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书剑老风尘(“一卧东山三十春_岂知书剑老风尘”是什么意思)_安西_人日_李白

本文目录

  •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是什么意思
  • 《人日寄杜二拾遗》唐诗
  • 古诗高适《人曰寄杜二拾遗》
  • 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诗中表达送别之情的千古名句是那几句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是什么意思

前一句引东晋谢安隐居东山别墅韬光养晦的典故,后一句以书剑的蒙尘表达诗人的感叹。
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往昔的壮志如今只能空叹难酬,颇具失意悲伤之情。

来源于唐代诗人高适晚年在蜀州任刺史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古体诗《人日寄杜二拾遗》,全诗如下: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杜甫的思念之情!

《人日寄杜二拾遗》唐诗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赏析】:

  这是高适晚年诗作中最动人的一篇。杜甫接到这首诗时,竟至“泪洒行间,读终篇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

  这首怀友思乡的诗之所以感人,主要是它饱含着特定的历史内容,把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连结起来了。高适和杜甫早在开元末年就成了意气相投的朋友,又同样落魄不偶。安史乱起,高适在玄宗、肃宗面前参预重要谋略,被赏识,境遇比杜甫好得多,曾任淮南节度使,平定永王璘的叛乱。由于“负气敢言”,遭到内臣李辅国等的谗毁,被解除兵权,留守东京。乾元二年(759),出为彭州刺史。同年年底,杜甫流离转徙,到达成都,高适写立即从彭州寄诗问讯,馈赠粮食。上元元年(760),高适改任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刺史,杜甫从成都赶去看望。这时,高适年将六十,杜甫也将五十,他乡遇故知,短暂的聚会,更加深了别后的相思。到了上元二年人日这天,高适了这诗,寄到成都草堂。

  全诗每四句一段,共分三段。每段换韵,开头是平声阳韵,中间是仄声御韵,末段是平声真韵。

  “人日题诗寄草堂”,起句便单刀直入点题。“遥怜故人思故乡”,“遥怜”的“怜”,正是表示二人感情的字眼,通篇都围绕这“怜”字生发展开。“思故乡”,既是从自己说,也是从杜甫说,满目疮痍的中原,同是他们的故乡。紧接着“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便是这思乡情绪的具体形容。春天到时,柳叶萌芽,梅花盛开,应该是令人愉悦的,但在飘泊异地的游子心中,总是容易撩动乡愁,而使人“不忍见”,一见就“断肠”,感情不能自己了。

  中间四句是诗意的拓展和深化,有不平,有忧郁,又有如大海行舟、随波飘转、不能自主的渺茫与怅惘,感情是复杂的。换用仄声韵,正与内容十分协调。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预”是参预朝政之意。当时国家多难,干戈未息,以高适的文才武略,本应参预朝廷大政,建树功业,可是偏偏远离京国,身在南蕃。尽管如此,诗人的爱国热忱却未衰减,面对动荡不已的时局,自然是“心怀百忧复千虑”了。当时,不仅安史叛军在中原还很猖獗,即就蜀中局势而言,也并不平静,此诗写后的两三个月,便发生了梓州刺史段子璋的’叛乱。这“百忧千虑”,也正是时局艰难的反映。杜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叹我凄凄求友篇,感君郁郁匡时略”,是很深刻地领会到高适这种复杂情思的。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这意思正承百忧千虑而来,身当乱世,作客他乡,今年此时,已是相思不见,明年又在何处,哪能预料呢?此忧之深,虑之远,更说明国步艰难,有志莫申。深沉的感喟中,隐藏了内心多少的哀痛!

