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安西都护府是如何丢失的?安西都护府设在哪里,管辖范围是哪里_安西_吐蕃_西域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安西四镇 安西 吐蕃 西域

本文目录

  • 唐朝的安西都护府是如何丢失的
  • 安西都护府设在哪里,管辖范围是哪里
  • 安西四镇为什么会在唐朝和吐蕃之间反复易手
  • 唐朝安东,安北,安西,安南都护府何时被废,为何被废
  • 唐代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镇,在如今的什么地方
  • 唐朝在安西四镇只有两万驻军,为何能牢牢控制辽阔的西域

唐朝的安西都护府是如何丢失的

安史之乱后唯一正式册封的安西大都护是郭昕,郭昕是大唐军神郭子仪的侄儿,同时也是安西都护府最后一任大都护,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七月初一日朝廷任命摄安西都护、四镇留后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兴元元年(784)五月又加封郭昕尚书左仆射,直至兴元元年五月,他的官职总共为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兼充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封爵为武威郡王。公元808年,安西四镇已经孤悬异地四十多年,当吐蕃大军攻入安西都护府的所在地龟兹城时,郭昕率领几千名已是苍髯皓首的大唐安西军全部阵亡,安西军与大都护郭昕用铁和血,诠释了他们对大唐帝国最后的忠诚,因此,“安西军”成为了大唐帝国的荣耀,大都护郭昕也被后世誉为“铁血郡王”。

安西都护府设在哪里,管辖范围是哪里

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古西戎地,春秋时谓为瓜州,秦时大月氏民之,汉初为匈奴浑邪王地,武帝时为敦煌郡地,唐瓜州,清建安西府,旋降为直隶州,属甘肃省,民国改县,属甘肃安肃道,地当新疆天山南北路之要道。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侯君集平高昌,在其地设西州都护府,治所在西州。

  同年9月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雅尔郭勒)设安西都护府,用以针对西突厥。

  安西都护府第一任都护为乔师望,后由郭孝恪接任,开始时只有数千人的兵力。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郭孝恪击败龟兹国,把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今新疆库车县)。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十一月,苏定方在碎叶水平定阿史那贺鲁的

  唐高宗时西域最大版图

  反叛,从而平定了西突厥

  将安西都护府治所迁回高昌故地。

  显庆三年(658年)五月,安西都护府又迁到龟兹(今库车),

  安西都护府升格为大都护府。唐高宗改变太宗时只重军事而轻行政管理的做法,在突厥故地分设蒙池、昆陵两个都护府,并将其附属小国分别设置州府,西境直抵波斯,都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

  使这一带都置于唐朝的直接统治之下。唐朝贞观十四年(640年)设置的安西都护府治所西(今新疆吐鲁番东高昌故城),统安西四镇,龟兹、疏勒、于阗、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辖境相当今新疆及哈萨克东部、吉尔吉斯北部楚河流域。自显庆元年(656年)至麟德元年(664年),这期间,是武则天为皇后辅佐高宗到垂帘听政阶段。显庆、龙朔年间(661-663年),唐军平定西突厥,辖区扩大至今阿尔泰山西至咸海及葱岭的东西各部直至阿姆河两岸城的诸城邦国,包括今吉尔吉斯斯坦大部分。

  显庆五年(660年),位于葱岭以西的西突厥都曼部降唐,朝廷派人去该部巡查。

  龙朔元年(661年),又派遣吐火罗道置州县使王名巡视葱岭以西,

  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设置十六都督州府,统辖八十个州,一百一十个县,一百二十六个军府,并在吐火罗立碑记述此事。

  在此时,安西大都护府的管辖地包括安西四镇、濛池、昆陵都护府(西突厥故地)、昭武九姓、吐火罗乃至波斯都督府,大体相当于今日新疆与中亚五国、阿富汗的总和。

  唐蕃争夺

  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军队攻陷了安西都护府。

  咸亨四年(673年),唐朝恢复了安西四镇,仪凤三年(678年),又被吐蕃控制;仪凤四年(679年),安西四镇被唐将裴行俭收复,垂拱三年(687年),武则天被迫收缩战线,放弃安西四镇。

  安西都护府治所移至碎叶

  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年),王孝杰收复了安西四镇,在龟兹国恢复设置了安西都护府。

  此后,安西都护府的府衙才在龟兹稳固下来。

  长安二年(702年),北庭都护府设立,管辖原安西大都护府所辖天山北路、热海以西的西突厥故地,安西大都护府只管辖天山南路、葱岭以东的地区,以达到抵制吐蕃对丝绸之路的北侵的战略目的。

