攻陷。

5,公元893年,被秦王李茂贞攻陷。

6,公元903年,朱全忠摧毁了长安.

由此可见,安史之乱对大唐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间接摧毁了大唐盛世。

唐朝表面很强大,为什么会有八次出幸的避难事件

其实,你已经回答了你自己的问题了。你都说了,唐朝表面强大嘛。

八次出逃长安的事件,这几位皇帝,都是唐朝最差的(不是最差也差不多,反正情况很糟),所以才会有战乱嘛。

历史上强盛的皇朝,也不可能全部强盛,就拿清朝为例,后期也不行了。

所以,出这样的事不出奇。当时的国情国运所决定的。

历史上的朱泚之乱(泾原兵变)是怎么回事

唐朝是个很有意思的王朝,它强盛时四夷宾服,皇帝号为“天可汗”;它衰落时内忧外患,“天子九逃、都城六陷”。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泾师之变”和它爆发的历史背景。

一、唐德宗的中兴气象

唐德宗李适,为唐肃宗李亨长孙、唐代宗李豫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在位26年,在位时间为唐朝皇帝第三,仅次于高宗李治和玄宗李隆基。

他天宝元年(742)出生于长安大内宫中,少年时代恰逢唐朝最辉煌、最昌盛的岁月。

但好景不长,14岁时(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适的人生际遇随着彻底扭转。

756年,安史叛军攻破潼关,玄宗仓皇出逃四川,李适和其他皇室成员一起,饱尝了战乱和颠沛流离之痛。

代宗初期,李适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与郭子仪、李光弼一起肩负起平息叛乱、拯救国家的重任。

763年(宝应二年),安史之乱平定,李适和平叛名将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等八人,一起绘像凌烟阁。

779年(大历十四年)五月,代宗病逝于长安宫中,李适即位,时年三十八岁。

少年时代,长安的入目繁华;青少年时代,变乱的动荡生活;兵马大元帅时期的战火洗礼,让李适深感安定的可贵。

他登基以后,怀着一颗复兴大唐的雄心,厉行节俭、取消上贡、疏斥宦官、收敛兵权、任用能臣,唐朝确实有了一丝中兴之望。

在经济上,他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梳理漕运、废除庸调制,颁布“两税法”,着力提高唐朝财政的收入。

在对外政策上,李适奉行“拉拢吐蕃,疏远回纥”的政策。于建中四年(783年)与吐蕃在清水会盟,重新划定两国边界,暂时稳住了吐蕃的进攻。

在对待藩镇割据问题上,他锐意削藩,甚至不惜兵戎相见。

建中元年(780)4月,泾原守将刘文喜不服诏命,公然索要节度使旌节。

德宗即刻下命朱泚、李怀光联合出兵讨伐,还命令张巨济带领二千禁军前往协助。

朱泚等将刘文喜包围在泾州,但长时间不能攻克。当时正值天旱,收成不好,征发粮草,输送给养,使得朝野内外骚动不安,朝中诸臣上书请求赦免刘文喜。

但李适一改代宗时姑息妥协的作法,变得非常强硬。

当刘文喜叛乱被平定后,淄青节度使李正己的部下正好在京城,德宗便让李正己的部下欣赏了刘文喜的人头,警示威慑意味不言而喻。

不久,李适过生日。淄青节度使李正己、魏博节度使(河北三镇之一)田悦各献细绢三万匹,如果德宗接受这种贡献,代表两镇“贿赂”皇帝成功。

德宗却把他们的贡献,悉数拨归户部度支,以此当作两镇应纳赋税的一部分,以示“两税法”必须在两镇推行。

以军事手段平灭刘文喜,让李适坚定了削藩的决心,但也给了他一个错觉,以为面对实力更胜的河北藩镇,也可照此处置。

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要求任他为新任成德节度使,继承父亲,被德宗断然拒绝。

李惟岳联合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对抗中央。

德宗调神策军讨伐,并令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河阳节度副使李芃、卢龙节度使朱滔等出兵助战。

