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和吐蕃为何要争夺吐谷浑?鲜卑族建立的吐谷浑汗国为什么可以存世三百余年_吐谷浑_吐蕃_鲜卑

本文目录

  • 大唐和吐蕃为何要争夺吐谷浑
  • 鲜卑族建立的吐谷浑汗国为什么可以存世三百余年
  • 西夏,大理国,吐谷浑,大顺政权,大唐都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吗
  • 古时候的吐谷浑、契丹、吐蕃是少数名族还是外国人
  • 吐谷浑统治过青海的哪些地方
  • 吐谷浑是土族建的国家吗
  • 吐蕃是吐谷浑的后代吗有何依据
  • 吐谷浑被隋灭还是被唐灭

大唐和吐蕃为何要争夺吐谷浑

大唐争夺吐谷浑,是要保障河西走廊的安全。

丝绸之路从中原经狭长的河西走廊,通向西域,向西经中亚、西亚直抵欧洲,乃是亚欧大陆最重要的陆上交通贸易通道。对于大唐帝国而言,河西走廊的安全,直接关系到这条贸易生命线的畅通。

可是,河西走廊却受到青藏高原上的吐谷浑汗国越来越大的威胁。贞观六年(632年),吐谷浑军队袭掠兰州;之后,又进攻鄯州,大掠而归。吐谷浑频频袭扰,严重威胁到河西走廊的安全。唐太宗前后派出十批使者,到吐谷浑与伏允可汗交涉,但是伏允可汗置之不理。政治手段行不通,只好诉诸武力。

李靖挥师西征,征服吐谷浑,吐谷浑便归顺大唐。吐谷浑与吐蕃都位于青藏高原,在地缘上是相近的,这决定了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利益之争。当时吐蕃赞普弃宗弄赞请求与大唐和亲,吐谷浑可汗千方百计阻挠,因为吐蕃若与大唐和亲,势必影响到吐谷浑的利益。

弃宗弄赞得悉内幕后大怒,于贞观十二年(638年)发兵攻打吐谷浑。吐谷浑抵挡不住吐蕃人的猛攻,退向青海湖以北,以避其锋芒。吐蕃大军俘获了吐谷浑大量的人畜,又占据大片土地,实力更加强大。

此后,这两个高原政权由于土地纠纷很大,经常发生边境军事冲突。吐谷浑把吐蕃告到唐高宗那里,请求唐王朝出兵援助;吐蕃不服,也向唐高宗告状,也请求大唐出兵援助。这可把唐高宗搞得满头金星,不知怎么办好,干脆不予受理,统统拒绝。

公元663年,吐谷浑一位高级官员因为犯法,逃亡到吐蕃,将吐谷浑的军事防御情况一一泄露给吐蕃政府。吐蕃宰相禄东赞听后大喜,认为可以借此时机,消灭吐谷浑,便出动军队大举入侵。在吐谷浑叛徒的指引下,吐蕃大破吐谷浑,吐谷浑曷钵可汗一看抵挡不住,干脆带着他的部众,投奔唐王朝的凉州,同时上书皇帝,请求让吐谷浑的部众迁移到唐帝国的内地。

吐谷浑的土地,包括青海湖在内,都被吐蕃所吞并。吐蕃统帅、宰相禄东赞将军队驻扎在青海湖一带,然后派使者到长安朝见皇帝,将战争责任推给吐谷浑。唐朝廷此时正集中力量解决朝鲜半岛的战争,也无意卷入与吐蕃的战争,所以唐高宗只是派使者对吐蕃严加谴责,并未采取有效的手段。至此,吐谷浑实际上被吐蕃吞并,名存而实亡。

鲜卑族建立的吐谷浑汗国为什么可以存世三百余年

导读:青海处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在这片黄河源头的土地上自古就生活着彪悍的民族。羌、氐、月氏、吐谷浑等部族先后游牧在祁连山下,严苛的自然环境让这些部族悍勇尚武。但是真正在高原上建立政权并能延续百余年国祚的只有吐蕃和吐谷浑两个。其中源自鲜卑宇文氏的吐谷浑政权更是延续了长达350多年,远超过中原王朝盛衰周期。那么我们下文详细常阐述这个出身东部慕容鲜卑是如何来到千里之外的青藏高原的?又是如何跨越西晋末年到唐朝这几百年的时光建立起幅员千里的庞大汗国的?