  安西都护府全盛时代所统率的精锐骑兵又称“安西兵”,唐肃宗至德年间(756年-758年),为平定安史之乱,唐政府在河西、陇右征兵,

  安西兵组成“安西行营”奉诏平叛,

  帮助收复了两京。但由于安西、北庭及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内调,吐蕃乘机陆续占领陇右、河西,因此安西都护府与唐朝的通道中断,但安西四镇留守军队仍孤军坚守。

  肃宗上元元年(760年),陇右军镇多被吐蕃攻陷。

  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政权趁唐衰弱之际尽取陇右道。是年冬,吐蕃攻占了唐朝的京城长安,半个月后才撤离。此后十余年,吐蕃又夺去河西之凉、甘等州。

  吐蕃的军事行动,使安西都护府面临重重困难,但仍有旧将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都护府,二镇和沙陀、回鹘相依,吐蕃久攻不下。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李元忠、郭昕派遣使者间道奏事,德宗对其进行了嘉奖,封李元忠为北庭大都护,郭昕为安西大都护。

  随后,吐蕃联合葛逻禄、沙陀攻击唐军、回鹘。

  最终沦陷

  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吐蕃攻占北庭,唐朝与安西失去联络,不知安西存亡。《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三“及三葛禄、白服突厥皆附于回鹘,回鹘数侵掠之。吐蕃因葛禄、白服之众以攻北庭……贞元六年(庚午,公元七九零年)……回鹘颉干迦斯与吐蕃战不利,吐蕃急攻北庭。北庭人苦于回鹘索求,与沙陀酋长朱邪尽忠皆降于吐蕃。……安西由是遂绝,莫知存亡,而西州犹为唐固守。”

  安西最后陷落的时间,史料并无确切记载,这可能不仅是情报断绝所造成的,而是事实上唐朝已经放弃了对安西的控制。

  有学者推论,安西最后的陷落时间是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冬

  历任安西都护、大都护以下列出历任安西都护和安西大都护。

  初建之安西都护府共四任都护(640年-658年):

  第1任:乔师望(贞观十四年至贞观十六年,640年一642年):

  第2任:郭孝恪(贞观十六年至贞观二十三年,642年—649年);

  第3任:柴哲威(贞观二十三年至永徽二年,649年—651年)

  第4任:麴智湛(永徽二年至显庆三年,651年—658年)

  再建之安西都护府共七任都护(667年-685年):

  第1任:陶大有(乾封二年至总章二年,667年-669年):

  第2任:董宝亮(总章二年至咸亨二年,669—671)

  第3任:崔智辩(咸亨二年至上元二年,671—675)

  第4任:杜怀宝(咸亨二年至仪凤四年,671—679)

  第5任:王方翼(调露元年至开耀元年.679—681)

  第6任:杜怀宝(开耀元年至永淳元年,681一682)

  第7任:李祖隆(永淳二年至垂拱元年,683—685)

  三建之安西都护府都护(689年-691年):

  第1任:昝斌(永昌元年至天授二年,689—691)

  安史之乱后可考之安西都护

  朱某:(永泰元年至大历十三年,765年—778年)

  安史之乱后正式册封的安西大都护:

  郭昕:(建中二年至约元和三年冬,781年—约808年)大历十四年继任都护,建中二年(781)七月初一日朝廷任命摄安西都护、四镇留后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兴元元年(784)五月又加封郭昕尚书左仆射。直至兴元元年五月,他的官职总共为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兼充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封爵为武威郡王。

  初建之安西大都护府共五任大都护(658年-667年):

  第1任:杨胄(显庆三年至龙朔二年,658年—662年)

  第2任:苏海政(龙朔二至三年,662年—663年)

  第3任:高贤(龙织三年至麟德元年,663年—664年)

  第4任:匹娄武彻(麟德元年至二年,664年—665年)

  第5任:裴行俭(麒德二年至乾封二年,665年—667年)

  再建之安西大都护府共二任大都护(686年-689年)

  第1任:王世果(垂拱二年至三年.686年—687年)

  第2任:闽温古(垂拱三年至永昌元年.687年—689年)

  三建之安西大都护府共十二任大都护(693年-752年)

  第1任:许钦明(长寿二年至万岁通天元年,693年—696年)

  第2任:公孙雅靖(万岁通天元年至圣历元年,696年—698年)

  第3任:田扬名(圣历元年至长安四年.698年—704年)

  第4任:郭元振(神龙元年至景龙二年,705年一708年)

  第5任:周以悌(景龙二年,708年)

  第6任:郭元振(景龙二年至景云元年.708年一710年)

  第7任:张玄表(景云元年至开元二年,710年一714年)

  第8任:吕玄璟(开元二年至三年,714年一715年)

  第9任:郭虔瓘(开元三年,715年)

  第10任:靖德太子李琮(遥领,开元四年至十五年,716年—727年)

  副大都护:张孝嵩(开元四年至十二年,727年—735年)

  副大都护:杜暹(开元十二年至十四年,735年—737年)

  副大都护:赵颐贞(开元十四年至,737年—)

  第11任:延王李玢(遥领,开元十五年至二十五年,727年—737年)

  第12任:李林甫(遥领,开元二十五年至天宝十—年,737年?—752年)

安西四镇为什么会在唐朝和吐蕃之间反复易手

安西四镇六度易手,唐与吐蕃在西域的激烈博弈!