  瞻望未来,深感渺茫,回顾往昔,又何尝事皆前定呢?这就自然地逗出了末段。“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诗人早年曾隐身“渔樵”(《封丘作》),生活虽困顿,却也闲散自适,哪会知道今天竟辜负了随身的书剑,老于宦途风尘之中呢?“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这是说自己老迈疲癃之身,辱居刺史之位,国家多事而无所作为,内心有愧于到处飘泊流离的友人。这“愧”的内涵是丰富的,它蕴含着自己匡时无计的孤愤,和对友人处境深挚的关切。这种“愧”,更见得两人交谊之厚,相知之深。

  这首诗,没有华丽夺目的词藻,也没有刻意雕琢的警句,有的只是浑朴自然的语言,发自肺腑的真情流贯全篇。那抑扬变换的音调,很好地传达了起伏跌宕的感情。象这种“直举胸情,匪傍书史”的佳作,可算是汉魏风骨的嗣响。

古诗高适《人曰寄杜二拾遗》

人日寄杜二拾遗 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译文
人日这天,我给杜甫写一首诗寄到成都草堂,我在这儿怀念你,怀念我们共同的故乡。
春天到来,柳叶萌芽,梅花盛开,本该令人愉悦,但飘泊异地的游子却被撩动了乡愁。
当时国家多难,干戈未息,以高适的文才武略,本应参与朝廷大政,建树功业,可是偏偏远离京国,身在南蕃。
正承百忧千虑而来,身当乱世,作客他乡,今年此时,已是相思不见,明年又在何处,难以预料。
生活虽困顿,却也闲散自适,不可能知道此时竟辜负了随身的书剑,老于宦途风尘之中。
这是说自己老迈疲癃之身,辱居刺史之位,国家多事而无所作为,内心有愧于到处飘泊流离的友人。

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诗中表达送别之情的千古名句是那几句

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诗中表达送别之情的千古名句是那几句

《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诗中表达送别之情的千古名句是第三、四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原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别友人去边疆时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它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古曲。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句中哪一句是千古名句

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其将深切的惜别、关切、担忧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劝酒”这一举动之中。“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言朋友所去之地陌生,二言那里人迹稀少;三言朋友自此一别,则知己难求。如此,则对友情的珍惜,对离别的无奈,对朋友的关切,尽蕴于杯中了。所谓“惜别意悠长不露”,情真意切而不说破。明代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说:“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是千古名句)

 1、千古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附原文: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yì):润溼。
(3)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译文】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溼了轻尘,
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
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哪句是千古名句

1、千古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附原文: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yì):润溼。
(3)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译文】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溼了轻尘,
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
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3、创作背景:
这首《渭城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在“安史之乱”以后。当时的社会,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据《资治通鉴》756年(至德元年)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757年(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故当知“安史之乱”暴发后,兵力大量外调,而此约作于作者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与此同期的诗作尚有《送张判关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等。当王维送别友人临近分别时,也考虑到了战争将对他们未来所产生的影响。
3、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
早年通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通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送别诗千古名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海记忆体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别董大二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 苏轼《和董传留别》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李白《渡荆门送别》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二首》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渭城曲 》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堂的诗人王维写的句诗的千古名句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牵挂与关怀之情.
若解决了你的问题,请采纳一下,谢谢

《黄鹤楼》中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是:_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意思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古诗中的千古名句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 《曲江二首》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岑参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陈玉兰 《寄夫》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柳宗元 《别舍弟宗一》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无名氏 《杂诗》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 《暮江吟》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 《谴怀》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李商隐 《杜工部蜀中离席》
人生得意须尽饮,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 《将进酒》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李白 《清溪行》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韩渥 《春尽》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 《题都城南庄》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李商隐 《隋宫》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温庭筠 《经五丈原》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 《蜀相》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李白 《行路难》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使至塞上》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 《长恨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李白 《送友人入蜀》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 《题破山寺禅院》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 《咸阳城西楼晚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 《渡荆门送别》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 《乐游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 《江雪》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 《琵琶行》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国酒旗风。 杜牧 《江南春》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 《梦李白二首》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 《李凭箜篌引》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 《逢入京使》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 《过故人庄》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 《清平调词》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登高》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幷州是故乡。 刘皁 《旅次朔方》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李贺 《南园十三首》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张谓 《早梅》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咏柳》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徐凝 《忆扬州》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 《长恨歌》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将进酒》
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李商隐 《晚晴》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杜甫 《江汉》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 《渡荆门送别》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行路难三首》(其一)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刘禹锡 《竹枝词九首》(其七)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 《把酒问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十五夜望月》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杜甫 《天末怀李白》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罗隐 《鹦鹉》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两首送别诗,诗而的一句是千古名句

别董大
作者: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