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吐蕃从唐朝一直到元朝才灭亡吗
- 吐蕃指的是今天的什么
- 吐蕃在历史上有多强大
- 有人说盛唐与吐蕃势均力敌,晚唐却可以吊打吐蕃,这是为什么
- 吐蕃,中的,蕃怎么读
- 唐朝与吐蕃的百年争端,究竟是谁赢了呢
- 吐蕃以前的青藏高原歷史是如何的
- 安史之乱后,吐蕃军队截断了河西走廊,安西四镇是什么时候陷落的
- 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谁在吐蕃的地位更高
吐蕃从唐朝一直到元朝才灭亡吗
从时间上来看,吐蕃和唐朝建立、灭亡的时间都相距不远。
吐蕃政权大致位于今天的青藏高原一带,关于其民族的组成,元末明初的僧人萨迦·索南坚赞在其著作《王统世系明鉴》中记载了猕猴与岩魔女结合生下藏族先民的神话。
直到公元前127年,传说中的第一位藏王聂赤赞普从天而降,藏地才有了等级制度。
从现实角度看,吐蕃民族的诞生,大体有着本地发源、羌人西迁、鲜卑人南迁等观点。
《新唐书》中记载道:“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
总的来说,吐蕃民族便是本地原住民加上外来的各民族共同融合而形成的。
唐贞观七年(633),松赞干布迁都到逻些(今拉萨),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
“举凡吐蕃之一切纯良风俗,贤明政事,均为此墀松赞王者之时出现也。“作为实际上的王朝开国之君,松赞干布平定吐蕃内乱,统一了西藏地区,大大发展了吐蕃的经济、文化。
也是在松赞干布的治理下,吐蕃得到了唐朝的重视。
贞观十四年(640),松赞干布派出吐蕃重臣禄东赞前往唐朝求亲,并成功迎回了文成公主。
这之后,唐朝又将金城公主许配给了尺带珠丹,大体来说两国的关系还算友好。
唐朝建立不久,吐蕃便正式建国。唐朝在玄宗开元年间国力达到巅峰不久,吐蕃也发展到了鼎盛。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南逃,为了平定安禄山、史思明的大军,唐朝廷抽调了大量驻守吐蕃边境的军队。而吐蕃领袖赤松德赞则趁机起兵,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占据,甚至于广德元年(763)占领了唐朝首都长安,唐代宗被迫逃到陕州避难。
吐蕃在长安扶持了傀儡政权,俨然要维持长久的统治。好在郭子仪率领各路勤王之师夺回了长安。这次败退成了吐蕃由盛转衰的信号,由于连年的战争,其本就不充裕的国力被进一步削弱。再加上长安被收复后,唐朝对吐蕃背信弃义的行为十分不齿,众将领都愤愤不平。
先是名将李晟主动请缨,将军队驻守在唐与吐蕃的边境泾州一带,他率三千精兵伏击吐蕃,并差点生擒位高权重的大相尚结赞。
这之后,唐将韦皋又“数出师,凡破吐蕃四十八万,禽杀节度、都督、城主、笼官千五百,斩首五万余级,获牛羊二十五万,收器械六百三十万,其功烈为西南剧。“
元和十四年(819),唐将史敬奉领军二千五百人与吐蕃十余万大军相遇,“敬奉率众大破之,杀戮不可胜纪,驱其余众于芦河,获羊马驼牛万数。“经过这样的多次失利,吐蕃由原来的繁荣渐渐走向衰弱,许多太平盛世不会暴露出来的问题也相继出现。
长庆元年(821),在与唐朝战争中没能占得什么便宜的藏王克黎可足派出使臣向唐朝求和,双方在长安、逻些举办了盛大的典礼,并在大昭寺门口留下了著名的唐蕃会盟碑。
自此,吐蕃解除了来自唐朝的直接威胁,但为时已晚。
早在派兵攻入长安的赞普赤松德赞执政后期,外戚和阶级的问题就逐渐显现,他本人还被自己王妃的家族逼到禅位自保。到了与唐讲和的克黎可足一代,他更是被旧势力牵制,最终被弟弟暗杀。这些事例反映出吐蕃王朝末期皇权被挑衅、各方矛盾渐趋激烈的严峻状况。
在危急关头,唐朝民族英雄张议潮在火上浇了油。
长安虽然被唐朝光复,但西北的大片地区仍被吐蕃占领。在这里出生的张议潮思念故国,便组建起一支“归义军“,克复了位于今新疆、青海等地的十州之地,黄河以西的土地回到了唐朝的统治下。
战争的失利催化了吐蕃内部问题的爆发。先是赞普去世后二子争位,将吐蕃分裂成两部分。随后原本依附于吐蕃的小部落也趁乱独立。
最终,随着由奴隶,平民为主体的农民起义运动爆发,吐蕃王朝被推翻,国祚两百多年的吐蕃宣告灭亡。
吐蕃指的是今天的什么
唐朝时候的吐蕃就是指今天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主要生活的民族是藏族 吐蕃(tǔ bō ),7—9世纪时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由松赞干布到达磨延续两百多年,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
吐蕃史(6世纪至9世纪)是藏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高原上的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为强大的势力、并走出了封闭的内陆高原。吐蕃王朝的建立,打破了高原的沉寂,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了勃勃生机。原来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一个个小邦政权或部落联盟得到了整合。由于内部人口流动,社会交往面的扩大,推动了语言及整个文化层面上的相互沟通,又实现了文化上的整合。吐蕃时代,族群的认同感加强,藏族得到了壮大。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等;牲畜有牦牛、马、驼、羊等。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手工业。冶铁有较高水平,能在江面上架设铁索桥。吐蕃时期的碑铭、木简、文书、经卷等,尚有大量保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会、历史的宝贵资料。吐蕃在历史上有多强大
吐蕃王朝是藏族的祖先在青藏高原上建立的奴隶制王朝,幅员辽阔,曾经称雄西南达到两个多世纪之久。隋唐时期的吐蕃王朝之强,远远不是北宋时期的吐蕃诸部可以比拟的,史称为“西戎之盛,未之有也”。今天,笔者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吐槽王朝(618年-842年)的兴衰。
(吐蕃极盛疆域图)