781年7月,平卢节度使李正己病死,其子李纳秘不发丧,擅领军务,奏请袭其父位,又被李适拒绝。

10月,李纳举兵反叛,攻宋州。其属下徐州刺史李淆率州归附中央,李纳即派兵袭徐州,德宗遣兵救之,大破李军,江淮漕运得以疏通。

781年8月,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也举兵反叛,德宗调淮宁节度使李希烈讨伐,李希烈大败梁军,破襄阳城,梁崇义投井而死。

平定叛乱后,李希烈想据襄阳为已有,德宗不许。

于是,李希烈在襄阳城大掠而去,从此与中央结怨。

782年1月,唐军大破成德叛军于束鹿,成德兵马使王武俊倒戈,生擒并缢杀李惟岳,传首京师。

德宗将成德镇一分为三:

张孝忠为义武节度使,领易、定、沧三州;

王武俊为恒、冀观察使;康日知为深、赵观察使。

德、棣二州飞地划归朱滔,朱滔求领已占的深州,德宗不许。而则王武俊认为自己诛杀李惟岳,功劳甚大,却没能授封节度使与赵、定二州,都心中十分不满。

此时,成德、淄青、山南东道三镇皆平,只剩魏博节度使田悦还在苦苦支撑。而唐军已将魏博镇首府魏州团团围住,田悦已是瓮中之鳖,削平河北藩镇似乎尽在反掌之间。

二、变起肘腋

表面上看,唐军节节胜利,只剩对田悦雷霆一击了。

但在李适目力所不及处,却是暗流涌动。

此时,德宗执政刚两年多,两税法推行不久,“税法既行,民力未及宽”。

不但百姓生活远未恢复,中央财政的积累,也尚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用兵。

但为了筹钱,李适在著名奸相卢杞的建议下,将原来的商税由三十税一,遽然提高到了十税一的地步。

随后,又开始推行专卖政策,以便敛财。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除长安外在全国重新实行酒酤专卖,官方垄断酒水行业。

即便如此,财政依旧不能支撑战争消耗。

李适开始把手伸向了长安市场中,自发形成的商业信用体系,将富商存在市场的货款、抵押金、预付款(“僦柜纳质钱”,“积钱货”、“贮粟麦”)全部收走了1/4,并直接封了市场中的钱柜。

此事引发了整个长安商人的集体罢市,成千上万的人冲上街头,拦住宰相卢杞的坐骑诉苦。这是史书上第一次,关于商人罢市并成功的记载。

而在参与平叛的将领中,对中央的不满也正在蓄积。

范阳节度使(河北三镇之一)朱滔自持平叛有功,向朝廷请求统辖深州,并给其收取七个州赋税的权利以供军需,两税法使得中央好不容易收回藩镇税收权,德宗当然没有同意。

王武俊杀掉德节度使李惟岳后,德宗命王武俊给朱滔拨粮三千石,给马燧拨马五百匹,王武俊觉得自己利益受损拒不服从。

魏博节度使田悦,趁机二人与中央的关系,划分地盘势力。达成一致后,王武俊、朱滔二人率兵救援魏州。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十一月,朱韬、田悦、王武俊、李纳同时称王。更加需上加霜的是,深受德宗信任的淮宁节度使李希烈,禁不住田悦的诱惑。于十二月,自封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

手握重兵的平叛将领,在一瞬间成了叛军。这种转变,彻底打破了德宗削平河北藩镇的梦想。

建中四年八月,李希烈率军三万围攻襄城(河南许昌襄城县)。

九月,唐德宗为解襄城之围,令泾原诸道兵马援救襄城。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五千士卒抵长安。

三年前,泾原士卒就曾因为原州故城,地贫民敝,难以养家为由,抗拒朝廷复建原州城的召令,最终酿成士卒哗变。

虽然哗变在朝廷的招抚下平息,但泾原士卒心中的怨气却并未消弭。

这次离开泾州东去河南平叛,多数将士都带着家眷,希望离开泾州边境,在长安得了朝廷赏赐,好在中原安家。

结果直到兵过长安,朝廷没有一点反应,士卒怨愤之气再度弥漫。

京兆尹王翃奉命犒赏军队,却只准备了粗茶淡饭。

泾原军士大怒,具言:“我们将战死沙场,食且不饱,怎能拒敌!听说京城中琼林、大盈二库(天子私库),金帛盈溢,不如入内取之。”