唐朝对西域的经营,始于贞观四年(630)的设西伊州(今新疆哈密,贞观六年,去“西”字,称伊州)之举。

在着手西域之前,唐朝已于前一年,趁北方草原陷入天灾之机,联合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等诸部,一举击垮了草原霸主东突厥。

雄悍一时霸主在唐军打击下脆亡,震惊了整个东亚的游牧世界。贞观四年(629年),“四夷君长诣阙请上(唐太宗)为天可汗”。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唐庭开始着手经营西域。

一、安西四镇的初设及其争议

当时,西域塔里木盆地绿州诸国,及天山南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广大地区,均处于西突厥统治之下。

综合西域的地理特点,唐朝采取了与对付东突厥完全不同的战争策略,在西域打出了步步为营,军、政结合的组合拳。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派大将李靖、侯君集领兵攻取高昌古国,置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九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之”。

在天山以北形成伊、西、庭防御三角形后,李世民强硬的推行了政治制度改革,以“州、县、乡、里”制颠覆游牧部落的统治。

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安西都护郭孝恪,率三千步骑夜袭焉耆国(今新疆焉耆),生擒焉耆王龙突骑支,献俘东都洛阳。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命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郭孝恪,征发铁勒、突厥、吐谷浑、吐蕃等部十余万骑兵,破龟兹大城五座,降小城七百余座,立王弟为龟兹王。

唐军攻灭龟兹(今新疆库车),西域震动,天山南路诸国纷纷摆脱西突厥控制,归附唐朝,今南疆地区首次置于唐朝控制之下,西突厥势力退守于碎叶川为中心的天山以北地区。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安西四镇”的初设时间出现了争论。

一部分学者以《旧唐书·西戎传》上的记载,“太宗既破龟兹,移置安西都护府于其国城,以郭孝恪为都护,兼统于阗、疏勒、碎叶,谓之四镇”为依据,认为唐贞观二十二年灭龟兹后,便将安西都护府移至南疆。

但另一部分学者,则以吐鲁番出土的《唐永徽五年令狐氏墓志》记载,“贞观二十三年九月,安西都护府仍在西州,而不是龟兹”为证据,认为安西四镇初设为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

同时,关于四镇初设时,是龟兹、于阗(今新疆和田)、疏勒(今新疆喀什)、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附近),还是龟兹、于阗、疏勒、焉耆(今新疆焉耆),也存在争论。

不管上述那种说法正确,唐朝对南北疆政治制度的设置,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唐朝在南疆并未像北疆一样,推行“州、县、乡、里”制的改革,也没有留驻大量军队驻扎。

因此,如果说北疆伊、西、庭三州和北庭都护府是“抚镇结合,以镇为主”,那南疆的安西四镇则是以“抚”为主。

同时,在西域经营多年的西突厥部落,显然不甘心沦为附庸。在之后十多年时间里,不断掀起叛乱,动摇唐朝在南疆的统治。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苏定方大破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并升级为大都护府。同时,在西突厥故地分设檬池、昆陵二都护府。

至此,于阗以西、波斯以东,整个西域地区都在唐朝的控制之下。

从640年(贞观十四年)唐朝初置伊州,到658年(显庆三年)安西都护府迁移。唐朝在西域的拓展,历经两代皇帝,整整28年时间。从中可以明显看出,由东向西、先北后南,逐次向西推进的大战略。

就在唐朝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对安西四镇威胁最大的力量也在崛起中,这支势力并不是东突厥,而是位于西域南部的吐蕃王朝。