吐蕃是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论赞所建立的奴隶制王朝,最初只控制着今天拉萨河一带的狭小地区。囊日论赞死后,其子松赞干布即吐蕃王位,开疆拓土,威震天下,后世的藏族人尊称他为弃宗弄赞。松赞干布一生颇为作为,他平定了吐蕃的内部叛乱,兼并了周围的西羌部落,真正统一了青藏高原,并与唐朝西南相邻。松赞干布在公元634年时出兵讨伐唐朝,但被唐军击退,于是上表给唐太宗,请求迎娶文成公主(江夏王李道宗之女)。在此后的30年里,吐蕃与唐朝只有小规模的边境冲突。
(文成公主入藏)
可惜好景不长,后来吐蕃王朝因为争夺安西地区彻底与唐朝翻脸。吐蕃名将论钦陵趁唐朝主力东击高句丽之机,发兵吞并了白兰羌部族和唐朝的属国吐谷浑(慕容鲜卑的一支)。7世纪后期,唐将薛仁贵、李敬玄两次进攻吐蕃都遭到失败,吐蕃由此成为西南的第一强国,不再受唐朝控制。
终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吐蕃一直与中原为敌,北侵安西,东掠剑南。唐玄宗不再对吐蕃用重兵,只是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蚕食吐蕃疆域,才勉强遏制了吐蕃的攻势。可惜公元756年,唐朝内部爆发安史之乱,河朔和陇右一带的精兵悉数被调回内地平叛,边防空虚。吐蕃军队趁机入侵唐朝边境,从河西长驱直入,尽夺秦、渭、凤诸州,最终攻陷长安。后来唐朝主力到来,吐蕃才被迫撤退。
就在吐蕃猛烈入侵唐朝时,唐将仆固怀恩投降吐蕃,将河西的虚实全盘托出,并引领吐蕃、西羌约10万大军攻击唐朝的河陇。自肃宗以来,吐蕃接连入寇,尽夺瓜、甘、肃、西诸州,于是陇右之地尽陷于敌。此后数十年里,河西、北庭、安西等广袤地区悉数陷落于吐蕃之手,唐朝对西域的控制彻底终结。不过,尽管吐蕃多次入侵唐朝,但依然无法在中原立足,可见晚唐的抵抗也是非常激烈的。
吐蕃前期的疆域(669年)
吐蕃中期的疆域(741年)
吐蕃后期的疆域(820年)
公元795年左右,吐蕃的疆域达到极盛,西起帕米尔高原,北抵天山南脉,东北到达宁夏贺兰山,西南至恒河北岸,南至四川盆地。吐蕃之盛,世代与大食(阿拉伯帝国)为敌,诸羌臣服,南诏称藩。
9世纪以后,吐蕃王朝因为扩张过度,终于步入衰落,内部派系林立,相互倾轧。因为佛教、苯教之争,吐蕃贵族们拥兵自重,各自为政。另外,吐蕃的对外战争也一败涂地。在剑南、河陇一带,吐蕃的出击先后被唐将韦皋、张议潮等人击溃;在云南一带,吐蕃讨伐南诏的战争也以惨败而告终。内外交困之下,吐蕃逐渐失去了对北庭、安西等地的控制权,收缩回青藏高原。公元842年,吐蕃王朝的末代君主达摩论赞因为佛教事务被吐蕃贵族暗杀,称雄一时的吐蕃王朝瓦解,再也没能复兴。
有人说盛唐与吐蕃势均力敌,晚唐却可以吊打吐蕃,这是为什么
公元670年,吐蕃军在大非川击败唐军。
此战,唐军的损失不大,但是战败对唐朝的政治影响却很大。
战后,凭借打破唐军野战不败的神话,吐蕃一跃成为能与唐朝分庭抗礼的西部豪强。
而唐朝内部则因为战败的连锁反应,很多地区都爆发了叛乱。
为了平定内部叛乱,唐朝被迫放弃部分边疆地区,收缩防线。
如放弃西域,将西域都护府东迁。
直到公元675年,唐朝陆续平定内乱,才慢慢缓过劲来,又开始转守为攻。
公元678年,为了避免吐蕃进一步坐大,唐高宗集中18万大军发动“青海之战”。
此战,唐军起初进展顺利。但后来当唐军发动总攻时,却被吐蕃名将论钦陵击败。
当时,要不是唐将黑齿常之率领五百敢死队偷袭吐蕃军营,打得吐蕃军方寸大乱。估计十几万唐军就要全军覆没了。
事后,唐朝被迫在再次转攻为守,而吐蕃则开始对唐朝发动试探性进攻。
不过,当唐军收缩战线后,吐蕃也没能占到什么便宜。先后在良非川、白水涧,被唐军两次打得大败。
由此其实也可以看出,早期的唐蕃战争,是谁进攻,谁吃亏。防守一方在战场上往往有明显优势。
时间来到公元683年。
这一年,唐高宗去世。
次年,武则天为了揽权,开始了内部清洗。
而受清洗影响,很多良将都被武则天罢免。
公元689年,前面提到的,一直在前线与吐蕃奋战,有着“吐蕃克星”之称的黑齿常之因其忠于李唐的立场,被武则天派酷吏周兴整死。
听说黑齿常之被整死,吐蕃弹冠相庆。论钦陵立即率领吐蕃军主动出击,肆无忌惮地侵攻唐朝在西北的疆土。
公元692年,虽然武则天派王孝杰击退了吐蕃军,收复了丢失数年的安西四镇,又暂时稳住了西北防线。
但随后不久,吐蕃就与突厥、契丹联合,从多个方向夹击唐朝(当时已经是武周,但为了便于阅读,统一称唐朝),令唐军在多条战线上疲于奔命。
公元696年,论钦陵率大军进犯河西,王孝杰和娄师德率十余万唐军迎战。
此战便是历史上的“素罗汗山之战”。
战争过程就不说了。结果是论钦陵凭借地利优势,前阻后截,纵兵掩杀,再次打得唐军损失惨重。
战后,吐蕃军乘胜兵进凉州。大有吞并河西走廊的意思。
眼看着河西危在旦夕,武则天这时候总算是清醒了一把。她祭出离间计,令吐蕃赞普赤都松赞开始怀疑起了功高震主的论钦陵。并将论钦陵从前线调回。
公元699年,早就看论钦陵家族不爽的赤都松赞决定动手。
论钦陵见赞普要对自己飞鸟尽,良弓藏,遂举兵反抗。但遭到镇压。
事后,除论钦陵的弟弟论赞婆和儿子论弓仁带领族人投奔了唐朝外。包括论钦陵及亲族党羽约两千余人,均被清洗。吐蕃王朝的第一名将就这么被自己的国王干掉了。
这场吐蕃内部的高层内斗,大体来看,有利于赞普赤都松赞铲。他将威胁自己地位的权臣家族铲除,收回了自己的王权。但是对于吐蕃而言,是不利的。因为论打仗,赤都松赞明显不如论钦陵。
公元700至702年,吐蕃两次侵犯唐朝。其中一次还是赤都松赞亲征。但这两次战争都以吐蕃战败告终。
到了公元703年,受两战皆失利的影响,赤都松赞在吐蕃国内的威信大损。
为了巩固地位,赤都松赞主动派使者到长安求和,寻求停战。于是乎,处于四面受敌加内外交困窘境的唐朝,便意外地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公元704年,赤都松赞在征讨南诏的战争中阴沟里翻船,死了。
随后不久,为了争夺王位,吐蕃国内爆发了内战。而受内战影响,吐蕃国力衰退,不得不再次主动向唐朝示好,止战息兵,避免被唐朝趁虚而入。
历史上的金城公主远嫁吐蕃,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公元712年,李隆基继位,是为唐玄宗。
继位之后,唐玄宗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臣为宰相,检田括户,打击豪门兼并土地,革新吏治,精简政府机构,严格考核各级官吏,令国力迅速增强,达到唐朝自开国以来的最高峰。史称“开元盛世”。
在唐朝步入盛世的同时,吐蕃也慢慢走出内战阴影,国力得到恢复。
