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刘邦得天下定都长安后,为什么称“汉”
- 《道德经》为什么可以在秦始皇“焚书坑儒”过程中得以保全
- 众人不服论萧何,刘邦是如何说的让所有人都服气的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为何亲手毁掉一手“带大”的韩信
- 中国那么多朝代,为什么我们是汉族,说的话叫汉语,我们是汉人而不是不以其他朝代命名
刘邦得天下定都长安后,为什么称“汉”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朝国号的事情。
汉朝是中国继秦王朝之后的又一大王朝,汉朝这个王朝分为东汉和西汉两部分历史,汉朝是中国古代国力,那么被史学家盛赞的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要将自己建立国家的国号定为汉呢?刘邦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东征西战,中原之地大都遍布他的部下,但是刘邦本人的生命中却和两个地方最有缘:第一个是他出生的地方徐州,第二个则是大汉王朝的都城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地方,要说起来也算得上是和刘邦颇有渊源的,那就是陕西南部的汉中。
熟读三国历史的人对汉中这个地方一定非常的熟悉,汉中这个地方是蜀国的北大门,汉中对于蜀汉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汉中是蜀国的名门,汉中没有被人攻破,那么蜀国就能过的安稳,但是要是汉中被人夺走了,蜀国也就要灭亡了,所以阿斗得知汉中丢失之后,没过多久就投降了,其实,三国争斗的政治局面还没有彻底形成的时候,汉帝刘备曾经也在这个地方居住过,但是他在这个地方过的确不是很顺心意,这里埋藏着他的屈辱和不平。
当年秦朝实施暴政,天下群雄并起而攻之,当年楚怀王和天下各个势力的诸侯曾经达成约定,不论是谁,只要谁先攻下汉中,谁就能够成为汉中之王。当时项羽自负,他本身手下也是势力雄厚,并没有把一个楚怀王的口头之约放在眼里,于是他一路向北,很快就攻取咸阳,把秦朝给灭了。正当他攻取咸阳的时候,刘邦则是悄悄地向西行军,趁机夺取了关中,成为了所谓的关中之王。项羽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刘邦,竟然真的敢在自己眼皮下夺取汉中,于是恼怒之下否认了之前的约定。
事实上,他们二人之间军事实力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面。刘邦的实力和项羽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后来项羽自称霸王,开始按照西周项羽分封诸侯时,故意把刘邦安排在了非常偏远落后的汉中,给他封了一个汉王的称号。其实,刘邦的命算是很硬的,不然早就被项羽给斩杀在鸿门宴上了。事实上,他们二人之间军事实力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面。刘邦的实力和项羽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后来项羽自称霸王,开始按照西周项羽分封诸侯时,故意把刘邦安排在了非常偏远落后的汉中,给他封了一个汉王的称号。其实,刘邦的命算是很硬的,不然早就被项羽给斩杀在鸿门宴上了。
虽然高祖那个时候实力单薄,但也是非常有骨气的,在看到那些没什么功劳的六国贵族也得到很大大的奖赏之后非常的气愤,虽然自己取巧,但是自己也算出兵,帮着灭掉了秦朝,但是自己却被分到了一个鸟不拉屎的汉中。于是愤怒之下想要和项王大打出手,后来要不是手下劝阻,刘邦也许会动手,但是仔细看来,能够成为帝王的刘邦,那个时候的反应最大的可能是做给自己的手下看的,让自己的手下认为主上是个有骨气的人。其实,汉中这个地方虽然非常偏僻,但是也占据巴蜀的便利,现在刘邦暂居汉中,休养生息之后,照样能够北上伐项。汉中的军事地位非常的重要,位置也非常的好,它地处在秦岭的谷地,是关中和巴蜀连通的关键路径,进出巴蜀和中原必须要路经汉中。汉中彻底成为了刘邦最后保命的地方,对于刘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汉中梁田连篇,又有汉水流过,地理位置易守难攻,刘邦只要好好守住这个地方,就算最后没有能够伐项,那么项羽也奈何不了他,最后的结果必定是高祖独自割据汉中和西南一带,就如同蜀汉一样。