吐谷浑是国名也是人名,也是部族名字。最早吐谷浑出自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首领是前燕燕武宣帝慕容廆庶出的兄长。由于慕容吐谷浑和嫡系不和,为了防止内耗所以慕容吐谷浑干脆分家带着族人跋涉千里来到祁连山脉。到慕容吐谷浑孙子叶延时期仿照中原王朝设置百官建立政权,从此去掉慕容鲜卑的族名以祖父吐谷浑名字为国号。吐谷浑位置相对偏僻一般势力看不上,吐谷浑得以坐视中原政权频繁更迭默默发展,终成西北小霸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以嫡系著称,进入中原建立慕容诸燕的鲜卑慕容氏还没有有庶出的吐谷浑传承的久远。从前燕开始,鲜卑慕容氏先后在中原建立起了后燕、西燕、南燕、北燕等几个燕国。这也就是《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念念不忘的复兴的大燕国。最后一个政权南燕被刘裕攻灭后,以末代帝王慕容超在内的三千慕容宗室在建康街头被屠戮一空。纵横中原的鲜卑慕容氏曲终人散,成为绝响。而庶出被逼出走的慕容吐谷浑一系早就放弃了慕容鲜卑的头衔,以吐谷浑为族号、国号延续到了唐朝。

从西晋末年开始经历五胡十六国再到南北朝跨度长达几百年,五胡先后崛起导致政权更迭频繁。而吐谷浑能够避免战乱、在乱世中逐渐壮大把国祚延续到隋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就重要的几个因素做一下详细阐述。

位置相对偏僻且易守难攻所以地位超然,可以在中原政权更迭中左右逢源

吐谷浑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是农耕、游牧、高原三大文明的结合部。所以吐谷浑具备三种文明的特点,凭借稳定强大的国力既可以吸引因中原战乱逃难来的儒家士子又可以吸引弱小游牧部族加入。于是吐谷浑设置百官、开垦土地,形成耕作、游牧并行的国度。此时的吐谷浑如同世外桃源一般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壮大自己。

《隋书 西戎传》记载:官有王公、仆射、尚书、郎中、将军。其主以皁为帽,妻戴金花。其器械衣服略与中国同.....有大麦、粟、豆。

更何况吐谷浑地处高原,自然具备和吐蕃类似的先天优势那就是高原气候。吐谷浑背靠青藏俯视中原,对于中原强大的政权保持着名义上的臣服。所以无论南朝还是北朝的政权都对吐谷浑进行册封,大家相安无事。PS:北魏封西秦王,南朝刘宋封陇西公。高原的气候加彪悍的军队,让南北朝各国都对吐谷浑无可奈何。因为血拼吐谷浑付出的代价和吐谷浑相对贫瘠土地的产出不成比例,所以吐谷浑与二战中的瑞士一样让中原各国无从下口。这也是吐谷浑从西晋末年经历南北朝延续到隋唐的原因之一,直到一个位置与他类似比他还牛的吐蕃的出现。

开辟丝绸之路青海道,在收取丰厚赋税同时不断汲取东西方文明也是其壮大的原因

在西晋末年到南北朝时期中原政权年来我往互相攻杀,丝绸之路早已断绝。而吐谷浑因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与北宋河湟开边一样成功开通了丝绸之路的青海道。吃苦耐劳的吐谷浑部人不但习惯了在马背上挥舞战刀和牧鞭,更成为和犹太人一样成为擅长经商的民族。

吐谷浑商人成为这个时期名副其实的沟通东西方的大使,生意甚至做到了中东的波斯和印度。在赚钱大量财富的同时,也积极吸收东西方先进的文化、技术来壮大自己。所以在乱世当中通过丝绸之路青海道沟通东西收取丰厚的赋税,这也是吐谷浑能够绵延三百多年的原因之一。

源于慕容鲜卑的游牧民族特性以及青藏高原严苛自然环境锤炼出来的彪悍尚武的战士是其立国之本

吐谷浑出身鲜卑慕容部,天然带有游牧民族的悍勇和血性。况且在羌胡故地祁连山脉立足,不经过拼杀是不可能的。经过高原严苛的自然环境的锤炼,吐谷浑战士更是彪悍尚武。所以在祁连山脉下,这支从辽东迁徙客居此地的部族经过血战才在这块土地上打下一片天下。

《隋书 西域传》记载:吐谷浑止于甘松之南,洮水之西,南极白兰山,数千里之地,其后遂以吐谷浑为国氏焉.