于是披甲张旗,鼓噪返回长安,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弹压不住,被士卒用长戈架了出去。

德宗听说泾原军再次哗变,急忙命宦官前去传旨,允诺每人赏赐两匹帛。

士卒闻之益怒,明明朝廷有财物,不闹就不给赏赐。干脆直接射杀了传旨的宦官,拥兵冲入京城。

德宗又命出金帛二十车赐之,时乱军已入城,喧声浩浩,不可遏止。

这些闹事的泾原士卒,入城后对百姓喊出:“不抢你们的‘僦柜纳质’了,不税你们的‘间架(房产税)、除陌税(商业附加税)’了!”

瞬间,长安城内出现了奇景,乱军鼓噪前行,长安小民夹道而观,围观者数以万计,泾原军变几乎演变成了一场市民狂欢的花车游行。

德宗在皇宫中彷徨无计,传令禁军前来护卫,结果“上召禁兵以御贼,竟无一人至者”。

原来德宗即位后,深恨代宗时,鱼朝恩、程元振等的宦官执掌禁军兵权,于是罢了宦官手中的兵权,可是他信任有加、言听计从的神策军军使白志贞,却是个渎职贪腐之辈。

他到任禁军后,欺上瞒下、广造名册,中饱私囊,不几年功夫,就将禁军的实力彻底掏空。

两年前,司农卿段秀实就曾向德宗皇帝上奏,揭发禁军兵源不足,训练无备,但德宗对白志贞依旧信任有加,不听段秀实的进谏。

这次需要禁军御贼之时,才尝到了所托非人的苦果。

见势不妙的德宗只得带着,太子、贵妃和一百多太监仓皇逃出长安,直奔奉天(今陕西乾县),这也是唐朝历史上第三位仓皇出逃的皇帝。

奉天与长安的位置关系

三、朱泚称帝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初四,德宗逃至奉天,左金吾大将军浑瑊率军赶到奉天救驾。浑瑊久经沙场,在军中素有威望,德宗见之心中稍安。

浑瑊到达奉天后,立刻开始布置奉天防御。

泾原兵马使冯河清、判官姚况听闻泾师哗变,立刻集合将士,发甲兵、器械百余车,昼夜兼程送至奉天。恰好奉天城中正苦无甲兵,得到这些辎重,军卒士气大振。

奉天这座在吐蕃进攻中,从未被攻克的坚城,暂时成了德宗的落脚之地。

德宗仓皇出逃后,泾原乱军,冲上含元殿,在皇宫中大肆劫掠,将长安的府库洗劫一空。

等到抢劫完毕,一个严重的问题摆在了哗变士兵的面前,抢了皇帝老儿,以后可怎么办呢?

皇帝老儿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如果就此散去,无异于自寻死路,既然已经作乱,那就只能在作乱这条路上,“一往无前”的走下去了。

但想要拥兵作乱总得有一个领头的,于是曾经的老首长,前陇右、凤翔节度使朱泚(cǐ)就成了最佳人选。

这时,泾原节度使姚令言也想开了,事已至此,干脆就干到底吧。

当夜,他带着手下士卒,将朱泚接进含元殿。

到了皇宫大内的朱泚,如在梦中。

他本以为兄弟朱滔造反,自己被罢黜兵权闲居长安,这辈子就算是交代了,指不定哪天,德宗不高兴脑袋就搬家了。

哪成想,还会有面南背北、称孤道寡的机会?!