果不其然,经过刘邦的经营,汉中这块土地养肥了他的军队,充足了他的军备物资,在这里,他还遇到了对他至关重要的大将韩信。从史书中不难看出,韩信是刘邦战胜项羽的关键大将。韩信原本想和项王共创大业,但是奈何没被看上。甚至韩信最后好差点被项王给杀了。天下纷争,有志者想要跟随明主建功立业,刘备遇到韩信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刘邦把自己的大业赌在了韩信身上,而韩信也把自己赌在了汉王身上。最后,汉王终于夺得了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名留史书。梳理了刘邦取得天下的过程,其实就能够看出汉这个国号其实应该是源自汉中这个地方的。因为汉中是刘邦失势也是刘邦得势的地方。说国号“汉”取于汉中并不为过。虽然说现在的汉中只是一个三四线的城市,但是在哪三国纷争的时代,汉中确实极其重要的,是古之大帝刘邦的兴起之地。
《道德经》为什么可以在秦始皇“焚书坑儒”过程中得以保全
秦始皇焚书坑儒,禁毁诗书及百家言。诸子百家唯一合法流传下来的著作是儒家经典《周易》。因为占卜、种植、医书不再禁毁之列。《周易》是部占卜之书。
其他书籍有些是私藏流传下来的,如《论语》、《左传》。
有些是背诵出来的,如《诗经》、28篇《尚书》。
《老子》不太可能是私藏流传下来的。更大的可能是被背诵出来的。因为私藏书籍是犯罪。记在大脑子里不犯罪。《老子》只有五千字。记忆力好的人。是能够记下来的。
正因为《老子》时背诵出来的。所以才会很多版本。虽然各个版本略有不同。但主要内容和思想完全一致。
众人不服论萧何,刘邦是如何说的让所有人都服气的
萧何是刘邦钦定的第一功臣、汉初三杰之一。
一、说服群臣,最先封赏萧何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做了皇帝,开始论功行赏。群臣争功,吵吵闹闹了一年多仍然没有一个结果。
刘邦以萧何的功劳最大,先封他为酂侯,食邑八千户。
其余功臣都说:
“我们披坚执锐,多的经历百余战,少的也有几十战,攻城略地,功劳大大小小各不相等。萧何没有前线作战的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表议论,不去打仗,封赏反而在我们之上,为什么?”
刘邦问:“大家知道打猎吗?”
群臣回答:“知道。”
刘邦又问:“知道猎狗吗?”
群臣又回答:“知道。”
刘邦说:“打猎,追逐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而放开系狗绳,指示野兽所在的是人。如今大家只能捕捉到野兽,功劳像猎狗。至于萧何,放开系狗绳,指示猎取目标,功劳和猎人一样。何况,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一家多的也不过两、三人,萧何家族几十人都追随我,这个功劳不可忘记。”
群臣都不敢再说什么了。
二、钦定萧何功臣榜第一
后来,群臣受封完毕,排列位次,都说:
“平阳侯曹参受伤七十处,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应该列为第一。”
刘邦心里想让萧何位居第一,然而之前压服功臣们多封了萧何,至于位次,不好再出面与功臣们争论。
关内侯鄂秋懂刘邦的心思,他进言道:
“群臣的议论都不对。”
“曹参虽然有野战略地的功劳,这只是一时的事。陛下与项羽相持五年,损兵折将,多次只身逃脱,萧何常常从关中派军队来补充。不是陛下诏令召来士卒,却有数万人在陛下危难时赶到。”
“汉与楚在荣阳对垒多年,军中没有现存的粮食,萧何从关中转运粮饷,保证供应。陛下虽然多次丢失山东,萧何能够保全关中以待陛下,这是万世的功劳。”
“即使没有曹参这样的人一百个,大汉又能损失什么?为什么要以一时之功加于万世之功之上?”
“萧何应当第一,曹参次之。”
刘邦很高兴,拍板道:“好!”
萧何光荣成为功臣第一。
刘邦赐他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上朝时不必小步急行)。
聪明的鄂秋也得到了刘邦的奖赏。
刘邦说: “我听说进贤要受上赏,萧何功劳虽高,有了鄂君才得以彰明。”
在鄂秋的关内侯二千户之上,又加封鄂秋为安平侯。
三、提出“汉初三杰”的说法
一次,刘邦在洛阳南宫宴请群臣,问道:
“你们说说看,我为何能取得天下?项羽为何失去天下?”