而既然吐蕃的国力恢复了,那吐蕃当然也就要开始打唐朝的主意了。
公元714年,吐蕃以会盟为名,集中十万大军进攻唐朝。
玄宗知道消息后,调兵遣将,积极应对,以一场斩敌一万七千,缴获战马牛羊近二十万的大胜,将吐蕃击溃。
此战后,吐蕃赞普赤德祖敦意识到单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对抗唐朝,便祭出老套路,联合漠北的突厥、中亚的突骑施、以及将势力渗透到中亚地区的阿拉伯帝国,合力对抗强大的唐朝。
公元715年,吐蕃和阿拉伯联军进攻中亚一个臣服唐朝的附属国。玄宗知道后,令安西唐军千里远征,大破吐蕃和阿拉伯联军。
此战后,不甘心失败的吐蕃又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连连对唐朝用兵,但都被唐军击败。
屡战屡败后,赤德祖赞也不得不像他父亲当年那样,向唐朝请和。
公元718年至726年期间,赤德祖赞在吐蕃国内掀起一场改革,将吐蕃各地的户籍、兵籍和税收收归中枢管理, 强化王权,增强了吐蕃国力。
等到改革基本完成后,赤德祖赞觉得自己又行了,便又主动挑起战争。
公元727至729年,吐蕃在三年内,发动五次侵唐战争,但无一例外,均被唐军击败。
屡战屡败,赤德祖赞被迫收缩战线,而唐朝则发动了反击。
其后,唐军除了安戎城之战打输了外,其余战役全部胜利。
公元733年,在唐军的打击下,吐蕃丢失了侵攻河陇地区的前进基地。赤德祖赞见情况不妙,被迫再次向唐朝卑词请和。唐玄宗见好就收,与吐蕃会盟于赤岭。
当然,这次会盟只是一次暂休性休战。
到了公元736年,因为吐蕃不顾唐玄宗勒令罢兵的命令,攻破小勃律国(位于今天巴控克什米尔境内,唐玄宗时期是唐朝属国)。唐朝与吐蕃的战事再起。
而这次开战,打了整整二十年。
战争期间,唐军和吐蕃军的表现与之前基本没什么区别。唐军除了在石堡城被吐蕃打败过一次外,其余战役皆取得胜利,歼灭了吐蕃大量生力军。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质疑:唐军的战绩是不是有水分?现在的西藏才多少人口?吐蕃当年在连战连败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承受如此巨大的人口伤亡?
是这样的。
一方面,晚唐之前的气候,比现在温润。平均气温大概比现在高1~2摄氏度。(比宋朝高4度左右)
平均温度高,青藏高原能承受的人口,理论上自然也比现在要多。
另一方面,吐蕃的地盘不止青藏高原。
唐玄宗时期,吐蕃虽然还没拿下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但早在唐高宗时期,吐蕃就拿下了现在的尼泊尔、不丹以及藏南和印度阿萨姆邦的一部分。到了玄宗时期,吐蕃又吞并了现在的克什米尔。并且,吐蕃军队还在印度恒河北面建立了很多据点。
想想看,今天这些地区有多少人口?
尼泊尔大约3000万,克什米尔约1100万。
印度东北部地区人口也有近3000万。
就算当年这些地区的人口少于现在,我们就按十分之一算,也有700万人。
再加上青藏高原的人口,按100万算,总计也不低于800万了。
史学界认为吐蕃巅峰时期,也就是吞并河西走廊和西域后,人口过千万,连同各仆从国的军队,可动员兵力约四十万军队的说法是有依据的,并非胡说八道。很多人提起吐蕃王朝,总是思维固化的认为其疆域仅限于青藏高原,这明显就是忘了吐蕃王朝曾经殖民过人口众多的南亚北部地区。
公元753年,吐蕃在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等唐朝名将打击下,败相已露。而唐军经历数十年的战争,不但解除了吐蕃对河西走廊和西域的威胁,还将国界推进到青海湖与黄河河曲以西,掌握了灭亡吐蕃的主动权。
到了公元755年,一直努力强化集权,试图改革内政,但却屡战屡败的赤德祖赞,被自己心腹弑杀。
眼瞅着吐蕃又要开始内乱,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唐朝却在同年爆发了足以改变历史走势的安史之乱。
公元756年,唐玄宗调河西、陇右精兵奔赴潼关(十余万人),迎战安史叛军。
可是灵宝之战,这些精兵却被叛军团灭。
之后,为了抗击叛军,唐玄宗和唐肃宗又陆续从西北抽调精兵参战。这直接导致了西北地区兵力不足,防务空虚。
趁着唐朝将部署在西北的主力东调,吐蕃迅速出兵,趁虚拿下了青海东部的石堡城。掌握了杀出青藏高原的主动权。
公元758年~762年期间,吐蕃又趁着唐朝十几个节度使围殴安庆绪和史思明期间,陆续又拿下了威戎、神威、定戎、宣威等军,以及武州、叠州、宕州、岷州等州。
唐军此前近三十年开疆扩土的成果,仅仅也就四年时间,就几乎全丢了。
公元763年,当史思明上吊自杀,唐朝终于平定安史之乱时,吐蕃已经杀到了家门口。
这一年十月,吐蕃二十万大军兵临长安。而当时的长安,仅两千守军。
唐代宗见势不妙,立即跑路,把烂摊子丢给了太子李适和名将郭子仪。
可是,李适并不懂打仗。郭子仪当时在家赋闲多年,手上也没有兵马。
因此,吐蕃的这次攻击,顺利拿下长安,并且还在长安扶持了一个傀儡皇帝。
后来,虽然郭子仪率领各路勤王军队,收服了长安。但吐蕃军是全身而退,自身并未受到什么损失。
由于没什么损失,因而没过两年,吐蕃大军就再次席卷而来。
公元765年,吐蕃联合回纥,并在唐朝叛将仆固怀恩的带路下,企图再拿下长安。而唐朝这一次又是兵力空虚。
但好在这一次没人拖郭子仪后腿。唐军在郭子仪指挥下,先是用疑兵吓住了吐蕃军。
紧接着,一支唐军精锐夜袭了吐蕃军营,让吐蕃军不敢轻举妄动。
趁着吐蕃攻势暂停之际,郭子仪凭借个人威望说服了回纥可汗,让回纥临阵反水
最后,郭子仪领着唐军,并在反水的回纥大军的配合下,一战重创了吐蕃军。
按照史料记载,这一战,唐军斩杀五万多吐蕃军,生擒万余人,夺回了被吐蕃劫掠的四千唐朝百姓,并缴获大量牛羊驼马。极大的遏制了吐蕃对关中的侵袭。
不过,由于唐朝当时仍然处于安史之乱的后遗症阶段,其军连力保关中都不足,就更不提支援河西唐军了。
因而在其后数年间,吐蕃调转方向,疯狂进攻驻守在河西走廊上的所有唐军。
而当驻守河西的唐军被陆续消灭后,吐蕃无后顾之忧,遂又调转进攻方向,对关中屡屡发动侵袭。这一系列的侵袭,一直到持续到唐德宗继位。当时为了防备吐蕃侵袭,长安城每年都要戒严。可谓国之大耻。
公元780年至792年期间,吐蕃正式吞并瓜州、沙州、盐州、夏州、庭州、西州、焉耆等地。并且还吞并了唐军控制的西域,威逼于阗、疏勒等国放弃与唐的属国关系,臣从于吐蕃。
当时的吐蕃,国力达到极盛。疆域东面与大唐大体上以陇山为界,北到宁夏贺兰山,南面以南诏为属国。军力堪称是东亚地区最强存在。
想当年,玄宗把吐蕃按在地上揍。
现如今,却变成了吐蕃把唐朝按着打。如此丢人现眼,这让唐朝皇帝如何能忍?