二、吐蕃王朝快速崛起,终成唐朝西域之患

公元7世纪上半叶,吐蕃王朝崛起之初并未对西域构成威胁。

因为,当时与西域隔昆仑山相望的阿里地区尚在象雄国的统治之下,而与若羌、且末东西毗邻的地区还是吐谷浑的领土。

就在唐朝开始经营西域之时,吐蕃王朝也开始了对外征伐的脚步。

贞观十二年(638年),第一次走下高原的吐蕃军队,大败位于青海的吐谷浑,几乎将其灭国。

贞观十八年(644年),吐蕃又挥兵西进,灭亡了曾经的盟友象雄国。

征服象雄对吐蕃染指西域具有重要意义,之后几乎每次吐蕃军队进入南疆盆地,都以象雄故地(阿里地区)为总后勤基地。

之后,李世民和松赞干布相继去世,两国都进入了一段内部调整时期,均暂时停止西进的军事行动。

显庆初年,吐蕃王朝在大相噶尔·东赞域宋(禄东赞)领导下,再次走下高原积极向北拓展,连续攻击青海附近吐谷浑和白兰羌。

高宗龙朔三年(663),吐谷浑为吐蕃所灭,吐谷浑诺曷钵被迫率数千帐内附唐朝。吞并吐谷浑后,吐蕃王朝已具备了从青海湖牧场,向东进攻河西,向西染指西域的能力。

但吐蕃从青海吐谷浑故地一路向西,截断天山南北联系的计划,实施得并不顺利,北庭唐军多次给予了强有力的回应。

为此,吐蕃转而从西、南两个方向,向唐朝控制能力更弱的安西地区拓展。

有意思的是,吐蕃军队第一次进入安西地区,并不是源于对此地的觊觎,而是应唐朝之邀前来助拳的。

前文曾提到,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军对龟兹的军事行动中,曾征兆周边国家的军队相助,其中吐蕃和吐谷浑的军队也在征召之内。

《资治通鉴》:“戊寅,诏使阿史那社尔、契芯何力、郭孝恪等将兵击之(指龟兹),仍命铁勒十三州、突厥、吐蕃、吐谷浑连兵进讨。”

考虑到当时吐谷浑尚未亡国,勃律也不在吐蕃控制之下,基本可以断定,在青海和葱岭之间应有一条穿越昆仑山,从阿里进入南疆的道路。

如果说吐蕃军队第一次入南疆是应邀而来,那唐军再次遭遇吐蕃,两军则已是不折不扣的敌对状态了。

《唐会要》记载,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十月,(西突厥)兴昔亡、继在绝二可汗发兵与苏海政讨龟兹。继往绝与兴昔亡有隙,密请苏海政矫诏收斩之。其部落亡走,海政追讨平之。继往绝死,十姓无主、附于吐蕃”

《册府元龟》则记:“海政军回至疏勒之南,弓月又引吐蕃之众,来拒官军,海政以师老不敢战、遂以军资赂吐蕃、约和而还。”

由上述两书的记载看,662年吐蕃军队已出现在“疏勒以南”地区,并有足够强的势力,既可让十姓突厥前来归附,又可让唐朝远征军忌惮,而不敢与之交战,“约和而还”。

随后,唐蕃争夺西域的战幕就此拉开。

三、安西四镇在唐蕃间反复易手

1、咸亨元年(670)至上元元年(674),第一次轮交换控制权。

龙朔三年(663年)底,吐蕃再次联合弓月、疏勒等部,围攻安西重镇于阗。

这次于阗之战的战况如何,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从唐庭连续两次自龟兹,西州调兵救援来看,此战持久而激烈。

《资治通鉴》:“(龙朔)三年十二月、壬寅,以安西都护高贤为行军总管,将兵击弓月,以救于阗。”

《册府元龟》:“麟德二年(665年),闰三月,疏勒、弓月两国共引吐蕃之兵,以侵于阗诏西州都督崔知辨及右武卫将军曹继叔率兵救之。”

从史料记载可见,吐蕃进入南疆盆地后,活动非常积极、频繁,影响也逐逐扩大。弓月、疏勒等部落先后被其拉拢成为盟友,于阗也一度导向了吐蕃。

乾封二年(667),大相禄东赞病逝,他的儿子赞悉若(噶尔·赞悉若多布)和论钦陵(噶尔·钦陵赞卓),开始主持吐蕃朝政。

随即,吐蕃军队开始在东起剑南,中经河陇,西至安西绵延数千里的战场上,全面向唐朝发动进攻。

其中,安西地区的战争,自乾封二年(667)始,直到咸亨元年(670)才终止。

《资治通鉴》:乾封二年,二月,“生羌十二州为吐蕃所破,三月,戎寅,悉罢之。”

《唐会要》:“咸亨元年四月二十三日,吐蕃陷我安西,罢四镇。”

咸亨元年(670年)四月的战事,吐蕃军队取西线穿越昆仑山入南疆,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州(羁縻州),又联合于阗周边突厥部落,攻陷龟兹拔换城(故址在今新疆阿克苏)。

唐朝被迫罢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撤安西都护府回西州。这是安西四镇,在唐蕃间的第一次易手。