他马上就开始召集愿意从龙的唐臣,建立自己的小朝廷。

建中四年(783)十月八日,朱泚从白华殿入宣政殿,自称大秦皇帝,改元应天。

次年正月,又改国号为汉,改元天皇。

朱泚以姚令严为侍中、关内元师,李忠臣为司空,源休为同平章事、中书侍郎,遥立割据河北称王朱滔为皇太弟。

源休又劝朱泚尽杀,在京城未及逃脱的郡王、王子、王孙共七十七人,以绝众人归唐之望。

就在朱泚登基的前一天,也就是十月初七日,逃到奉天部分大臣上奏朱泚欲反。

这时,德宗最信任的宰相卢杞还信口雌黄,声言:“朱泚忠贞,群臣莫及,我以全家百口性命,保其不反”,“待收拢乱军之后,必来迎天子归朝”,李适居然“亦以为然”。

可是没想到,脸打的这么快。十月十日,也就是三天后,朱泚果然来奉天了。

不过,他不是来迎请德宗归朝的,而是驾着天子车仗,挥舞着雪亮的片刀,来要李适小命的。

在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两军在奉天城下,展开了血腥的城垣攻防战,史称“奉天之难”。

李适是怎么撑过此劫,平息了“泾师之变”的呢?请看下一篇。


仔细为您解析历史细节的来龙去脉,带给您一个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欢迎您关注“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兵变

如果要说历史中有什么著名兵变的话,我很快想到了近代史中大名鼎鼎的西安事变,在这一场爆发于西安的兵变中,张杨两位军阀联手扣押住了蒋介石这位民国最为风云的人物,然后逼迫他提前开启了抗战的焰火。

西安事变的爆发大家都很了解,它是在1936年、抗战爆发前的一年爆发的,而在这一场轰动全国的事变爆发前,西安的局势主要是这样的:

因为蒋介石想彻底贯彻他“攘外必先安内”的决策,所以他把在1931年就失去了自己老本营的张少帅以及东北军调到了陕西。

让他和陕西的当地军阀、人称小西北王的杨虎城联手展开了他所计划的安内战争。

张少帅和杨虎城的军队实力对比

虽说杨虎城和张少帅一样都被我们称之为军阀,但是他们的实力差距却还是很悬殊的。

张少帅在他人生最为巅峰的时候,他曾经是和蒋介石划分南北而称霸北方的大军阀,麾下士兵在他人生最为得意的时候,曾经达到了40万人的数量。

虽说后来发生的事情使得他实力开始遭受到了巨大的重创,但是瘦死的骆驼终究比马大,最终的他,手下还是有十几、二十万军队的。

而我们所说的小西北王杨虎城就没有张少帅那么庞大的军队规模了。

最开始的时候,杨虎城只是西北王冯玉祥手下的一名将领。

在上个世纪30年代蒋介石和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爆发中原大战的时候,杨虎城和后来的山东军阀韩复榘以及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等后来的西北军阀一同选择了向蒋介石效忠、反叛了冯玉祥。

最终在蒋介石击倒了他们的老上司冯玉祥之后,他们也获得了蒋介石允诺给他们的地盘以及地位。

后来韩复榘被蒋介石分封到了山东、成为了实力雄厚的山东军阀。

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等人被分封回了他们的西北老家,最终通过自己的发展,分别成为了青海、甘肃、宁夏这三个省份的主导者。

而杨虎城在那个时候从蒋介石手中接过了陕西的地盘,最终成为了陕西的军阀。

想必从以上这个介绍,大家就可以看出杨虎城和张少帅之间的差距。

原本的张学良是丝毫不弱于冯玉祥的,而杨虎城原本只是冯玉祥手下的一名将领,这其中的差别自是不用详细说明的。

在这两大军阀合兵的时候,张少帅手下有十几、二十万人马,而杨虎城手下的人马大概在六万人左右。

兵变的即刻爆发

因为他们二人一直觉得蒋介石给他们安排的这个任务是旨在消耗他们力量的原因,所以他们对蒋介石给他们委任的任务是非常排斥的。

再加上他们二人都一直有着很强烈的抗日意愿,(张少帅在918事变后虽然不曾和日本人爆发过战争,但是他表达在明面上的抗日意愿却是非常强烈的)因此这才达成了他们二人后来合作兵变的基础。

