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是唐朝中期名将,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幼时随父入唐。20岁时被授予将军。安史之乱爆发,高仙芝以副统帅之职出征讨叛逆,前线失利,退守潼关,为监军宦官边令诚诬陷杀害。
高仙芝何许人也?仅从名字来看,这位大神应该是汉人无疑,实际上,他不但不是汉人,还来自中原王朝的死敌:高丽。《旧唐书·高仙芝传》原文是这样记载的:高仙芝,本高丽人也。父舍鸡,初从河西军,累劳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仙芝美姿容,善骑射,勇决骁果。少随父至安西,以父有功授游击将军。年二十余即拜,与父同班秩。
这段话不难理解,简要介绍了高仙芝的概况。说他是高丽人,父亲叫做高舍鸡,这名字听起来非常高大上,“舍鸡”,舍内有鸡,难道是要儿子心切?当然,此为笑谈,言归正传,高舍鸡同志军功比较突出,于是就位列安西四镇的十大将军之一。高仙芝长相俊美,善于骑射,武艺高强、勇敢果决,是个少见的将才。
小时候他就随自己的父亲来到了安西一带,因为他父亲的军功,他也就靠恩荫取得了自己的第一个官职——游击将军。大家别只看“游击将军”四个字的表面意思就轻易给别人定性,游击跟现在所说的打游击不是一个意思,这只是一种称呼,乍一听很牛掰,事实上,“游击将军”在唐朝是个烂大街的官职,很多贵族子弟都有这个称号。
这段话总结一下就是:高仙芝这老兄来自高丽,是个典型的官二代,看他父亲的表现,他家应该出自于高丽的王室后裔,也算是血统高贵了;除此之外,高仙芝还是个大帅哥,人长得帅,武艺还高强,放到今天,也是迷倒一大片小迷妹的主儿。可是,长得帅不见得就好欺负,人家不但帅,还够狠。
突破自然障碍,孤兵深入屠灭小勃律国
当时的西域,分成了几十个小国,而在西域角逐的势力有三个:唐朝、大食、吐蕃。这三个国家可以说都处在强盛期。这么一来,西域的小国日子也就比较难过了,今天投靠这个,明天投靠那个,哪个势力都得罪不起。这个小勃律国本来是唐朝的一个小弟,持续进贡很多年了,唐朝对它也比较关照。可是,吐蕃的手伸得挺长,动不动就出兵帕米尔,先是征服了大勃律国,兵峰又直指小勃律国。如果小勃律国失陷,安西四镇的西门就被打开了,不利于唐朝对西域的控制,所以,唐朝与吐蕃就因此事进行了好几场较量,最终,吐蕃不敌,消停了一段时间。
后来,吐蕃看硬的不行,就开始来软的。经过吐蕃的一番威逼利诱,小勃律国的国王继承人,也就是咱们所说的太子,娶了吐蕃的公主。如此一来,他们就成了亲戚了,小勃律国就倒向了吐蕃的怀抱。更加令人坐不住的是,小勃律国的行为居然引起了连锁反应,西域数十国居然都倒戈了,不再向唐朝纳贡。一向好大喜功的唐玄宗怎么可能受得了这个气,于是,出征小勃律国就势在必行,这就是这场战争的背景。
可是,话好说,事儿难做。坐在深宫里的李隆基又不懂地理,哪里知道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多么恶劣。帕米尔高原海拔约五六千米,空气稀薄、天气多变,仅仅夏天和秋天还能勉强通过。去过高原的朋友都知道,一般人很难承受住在高原地区的剧烈运动,很容易出现呼吸困难、体力不支的情况。高仙芝率领着上万军队,在这种海拔高度就要跋涉一个半月,又要保证后勤供应,又要保证军队的战斗力,难度可想而知。
关于这段历程的艰难,《新唐书》是这样记载的:仙芝乃自安西过拔换城,入握瑟德,经疏勒,登葱岭,涉播密川,逐顿特勒满川,行凡百日。仅仅行军就走了上百天,真是难以想象,唐军是如何克服后勤困难的。不管咋说,高仙芝的三路唐军最终汇合于连云堡,距离吐蕃占领的娑勒城只有十几里了。娑勒城依山傍水,斩断崖谷,编木为城,有守军八九千人之多。如果不能出奇制胜,以劳击逸,面临坚城,实在是没有多大把握。
不过,高仙芝就是高仙芝,人家不是常人。他对地理非常熟悉,娑勒城边上有一条大河,名曰娑勒河,河水流量很大,水流湍急,渡河难度较大,从这里发动袭击,肯定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于是,凌晨两三点时,河流结冰,高仙芝率领唐军悄悄渡过了河流,向城池发动了突然进攻。吐蕃守军措手不及,很快便被斩杀五千余人,俘虏一千余人,其余人作鸟兽散。
