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辽阔的中国版图之上,有很多地方不乏地理位置特殊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例如存在感最强的关中地区一种都是政权政治和经济中心所在,依托于关中平原的生产力和人口,两汉到唐朝的时候一直都是政治经济中心所在,古都长安一直代表着强盛的汉唐文化。相比之下它南面的汉中地区则是显得过度的低调和毫无存在感。但事实上默默无闻的汉中地区,才是各个朝代双方争夺和战争胜负的晴雨表。
奇葩的地形
广义上的汉中是关中和蜀地之间的山西南部广大的山地地区。而狭义的汉中地区,是秦岭和巴山之间夹出来的一个长条地带,秦岭隔开了汉中与关中,而这一片最主要的就是陈仓。无论是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是诸葛亮的二次北伐的陈仓之战都预示着他的重要地位。巴山则把汉中与巴蜀分在两侧,其中金牛道直通成都,道上的剑门关也是古代名关之一,李白《蜀道难》中创造的名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汉中往北过了秦岭就是肥沃的关中地区,向西则是关西之地。往南过了巴山则是肥沃的成都平原。
各朝经略汉中
展开全文
先秦时代属楚、秦、魏、蜀国等,顺应改朝换代,设过州、郡、道、路、区、县甚至建过国,几经繁华,历尽沧桑。战国中后期汉中(南郑)已经被秦国占领之后秦国南下伐蜀一马平川,直接拿下蜀国(四川)和百越地区(两广)。同时作为沟通川陕的咽喉之道,为秦国源源不断地输送粮食和人口,为后世灭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时间来到两汉,汉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作为刘邦称王的发源地,汉中可以作为他的一个大本营,进取关中和川蜀。在这个进退皆可之地,成就西汉的霸业。而到了三国时候汉中则又一次成为了各个集团争夺的对象,一时间反复易手。
首先是曹操消灭了政教合一的张鲁,屯兵汉中,屯兵汉中可退可进,一方面可以防止刘备北出关中,直取长安,一方面可以作为金军巴蜀的前哨。当张飞和魏延攻取汉中之后,汉中又成为了刘备北伐的前哨站,这也是诸葛亮《隆中对》中的战略意图。联合荆州两面出击共同北伐。所以在三国时期,汉中作为各路军阀的前哨站,哪一方能攻占必能对地方的地方嵌入一枚钉子。
南北朝的主战场并不在西北一线,所以汉中在这段时间的存在感不是很高,而到了隋唐的时候,汉中作为长安的后花园,隶属于京畿道,这里也是唐朝抵抗吐谷浑和吐蕃的二道防线,一旦这里失守,则长安和川蜀便无险可守。安史之乱,这里也是扼守四川的唯一要道,同时汉中也是后来唐肃宗反攻长安的的中转站,一时间从间江淮和四川运输过来的物资和人员全部在此集结。
到了两宋时期,汉中的战略地位依然重要,北宋前期,汉中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二线基地,因为此时的北宋朝廷定都汴梁,而大宋西北要塞,则主要集中在太原(抵抗辽国)和延州(抵抗西夏)一线。但到了靖康以后,随着南宋疆土的缩减,汉中反而成为了宋朝抵抗金国的前线。汉中作为西夏和金国的的三角地带,也成为了各方争夺的对象,在北宋和金国的边界线中,最北的就是到大散关,而大散关则位于汉中北面。
一旦汉中失守则蜀地五险可守,女真人可以沿着四川一直从长江而下,可以荆襄和江南地区,从而占领临安(杭州)。所宋朝在汉中也是相当重视,吴氏兄弟先后在兴元府和和尚原大败了金军,保证了宋朝的西北边陲。而南宋的灭亡也是和汉中的失守有很大的关系。在窝阔台第一次进攻宋朝的战斗中,其实就是兵分两路,一路主攻襄樊(射雕英雄传郭靖守城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另外一路则是出兵汉中,南下四川。
总结
汉中因为其独特的地理构造(南北两边为山脉),沟通着关中、巴蜀和中原三个大的战略方向,对于兵家来说,一旦拥有汉中则可进可退。虽然在明清(疆域的拓展)之后战略位置有所降低,但战略地位仍然无可动摇。
如日本人在进攻重庆的线路中,就考虑过占领汉中然后南下成都攻占重庆的任务,但却在豫西遭到国军的阻击,加上战线拉太长,所以并没有真正实施,但这也从侧面展现汉中的重要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