于是乎,代宗、德宗,乃至后来的唐顺宗和唐宪宗,都对励精图治,改变现状,报仇雪恨有一种执念。
只不过,残酷的现实让他们不得不低头,只能选择其他方式报仇。
什么呢?就是宰相李泌提出的“北和回,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则吐蕃自困”的困蕃之策。
当年唐朝是“大魔王”,吐蕃联合突厥、阿拉伯帝国联手困唐。
如今风水轮流转,吐蕃变成“大魔王”,唐朝自然是联合周围国家,围剿吐蕃。
这个计策,总体上看是比较成功的。
吐蕃在唐朝、回纥、南诏、以及阿拉伯帝国的夹击下,军队疲于奔命,经济因为打仗而受到严重拖累。
并且,吐蕃的政治制度也不如唐朝先进。这使得吐蕃无法维持长期的多线作战。
在这段时间里,吐蕃曾十几次进攻唐朝,几乎都是铩羽而归。
到了公元810年前后,回纥与吐蕃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吐蕃也就不得不暂停了对唐朝的进攻。
公元821年,处于内外交困之下的吐蕃赞普可黎可足认为不能再多线作战,便主动遣使到长安求和,希望能与唐朝罢兵休战。这个历史事件被称为“长庆会盟”。
之后二十年,吐蕃的衰落已不可逆转。为了重新振作国势,吐蕃王朝的末代赞普朗达玛在其国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
而这场运动严重伤害了吐蕃国内广大佛教信徒的宗教感情。导致很多佛教信徒对朗达玛恨之入骨。
公元842年,朗达玛被僧侣用箭射死。
他死后不久,吐蕃王室迅速分裂,吐蕃也因而发生内战。
后来,因为内战的缘故,原本统一强大的吐蕃王朝分裂成了若干个小邦。吐蕃王朝也就此灭亡。
听说吐蕃王朝灭亡后,当时的唐武宗下令整军备战,并派人收集吐蕃情报,准备收复河湟失地。但由于当时藩镇叛乱,朝廷忙着讨伐,收复失地的事情才暂时搁置了。
又过了几年,唐武宗驾崩,唐宣宗继位。
宣宗继位后,河东节度使王宰率代北诸军于盐州大败吐蕃军。
不久后,凤翔节度使崔珙率军反击,相继收了复原州(宁夏固原)、威州(宁夏中卫县)、扶州(甘肃文县西),及石门、驿藏、木峡、特胜、六盘、石峡、萧关等七关。
唐朝的一连串军事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河西人民反抗吐蕃统治的斗争。最终引发了公元848年的“沙州起义”。
沙州人民起义成功后,张议潮又率军攻取瓜州、伊州等十个州。令河西、陇右地区在时隔百年后,又重归唐土。
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已经不存在所谓的吐蕃王朝了。我们这里说的吐蕃,是指吐蕃王朝分裂后的吐蕃部落。
后来,受到河西唐人起义的影响,很多臣服于吐蕃的民族,也包括吐蕃国内的底层人民和奴隶,也相继发动推翻贵族统治的起义。
这些起义来势汹汹,席卷了整个藏区。吐蕃的奴隶起义军甚至把吐蕃王朝历代赞普的陵墓都给掘了。
公元880年前后,因为黄巢起义,唐朝也处于分崩离析之际。
不过,当时的吐蕃已经彻底崩了。
在内乱、起义、外力的三重打击下,由王朝分裂为部落联盟后的吐蕃民族,又进一步地崩盘,不再对中原王朝具有威胁了。
吐蕃,中的,蕃怎么读
吐蕃 读音 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自囊日论赞至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
希望能帮助到你唐朝与吐蕃的百年争端,究竟是谁赢了呢
这是一篇六千多字的长回答,诚意满满,深度达到了论文的级别,但也只能相对简单的提及几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战例。唐蕃二百年的战争史实在是太长了,不是很多喷子脑回路中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今天就把喷子们最爱说的几个例子拿出来分析一下。要有耐心哟!文章巨巨巨巨长!哈哈哈!如果把历史的视角拉长,用一百年的维度来看,唐蕃之间的国战,没有输赢!因为两国一直都在僵持之中!
可能看到这儿就有人开始骂街了,你个傻叉!
松赞干布携兵20万扣关松州(今松潘)强娶了文成公主;论钦陵大败薛仁贵于大非川;赤松德赞时期(763年)吐蕃占领了长安,首都都被别人占了,你还说唐朝打得赢吐蕃?
没错!我知道喷子们会这么说,这些战例都是事实,唐史里都明明白白的写着呢!
我想问的是还有吗?剩下的没多少人知道了吧!没关系,我再给您补充几个案例!
其实,唐史里不光写着这几条,还有青海承凤岭之败、西域识迦河之败、甘南素罗汗山之败,都是唐军大败亏输,史称“(唐军)尸骸高与天齐”(《资政通鉴》)。
上述三个战例再加上大非川之战,唐军总计损失有生战力四十万人以上。但别忘了,唐朝户口数量的峰值达到了九百六十万户,估算人口数量五千二百万人以上(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以如此级别的人口基数,损失40多万军队就判定被打的再无还手之力,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再有,唐蕃自贞观十二年(638年)在松州第一次交手后,二百年的交往史上,见诸史端的战争一百九十余次,如果每次都唐军大败亏输,恐怕吐蕃就不是占领长安十三天这么简单了,是不是直接就被吐蕃灭了也未可知。
但结果是印象里屡战屡败的唐朝,在经过了安史之乱的摧残后,以国内繁镇割据的残破之躯,又摇摇晃晃的支撑了一百五十多年,而号称屡战屡胜强横无匹的吐蕃,却在公元842年先行崩溃了。
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可能有人会很不服气的说,吐蕃的崩溃是综合因素造成的,和战场的胜败没关系。
没错!这话算是说到点儿上了!
以唐和吐蕃这种幅员辽阔的大帝国来说,拥有几乎无限的战略纵深,一场两场的胜败,根本不足以使其伤筋动骨。
历史上灭国级的战争不经常发生,并不是因为战争规模不够大,而是其他因素的酝酿尚不够充分。
说个简单的点例子,清朝灭亡明朝,真的是因为几十万满族人个个都是钢铁侠?!
有的军事爱好者,以一种很怪异的方式研读古代战争,他们声称:“我不喜欢考虑战略”,而用简答胜败和数量多少来判断战役的胜负。
但回想一下古代堪称军神的名将,哪一个不是战略大师,甚至后勤补给大师?