攻取要塞之后,高仙芝乘胜前行,将军队中的三千老弱留下守城,其余人跟随高仙芝继续前进。不久,阿弩越人惧怕唐军,开城投降,也算高仙芝运气不错,如果再来一场血战,恐怕他手下那点兵力真是够悬。高仙芝在阿弩越城进行了补给,随后派遣一千多骑兵先锋立即突袭小勃律国,惊闻这个消息,小勃律国王和吐蕃公主狼狈逃入了山洞里,无论如何都不敢出来。高仙芝带领大军抵达小勃律国后,立即斩杀了几个亲吐蕃的将领,并好言相劝小勃律国王,控制住了局面,一举平定了小勃律国。有此一举,西域众小国又加入了墙头草行列,纷纷倒向唐朝。
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沿着高仙芝大破吐蕃的路线进行了考察,发现沙哈德的峡谷地形地貌与《旧唐书》的记载完全一致,斯坦因是这样评价的:高仙芝之功可与欧洲史上翻越阿尔卑斯山之著名军事将领相提并论。
由此可见,高仙芝的军事才能真不是盖的。咱就事论事,这次高仙芝能够长途跋涉,一举荡平小勃律,真可谓是上应天时,下用地利。应天时,他能够知晓处于夏日的娑勒河居然晚上会结冰,没点儿天文知识还真不一定能懂;知地利,这个估计很多朋友都疑惑,长途奔袭,环境恶劣,他的后勤工作到底是如何保障的?
其实,高仙芝对地形相当熟悉,他兵分三路,有两路是经过物产丰富的地区,正好可以路上补充粮秣,第三路则靠近阿赖大道行军,这条线路可以直抵唐朝控制大宛平原,粮食储备充足,足以供应前方需求。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场远程奔袭事实上是策划非常周密的,高仙芝的军事才能,一眼便能知高低。
是时,安史之乱爆发,因为唐玄宗曾一度对安禄山信任有加,曾有人状告安禄山要谋反他都不信,如今安禄山的叛乱如同打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这导致其恼羞成怒,而他不仅没有清醒的认识到其严重的后果,还错误的判断叛军都是乌合之众。他坚信作为正规军的唐军的战斗力,平定叛军的决心是空前的高涨,也正因为他的心急平乱,导致了后来悲剧的上演。
号称“大唐帝国双壁”的高仙芝、封常清在对阵安史叛军时接连失利。真的是因为俩人的能力不行么?其实让我们翻看史料就有答案,当时安禄山手下精兵15万都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而反观高仙芝俩人手下的士兵,虽然号称是“关中精锐”,但其实大部分都是刚刚入伍的农民,毕竟关中的安逸生活太久了,根本就没适应战争的残酷。所以农民军对战安史精锐,自然是屡战屡败,而关键时刻,高仙芝用他过人的战略眼光分析局势,果断放弃潼关以东地区,退守潼关,这才保证了关中的安危。
而此时的李隆基完全不顾战场形势,一味的要求高仙芝与封常清出战,迅速平定叛军,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痴人说梦。外有强敌,内有佞臣,监军太监边令诚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上书唐玄宗称高仙芝中饱私囊,克扣军饷。本来唐玄宗就因战事不利而龙颜不悦,如今听到如此奏报,立刻龙颜大怒,下令边令诚将二人斩首示众。
边令诚回到军营先逼死封常清,当封常清死后,他又带了100名陌刀手找到高仙芝,宣读圣旨。高仙芝听完言道:“我退守潼关,我认罪,但是说我克扣军饷,完全是污蔑我!”边令诚说:“上是天,下是地,被你剥削的士兵都在外边站着呢,你还不认罪么?”高仙芝冲着门外将士高声说道:“我招你们入伍,虽然得到了一些物资,但是还不足以武装你们,我们只是期望建功立业,用军功换赏赐,但是叛军势大,我下令退守潼关,是为了给皇上守住门户要道。今天士兵们给我做个证,我要是克扣大家军饷,大家就喊是,如果不是,就喊冤枉。”结果门外士兵都高呼:“冤枉。”呼声震天。
然太监边令诚不为所动,令刀斧手行刑,大唐帝国双壁在同一天殒命,唐玄宗自毁长城。唐玄宗杀了高、封二将其实也是给自己甩锅,这样他就可以昭告天下战败是因为二将无能,不是我皇帝不够英明。后来唐玄宗派名将哥舒翰赴潼关拒敌,同样是逼其出战,导致了后来哥舒翰兵败投降,最后惨死的局面,可见唐玄宗对战局的把控不足。
外战无敌的高仙芝为何打不过安史叛军,其主要原因总结有以下几点:第一、高仙芝手下士兵战斗力不足;第二、监军太监边令诚干扰高仙芝指挥;第三、唐玄宗对战事把控不足,操之过急也是主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