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王钦若要怂恿宋真宗登泰山祭天?宋仁宗为何说王钦若“真奸邪也”_真宗_宰相_奸邪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王钦若 真宗 宰相 奸邪

本文目录

  • 为啥王钦若要怂恿宋真宗登泰山祭天
  • 宋仁宗为何说王钦若“真奸邪也”
  • 《梦华录》中顾千帆他爸萧相到底是正派还是反派
  • 北宋前期政治上多为北人,王钦若身为一个南人,为何能当宰相
  • 王钦若是好官还是坏官如何评价北宋宰相王钦若

为啥王钦若要怂恿宋真宗登泰山祭天

宋真宗本人好大喜功,一心想要建立秦皇汉武那样名垂青史的大业;上行下效,王钦若善于察言观色,溜须拍马,揣摩透宋真宗的内心所思所想;澶渊之盟签订后,宋真宗认为自己解决了多年的战乱问题国泰民安可以一心一意搞经济,建立很大的功劳就飘飘然想要昭告天下自己的政绩斐然;宋朝官员的收受贿赂官场风气败坏。

宋真宗沽名钓誉讲排场:

1.北宋与契丹之间连年战乱,双方僵持不下宋真宗执政之后契丹多次进犯宰相寇准劝谏皇上御驾亲征,士兵军威大振契丹大败。此时的宋真宗却做了一个让人感到非常惊讶的决定,向契丹称臣年年进贡岁币,换来了一时的和平赵匡胤的老脸都让他丢尽了。宋真宗自己心里还美滋滋的想着自己做了这么一件惠及百姓的大事一定要好好表彰一下。

王进谗言罢寇准除政敌:

2.王钦若琢磨上级宋真宗的心思,认为他想要建立辉煌的政绩还不想轻起兵戈,就上奏章‘皇上您认可寇准建立的功劳,而大臣们则议论纷纷认为与契丹修订条约有伤国体,这是从古至今没有发生的事情。’这件事之后宋真宗高兴不起来了,对丞相寇准也没有往日的热情,后来罢免中央官职发配到地方去了。

伪造天书搞封禅求赏赐:

3.王钦若早就知道宋真宗心里的小九九了,就假惺惺的提议道‘陛下若是出兵收复幽,蓟两州就可以洗刷澶渊之盟的耻辱了。’宋真宗嘴上为国家百姓考虑说道‘如今百姓刚刚遭受战乱之苦,我怎么能够轻启战端呢?还是想个别的主意吧。’实际上是害怕打败仗忌惮契丹的实力。此时王钦若提出了搞封禅的办法,宋真宗也两眼放光终于说到点子上了,唯一担心的一点就是祥瑞从何而来。王钦若早就想到了办法向宋真宗解释道前朝的祥瑞都是胡编乱造出来的并无真祥瑞,打消真宗的顾虑。

官场风气腐败:

4.宋真宗还担心宰相王旦不会同意,王钦若说他会搞定,征求王旦意见之后也同意。真宗还是不放心再一次宴会上叫来王旦赏赐他一坛酒回家之后发现满是金银珠宝,皇帝亲自出面贿赂下级了这件事怎么会不成功呢?皇帝想要搞封禅的行为已经众人皆知,却没有一个忠义的大臣出面劝阻足以见得宋朝的官员相互勾结谋取利益多么黑暗。

王钦若一方面是拍宋真宗的马屁,好让自己加官进爵;另一方面是排除自己的政敌,扫除自己晋升路上的障碍。宋真宗这个人重视自己的政治名誉,想要得到唐宗宋祖那样卓越的功绩让自己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宋朝效仿西周刑不上大夫的准则,重文轻武导致文官贪污腐败,政治风气很坏。

宋仁宗为何说王钦若“真奸邪也”

