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类似近义词(诸葛亮和管仲,乐毅谁的成就大)_蒋介石_管仲_少帅

本文目录

  • 诸葛亮和管仲,乐毅谁的成就大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兵变

诸葛亮和管仲,乐毅谁的成就大

题主好,我是野狐,很高兴回答如此有意思的问题。

管仲、乐毅、诸葛亮都是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他们各自既有功于当代,又都对后世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名伊吾,字仲,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后世誉之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

管仲辅佐齐桓公在齐国进行变法改革,大力发展经济 ,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使齐国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管仲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对当时周朝天下的稳定立有大功。管仲“挟天子以令诸侯”抑制打击了山戎、北狄对中原的进攻,对促进中原文化的发展居功至伟,孔子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个霸主,最鼎盛的就是“葵丘会盟”,这一切都是有赖于管仲。

乐毅是战国后期著名的军事家,燕国上将军。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后因受燕惠王猜忌,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帮助刘备光复大汉江山,最后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为了光复汉祚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次伐魏最终以失败而结束。

诸葛亮身上最为突出的就是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管仲对当时天下的稳定和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乐毅只是一个军事家,他仅仅是为燕国报了仇,为后世提供了一个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诸葛亮虽然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但当时的环境下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也算是功劳很大了。重要的是,诸葛亮把孔子以来的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传了下来。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综合来看应当诸葛亮第一。管仲第二,乐毅第三了。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兵变

如果要说历史中有什么著名兵变的话,我很快想到了近代史中大名鼎鼎的西安事变,在这一场爆发于西安的兵变中,张杨两位军阀联手扣押住了蒋介石这位民国最为风云的人物,然后逼迫他提前开启了抗战的焰火。

西安事变的爆发大家都很了解,它是在1936年、抗战爆发前的一年爆发的,而在这一场轰动全国的事变爆发前,西安的局势主要是这样的:

因为蒋介石想彻底贯彻他“攘外必先安内”的决策,所以他把在1931年就失去了自己老本营的张少帅以及东北军调到了陕西。

让他和陕西的当地军阀、人称小西北王的杨虎城联手展开了他所计划的安内战争。

张少帅和杨虎城的军队实力对比

虽说杨虎城和张少帅一样都被我们称之为军阀,但是他们的实力差距却还是很悬殊的。

张少帅在他人生最为巅峰的时候,他曾经是和蒋介石划分南北而称霸北方的大军阀,麾下士兵在他人生最为得意的时候,曾经达到了40万人的数量。

虽说后来发生的事情使得他实力开始遭受到了巨大的重创,但是瘦死的骆驼终究比马大,最终的他,手下还是有十几、二十万军队的。

而我们所说的小西北王杨虎城就没有张少帅那么庞大的军队规模了。

最开始的时候,杨虎城只是西北王冯玉祥手下的一名将领。

在上个世纪30年代蒋介石和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爆发中原大战的时候,杨虎城和后来的山东军阀韩复榘以及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等后来的西北军阀一同选择了向蒋介石效忠、反叛了冯玉祥。

最终在蒋介石击倒了他们的老上司冯玉祥之后,他们也获得了蒋介石允诺给他们的地盘以及地位。

后来韩复榘被蒋介石分封到了山东、成为了实力雄厚的山东军阀。

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等人被分封回了他们的西北老家,最终通过自己的发展,分别成为了青海、甘肃、宁夏这三个省份的主导者。

而杨虎城在那个时候从蒋介石手中接过了陕西的地盘,最终成为了陕西的军阀。

想必从以上这个介绍,大家就可以看出杨虎城和张少帅之间的差距。

原本的张学良是丝毫不弱于冯玉祥的,而杨虎城原本只是冯玉祥手下的一名将领,这其中的差别自是不用详细说明的。

在这两大军阀合兵的时候,张少帅手下有十几、二十万人马,而杨虎城手下的人马大概在六万人左右。

兵变的即刻爆发

因为他们二人一直觉得蒋介石给他们安排的这个任务是旨在消耗他们力量的原因,所以他们对蒋介石给他们委任的任务是非常排斥的。

再加上他们二人都一直有着很强烈的抗日意愿,(张少帅在918事变后虽然不曾和日本人爆发过战争,但是他表达在明面上的抗日意愿却是非常强烈的)因此这才达成了他们二人后来合作兵变的基础。

在他们本身的不愿意之下,他们对蒋介石安排给他们的任务就自然极力推诿了起来。

时间来到了1936年12月份,张少帅在杨虎城的说服下,初步和杨虎城达成了反蒋的决定。

然后为了贯彻他们二人之间达成的决定,张少帅就专门坐飞机赶到当时蒋介石所在的洛阳用请他到西安给士兵们训话的借口把他给”请”到了西安。

然后在爆发了各种冲突之后,他们在12月份12号凌晨的时候,调动着自己的人马把包括蒋介石、陈诚、卫立煌、蒋鼎文等国民政府军方大佬在内的人物给扣押了起来。

这就是近代史中著名的兵变西安事变,在张杨二人扣押了蒋介石之后,国民政府方面的态度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兵变最后的发展结局

当时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以及蒋介石的大舅子宋子文在内的人都极力地主张要用和平的方法来和张杨二人谈判。

而国民政府军方的第二号人物何应钦可能觉得这是一个除掉蒋介石、自己当老大的机会,所以他主张应该点齐所有中央军的人马,通过坚决的武力手段把蒋介石给“救”出来。

不过后来的事态发展并没有让何应钦得逞,在各方阵营的协调下,蒋介石被张杨二人放了回去。

而在此过程后,张少帅乖乖地和蒋介石坐飞机走了,然后就在接下来的很多年时间里被蒋介石幽禁了起来。

而杨虎城在被蒋介石送出国回国后,也被蒋介石的人抓到关押了起来,最终在被关押到49年的时候,被蒋介石派人处死在了重庆。

所以说这就是近代史中著名的兵变西安事变,虽然张扬两位军阀最终的结局都比较凄惨,但是这次兵变所带来的意义却也是非常积极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