所以吐谷浑比北朝建国的游牧民族还是南朝的宋齐梁陈有更凶狠的实力和高原优势。

小结:

在祁连山脉开创政权的吐谷浑对周边文化兼容并包,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在官职方面吸收了中原王朝和游牧部族的优点;利用和平稳定如同世外桃源一般的环境逐渐吸收更多的人才和人口;在经济方面商业、农耕、游牧并重,所以吐谷浑才能延续300多年的国祚。直到草原上吐蕃兴起,在吐蕃和唐朝的夹攻下覆亡。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西夏,大理国,吐谷浑,大顺政权,大唐都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吗

这里面只有吐谷浑是鲜卑建立的政权,别的都不是。
鲜卑来源

鲜卑的原意是白驳(古代华夏族传说的一种神兽,长得像马,有翅膀,凶猛,好吃猛兽)。据史书记载,鲜卑乃黄帝之孙少昊帝之后。黄帝封少昊部于鲜卑山,故号鲜卑。

西伯利亚的原意是鲜卑人的草地,当时鲜卑人是从东北的大鲜卑山走出来的,留下的人就是现在的锡伯族,千年前鲜卑和锡伯同音都是一个词根。

鲜卑、柔然都是属于东胡系,契丹人是出自于鲜卑的宇文部,蒙古也是东胡系,当年与契丹都认为对方是远亲,这也是蒙古部落在辽国统治期间一直臣服契丹人的最大原因,即使在辽国将要灭亡时蒙古各部仍然承认辽国的宗主。

吐谷浑(原是人名)是慕容鲜卑的一支,因和兄弟慕容瘣闹矛盾离家出走。
慕容鲜卑的来由

至秦灭六国时,秦军首占燕都蓟城,燕人则避居辽东以抗秦军。

后来秦灭燕,但燕人、鄚人、邢人从此迁居辽东及漠北地区,融入北方少数民族之中。其中,邢氏与莫氏演化成鲜卑族中的邢莫氏、莫那娄氏、慕容氏。

《晋书》记载:“前燕鲜卑莫护跋,魏初率其诸部入居辽西,从宣帝伐公孙氏有功,拜率义王,始建国于棘城之北。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而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

慕容鲜卑由于皮肤色比其他种族要白,又称白部鲜卑。

吐谷浑和慕容鲜卑是一家!

吐谷浑最终来到了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但是,这里也有人生活,就是诸羌。

诸羌自然不想让外人来分抢地盘。双方打打闹闹了很久,在血与火煅烧下,诸羌和吐谷浑在冲突中逐渐融合,这个过程非常漫长而暴力!
西夏

西晋时,鲜卑慕容部吐谷浑西迁到抱罕,征服了这一代的羌族。建立了吐谷浑国。

西夏是党项是羌人,《隋书》载

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

西晋时,羌族被整的很惨。

一部分臣于中原,一部分还跑到云南成了我的先祖之一,还有的归附了吐谷浑。

唐初,吐谷浑分为两部:

东部在青海,西部在鄯善。青海的吐谷浑与党项羌拓坺部通婚姻。

后来吐谷浑为吐蕃所灭,归附唐,被分成好几个部落,分散于几个地区。

拓跋朝光部党项人慢慢被迁至银川以北夏州以东地区,这一地区,是南北朝时匈奴人赫连勃勃的大夏国旧地,当时称平夏。

这支党项羌就被称平夏部,而后的西夏皇族,正源出这一部党项。

建立西夏的李元昊就是拓坺部羌人,也许有鲜卑血统,但党项羌是羌人,羌族是非常古老的民族!早在商朝时期,现存甲骨卜辞就己有了关于羌族的记事。羌族与黄帝族,在上古时期己建立亲戚关系了!
大唐

看老李家

李氏家族

老子后代,飞将军李广后裔

李暠→李歆→李重耳→生李熙→李虎

李昞:

父亲李虎(汉),母亲梁氏(汉)

李渊

父亲李昞(汉),母亲独孤氏(鲜卑)

李世民

父亲李渊(汉),母亲窦氏(汉)

李世民(汉),妻长孙氏(鲜卑)

看下汉多还是鲜卑多。

只能说,唐朝是带点鲜卑族血统的汉族政权。

大理国

大理国段氏,是不是鲜卑段,现在已经搞不清楚。

因为大理的史料在明初的时候已经被烧光,人也搞的颠沛流离四分五裂去了,史料早己不全!