在他们本身的不愿意之下,他们对蒋介石安排给他们的任务就自然极力推诿了起来。

时间来到了1936年12月份,张少帅在杨虎城的说服下,初步和杨虎城达成了反蒋的决定。

然后为了贯彻他们二人之间达成的决定,张少帅就专门坐飞机赶到当时蒋介石所在的洛阳用请他到西安给士兵们训话的借口把他给”请”到了西安。

然后在爆发了各种冲突之后,他们在12月份12号凌晨的时候,调动着自己的人马把包括蒋介石、陈诚、卫立煌、蒋鼎文等国民政府军方大佬在内的人物给扣押了起来。

这就是近代史中著名的兵变西安事变,在张杨二人扣押了蒋介石之后,国民政府方面的态度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兵变最后的发展结局

当时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以及蒋介石的大舅子宋子文在内的人都极力地主张要用和平的方法来和张杨二人谈判。

而国民政府军方的第二号人物何应钦可能觉得这是一个除掉蒋介石、自己当老大的机会,所以他主张应该点齐所有中央军的人马,通过坚决的武力手段把蒋介石给“救”出来。

不过后来的事态发展并没有让何应钦得逞,在各方阵营的协调下,蒋介石被张杨二人放了回去。

而在此过程后,张少帅乖乖地和蒋介石坐飞机走了,然后就在接下来的很多年时间里被蒋介石幽禁了起来。

而杨虎城在被蒋介石送出国回国后,也被蒋介石的人抓到关押了起来,最终在被关押到49年的时候,被蒋介石派人处死在了重庆。

所以说这就是近代史中著名的兵变西安事变,虽然张扬两位军阀最终的结局都比较凄惨,但是这次兵变所带来的意义却也是非常积极的。

史上传位“最快”的太上皇,当了26年的太子,为何刚登基就让位

这个倒霉的太上皇,就是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唐顺宗李诵,唐朝安史之乱后,太监和节度使的势力日益膨胀,在肃宗、代宗、德宗三代皇帝的无能为力之下,曾经盛极一时的唐帝国,开始步入了节度使各自为政、太监操弄权柄的畸形王朝了。

李诵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被推上了皇帝宝座,做了他八个月不到的皇帝,之后被迫退位给儿子李纯,做了太上皇,在此之前,李诵还做了近二十五年的皇太子,而李诵的悲剧,还得从他成为太子的那天说起了。

实际上,李诵就任太子之位后着实出了不小的风头,在导致唐朝“国都六陷”其中一陷的泾原兵变中,李诵保护父亲德宗李适出逃,在奉天保卫战中亲登城墙鼓舞士气,与敌军相持四十多天,解了奉天之围,确保了父亲的安全,叛事平定后,皇帝更加重用太监管事,甚至于将禁军神策军都交给了太监掌管。

德宗在晚年时愈加多疑猜忌,特别是郜国公主巫蛊案和泾原兵变后,李适不但重用宦官,还大肆敛财,各地官员知道皇帝爱财,于是以各种苛捐杂税打劫百姓,每日每月进献财物以取悦皇帝,这让本来就沉疴难调的国家更加雪上加霜,而李诵也在这多疑中度过了自己战战兢兢的太子生涯。

在李诵二十五年的太子生活中,除了奉天保卫战之外,遇到的皆是郁闷痛苦的事,他差点被父亲李适给废了,原因就是李诵的岳母兼姑奶奶郜国大长公主涉嫌诅咒李适,这一面是父亲,一面是岳母,八棒子打起来都是亲戚,李诵因此也受到了父亲的猜忌,差点连太子之位都没了,此后的李诵就在压抑中,慢慢耗尽了自己早年的英睿之气。

或许是压制得太久了,也是运气不好,在父亲李适即将去世之前,李诵在一次宴会中突然中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本来身体就不好的李适病情也因此而恶化,一直耗到年底才去世,遗诏李诵继位,李诵以病体继位,打算大展拳脚,重用以二王:王叔文、王伾为主心骨,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为辅助的班子,史称“二王八司马”,正式开始了改革。

此次改革称为“贞元改革”,其做法在于裁员、肃贪、减税、整军、限藩等,就是要将前朝冗官、贪污、兵权、藩镇的情况彻底改正过来,老实说如果这次改革成功的话,那李诵在史书的地位无疑可比前朝的汉宣帝刘询、后来的唐宣宗李忱,可惜的是李诵的班子根基未深,在还没能完全掌握禁军力量之前,反被利益受损的宦官集团将了一军。