在宋朝的史籍中勾留得久了,会发现整个北宋、南宋这319年的里,朝廷大臣中,真正的大奸大恶者实在是极少的。

为什么?因为两宋政治中,有一个极厉害的御史队伍,作为弹劾贪腐奸邪、不法官吏的制度设置,而且,御史称职与否,就看他是否弹劾了高官。在这个制度之下,除皇帝外,任谁犯律,御史弹劾的奏章就会如雪片一般飞到皇帝的案头,宋朝多少宰相因为御史的弹劾而罢职丢官,别说贪污违法,就是搞点男女私情,都会遭到弹劾,而且不管事实真正如何,大都会罢官,像宋真宗时期的宰相张贤齐,就因为太好吃喝,人们传言“李相太醒,张相太醉”,受到弹劾罢相;像仁宗时期的名相文彦博,就曾经与仁宗张贵妃关系好、被人以走“夫人路线”弹劾罢相,而事实是子虚乌有的。因为这种小事都会罢掉宰相,其他贪污腐化就更别提了,仁宗时期的大才子、进奏院提举苏舜钦,仅因为将公家的废纸卖掉换酒喝,不但罢官,最后连官籍都开除了。这种严格的制度下,谁敢以身试法?

所以,宋朝没有真正的大贪官,没有真正的大奸臣。即使是今天的人们都熟悉的奸臣蔡京、秦桧之流,也称不上贪污腐化的大奸臣,蔡京不过陪宋徽宗玩玩,逗皇帝开心,起了为虎作伥的作用;而秦桧也不过是执行了宋高宗的投降政策,犯了路线的错误,谁最奸?如果以牺牲民族利益、出卖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说,宋高宗才是主导,秦桧不过一帮凶。

那么,回到王钦若的身上,就违法乱纪和贪污腐化来说,王钦若根本就构不上“奸臣”的称呼。宋仁宗说王钦若“真奸邪也”记载,出自《宋史·王钦若传》,传中说王钦若“智数过人,每朝廷有所兴造,委曲迁就,以中帝意。又性倾巧,敢为矫诞。马知节尝斥其奸状,帝亦不之罪。其后仁宗尝谓辅臣曰:‘钦若久在政府,观其所为,真奸邪也。’”

王钦若,字定国,江西新余人,宋太宗时期中进士,曾任宋真宗、宋仁宗时期宰相。他之所以为人所不耻的第一件事,主要是在宋真宗景德年间,寇准任宰相,他任副宰相,当时辽国入侵宋朝,寇准拉着宋真宗亲征,终于抵挡了辽兵的入侵,双方签订了和平协定“澶渊之盟”,从此相安。后来,王钦若以此说寇准拉宋真宗亲征,是“孤注一掷”,将皇帝置于极危境地,导致寇准很快罢相,自己很快当上了宰相,有排挤同僚、取而代之的嫌疑;第二件事是,王钦若作为宰相,多次鼓动宋真宗东封西祀、拜天祭地,搞铺张浪费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劳民伤财。

然而,就这种事情来说,在皇权无边的时代,哪个大臣没做过这样的吹捧事情?这样的事情,根本算不上奸邪,不过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罢了,既没违法,又没乱纪,能奸到哪去?

甚至,宋仁宗“钦若真奸邪也”这句话,都不太可能是宋仁宗亲口说的,试想,千挑万选任个宰相,我还会说他“奸邪”,那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证明自己有眼无珠吗?

《梦华录》中顾千帆他爸萧相到底是正派还是反派

历史上宋真宗后期的首相中王钦若和丁谓属于奸相,王钦若是主和派代表,是历史上爱国名相寇准的宿敌,他是接替王旦任中书省首相的,王旦则是一位有作为的忠臣,而丁谓奸侫至极,他是接替王钦若出任宰相的,从梦华录故事情节分析,萧相指的就是王钦若,是个奸相,号称“五鬼”之一,此人有点能力,在仁宗时代二次出任首相

北宋前期政治上多为北人,王钦若身为一个南人,为何能当宰相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一般都以北方政权为正统,统治天下也基本上是由北向南,当然明朝朱元璋除外,所以北人和南人之间总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宋太祖赵匡胤也不例外,他在建立大宋王朝后曾说:永不用南人为相,不过他的后代并没有按他说的办,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北宋两次为相的王钦若。

王钦若(公元962~1025年),今江西新余人,和编者还是老乡,对于作为奸臣的老乡,感觉还是怪怪的,不过他是远离我们很久的历史人物,在宋真宗和宋仁宗时期王钦若两度担任宰相,也不是一般的人,江西新余还是挺出人才的,明朝也有个宰相(内阁首辅)严嵩,也是新余人,可惜也是个奸臣,真是痛苦。

澶渊之战时,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是个怕死鬼,不过被宰相寇准痛斥一顿,最后宋真宗御驾亲征,同契丹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后来王钦若挑拨宋真宗与寇准关系,使得寇准被罢除相位。