皇族段氏一族历史始于公元937年,在《段氏世家》、《南诏野史》载:

“段氏,河西四郡之武威郡(凉州、雍凉)人,羌族,祖上段俭魏为阁罗凤将,佐南诏大蒙国,唐天宝中大败唐兵,功升清平官,赐名忠国,拜相,六传而生思平”。

大理皇祖段俭据说,出生在甘肃武威(姑臧),姑臧春秋时为西戎占领,战国前秦时月氏人建城,后被匈奴攻破,建姑臧城。

后西汉大将霍去病西击匈奴,汉帝刘彻设河西四郡之武威郡,姑臧城改名武威郡(雍州),武威郡自古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极其重视之地,过金城兰州翻过乌鞘岭入古浪峡到凉州就是一马平川,东临银川,西通西宁,南通兰州,北接敦煌。

而白族是混合性民族,由来自中原爨人,洱海边土著昆明人、河蛮人,氐人、羌人,汉人,叟人、巂人、僰人、哀牢人、滇人、等多种民族组成,而元朝后,文化属性较为接近汉族的人群被确认为一个族群,并称之为“白人”。

所以从史料上看,大理白族,和鲜卑应该没什么关系!

但有一种说法,说大理段氏是来自鲜卑段,我到目前没发现有什么具体的史料来证明。因为大部分白族史书都被烧掉了。

大顺

李自成的大顺,据他自己认的祖先是西夏李元昊。

西夏党项羌本来有一点鲜卑血统吧,但是到了李自成这里。而且在宋末元初的时候。党项羌几乎被蒙古人灭了族,党项羌人本就不多,剩下的人那就更少了,到了李自成的时候,混来混去,那己经都是大海里面滴墨水,谁知道有多大点儿,所谓的鲜卑血统!
蓉儿总结一下。

这几个政权里真正有也可以证明是鲜卑的,还有自己承认他是鲜卑的,只有吐谷浑,别的都不是。

沾上那么一点点算不上吧!何况中国是以父系为主,而不是以母系为主。

而且鲜卑从根上说也是黄帝的后人,就是查DNA也查不出个名堂来呀!基因都是一样的,都是华夏血统03为主。所以扯这些没啥意思。

从文化上说的话讲,鲜卑汉化比较严重的一个民族,可能在东北方向民族里面汉化最严重的,从文化上更加无法去考证了。

但是可以真正地肯定的是,只有吐谷浑是鲜卑人建立的,大唐不是。

有种穿越过去的话,跑到大唐随便个地方喊,李唐是鲜卑人,我能确定,你九族性命不保!

每一个文章都是我的原创,视力有残, 文内如果有错别字,请见谅。 图片4张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古时候的吐谷浑、契丹、吐蕃是少数名族还是外国人

吐谷浑,既曾经是一个人名,也是一个古国的名称。这个曾经在公元四世纪西晋时期建立的政权地处黄河上游,祈连山以南,青海湖以西。吐谷浑强盛时地域非常辽阔。这个西方古国,它却来自于辽东。

下图吐谷浑墓出土的骑射金饰片

公元四世纪,西晋时强大的鲜卑占据了北方匈奴曾经占有的北方草原地区。鲜卑的势力越过阿尔泰山到达了巴尔喀什湖以及乌鲁木齐,再往西就是乌孙的地盘了。鲜卑也有几个部,和乌孙相邻的是西部鲜卑,势力大的还有拓跋鲜卑、宇文鲜卑。在鲜卑势力的范围的边缘地带,东南角,宇文鲜卑以南,辽河西岸,居住着慕容鲜卑。西晋时慕容鲜卑的酋长,名字叫涉归。涉归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吐谷浑,次子叫若洛廆。涉归生前将两个儿子分为两部,在他死后,其长子吐谷浑就率部西迁至阴山,又借道至陇。吐谷浑之孙以祖父名字“吐谷浑”为族名,玄孙时在青海祈连山、黄河上游建国称王。