四镇失手引得唐高宗震怒,同时也让唐庭上下对吐蕃的威胁,有了新的认识。

为好好教训一下吐蕃,李治使出了一套组合拳。

他以阿史那·忠为西域行军大总管,由北向南出征安西。兼以薛仁贵为逻些(拉萨)道行军大总管,出河陇征伐青海,试图使吐蕃首尾难顾。

这就是大非川之战爆发的诱因,应该说当时的战场形势,对唐军极为不利。薛仁贵所领的东线唐军,只能以速战速决的方式展开军事行动。

但论钦陵识破了薛仁贵的计策,先已二十万军队围歼了郭待封率领的唐军辎重部队,而后又尽起四十万蕃军,将薛仁贵困于大非川 (今青海共和西南)。

唐军伤亡殆尽,薛仁贵被迫与论钦陵约和退军。

不过,为围歼薛仁贵所领唐军,吐蕃也是倾尽全国能用之兵,且可能战争损失并不小。

因为咸亨元年后,占尽优势的吐蕃不论在安西还是河陇,都没有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甚至,五年后的上元元年(674年)十二月,于阗王伏阇雄以一己之力,便击走了吐蕃占领军。

唐朝也遣萧嗣业,兵入安西讨伐弓月部落。唐军尚未到达疏勒城下,孤立无援的弓月部便与疏勒一起降唐。

弓月部落一直以来都是吐蕃的盟友,吐蕃每次意图染指安西必有其相助。这次弓月降唐表明,吐蕃虽然占据了安西四镇,但受限于南疆盆地沙漠绿洲的地理特点,也只能实行少量驻军的羁縻州统治方式。

上元二年(675年),于阗王伏阇雄入朝觐见,安西四镇重归唐朝控制。

唐庭在于阗设置了毗沙都督府,并在且末(播仙镇)、鄯善(石城镇)、于阗一带设十二州。

但安西四镇依旧没有大量唐军驻扎,唐弱蕃强的战争态势,并未根本改变。而吐蕃大论赞聂(疑似钦陵之兄赞悉若),则亲自领兵在西域生活了将近四年(676-679年)。

2、仪凤三年(678年)至调露元年(679年),第二轮交换控制权。

仪凤元年(676年),西突厥余部阿史那·都支自称十姓可汗,与吐蕃连兵进攻安西。

唐军一面以西州为基地,派兵南下到龟兹附近与吐蕃争战,另一面在河南、河北诸道颁布《举猛士诏》招募猛士出征西域(详见拙作《那个唾面自干的胖子是个抗蕃猛士呦》)。

678年(仪凤三年)九月,李敬玄、刘审礼率领的十八万唐兵在青海,惨败于论钦陵之手,吐蕃“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

安息四镇第三次在唐蕃间易手,但次年(调露元年,679年)西州都督崔知辩便再次收复四镇。

关于调露元年唐朝是否复置,曾被史学界长期争论。

但从万岁通天二年(696年),论钦陵与郭元振在青海野狐河之会时说话的语气看,崔知辩复建四镇应当属实。

当时,论钦陵的话是这么说的,“往者高宗以刘审礼有青海之役,乃使黄仁素、贾守义来和。陵之上下将士,咸无猜忌,故边守不戒严。和事未曾毕,已为好功名人崔知辩从五埃斤路乘我间隙,疮咦我众,驱掠牛羊,盖以万计。自此陵之国人大危栗和事矣。”

另外,调露元年七月,裴行俭以送波斯王子归国为借口,长途奔袭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

擒获都支后,裴行俭在其牙庭附近置碎叶镇,并“召四镇诸胡酋长”前来。

如当时四镇仍在吐蕃控制之下,“召四镇诸胡酋长”自然无从谈起,且《册府元龟·外臣部》记载:“调露元年,以碎叶、龟兹、于阗、疏勒为四镇。”

这是四镇建制中第一次出现,以碎叶取代焉耆的记载。由此推测,调露元年崔知辩复四镇应属实。只可惜,目前尚未找到此次恢复四镇的直接史料证据。

3、垂拱二年(686年)至长寿元年(692年),第三次交换控制权。

垂拱二年(686年)十一月,武则天曾以“务在仁不在广,务在养不在杀,将以息边鄙,休甲兵,行乎三皇五帝之事者也”为由,“拔”四镇,镇军全部撤回西州,四镇再度易手。

唐朝之所以要放弃安西四镇,主要因为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临朝称制。国内先发生了徐敬业叛乱,接着程务挺、王方翼等名将相继被杀,刘仁轨、裴行俭等宿将也先后死亡。

而北方东突厥势力再起,连续袭扰边境。吐蕃则乘机再次入疆,攻破焉耆,威逼四镇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不得不以“养民”为借口进行战略收缩,放弃安西地区,固守北疆伊、西、庭三州和河西走廊。