寇准是地地道道的北人,在心里本来就很看不起南人王钦若,但王钦若却实在有两把刷子,把宋真宗哄得很开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马屁高手,天子宋真宗说自己做了个梦,梦见神仙赐“天书”于泰山,王钦若捕捉到这一信息,马上拿出他的本领,伪造一份神仙的天书,宋真宗大悦,封禅泰山后,提拔王钦若为枢密使,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这个马屁拍得真舒服。

王钦若在宋真宗时期如鱼得水,混得风生水起,虽有大臣检举他的丑行,一度降职,但由于宋真宗的偏爱,有惊无险。

宋真宗去世后,宋仁宗继位,王钦若故技重演,献《迁叙图》,论述“平时百官叙进,皆有常法”,宋仁宗对他也是大家赞赏,让他继续当宰相,另外还封了他为冀国公。后来王钦若的表演太多,宋仁宗慢慢看出他的奸诈来,宋仁宗于是对身边的人说:“钦若久在政府,观其所为,真奸邪也”。看来宋仁宗还是挺有眼光的,一点都不糊涂。

纵观唐宋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政治力量南北的较量从来没有停止过,五代十国以前,南方地区各方面都比较薄弱,五代十国以后,南方地区发展速度加快,南方开始超越北方,南北对立的局面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南人慢慢的走进了权力的核心。后来的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斗争,与其说是新旧党派的斗争,还不如说是南人和北人的斗争。

就连名相寇准这样的高雅人士,也公开以北人自居,鄙视南人,宋真宗重用神童晏殊时,寇准就非常不高兴,说晏殊是南人,这话一说,宋真宗都不高兴了,反驳寇准说张九龄不是南人吗? 南人和北人的对抗,如同水火,宋真宗不拘一格破例以王钦若为相,从此后南人为相的很多,如王安石、章惇、曾布等。王钦若在宋朝开创了南人为相的先河,我们不得不说王钦若是有一定能力的。王钦若与杨亿等人修纂的《册府元龟》,也是传世经典,虽然有人说主编并不是他。

王钦若之所以能成为宰相,除了他确实有一定的从政水平外,更主要的是他有过人的洞察能力,他可以满足皇帝的欲望和虚荣,做人阴险老辣,相比之下寇准的‘’直‘’受到的打击就更多啦。

王钦若是好官还是坏官如何评价北宋宰相王钦若

纵观王钦若的一生,他的所谓奸邪事迹不外乎就是劝赵恒去“封禅祭天”,除此之外,后面的大建宫殿,圣祖下凡等把戏,已经是赵恒本人的原创,还有丁谓等人的努力,王钦若早就不是主角了。其实就以封禅的事来说,错的一方就只有王钦若吗?

  “为尊者讳,为贤者隐”,这是古代作史,甚至作人的最高准则,于是就把赵恒的错给讳去了。平心而论,王钦若是劝了,那么你就一定听?当初还有人劝刘邦寻找六国后代,继续分封天下呢,刘邦为什么不听?这就是明君与昏君的分别。

  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奸邪,有的只有昏君。就像永远别怪儿媳妇不乖,从来都是你儿子不争气!尤其是找借口的,都是某某奸邪的错。这更是无能的士大夫表现。

  何况就算上面完全是王钦若一人的错,宋史也对他太苛刻了。试问“盖棺定论”四字,讲的就是要给人以最后赎罪的机会,而一但该罪人以实际行动改过自新了,就要还他以清白和公正。那么回头看王钦若在仁宗朝的表现,他还是个奸邪吗?

  正好论证上面的话,你是昏君,他才是奸邪,你是明君,他就是能臣。王钦若这种人,才是一面镜子,能照出皇帝的成色和本来面目。

  王钦若并不是什么奸邪,他有大能力,也有大贡献,就算在真宗朝最危难的澶渊之役,他都远远地顶在赵恒和寇准的前面,这些不应该被世人所忘记。尤其是要明确一个概念,王钦若不论是好是坏,他都是以能力来侍奉国君。而不像那些君子们,就比如鲁宗道、晏殊之流,只以所谓的诚实、鲁直的态度来谋取上位。

  《宋史》对王钦若有失厚道,在宋朝三百余年间璀璨瑰丽的文臣群落中,应该有他一席之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