不研读战略态势的将军,最适合的工作不过是在锋线上耍片刀,永远也成不了军神。
知道什么仗能打,什么仗不能打,知道怎么打能赢,才是一个军神最基本的素质。
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纵观唐、蕃两国疆域都扶摇万里,人口都达到了千万的数量级(吐蕃疆域最大时,人口估算也接近一千万)。
在东起剑南(四川西北部),经河西、拢右,跨青海、西域,西至勃律(巴控克什米尔),长达数千公里的正面战场上,数百万将士嗜血搏杀,时间绵延接近二百年。
时间、空间跨越如此巨大的国战,别说是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在人类战争史上亦属罕见。又如何能以一城一地只得失,一战之胜败来判定?
因此,我对唐、蕃两国战争态势的判断与很多人的观点不同。唐蕃两国的国战,始终都处于相持阶段,并交替占据上风。
至少没有任何一方虚弱到可被一击致命的程度,也没有谁觅得了一个,可以彻底终结对手的机会,一个都没有。
如果我们细分一下的话,大概可以分成以下五个大阶段:
一、互相试探的时期(松赞与李世民);
二、吐蕃初占上风时期(禄东赞、钦陵与高宗、武周);
三、唐朝夺回主导权时期(赤德祖赞与唐玄宗);
四、吐蕃获得全面优势时期(赤松德赞与唐肃宗、代宗);
五、双方重回均势时期(赤祖德赞与唐德宗、宪宗)。
下面,我用你们最喜欢拿出来说的几个案例,结合其各自所属时期,来分析一下!互相试探的时期(松赞与李世民)的典型案例——松州之战和文成入嫁。
首先必须要厘清一个概念,吐蕃第一次试探并不是松州之战,而是早前一年的吐谷浑之战。
吐谷浑是一个独立国家,但它是唐朝的属国,因此进攻吐谷浑,实际上已经是在挑战唐朝推行的“天子——属国”政权体系了。
松赞干布对吐谷浑的进攻,发生在唐贞观十一年(637年)秋。也算吐谷浑倒霉,在此前的一年(贞观十年)吐谷浑刚刚因为不服唐朝管教,被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率领的唐军打残了。
残破的吐谷浑根本不是吐蕃军队的对手,短短几个月就败下阵来,吐谷浑王和他的唐朝媳妇一溜烟跑到了唐朝境内寻求庇护。
但别以为吐谷浑就是个软柿子,23年后(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0年),禄东赞带领的吐蕃军队可是结结实实的打了三年,还是在有卧底帮忙的前提下,才算勉强吞下了这块硬骨头。
打完了吐谷浑,松赞发现唐朝没什么反应,于是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扣关松州(今松潘),唐蕃第一次正面交锋爆发,史称“松州之战”。
为什么吐蕃会连续刺激唐朝呢?并不是松赞干布有多膨胀,而是他想获得唐朝的认可,这种认可在当时的表象是能不能娶唐朝公主(“尚公主”)。
说到和亲很多汉族人都心情复杂,但其实对于一个政权来说,和亲不过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手段之一,而且还是一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终唐一世,一共有十八位公主和亲,其中唐朝强盛的贞观、开元、天宝时期占了多数,足见唐朝对此问题的看法。
对于贞观时期的唐朝来说,北逐突厥、肢解薛延陀,号称“天可汗”。在当时东亚地区是当仁不让的霸主毋庸置疑,对此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也都认可。
因此才出现,玄宗拒绝了突厥可汗求婚的请求,他会口出怨言。
吐蕃和当时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也一样希望通过娶公主的方式来获得唐朝的认可。
所以,贞观八年(634年)吐蕃使节首次出使长安后,李世民派冯德遐入蕃回访。
贞观十年(636年),冯德遐返唐时,吐蕃使臣一同前来,便提出了“尚公主”的请求。(使臣一次往返唐蕃大概需要十个月的时间)
但可惜,当时的吐蕃给唐使的观感太差,吐蕃娶公主的请求被李世民拒绝。
吐蕃使臣没办成事儿,便在松赞面前煽风点火,归咎于被吐谷浑搅黄了。
按《旧唐书》的记载,贞观十年十二月,当时吐谷浑的河源郡王慕容诺曷钵(继任吐谷浑王,弘化公主的老公)恰好在长安出使。
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时间链条,吐蕃使臣回拉萨后,贞观十一年松赞兵发吐谷浑。所以,松赞干布才会在松州城下,放出豪言:“公主不至,我且深入”。
其实,他就是奔着获得认可来的,整军扣关不过是示威而已。
弄清楚了松州之战爆发的原因,后面的表象就简单了,唐蕃不过是各自展示了一下肌肉,然后都感觉对方不好对付,最终以和平方式达成了一致(公主入嫁)。
至少在这个阶段,松赞干布不会知道唐朝有多强,当然李世民也不知道吐蕃有多大。
双方有点像瞎子摸象,都只看到了对手的一部分,如果说当时松赞干布有心击垮唐朝我是不信的,他的心没那么大。
说完了,松州之战我们来说下一个阶段,吐蕃初占上风时期(禄东赞、钦陵与高宗、武周)。这一时期,最典型的战例便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大非川之战”。
松赞干布去世后,以禄东赞和他的儿子们(噶尔家族)掌控吐蕃朝政五十余年。
在此期间,吐蕃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扩展的战争,第一场便是灭吐谷浑的战争。
刚才我已经说过了,这场战争持续的三年,最终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成了唐朝安乐州刺史。
就在吐蕃征服白兰羌、吐谷浑期间,唐高宗正东征高句丽,对两线作战表现的非常优柔寡断,给了吐蕃足够多的时间。
很快李治就为他的寡断吃到了苦头,在青海站住了脚的吐蕃,以青海的牧场为前进基地,开启了第一波扩张。
咸亨元年(670年),吐蕃攻陷西域十八州,迫使唐朝放弃了安西四镇。感到了切肤之痛的唐朝,终于下定决心要教训一下吐蕃了,这就是大非川之战爆发的背景。
需要注意的是,薛仁贵的头衔是逻娑(拉萨)道行军大总管。这实际上是在暗指希望这位“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老将,犁庭扫穴直捣黄龙,彻底解决吐蕃问题。
但这只能说明,高宗一朝对吐蕃的实力一无所知,对青海吐谷浑故地的战略意义同样一无所知。
实际上,牢牢掌控的青海牧场后,吐蕃养虎之势已成,凭借充沛的后勤补给,钦陵在青海进可攻退可守,行动迟缓的唐军根本不是对手。
回想一下唐朝初期所获胜绩,无不是以少量精锐骑兵长途奔袭,形成突破性优势,再辅以步兵跟进而胜。而现在,唐庭四月才决定仓储出兵,八月五万唐军才行至青海,在临近冬季的草原上(别忘了胡天八月即飞雪”),与一个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占优的对手缠斗,别说是薛仁贵,就是孙武复生也没戏。
其实,薛仁贵的战术并没有什么问题,他集中战兵前出,寻找战机以求突破,将辎重兵留于险地结寨固守,速战速决是他唯一的机会。
但这一战术被钦陵识破,他以败兵为诱饵逐次退却,诱使唐军两部距离拉大,再凭借机动性分而歼之。
钦陵采取的是典型的狼群战术,副帅郭待封的贪功冒进不过加速了唐军的覆灭。即便没有这个变量,只要吐蕃军队拖着打,唐军之败不过是早晚的事。
这场仗是一个错误的时间节点,以一种错误的方式与敌作战,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唐军一边,因此战败后,薛仁贵才会慨叹:“邓艾所以死于蜀,吾知所以败也。”
大非川之战是一场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唐军在保持四十年军事强势后,第一次在周边少数民族眼前大败亏输。这也是唐蕃间,在松州打成平手后,第一次惨败于吐蕃之手。不过,大非川以及之后青海承凤岭、西域识迦河、甘南素罗汗山等败绩,并没有动摇唐朝的根本。
紧接着高宗的武周朝时期,武则天这个性情强悍的女人,主导了唐朝的一系列反击。
王孝杰、娄师德、黑齿常之等一干唐将,在良非川、白水涧等地连胜吐蕃。两国拉锯战态势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当属西域安西四镇的反复易手。
自咸亨元年(670年),唐朝罢安西四镇后,至692年(武周长寿元年),二十二年间,安西四镇六度易手,直到唐军在四镇驻军两万四千人后,才算是基本稳住了局面。
从四镇屡废屡建的过程可见,唐朝即便是在遥远的西域,尚且有能力和吐蕃一较短长,更何况是在后勤压力较低的河拢地区呢?