也就是说吐谷浑是鲜卑慕容氏,鲜卑则是东胡的一支。吐谷浑在唐代被吐蕃所灭。

吐蕃地处西陲,也就是现在的青藏高原。《旧唐书*吐蕃传》说,“吐蕃,在长安之西八千里,本汉西羌之地也。”按照《新唐书*吐蕃》的记载也认为,“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旄等,然未始与中国通。”从《旧唐书》来看,吐蕃属于羌人的一支。

按照现在的考古遗址发现四千年前的青藏高原已经过着稳定的定居农耕畜牧生活,并且手工业发达。四千年前的青藏高原的原始社会已经有了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吐蕃是青藏高原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政权,吐蕃的建立者就是古代的藏族人。松藏干布就是吐蕃历史上著名的领导者,称为“赞普”。

吐蕃政权存在两百年而土崩瓦解,分化成多个小政权而分散于青藏高原。

契丹,发源于北方大兴安岭的游牧民族,最早源起于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之间。文献中称之为东胡,或直指为鲜卑宇文部的一个分支,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匈奴别种”。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比960年建立的北宋立国还要早。辽太宗时期,契丹改国号为辽,北宋与辽相伴相生,甚至一度约为兄弟,尤其是在仁宗赵祯和道宗耶律洪基时期,两国数十年不识干戈。辽国受到北宋影响,被中原文化浸染,所修文物也是彬彬不异于中华。

下图契丹耶律羽之墓

吐谷浑统治过青海的哪些地方

吐谷浑原为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先祖游牧于徒河青山(今辽宁省锦州东北),西迁源于鲜卑单于涉归庶长子慕容吐谷浑与慕容廆的矛盾。两人是同父异母兄弟,慕容吐谷浑年长。两人原本感情良好。慕容廆被挑拨,渐次疏远,有次以马匹互咬为由与慕容吐谷浑争执,后慕容吐谷浑表示求去,虽慕容廆致歉合好,但慕容吐谷浑认为嫌隙已生,于是决定离去。西晋太康4年(283年),慕容吐谷浑率所部1700户西迁到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

313年左右,慕容吐谷浑又从阴山南下,至陇西之地枹罕(今甘肃省临夏)。以此为根据地建国,子孙相承,向南、北、西三面拓展,统治今青海省、甘肃省南部、四川省西北等地的氐、羌民族。317年,慕容吐谷浑逝世,由他的长子吐延继位。东晋咸和四年(329年),吐延被羌族酋长姜聪刺死,临死时嘱咐长子叶延保卫白兰道。及后,叶延继位,在沙洲建立慕克川总部,并以吐延为氏,以吐谷浑为姓、族姓及国号。

叶延逝世后,碎奚嗣立。前秦建元七年(371年),他跟随仇池氐王向前秦称臣,被封为安远将军。后来,继位的视连、视罴都臣服于西秦,被封为沙州牧、白兰王。吐谷浑也因此被称作白兰王朝。期间,屡次不服都招来战祸。

后秦弘始十年(408年),视罴之子树洛干立,占据莫河川(又称慕贺川,今青海同德县巴沟),自称为吐谷浑王,号称茂寅可汗。411年,他挥军击败南凉太子虎台,取得浇河地区。后来,虽曾败于西秦,却被西秦封为平狄将军、赤水都护。自此,吐谷浑专心吸收人才,势力越趋壮大,疆土东至洮河、龙涸(今四川省松潘),西达赤水、白兰,北界黄河,南至大积石山。北望南凉,东接西秦。540年,夸吕建都于伏俟城(今青海湖附近共和县铁卜卡古城)。

608年(隋大业四年),隋朝劝说铁勒进攻吐谷浑,吐谷浑大败东迁并向隋朝求救。隋炀帝派宇文述将兵迎之,吐谷浑畏隋兵之强,拒降西迁。宇文述遂攻入吐谷浑境内,连克曼头、赤水二城。吐谷浑大举南迁,其原有领土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被隋朝占领。隋朝在当地设置了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六年后的615年吐谷浑可汗伏允在青海复国,隋朝建制的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全没。

634年,吐谷浑侵犯唐朝边境。唐太宗以此为借口大举攻打吐谷浑。翌年,唐军获胜杀死吐谷浑可汗伏允。吐谷浑成为唐朝的属国,唐朝另立具有汉族血统的王室慕容顺为可汗,但不久被臣民杀死。唐朝又扶持其子诺曷钵继位。吐谷浑大臣争权,国内大乱。