贞元改革损害了宦官、藩镇、守旧势力的利益,在王叔文回家奔丧,王伾也和李诵一样中风之后,宦官俱文珍等人发动神策军进行政变,强行胁迫李诵退位给太子李纯,让他做了太上皇,次年病死于兴庆宫,而至于“二王八司马”的下场也令人唏嘘:王叔文被贬后赐死,王伾被贬,韦执宜、韩泰、柳宗元、刘禹锡、韩晔、陈谏、凌准、程异八人全部被贬为边州司马,这也就是“八司马”的由来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政府是如何失去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

唐朝初年,随着唐王朝的不断西扩,为了维护丝绸之路安全,加强唐朝对西域的统治,唐太宗于贞观十四年(640年)设立安西都护府。然而,吐蕃崛起之后,便开始与唐朝争夺西域归属权,再加上后突厥叛唐占据漠北,武则天又于长安二年(702年)另设北庭都护府。

“安史之乱”中,由于唐朝从陇右、河西抽调大量精兵回师平叛,导致陇右、河西防御空虚,吐蕃趁机攻占陇右、进兵河西,导致唐朝与西域联系彻底被切断。正如《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中所言,“出时铁军少年郎,战死已是白头翁。四十二载守西域,何日再见长安城”,西域唐军苦苦坚守长达近半个世纪,最终还是被吐蕃攻陷。

唐朝西扩设安西大都护府,吐蕃崛起后开始与唐争夺西域

回顾大唐历史,从唐高祖李渊于武德元年(618年)开创大唐基业开始,唐朝初期对外始终呈现征战扩充态势,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大唐铁蹄冲出西域、直抵中亚,重开丝绸之路,而为了统治西域地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唐朝先后于西域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因高昌王麹文泰断绝西域与中原的商业往来,唐太宗派侯君集、薛万彻率领大军攻打高昌,麴文泰病死后其子麴智盛投降,唐朝遂于其地设西州都护府。同年九月,又于高昌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 用以针对西突厥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安西都护府第二任都护郭孝恪(前任为乔师望)奉命率军攻破龟兹,之后安西都护府治所便多次在龟兹与高昌之间来回迁徙,最终于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定于龟兹,升格为安西大都护府,并于属地分设州府,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理。

随着唐朝于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攻灭西突厥,以及唐朝的不断详细扩张,到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时,安西大都护府的管辖区域已经极为庞大,其辖地不仅包含了今天的新疆地区,甚至还包括了中亚五国和阿富汗地区。

就在唐朝不断向西扩张之际,青藏高原地区的吐蕃也已经悄然崛起,渐渐与唐朝开始产生摩擦。早在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松州之战”爆发,松赞干布便借口吐谷浑阻挠自己向大唐求亲,出兵二十万入侵吐谷浑,唐朝则派侯君集、牛进达率军五万帮助吐谷浑击退吐蕃。此战后,松赞干布终于见识到了唐朝的强大,而唐太宗也意识到了吐蕃已经崛起,于是唐太宗将远房侄女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双方和亲修好,此后数十年内相安无事。

随着唐朝和吐蕃关系的日益缓和,双方来往日益密切,汉文化开始不断输入吐蕃,这使得吐蕃实力愈发壮大。松赞干布去世之后,掌握了吐蕃大权的大论禄东赞,开始再度推行扩张政策,吐蕃与唐朝围绕吐谷浑和西域归属问题冲突再起。

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起,吐蕃便已经开始频繁攻击吐谷浑,并最终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攻占吐谷浑,吐蕃北境开始直接与河西、陇右相接,直接威胁了唐朝河西、陇右和西域安全,唐朝因此开始积极谋划帮助吐谷浑复国。

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大举入侵西域,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又合于阗联手陷龟兹拨换城,导致唐朝被迫罢安西四镇(碎叶、龟兹、于阗、疏勒)。事已至此,唐朝不出兵已不可能,唐高宗于是派薛仁贵、阿史那道真等率军五万出击吐蕃,然而却在“大非川之战”中惨败。