因此,唐黑们所谓大非川之后,唐朝再无还手之力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大非川之败并没有那么重要,至少它没有真正改变两国的战争格局。第三个阶段大概是在玄宗的开元、天宝年间(赤德祖赞与唐玄宗)。这一时期,最典型的战例当属哥舒翰的石堡城之战,虽然此战唐军只能算是惨胜,但拔出了石堡城这一战略据点后,唐军拓地千里是不争的事实。
随后几年,哥舒翰在青海修筑神威城、应龙城等军镇,屡败吐蕃军,攻拔吐蕃洪济、大莫门等城,全部收回了河西九曲。唐、蕃的实际控制线已推进至青海湖、黄河河曲以西地区。
由此可见,天宝初年唐蕃对峙中,唐朝要稍占上风。
第四阶段是安史之乱后的肃宗、代宗、德宗三朝(赤松德赞时期)。经过安史之乱的消耗,唐朝确实没有还手之力了,这几十年中基本就是被吐蕃按在地上揍,吐蕃攻陷长安也发生在这一时期。
代宗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突破大震关(陕西陇县西境),泾州(甘肃泾川县北)刺史高晖投降,给蕃军充当向导,引军深入。
六日,克邠州(陕西彬县)、奉天(陕西乾县)、武功(陕西武功县西北),代宗东逃陕州(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长安陷落。
吐蕃在长安城内留居十五日(《资治通鉴》记十三日),还把金城公主的兄弟,宗王李承宏扶持成了傀儡皇帝。
结果十几天后,吐蕃撤军,李承宏这倒霉孩子先是被还朝的代宗痛骂,然后流放华州,不到一年就稀里糊涂的死了。
长安失陷是事实,汉藏史料上都有白纸黑字的记载,但这次军事行动更像是一次惩罚性的打击。
因为,762年(宝应元年)正月,唐蕃两国曾有一次歃血会盟。以唐朝当时的实力当然没什么可谈的,基本就是吐蕃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会盟谈判的条款汉地史料全无记载。
但布达拉宫门前的《达扎路恭纪功碑》上有很详细的记载,唐朝每年要给吐蕃“岁贡”绢缯五万匹。
你没看错,中原王朝第一次“岁贡”求和,不是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而是唐和吐蕃的这次“鸿胪寺歃血”。
唐黑们,有这段秘闻以前还不知道呢吧?我给你们提供弹药了,以后记得用哟!
《达扎路恭纪功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老皇帝签了约,说每年“岁贡”五万匹,新皇帝上台后想赖账,吐蕃就自己来长安取了,就这么简单。但吐蕃自己可能也没想到京西的防御会如此的囊,几天功夫就破关而入,因此根本没有长期固守的准备。这点从郭子仪以疑兵诈称朔方军至,吐蕃便草草撤军可见一斑。
很多人将此原因归咎于,吐蕃将士不适应低海拔地区的环境,产生了醉氧反应。
但别忘了,吐蕃军队不是坐着运20从拉萨飞过来的,甚至这些军队,也不是骑着马从拉萨长途跋涉来到长安的。吐蕃君臣没那么傻,让军队奔行几千公里来考验一下,后勤补给的供应能力。
这些军队本就常年驻扎在河拢地区,时时刻刻威胁着唐朝的边境。你觉得气候的不适应,会他们造成多大的影响?
另外,这些人也不都是藏族人,早在并吞河拢前期,军力不足的吐蕃军队里有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仆从部队。这些被称为“温末”的仆从部队,不但族裔混杂,包含吐蕃征服区的吐谷浑人、白兰羌人、回纥人、突厥人、汉人,甚至还有少量大食人,这些人可是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对关中的气候并没有吐蕃人那么敏感。
更何况,吐蕃这次突入关中还是在冬季,那有什么所谓“长安湿热气候吐蕃人不能适应”之论?