此时,吐蕃兴起于青藏高原一带,向四邻扩张。吐谷浑成为吐蕃与唐朝长期争夺的焦点。638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以吐谷浑挑拨离间唐蕃关系、阻挠和亲为由,联合象雄大举入侵吐谷浑,首领慕容诺曷钵率领残部投唐,居于凉州。

658年,吐谷浑大臣素和贵叛逃吐蕃,将吐谷浑的虚实全部告诉了吐蕃大相噶尔·东赞域宋(即禄东赞)。随即吐蕃对吐谷浑展开大规模军事入侵。663年,吐蕃彻底占据吐谷浑全境,弘化公主和诺曷钵带领数千帐吐谷浑百姓逃至唐朝的凉州,请求唐朝救援。唐高宗以凉州都督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帅右武卫将军独狐卿云、辛文陵等分屯凉、鄯二州,遣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安集大使,保护吐谷浑残余势力,以备吐蕃。唐朝遣使谴责禄东赞。禄东赞也派人到唐朝谴责吐谷浑,并向唐朝请求和亲,遭唐朝拒绝。

670年,吐蕃入侵唐朝西域安西四镇,唐朝派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婆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右卫将军郭待封为副,率众十余万以攻打吐蕃,并试图让诺曷钵复位。唐军在大非川之战的惨败使诺曷钵复位的梦想彻底破灭。672年,诺曷钵及其部众被迁到鄯州。

吐谷浑是土族建的国家吗

吐谷浑是我国西晋到唐朝时期,存在于西北地区祁连山脉与黄河上游谷地的一个少数民族国家,是辽东鲜卑慕容部的分支,由慕容吐谷浑所建立的。

土族是我国青海甘肃一带的少数民族,所生活的区域大致都在古吐谷浑领地内。

那么,吐谷浑与土族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的看法是:经过千余年的民族大融合,吐谷浑和土族早就不能算是同一个民族,但是吐谷浑可以看做是土族的祖先之一,不过吐谷浑国家,并不能被认作是土族所建立的,因为在西晋到唐朝时期,现在的土族概念还没有形成。

  • 大约在西晋永嘉七年(公元313年),辽东慕容鲜卑部族内部发生了分裂。部落首领慕容廆与他的庶兄慕容吐谷浑之间产生矛盾,导致慕容吐谷浑带领自己的部下,西迁到上陇地区(现在的青海东部甘肃西部等地)。建立少数民族政权。慕容吐谷浑的后人就以吐谷浑为国号,正式建立了吐谷浑王国。

  • 在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吞并了吐谷浑。至此,前后存在了近340年左右的吐谷浑王国灭亡,所部被归入吐蕃民族当中。

之后千余年,在原吐谷浑故地,吐蕃民族、党项族、蒙古族、羌族等各民族与吐谷浑本地的人民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土族。

总结:吐谷浑并不是土族所建立的国家,吐谷浑是由鲜卑所建立的,而吐谷浑是土族的祖先之一。

吐蕃是吐谷浑的后代吗有何依据

吐蕃不是吐谷浑的后代,吐谷浑(公元313一663)是鲜卑人和羌人联合建立的国家,疆域在黄河上游和祁连山脉之间,立国360年。吐蕃(618一842)是兴起于青藏高源的一个奴隶制国家,后来吞并了吐谷浑王国,存在了二百多年,因內部农民起义瓦解。

吐谷浑原是一个人名,辽东鲜卑酋长慕容涉归有两个儿子:庶长子慕容-吐谷浑和嫡子慕容廆。慕容-吐谷浑和兄弟反目,一气之下率部众西迁,来到青海地区和羌氐人游牧耕种。到他的孙子慕容-叶廷正式建国时,以吐谷浑做国号和族号,吐谷浑王国正式成立。定都伏俟城。

吐谷浑强盛时控制了西域地区,使青藏高原地区和柴达木盆地局部地区达到政治上统一。隋朝时期,吐谷浑王国归隋朝,唐太宗李世民时期(635年)归属唐朝。唐高宗龙塑三年(公元663年)吐蕃王国大相禄东赞率军吞并吐谷浑王国地区。吐蕃王国是七世纪时兴起于青藏高原的奴隶制国家,主要居民为土著吐蕃人。