“大非川之战”后,吐谷浑复国计划彻底泡汤,从此散居于青海、甘肃、陕西、宁夏等地,分属吐蕃、唐朝统治,而吐蕃则就此一跃成为与大唐分庭抗礼的西部豪强。此后,双方围绕西域归属多次交战,双方各有胜负。

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年),王孝杰重新收复安西四镇,安西都护府重新移至龟兹。而由于后突厥叛唐攻陷漠北,从东北部威胁西域安全,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统治,武则天又于长安二年(702年)设北庭都护府,负责管辖天山北路、热海以西西突厥故地,安西都护府则只负责管辖天山南路、葱岭以东地区

“安史之乱”后西域防御空虚,吐蕃切断唐朝与西域联系

由于唐朝与吐蕃关于西域的长期争夺,唐朝对于吐蕃的进攻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唐玄宗时仅在河西和陇右便驻扎了14.8万精兵,同时于开元年间设立河西、陇右、剑南三个节度使,全面防止吐蕃的进攻。

然而,“安史之乱”的爆发却全面打破了唐朝的部署,由于中央朝廷的节节败退,导致不得不从河西、陇右抽调兵力回师平叛,结果导致河西、陇右兵力空虚。与此同时,吐蕃赤松德赞不仅解决了内乱,而且兼并了剑南道管辖的诸羌羁糜州,可以集中兵力与唐朝争夺西域归属

对于夺取西域,吐蕃的战略意图也很有针对性,重点针对的就是作为唐朝联系西域的咽喉地区,所采取的方式便是蚕食边境军事据点,然后重点破陇右,遮断河西、孤立西域的战略方针。此时唐王朝由于正值内乱,根本无法顾及西北防御,结果导致吐蕃接连攻破陇右诸州

△丧失陇右后唐廷与西域联系中断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吐蕃先后攻破威戎军、神威军、定戎军、宣威军、制胜军、金天军、天成军等军,又于次年攻取廊、霸、岷等州及河源军、莫门军等军。宝应元年(762年),“陷临洮,取秦、成、渭等州”,到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又攻入大震关,攻取兰、河、鄯、洮等州,结果唐朝“陇右地尽亡”,并于同年10月进逼长安,唐代宗仓皇逃往陕州。

虽然这次吐蕃进入长安,最终被郭子仪所逼退,但陇右被吐蕃占据后,唐王朝与西域的联系彻底中断,由于无法得知西域的具体情况,唐廷甚至一度认为西域已经沦陷。直到“安史之乱”结束后的第五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才有一支西域唐军冲破重围,来到长安向唐代宗禀报了西域的情况。

至此,唐廷才知道,原来北庭节度留后曹令忠(后赐名李元忠)和安西四镇留后郭昕(郭子仪之侄)仍然在率领仅剩的唐军,与沙陀、回鹘军队联手坚守北庭和安西。对此,唐代宗下诏褒奖他们,“不动中国,不劳济师,横制数千里,有辅车首尾之应。以威以怀,张我右掖,凌振于绝域,烈切于昔贤。”

残余唐军坚守长达几十年,最终仍然被吐蕃所攻陷

攻占陇右之后,吐蕃自陇右继续向西用兵,开始逐步吞并河西地区,当时河西下辖凉、甘、肃、瓜、沙、伊、西等七州,其中伊州(762年)、凉州(764年)和肃州(766年)已被吐蕃攻占,而瓜州(776年)、沙州(781年)、甘州(781年)也随后陷落,只剩西州还在苦苦支撑。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郭昕与李元忠一起派使者,借道回鹘赶赴朝廷上奏情况,唐德宗对于他们予以了嘉奖,并任命李元忠为北庭大都护兼伊西、北庭节度使,赐姓名李元忠;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并且诏令四镇将士均按等级破格提拔七级。

而直到此时,唐军在西北的艰苦抵抗情形,才被朝廷所得知,例如根据《旧唐书》记载,伊州刺史袁光庭坚守伊州多年,直到士兵全部战死、粮食全部吃光,袁光庭无奈之下先杀妻子,然后自焚而亡,唐德宗得知后,追赠其为工部尚书。