因此,气候并不是吐蕃从关中草草撤军的充分必要条件,而是其领兵将领恩兰·达扎路恭(唐史记做马重英)心知,自己并没有固守关中的实力和资本,不如趁唐军未至,劫掠一番早早离去。
此战之后,唐朝很快就调整的拢山一线的防御体系,将郭子仪账下最有战斗的朔方军从同州(渭南大荔县)调至京西防御。以郭子仪驻邠州(陕西彬县)、马璘镇泾州(甘肃泾川北)、李抱玉守拢坻的防御体系。同时,回纥恢复了与唐朝的盟友关系,从北面夹击吐蕃,岌岌可危的关中防御算是稍稍松了一口。
而后,随着李晟、马遂、浑瑊三将的崛起,双方围绕着拢山一线,又缠斗了几十年,吐蕃再也没有突入关中,威胁长安。
我不知道网上传说,吐蕃曾两次入长安是从哪里看来了。以我多年读藏史的目力,至少目前能够看到的汉藏史料,只有代宗初年这一次。
双方重回均势时期(赤祖德赞与唐德宗、宪宗)最后一个阶段是从唐德宗末期贞元(785年—805年)到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 - 820年),吐蕃经过一百多年的狂攻已经露出了疲态。
虽然吐蕃一直在以战养战,仅河拢地区估算就至少掠去数以百万计的唐人。别忘了,当时吐蕃是西边顶着黑衣大食、北边扛着回鹘、东边对着大唐,东南角的南诏国也重新成了唐朝的盟友。再强大的自生能力也禁不住这种消耗,更何况人口本身就是一种再生缓慢的资源。
虽然贞元早期,吐蕃依旧有能力主动进攻,甚至在两国会盟时发动了“平凉劫盟”的诡计,但唐朝已经开始逐步将防线向外推。
这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剑南道的“维州之战”,维州(今四川理县)历来都是剑南防御的节点,广德元年(763年)被吐蕃攻陷,改称“无忧城”。公元801年(贞元十七年)八月,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整顿军马,遣唐军步骑兵两万人,兵分九路齐头并进,向吐蕃所属维、保(理县北孟屯河中下游)、松州(四川松潘)、栖鸡、老翁城等地发起进攻。
之前唐蕃两国在剑南的战争,基本都是吐蕃主攻唐朝防御,而这次唐军却主动出击,表明唐军的军事实力已能和吐蕃军队分庭抗礼了。
多路并进的唐军,在剑南崇山峻岭间与吐蕃展开连番血战。战事从八月一直持续到十二月,其中双方主力在雅州(四川雅安)城外的决战,以吐蕃惨败告终。
随后,唐军继续向西南推进连克吐蕃多座城堡。另一支唐军则在南诏军队的配合下,强渡泸水(大渡河)绕至吐蕃军队后方,决堤水淹吐蕃军营。吐蕃军队大溃,被唐军合围在鹿危山的山谷之中全军覆灭。
战后唐军惊讶地发现,吐蕃俘虏中居然有黑衣大食的士兵。
这是自,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年)高仙芝和黑衣大食的怛罗斯之战后,时隔五十年,唐朝士兵和大食士兵的再次交手。由此也可见,吐蕃兵员的紧张程度。此战因其在泸水之南,也称“渡泸之役”。
唐军兵围维州后,赤祖德赞命内大相论莽热领兵自盐(陕西定边县)、夏(陕西靖边县)二州千里来援,韦皋以逸待劳,再次大败吐蕃,生擒论莽热(吐蕃从不远千里从西北调兵援救剑南的维州,大家想想意味着什么)。
而论莽热也成了二百年唐蕃战争史上,品级最高的吐蕃俘虏。
维州之战后,唐蕃两国都已无心恋战,唐朝是自宪宗朝开始专心在河南、河北削藩,而吐蕃则在崇佛之路上越走越远。之后两国的战争,基本表现为以打促和,战争不过是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
公元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4月,唐蕃两国再度达成协议,分别在长安、拉萨和边境线三地祭天盟誓,立碑为证,史称“长庆会盟”。
“长庆会盟”是唐蕃八次会盟中的最后一次,它也成了唐蕃和平修睦岁月的最后见证,之后二十多年里,唐蕃边境基本保持了平静,直到公元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吐蕃脆亡。
这篇六千多字的长文,只能摘取几个最典型的案例。唐蕃二百年战史中,名将辈出、恶战累累,这篇文章收篇幅所限,甚至不能将每个阶段代表性战例的背景说全。
不过不要紧,我已经准备写一篇更全面介绍唐蕃战争史的文章,名字我都已经想好了,叫《唐蕃百年战争的阶段与转折》。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朋友,关注老夫吧!我带您从不同的视角,来解析唐蕃之间的关系。
吐蕃以前的青藏高原歷史是如何的
公元前20世纪开始,青藏高原开始出现了具有部落联盟性质的国家。其中的象雄王国中的诸邦国,先后成为了统领青藏高原诸部落的霸主,其中乎杰·赤崴努增就是为臃肿苯教上师顿巴欣绕米沃切弘扬臃肿苯教做出巨大贡献的国王,当时乎杰·赤崴努增管辖的象雄王国囊括了如今青藏高原的大部,统辖人口达40万户。
臃肿苯教的上师顿巴欣绕米沃切不但创立了臃肿苯教,他还仿照当时中、西亚一带通行的楔形文,结合当时青藏高原流传的各种象形文字创立了古象雄文。
到了公元前十世纪,青藏高原开始上出现了更多的部落联盟的国家,其中具有较大规模或影响较大的国家有如下:1、门2、象雄3、苏比4、迷药5、阿霞6、娘7、工8、塔9、青10、僧波杰11、罗昂12、鹏瓦杰等等。
到了公元前二世纪,古代雅隆诸部落联合起来建立了汉族史书中称呼为吐蕃的王朝。到了第二任赞普穆赤赞普的时代,为了通达政令,记述历史,推广臃肿苯教等诸多目的,专门将象雄文字引进雅隆地区,并根据当时克什米尔一带出现的拼音文字对其进行了拼音化改革。
到了公元四世纪左右,在赤念松赞执政的年代,吐蕃王朝国力日渐强盛。并在此时仿照印度笈多文对原有象雄拼音文字进一步进行了改进,并形成了目前通行的藏文吾金体及乌梅体的基本形态。
到了公元540年左右,在达日念色统治的时代,吐蕃王朝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版图扩张,先后占领了如今的不丹王国以及洛扎一带的大片疆土。
公元568年左右,在囊日松赞统治的时代,吐蕃王朝联合僧波杰治下的贵族娘·曾古、崴·依才、弄·帮松准布等彻底征服了位于拉萨河流域的僧波杰政权,并将吐蕃王朝的首都从雅隆河谷迁入拉萨河谷的甲玛一带,并在公元569年一代高原雄主松赞干布就出生在甲玛敏久宫殿。
公元580年左右,藏博王国(今日喀则一带)的大臣琼布·帮色苏泽杀死自己的国王马敏,将整个藏博的两万户属民土地献给吐蕃的囊日松赞赞普。赞普为了表彰其功。将其封为大相。
公元682年,囊日松赞被那些旧贵族用门毒杀害。正在不断扩张的吐蕃王朝几近崩溃。在囊日松赞新近封赏的大相琼布·帮色苏泽以及崴·依才、娘·曾古等的协助下,时年13岁的松赞干布顺利登上了赞普之位,随后逐渐统一了离散的诸反叛部落。
公元625年左右,娘·曾古的儿子娘·莽布杰相弄联合苏比王国的贵族直·色如恭顿,通过计谋诱降了苏比王国,从此吐蕃王朝拥有了如今藏北一带及玉树、昌都西部一带的大片疆土。
安史之乱后,吐蕃军队截断了河西走廊,安西四镇是什么时候陷落的
谢邀~
安史之乱,可谓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唐代经历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唐高宗李治的“永徽之治”、女皇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到唐玄宗李隆基时期达到鼎盛。
封建经济的急速发展,加剧了土地兼并,百姓多流亡;经过了开元年间的勤政治国,到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开始了他纵情酒色的生活,重用奸臣杨国忠,独宠贵妃杨玉环,使得唐朝最高统治内部日益腐化;安禄山为求富贵,成了杨玉环的儿子,杨国忠这等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天宝(公元742年正月—756年七月)十四年,即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造反了,史称“安史之乱”。唐朝百姓已经几代人没有见过战争了,763年春天,安史之乱虽被平反,但七年零两个月的战争带来的空前的灾难,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混乱,百姓流离失所。
安西四镇,指唐朝前期在西北地区设置,由安西都护府统辖的四个军镇。唐安西四镇在历史上存在了一个半世纪,它们对于唐朝政府抚慰西突厥,保护中西陆上交通要道,巩固唐的西北边防,都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唐玄宗天宝年间,四镇分别是:龟兹、于阗、疏勒、焉耆。四镇由专设的节度使统领,任命汤嘉惠为四镇节度使,或称碛西节度使。当时,西域的主要外敌是大食和吐蕃。