但很快,吐蕃就用军事行动证明“拔”四镇是个昏招。

唐朝撤出四镇镇军后,被寄予防御厚望的四镇诸酋长,大多迅速倒向吐蕃,有些干脆成了带路党。

吐蕃军队迅速在安西站稳了脚跟,并沿着沙漠东缘一路向东,连克重镇播仙镇(今且末)和若羌,兵锋直指沙州(敦煌)。

武则天平定唐宗室诸王之乱后,重新开始在西域落子布局。

她先命行军司马宋师将,出兵收复焉耆作为试探。成功之后,又于永昌元年(689年)五月,命韦待价领唐军西进,攻击在吐蕃安西的军队。

可惜,韦待价在寅识迦河(今新疆伊宁西南),再度惨败于钦陵之手。当时恰逢天降大雪,唐军士卒在旷野上败退,冻饿交困,伤亡甚众。

寅识迦河之败后,武则天并不甘心失败。

公元692年(长寿元年),西州(今新疆吐鲁番)都督唐休璟上书请求四镇。

武则天随即以王孝杰领十八万唐军再入西域,重挫蕃将勃论赞,“克复龟兹、于阗等四镇,自此复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用汉兵三万人以镇之”。

有了重兵驻守的安西四镇,此后基本保持了稳定。

虽然,两年后(延载元年,694年)吐蕃卷土重来。但王孝杰在安西、北庭唐军配合下,连续在大岭、冷泉两地,大败吐蕃大将论赞刃和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俀子,重创蕃、突联军六万人。

之后,唐军稳固控制安西四镇的局面,一直保持到安史之乱爆发。

综上所述,由于西域史料缺乏、凌乱,且各书记载多有相悖之处。故史学界对安西四镇初置时间、四镇初置时的组成,以及废置次数存在很多争论。

单就四镇废置的次数,便有三置三弃、四置四弃、五置五弃、六置六弃四种观点。

所幸,随着近年来一批简牍和墓志铭在新疆出土,四镇废置问题逐渐变得清晰。

不论四镇经过几次废置,安西地区作为沟通东亚、西亚、中亚、南亚的十字路口,其战略价值不言自明。

因此,当时身居亚洲的三个霸主,一无例外的都将手伸向了此地。让这处夹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的盆地,成了大帝国走马轮回的战场。

参考书目:

《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_王小甫;

《唐与吐蕃在西域的争夺》_雷富饶;

《唐代前期唐、蕃在西域的争夺与唐安西四镇的弃置》_郭锋;

《吐蕃向西域的开拓》_田峰;

《唐碎叶与安西四镇百年研究述论》_尚永亮。


唐朝安东,安北,安西,安南都护府何时被废,为何被废

一,安东都护府

668年10月,唐朝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第一任都护就是大名鼎鼎的薛仁贵,总兵两万以镇护之。

不过,都护是从二品高官,彼时薛仁贵资历尚浅,所以只是“检校”(代理)。

安东都护府管辖如今的北朝鲜、东北、俄罗斯远东沿海、以及朝鲜半岛西南部原百济故地的广大地区,下辖九个都督府,共计四十二个羁糜州郡。

此时高句丽已灭,唐朝在东北方向已无对手,只剩一个一直臣服自己的盟友新罗,所以,随着吐蕃战争的爆发,安东都护府的兵力逐渐西调。

薛仁贵于670年西征吐蕃,新罗开始蠢蠢欲动,被鸡林(吉林)道大总管刘仁轨教训了一顿。但是当时唐朝的国防重点在西方吐蕃方向,随着刘仁轨的再次西调,安东都护府就主动内迁了。

676年,安东都护府迁到辽东城(今辽阳),继续对东北、北朝鲜和外东北实施管辖。

武周时期,契丹反叛以及渤海国靺鞨(女真前身)大祚荣崛起,都削弱了安东都护府的实力,不过唐朝中央政府依靠在东北地区设置的怀远军、保定军等常驻军队,维持住了基本的统治。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实力大衰,中央政府已无法继续对遥远的东北地区进行统治。

773年,安东都护府撤销,存续时间共105年。

虽然建制被撤销,但是地方上的幽州节度使通过在辽阳的驻军仍然控制着鸭绿江南北。

有唐一代,辽东的主体部分都属于中原王朝。

二,安南都护府

自始皇帝灭百越,中原王朝对越南北部地区的统治就没有断过,唐朝也是这样。

622年,唐朝接收原隋朝官员的投降,设置交州总管府,丘和为第一任总管。

624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

679年,以交州都督府为基础,设置安南都护府。

终唐一代,安南都护府都没有被废止过,中央政府一直有效控制着那片领土。

安南都护府及下属的静海军一直存续到五代十国时期。

三,安北都护府

大家都学过王维的诗《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没错,诗中的燕然指的就是燕然都护府,安北都护府的前身。