由于陇右和河西的全面丧失,唐王朝与西域的联系已经彻底断绝,再加上“安史之乱”后唐朝全面衰微,因此,虽然此时西域的抵抗形势已经岌岌可危,但唐王朝对于这些留守的大唐将士,已经无法给予实际性的帮助,这些名义上的嘉奖,也仅仅只能支撑一下士气罢了。

△建中四年(783年)形势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唐德宗无奈之下向吐蕃请求援兵,吐蕃则借机要求唐朝割让今甘肃、宁夏一带的径、灵等四州,并要求唐朝正式割让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西域辖地。唐德宗无奈,只得予以应允,并诏令西域唐军“递相慰勉,叶力同心,互相提摘,速图近路,复归乡井,重见乡亲……如有资产已成,不愿归此(内地),亦任便住,各进所安”。

不过,由于吐蕃军队出兵后并不积极进军,反而趁机劫掠今陕西武功一带,因此唐德宗最终拒绝履行约定。

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吐蕃军队以在怛逻斯之战中背叛唐军的葛罗禄部,以及白服突厥作为向导,大举进攻孤军坚守的北庭都护府,虽然与唐朝交好的回鹘率军救援,但却被吐蕃击败。孤立无援的北庭都护府,最终于贞元六年(790年)陷落,北庭节度使杨袭古(李元忠已于786年去世)率领两千多残兵退入西州,但次年西州也被吐蕃攻陷,杨袭古则被盟友颉干迦斯诱骗至牙帐杀害

由于北庭陷落后,唐朝与安西的联系彻底断绝,因此关于安西都护府的失陷时间,史料并无明确记载。有学者推论,安西最后的陷落时间是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冬,另有说法认为直到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随着回鹘分裂、龟兹独立建国,安西都护府才算彻底失陷。

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再也无力支援西域,驻守于安西和北庭的唐军,独自坚守西域地区长达四十年,正如“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所言,曾经风华正茂的大唐官兵,在北庭和安西陷落之时,已经是满头白发

△张义潮曾一度收复陇右河西十二州

不过,在西域陷落半个世纪以后,归义军张义潮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在沙州发动起义,历经十三年苦战,先后收复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甘州、肃州、兰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凉州等河西、陇右十二州,并重新与大唐建立联系。然而,由于归义军孤悬在外,唐王朝对于这支军队却是充满了猜忌,非但未予以支持,反而试图削弱归义军势力,结果导致归义军最终陷入分裂,唐朝也就此彻底丧失了收复河西、陇右和西域的机会。

同样是国都被攻破,为什么唐朝六次都没事,而北宋一次就灭亡了

我是微史春秋,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同样是国都沦陷,但一个是战略撤离,一个是死守沦陷

唐宋首都沦陷,对于唐宋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简单说,唐朝是皇帝战略撤离都城,北宋是死守都城,皇帝被俘。

这主要和统治者的认知标准有关系。

唐代皇帝及君臣不受那些条条框框束缚,更具有战略视野,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形势危急之时,没有死守宗庙社稷的教条观念,果断撤离,赢得日后转机翻身的机会。

但是北宋皇帝及君臣都深受各种教条观念的影响,撤离首都被视为耻辱,导致错失撤离机会,被一锅端,失去了翻盘的诸多资源,所以首都沦陷基本宣告国家灭亡。

二、北宋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远超唐代,地方无实力,也就无逆转的力量

北宋在深刻吸收唐末五代的教训下,采取了一系列“强干弱枝”的措施。

“唐季以来,战争不息、家散人亡者无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安矣。”

在一系列的措施下,地方无权、无钱、无精兵,极度疲弱,这大大便利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但是这在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的同时,也导致地方贫弱。

中央高度集权的结果自然是地方无权。

就如朱熹所言,“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救困弱。”

中央富强而地方贫弱,时间一长地方生机消失。 一旦地方有事,如发生农民起义或往往都是如入无人之境,地方无法有效应对。

所以,一旦首都沦陷,中央政府崩溃,地方即便有勤王之兵也是弱兵,加之地方疲敝无钱,想拯救中央政府很难。

因为最强大的中央已经亡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