753年前后,正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全盛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仓皇而逃,其儿子李亨继位,随即调集了三支西域唐军,此外还征发了西域各国本地的军队帮助平叛,其中包括大食国,可见大食国当时并没有趁虚而入。西域边兵大批内调,对平定安史之乱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大大削弱了唐朝在西域的势力。西域防御能力的衰退,给吐蕃提供了入侵的时机。
吐对吐蕃而言,这时唐朝不仅仅是撤回了安西、北庭的边兵,而且也调回了陇右、河西防备吐蕃的军队,入侵陇右、河西要比进攻西城便捷得多,也有利得多,于是吐蕃乘虚陆续占领陇右﹑河西诸州,安西四镇与朝廷的通道中断。在这种形势之下,西域反而得以保全,孤军坚守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
763年(广德元年)时,吐蕃军队已经尽陷兰、廓、河、都、洮、岷、秦、成、渭等州,占领了河西、陇右的大部分地区 。此后西域守军与内地的联系断绝,但仍然奉唐正朔,坚守西域。失联5年之久的安西四镇,于768年左右 ,又与朝廷恢复了联系,朝野上下对他们“忘身报国”的精神感动得“酸鼻流涕”、唐代宗下诏褒奖,并向西域唐军通报内地情况,对守军大加赞扬。
其实就历代原王朝而言,经营西域不外乎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就内部来说,控制了西域既可张扬国威,又保证了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就对外来说,控制了西域就可以牵制和削弱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并进而保障河西,陇右的安全,防止南、北两个方向游牧民族势力的汇合。吐蕃攻陷关陇之后,西域地区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战略意义,西域的存亡对整个唐朝边防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所以西域虽有“奉国之诚“,朝廷却因“事势不及相恤”,不得不采取了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
781年,四镇留守郭昕的表奏到达长安,朝廷又任命郭昕为四镇节度使。
789年,中国高僧悟空回国,途经四镇,会见了四镇的镇守使及四镇节度使郭昕,说明这时安西四镇仍为唐守。
790年,吐蕃占据除西州外的北庭;
792年,吐蕃占西州,完全占领北庭,并占领安西四镇之一的于阗。
之后几年,吐蕃占据安西其他三镇,目前还没有资料能说明吐蕃开始占据安西其他三镇的确切时间。
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谁在吐蕃的地位更高
一直以来,文成公主和和松赞干布和亲的故事,都被看作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典范,也是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见证。
但近几年来,网上开始流传一些故意抹黑文成公主的言论,说是文成公主只是松赞干布的小妾,地位还非常低下。
对于这些抹黑文成公主的言论,他们几乎都提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之前,松赞干布已经有一位正妻,叫做尺尊公主,是尼泊尔的公主。在现在西藏的很多寺庙中,大家都还能看到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三人塑像并列而坐。
同时,在这些抹黑文成公主和亲的言论中,他们说文成公主在西藏的地位要远低于尺尊公主,总而言之,文成公主只是小妾,尺尊公主才是王后。
并且,他们还说松赞干布对尺尊公主的喜爱,要远远胜于文成公主,理由主要有两点:
一是据说现如今西藏的布达拉宫,就是为尺尊公主所修建;
二是在尺尊公主入藏时,松赞干部为她修建了著名的大昭寺,但等到文成公主入藏时,松赞干布却只为她修建了小昭寺,这大昭寺光听名字就比小昭寺厉害,所以很多人才觉得文成公主的地位,远不如尺尊公主。
但问题是,对于这样一个地位远高于文成公主的吐蕃国王后,在西藏的史料中,却没有她的任何记载,甚至在尼泊尔和我们汉人的史料中,也没有这位公主的记录。
事实上,松赞干布娶尺尊公主的事情,是来源于部分吐蕃奇幻荒谬小说中的章节,可信度非常低。
相反,在吐蕃书籍《贤者喜宴》记载:“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也就是说,在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在布达拉宫和她举行了盛大婚礼,并当场加冕她为王后。换句话说,文成公主才是吐蕃国公开册封的王后。
其次,根据史书上记载,在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为缓解她的思乡之情,特意按照唐朝建筑的式样和风格为文成公主建了一座宫殿,并且为与文成公主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他还特意换上文成公主亲手为她缝制的唐装,甚至还努力学说汉语。
在松赞干布众多妻妾中,文成公主是唯一享受这样一份待遇的。更关键是的,在松赞干布去死后,吐蕃国的大臣噶尔·东赞域松(禄东赞)实际掌握朝政大权,松赞干布的后人完全沦为傀儡,但对于文成公主,这位禄东赞仍然给予了最高的尊重。
等到文成公主去死后,吐蕃国还以最高礼节为她送葬,并且此后还多次为她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要知道,在吐蕃国的历史记载上,只有文成公主这一个女人享受到这份待遇,由此可见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重视。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尺尊公主在西藏的地位真的要高于文成公主,在吐蕃国的史料中,绝不可能没有她的只言片语。更何况,就是仅从家族背景来看,就是把尺尊公主打扁捏圆,也无法与文成公主相提并论。
因为,文成公主背后是一个让吐蕃国都望而生畏的大唐帝国,而尺尊公主背后却是一个要看吐蕃国脸色行事的尼婆罗,两人完全没有可比性。甚至而言,尺尊公主就是和松赞干布另外的三个出自吐蕃大族子女的妻子相比,都没有嚣张的资本。
至于所谓松赞干布为尺尊公主修建布达拉宫的事情,明显就是扯淡,这种说法就好像古代皇帝修建皇宫只是为女人而已,根本经不起推敲。事实上,松赞干布修建布达拉宫,就和明朝朱棣修建北京紫禁城一样,都是因为迁都而修建的大工程。
至于大昭寺和小昭寺,这是后来的叫法,他们最初的名字,叫做“羊土神变寺”和“惹谟伽寺”。
在松赞干布时期,小昭寺是吐蕃国规模最大、最豪华、最富盛名的寺庙,里面所放置的是文成公主入藏时所带来的一尊释迦牟尼十二岁身像。
后来,在松赞干布死后,因为吐蕃与唐朝持续多年的战争,造成小昭寺被废弃许久。等到大唐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后,小昭寺才又重开。
但鉴于小昭寺已破损严重,吐蕃国王便把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佛像移到大昭寺供奉,同时把尺尊公主所携的佛像供奉于小昭寺,从此二佛像遂易寺而居。再后来,大昭寺才由此不断扩建,成为吐蕃最富盛名的寺庙。
等到明朝永乐七年(1409年)时,藏传佛教的宗喀巴大师为歌颂释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传佛教各派僧众举行传昭大法会,大昭寺成为法会的举办地点,于是这个寺庙就被改名为大昭寺。与此同时,它们将另一座与其风格相似的寺庙,改为小昭寺。
从这层意义上说,大昭寺也好,小昭寺也好,它们的兴盛衰败,其实都是因为文成公主,与尺尊公主并没有多大关系。由此也再次证明,尺尊公主与文成公主,完全不是一个同等级别的对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