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外书推荐?有没有什么好的历史课外书推荐_吐蕃_安西_武则天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李慎明 吐蕃 安西 武则天

本文目录

  • 高中历史课外书推荐
  • 有没有什么好的历史课外书推荐
  • 唐朝宰相,名将唐休璟是怎样的一个人
  • 齐慎是宰相吗
  • 《大染坊》中,陈六子对沈远宜是什么感情

高中历史课外书推荐

1、《明朝那些事儿》(石悦的这部书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商务印书馆推荐为《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中的历史类书籍)

2、《贾志刚讲春秋》、《贾志刚讲战国》

3、《如果这是宋史》

4、《唐史并不如烟》

5、《世界历史有一套》(6册,包括《罗马帝国睡着了》、《后发先至的美利坚》、《老大的英帝国》、《闻香法兰西》、《德意志是铁打的》与《最冷和最热的俄罗斯》)。

6、《万历十五年》(美籍华裔史学家黄仁宇写的明史专著,一部改变国人阅读方式的名著)

7、《袁腾飞讲历史》(包括讲中国史、讲世界史、讲二战等)

8、《人类简史》(以色列著名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写的全球畅销书)

9、《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一一一中国式政治运作与权力游戏》

有没有什么好的历史课外书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撰的《简明中国历史》、人民出版社编著的《中华史纲》蔡美彪编写、白寿彝的《中国通史纲要》;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2009年第十五版)、金冲及的《中国二十世纪史》(三卷)、人民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1949-1984)、中央党史研究室编撰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版)

世界史方面: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世界通史》六卷本(高中生着重看近现代史篇,现代史下限是1994年,要联系最近二十年世界的大事);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第七版;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慎明等编撰.《万历十五年》黄仁宇,《百家讲坛》,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明朝那些事儿》,袁腾飞讲历史系列,«中国人史纲»

建议先看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传记,从人物了解一个时代

然后开始看中国通史,有个大致印象

在看《明朝那些事》《不容青史尽成灰》等白话朝代史

其后看文言文及白话对照版的24史

也可以辅助看看百家讲坛什么的,建议看看历史书上面推荐的书

最后看外国史,全球通史

唐朝宰相,名将唐休璟是怎样的一个人

唐休璟是武则天时代最著名的将领之一,虽然武则天把国号改为“大周”,但我们还是习惯称为“大唐”。

说到武则天,一般评价都挺高,一代女皇嘛。但是如果单从对外战争来看,武则天时代可以说丢脸丢到家了,唐太宗、唐高宗时代扩张的成果,丧失一大半。无论是跟突厥、吐蕃或是实力并不算强大的契丹,唐军都一败再败。在这种大溃败的背景下,唐休璟算是女皇时代的一簇亮点。

我把唐休璟的传奇经历,做一番梳理如下:

1、从儒生到西州都督

唐休璟是武则天时代的重要人物,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成为孤儿,但是坚强好胜的他发愤读书,向当时著名的大儒马嘉运学习《易经》,向贾公彦学习《礼记》。在高宗时代,他在营州担任户曹参军,679年,突厥叛乱,在突厥人的诱使下,奚、契丹部落发兵攻打营州,当时的营州都督周道务让唐休璟领军出战,足智多谋的唐休璟在独护山战役中大破叛军,斩获颇多,这一战也开始了他漫长的军旅生涯。

公元689年,武则天遣文昌右相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下辖三十六位总管,进攻控制安西四镇的吐蕃军,意在重新夺回塔里木盆地。韦待价兵团行至寅识迦河,与吐蕃大军遭遇。在吐蕃人凌厉的进攻下,韦待价溃不成军,大败而逃,士卒死伤无数。

对于这样的惨败,武则天大怒,韦待价被免官流放,副大总管阎温古下狱处死。

时任安西副都护的唐休璟临危受命,接管韦待价的残兵败将,出任西州都督。

2、收复安西四镇

出任西州都督后,唐休璟注意到吐蕃的政局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其一,执掌政权达二十年之久的吐蕃名将论钦陵由于权势过重,引来吐蕃贵族的不满,地位开始动摇,一股反对论钦陵的势力正在悄悄地形成。其二,在公元692年,吐蕃的部落出现大规模叛逃到大唐的事件。

唐休璟通过对吐蕃局势的判断,认为这是一个夺回安西四镇的机会。于是他上书朝廷,请求发兵,夺回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

武则天批准这次军事行动,委派王孝杰、阿史那忠节率兵前往西域,与唐休璟一同收复安西四镇。

对于收复安西四镇的具体情况,史书的记载十分简单,既没有双方交战的兵力,也没有具体的作战过程。但是在这场战斗中,唐休璟起到重要的作用。他不仅提议攻取安西四镇,而且是战役的主要谋划人。《旧唐书》这样写:“王孝杰破吐蕃,拔四镇,亦休璟之谋也。”