647年,唐灭薛延陀部,设立燕然都护府,下辖八大都督府,管理今内蒙、外蒙、及贝加尔湖周边地区。

第一任都护由扬州大都督府司马李素立担任。李素立自高祖时期入仕,很受唐太宗信任。

燕然都护府府治在今天的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北。

663年更名为瀚海都护府,669年唐高宗时期改为安北都护府。

武周时期北突厥复兴,府治逐步内迁到居延海、民乐。

北突厥灭亡后府治迁到受降城(今内蒙)。

安北都护府的废止也与安史之乱有关,乱后帝国实力大减,失去了对北方草原的控制,府治频繁迁移。

安北都护府消失于大唐会昌年间(841-846年)存续时间约两百年。

四,安西都护府

640年,侯君集灭高昌,唐太宗顺势在交河城(今吐鲁番西)设安西都护府,以对付西突厥。

648年,都护郭孝恪击灭龟兹国,都护府迁到龟兹(今库车)。

658年,苏定方灭西突厥,又经过几年扫灭余烬,安西都护府面积达到最大,下设十六个都督府,统辖八十多个州府,相当于现在的新疆、中亚五国、阿富汗全境!

随后,唐帝国和吐蕃、阿拉伯在中亚地区展开近百年的争夺。

即使751年高仙芝在怛罗斯兵败,唐帝国仍然控制着大、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切断吐蕃与阿拉伯人的联系,在战略上仍处于主动地位。

可惜几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大量的安西驻军被抽调组成安西行营,参与内战帮助收复两京,安西都护府的实力大为削弱,从此处于守势。

766年,吐蕃人陆续攻占河西走廊,安西都护府与内地的交通断绝。

安西守军孤军坚守四十多年,士兵从二十岁左右的精壮小伙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卒,但是他们仍然慷慨激昂,誓死不降!

最后一任安西大都护是郭昕,汾阳王郭子仪的侄子。

790年,安西四镇之一于阗镇陷落,镇守使郑据战死。

808年,安西四镇最后一个据点龟兹陷落,武威郡王、检校左仆射、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郭昕战死!

从此西域诸地散入蛮荒,直到近一千年以后方始回归。

安西都护府存续时间168年。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无人,汉道昌。

李白,《胡无人》。

参考书目,资治通鉴。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唐代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镇,在如今的什么地方

谢邀!

我们首先还是从安西四镇说起。

所谓“安西四镇”,顾名思义是为了拱卫安西都护府所设的四个军镇,而最初的安西四镇,并不包括碎叶镇。贞观十四年(640)八月唐灭高昌国,九月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交河故城遗址),管理西域地区军政事务。贞观二十二年,唐军进驻龟兹国以后,便将安西都护府移至龟兹国都城(今新疆库车),同时在龟兹、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兼统,故简称安西四镇。贞观以后,安西四镇时置时罢,军镇也有所变动。

调露元年(679),在唐安抚大使裴行俭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的反叛后,以碎叶水旁的碎叶镇城代焉耆。从此安西四镇是碎叶、龟兹、于阗、疏勒。

开元六年(718),唐玄宗任命汤嘉惠为四镇节度经略使,从此四镇由专设的节度使统领。四镇节度使或称碛西节度使。节度使常驻安西府城龟兹,由安西都护兼领,又称安西节度使。七年,汤嘉惠建议以焉耆镇代替碎叶镇,故开元七年以后的安西四镇又是龟兹、于阗、焉耆、疏勒。

安史之乱后,安西、北庭以及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内调,吐蕃乘虚陆续占领陇右、河西诸州,安西四镇与朝廷的通道中断,然而,四镇留守军队仍坚守各镇。不久,北庭及安西四镇相继陷于吐蕃。9世纪中叶,回鹘据有天山南北及安西四镇。

至于碎叶到底在如今的什么地方,史学界一般有“中亚碎叶”、“焉耆碎叶”和“哈密碎叶”的争议。

所谓“中亚碎叶”,也就是今天大多数人比较熟悉的李白出生地,今天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西南8公里处的阿克-贝希姆(Ak-Beshim)。

不过,也有史学家认为,在唐时有两个碎叶,一个是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碎叶城,另一个是新疆焉耆的碎叶镇。而比较早提出这个说法的,便是高风亮节郭沫若。

除了这两种说法以外,早在上世纪80年代,钟兴麒又说“碎叶既不在巴湖,也不在焉耆,而在今哈密市附近”。虽然争议不断,但我们还是普遍认为,安西四镇中的碎叶镇也就是唐时碎叶城,即今天的托克马克。

唐朝在安西四镇只有两万驻军,为何能牢牢控制辽阔的西域

事实上,唐朝西域驻军的战斗力已经达到一种恐怖的水平,一万人就敢灭一国是常有的事。

唐朝在西域大规模用兵只有两次,一次是李世民灭东突厥时动用了十几万大军,第二次是唐高宗时期,突厥大规模叛乱,李治派裴行俭率30万兵讨伐。

除了这两次,在西域,只要谁敢不服,基本上就是西域驻军出动,有时出动一万,有时出动2万,打到服为止,或者打到灭国为止。

所以,在史书中出现了这样征战记录:

苏定方攻灭西突厥之战

657年,苏定方攻灭西突厥,只带了包含回鹘兵在内共一万多人,其中唐军还有不少步兵,而突厥兵力在10万多一点。

结果在西域称霸一方的西突厥被苏定方斩杀数万人,追奔三十里,随后一路追击,直到灭了西突厥。

高仙芝万里远征小勃律

747年,小勃律国叛变,归附吐蕃,引发西域各国效仿,纷纷背叛唐朝,高仙芝率兵一万余人,万里远征。

小勃律国位于今天巴基斯坦境内的克什米尔地区中部,当时吐蕃占据西藏,唐军是无法经由西藏进入克什米尔的。

所以只能先进军到新疆靠近中亚地区,再翻越帕米尔高原,再越过喀喇昆仑险峻山区,才能抵达小勃律。

而当时的唐军,正是在高仙芝的带领下,远征万里,克服艰难险阻,翻越帕米尔高原,穿过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喀喇昆仑山脉,攻灭小勃律国。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娑勒城是进入小勃律国的必经之路,这里地势险峻,吐蕃十万大军在此“堑断崖谷,筑城防御”。

高仙芝一万余唐军就是在这,大败10万吐蕃军,斩首5000余级,吐蕃兵坠崖、掉水淹死者不计其数。

与阿拉伯帝国之战

751年,被高仙芝灭掉的石国王子跑到大食(阿拉伯帝国)并联合西域昭武九姓各国计划突袭唐朝安西四镇。

高仙芝率兵2万,另外有葛逻禄人、拔汗那人为胡人盟军,他准备先下手为强,带着军队翻越帕米尔高原,直插大食国,突入大食境内700里。

双方在怛罗斯大战,唐军以2万对战阿拉伯帝国15万大军,结果唐军以强大的战斗力将绝对的劣势局打成了对峙局。

阿拉伯帝国15万人愣是啃不动2万唐军,双方对峙5天后,由于盟友葛逻禄人背叛,导致唐军大败。

但此举也以武力迫使阿拉伯帝国放弃东扩吞并大唐的想法。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些战例。

其一,唐军西域驻军战斗力强悍。

从以上战例中就可以看出来,高仙芝万里远征,古代没有良好的越野、登山等防护装备,唐军一两万人就敢翻越帕米尔高原,穿过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喀喇昆仑山脉。

而且一般历尽艰辛翻过这样的险峻山区之后,肯定很疲惫,战斗意志下降。

但唐军在干完这些事儿之后,战斗力依然彪悍至极,比如在娑勒城,一万人干掉吐蕃十万兵,在怛罗斯以2万人和15万兵打成对峙局。

这些都说明了唐军西域驻军的战斗力,那真不是吹的,那是一支能打硬仗的军队。

其二,西域各国比较弱。

自从东突厥、西突厥被唐朝攻灭以后,突厥各部落就处于分裂状态,多数臣服于大唐,并且在战争时期,突厥还出兵和唐军并肩战斗。

所以突厥玩儿完了之后,西域各国都是些小国,掀不起多大风浪,以唐军强大的战斗力,谁不服,派个一两万兵就能将其打服。

突厥被灭之后,唯一掀起的一次风浪就是唐高宗时期,突厥部落联合起来聚集几十万人攻陷唐朝很多边境重镇。

这种情况下,唐朝才出动30万大军,由裴行俭率领,大破突厥,得胜而归。

其三,唐朝名将辈出。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如果说哪个朝代出的名将最多的话,那唐朝绝对是最多的!

贞观时期有李靖攻灭东突厥,李世勣攻破高句丽等,高宗时期有苏定方一人灭三国,裴行俭威震西域,打服各国,薛仁贵大破高句丽,刘仁轨灭百济,大破日本舰队。

武则天时期有王孝杰大破吐蕃,攻破突厥,唐玄宗时期有王忠嗣打服西域各国,使得边境数十年无战事,高仙芝万里远征,哥舒翰威震吐蕃,李光弼、郭子仪攻灭安禄山、史思明等。

唐朝自开国到唐玄宗时期,代代出名将,还不止一个,都能威震各国,历朝历代都没有这么彪悍过。

这是唐朝在西域可以长期站住脚的原因之一。

所以,结合这些原因,别看唐朝在西域只有2万兵,要知道这2万兵本身战斗力彪悍,统兵之将又是名将,加上唐朝国力强盛,偶尔动静大点的就出动几十万人上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