吐蕃王国和大唐打打和和二百年,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后来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赞布,两国还立了会盟碑。吐蕃王国向外扩张时占领唐朝陇古十八州和安西四镇,甚至还占领过长安。公元670年,唐将薛仁贵十万大军惜败大小非川之役。

唐龙朔三年(663年)吐蕃王国吞并吐谷浑王国之后,一部分吐谷浑人(包括鲜卑人和羌人)融入吐蕃人之中,成为今天藏族祖先之一。当时吐谷浑贵族诺曷钵率部众十余万人投奔凉州,被唐封为凉州刺史,其子孙世袭青海地区。这部分吐谷浑人逐渐融入名民族之中,有一小部分形成现在青海地区的土族。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你中有我,我中有他,她的大号叫中华。我们生在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建好自己的家。

吐谷浑被隋灭还是被唐灭

隋统一南北之后,吐谷浑可汗世伏向隋朝奉表称藩,供方物献女儿,请隋文帝以备后庭。隋文帝接受了礼物却拒绝了世伏的女儿。后来隋文帝遣宗女为光化公主嫁给吐谷浑世伏可汗。但是第二年世伏可汗就被弟弟伏允所杀,因此文帝极其厌恶伏允。

隋炀帝继位后遣西突厥处罗可汗和铁勒莫何可汗联合出兵,东西夹击吐谷浑。隋朝许国公宇文述袭击吐谷浑,让吐谷浑国土尽失、元气大伤,吐谷浑可汗伏允逃入役属于吐谷浑的党项羌。大业年间西羌诸部纷纷朝贡,但实际上因为路途遥远,高原的崇山峻岭阻挡了隋朝皇权的延伸。虽然隋军横扫了青藏高原,羌人还是各依其道地生活,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等到过了几年,大业末年的时候,天下大乱,伏允又收复了故地,《隋书》说他“屡寇河右”,成为隋朝的大患。“河右”就是指黄河以西,现在的宁夏地区。

唐代隋之后,高祖李渊令吐谷浑可汗伏允出击被当地豪族占据的凉州以显示自己的效忠之心。唐太宗时,吐谷浑可汗伏允仍然与唐朝保持遣使通好,但是伏允派出的使者洛阳公去朝贡的时候这个使者却劫掠了鄯州(青海乐都)再也没有回到吐谷浑部。如此一来惹得唐朝非常不快,唐太宗遣使责备伏允,并且让伏允入朝。大概是因为自己儿子的前车之鉴,伏允没敢入朝,称疾不往。伏允在这个时候希望用联姻来缓和关系,表达自己的臣伏之心,于是又为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尊王向唐朝求婚。于是唐太宗顺势就答应了求婚,关且令尊王来长安亲迎公主,意在把尊王扣留在长安做人质。尊王也不敢去长安亲迎,于是和父亲伏允一样称疾不往,不肯入朝。唐太宗便下诏停止联姻,派遣了一个中郎将叫康处直去晓以厉害,希望能威摄吐谷浑可汗伏允。伏允受到这样的遣责于是先一步出兵兰州、廓州(山西北部忻州),这是唐朝的边境重镇。唐朝和吐谷浑之战一触即发。

贞观九年唐太宗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然后会同突厥以及铁勒部的契苾合而击之。接下来的结果就是唐军连战连胜,俘获吐谷浑可汗伏允的股肱臣,李靖击破其最强大的天柱三部落。唐军纵横吐谷浑国,一直打到且末,也就是吐谷浑的最西境塔里木盆地的东南边缘。吐谷浑可汗伏允的下落一说是向西而走入于阗,一说是自缢而死,或是被唐军薛万均部追奔而杀死。

唐朝说吐谷浑“建国西鄙,已历年代”不忍心废绝它,所以后来又曾经先后持过伏允的儿子顺以及顺的儿子诺曷钵做吐谷浑可汗。诺曷钵还娶了唐朝的弘化公主,被唐高宗封为驸马都尉。所以吐谷浑既不是被隋所灭也不是被唐所灭。

唐高宗时吐谷浑与吐蕃互相攻伐,都向唐朝申诉求援,高宗对谁的请求都没有答应,看着吐谷浑和吐蕃互斗。吐谷浑和吐蕃都在太宗时与唐联姻,这时吐蕃没有得到唐朝的支持非常生气,一怒之下灭了吐谷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