收复安西四镇,是武则天时代为数不多的胜利之一。自武则天掌权以来,大唐帝国所控制的土地不断地丧失。北方漠南漠北诸都督府,都沦于突厥之手;在朝鲜半岛的高丽、百济之地,也落入新罗人手中;西部诸羌蛮部落则都归附吐蕃。这次总算好不容易收复一块失地,算是可以吹嘘一番的成绩。

3、洪源谷之战,以少击众

收复安西四镇后,唐休璟名声大噪,成为大唐西疆的重要将领。

公元699年,吐蕃国内爆发内乱,论钦陵死于非命。这次内乱,使得吐蕃国力元气大伤,论钦陵的弟弟、儿子等向大唐投降。武则天派娄师德为陇右诸军大使,专门负责安抚吐蕃来降的部众。不料娄师德突然去世,唐休璟由于熟悉吐蕃事务,出任陇右诸军大使。

第二年(公元700年),吐蕃大举报复,大将麹莽布支率领数万大军入寇凉州,进围昌松。唐休璟亲率数千人在洪源谷一带与吐蕃大军对峙,他登上山峰远眺吐蕃阵营,只见吐蕃将士们都穿着崭新的军装,军容整齐。唐军士兵有几分畏惧之心,唐休璟却胸有成竹,他笑着对诸将士说:“现在论钦陵已死,麹莽布支这个人,从来没有带过兵,并不知晓兵事。表面上吐蕃来势汹汹,仿佛精锐之师,其实容易对付的。今天,我就为诸君击破之。”

在兵力居于劣势的情况下,唐休璟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身披戎装,一马当先冲入敌阵。看到主将如此,诸将士岂敢落后,莫不拼死以效命,遂全线进攻。麹莽布支果然是一名平庸的将领,连战连败,唐军节节逼进,六战六胜,歼灭吐蕃军队二千五百人,生擒两位裨将。

洪源谷战役,唐休璟身先士卒,以数千人的劣势兵力,击退吐蕃数万大军,在帝国北方战场屡战屡败的背景下,这一仗的胜利,给颓废中的唐军打了一剂强心针。

4、文武双全的名将与名相

吐蕃在兵力居于优势的情况下,还被唐休璟击败。吐蕃赞普器弩悉弄意识到无法占到便宜,便决定与大唐和解。公元702年,吐蕃使者论弥萨出使长安。

女皇武则天在麟德殿宴请论弥萨。当时参加宴会的官员,有前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唐休璟,他是在洪源谷之战后,被调往朝廷任职。论弥萨一边吃饭喝酒,一边频频抬头偷偷看唐休璟,这个细节被武则天看在眼里,不解地问道:“你吃饭时老看唐休璟干嘛呢?”

论弥萨这个人也颇有可爱一面,他答道:“洪源谷一战,这位将军真是神勇无敌,好生令人钦佩,所以我想认识一下。”

武则天听罢很是得意,便把唐休璟提拔为右武威卫大将军兼右金吾卫大将军。一人而身兼两个大将军的头衔,一时间,唐休璟可谓风光无比。

唐休璟这个人很了不起,他历任营州曹户参军、丰州司马、安西副都护、西州都督等军职,可以说万里北疆,从东到西他都曾经呆过,所以东起海边,西到安西四镇,所有的山川要害之地,他都烂熟于胸。武则天对唐休璟说:“恨用卿晚”,还曾当着一大批大臣的面说:“休璟谙练边事,卿等十不当一也。”

在武则天时期以及唐中宗时期,唐休璟均曾拜为宰相,公元712年病逝,年八十六岁。史书对唐休璟评价很高,称他“以儒者号知兵”“行师料敌未尝败”,“宰相文武兼者,当时称李靖、郭元振、唐休璟、仁愿云。”与李靖、郭元振、张仁愿等并列为文武双全之名将与名相。


回望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守护大中华纵横捭阖的血脉精魂。欢迎关注“君山话史”。

齐慎是宰相吗

还要补充一点。听人们说齐慎死后的葬地很多。说是从成都到南阳这段距离埋了很多齐慎的坟址,让后人辩别不出真假。齐家门前往南约50米野地里有座坟址,文革中被人夷平。人们打开用糯米汁砌建的弓形墓顶,打开棺盖,只见棺内躺着一具男性尸体,骨骼完好,黑发如初。用物触及,立马如灰。人们只是猜测是齐慎之墓。

《大染坊》中,陈六子对沈远宜是什么感情

陈六子对沈远宜的情意是逐渐发展的。

在海边初逢时,就是看到一个弱女子要投海,本着救人与怜惜的态度救了沈远宜,始终给予她尊重,牢守男女授受不亲的原则。

当沈远宜借了二十大洋,并留信说明情况后,陈六子把对日本鬼子的恨,转化成对同胞的爱和同情,恰如对王金彪等东北工人一样。

两个人真正互相了解是在宏巨印染厂开业典礼时,面对地痞流氓的威胁,沈远宜替陈六子请了许多军政官员镇场子,自己也不请自到,寸步不离。一声哥,一声妹子,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

一个是仗义疏财不求报的商人,一个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奇女子。

这两个兄妹俩,惺惺相惜,互相欣赏,他们是超越了男女之情的知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