王陵等人回答道:“陛下能用人,与人同享利益;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所以失去天下。”
刘邦说: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这段话非常精彩,所以我在这里保留了《史记·高祖本纪》原文。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这是刘邦对萧何充分的肯定。
萧何由此跻身于“汉初三杰”之列。
资料来源:
《史记·萧相国世家》
《汉书·萧何传》
《史记·高祖本纪》
附:
萧何画像
萧何剧照(电视剧《楚汉传奇》)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为何亲手毁掉一手“带大”的韩信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其战功赫赫,为西汉异姓诸侯王之一。他用兵如神,可谓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被称赞为功高无二,略不出世。在兵家中有着颇高的地位影响。当然他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地位,除了他个人本身的军事能力外,还少不了刘邦对他得重用,而刘邦之所以对韩信重用登坛拜将,又是萧何极力推荐之功。
换句话说,若没有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韩信可能就会无用武之地。正是因为萧何看出韩信有军事才能,才推荐韩信的,如此萧何亦可谓是韩信的知己,所以韩信的成功是和萧何有一定关系的。
然而刘邦建立大汉后,萧何地位尊贵,贵为汉丞相,深受刘邦的信用,但吕后也开始干预朝政。同时韩信因为功高而震主,故而受到刘邦、吕雉的猜忌。所以吕雉很想除去韩信,最终,吕雉和萧何商议,以萧何之名招韩信入宫。因为萧何对韩信有推荐之事,所以韩信颇为信任萧何。
以萧何之名招韩信入宫,韩信于是入宫,结果韩信入宫后就被杀死,从而战功赫赫的韩信落下悲惨的结局。
正是因为韩信的成功失败都是和萧何有关,所以就有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那萧何又为什么毁掉他曾极力推荐的韩信呢?
韩信的确有军事才能,萧何之所以推荐他,正是这个原因。然萧何的本意则是用韩信之才帮助其主公刘邦打天下,也就是说萧何内心是忠心于刘邦的。
只要是对刘邦有利的,萧何当然会举荐,但若对刘邦不利,萧何当然是要毁掉。
在刘邦未取得天下之前,刘邦需要韩信这样的人才,汉军只有在韩信这样人才的带领下,才能打败西楚霸王、取得楚汉相争的最终胜利。后来韩信果然不负众望,哇塞垓下之战中,让英雄一世的项羽兵败自刎而死,从而刘邦取得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
刘邦登基后,天下已经基本一统,也就是说战事不再如以前频繁,天下大定后,则需要修养生息。当然,刘邦取得天下,还是要封赏曾经的功臣,韩信因功被封为异姓诸侯王之一,手握重兵、地位显赫。
然而正是因为他手握重兵、功劳又大,如此的韩信就功高震主,韩信又用兵如神,连西楚霸王都被他打败,普天之下又有谁能和韩信相争呢!故而韩信就受到了刘邦和吕后的猜忌。
而萧何在刘邦为帝后,被封为丞相,虽然不是异姓诸侯王,却为百官之首、功臣中排第一,又深受刘邦的器重、信任。所以萧何也可谓是位高权重。
但因为萧何名声很好,很会安抚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在加上其地位尊贵,所以也曾一度受到了刘邦的猜忌,所以后来萧何不得不自毁声名以释君嫌。也就是说萧何的处境也曾很微妙尴尬的。
正好韩信对刘邦、吕雉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特别是吕雉很想除去韩信,然而吕雉想把萧何叫到宫中再杀了,但韩信却总是拒绝不去。
吕雉西汉韩信信任萧何,所以就和萧何商量此事,萧何想到自己当时的处境尴尬,同时韩信贵为异姓诸侯王、手握重兵,又用兵如神,韩信的存在的确对刚建立的大汉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萧何为了大汉社稷着想,于是就招韩信入宫。
所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的萧何会毁掉韩信。最终功高无二的韩信落下被杀悲惨的结局,也应了兔死狗烹的下场。
中国那么多朝代,为什么我们是汉族,说的话叫汉语,我们是汉人而不是不以其他朝代命名
我是老王,我来回答。
我们叫汉人,是因为曾经有个叫“汉”的强大朝代,但又不仅仅如此,近现代“汉人”这个称呼其实源于于满清的统治。
不急,慢慢讲。
首先,之所以能被冠以“汉”,是因为有汉朝这个时代,它是汉民族的凝聚源头。
汉朝延续了秦法,维持住了秦统一的江山。又接连与强悍的游牧民族匈奴开战,创造了一段华夏民族可歌可泣的史诗。
大汉帝国让自己变成了那个时代最闪耀的地方,其文明、武功都令周围的民族黯然失色又胆颤心惊。
不服?那就是干!韬光养晦发展起来的大汉比谁都莽。
“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
于是汉将陈汤、甘延寿率远征军杀向了不臣服的北匈奴,“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
陈汤说出了一句千古最强音——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他还表示,要把郅支单于呼屠吾斯的头挂起来游街示众,给那些蛮夷看看。
“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
更早的还有卫青、霍去病,汉匈战争中他们就是最靓的仔,千年后不少文人武士们仍以“封狼居胥”四字为毕生之梦想。
《匈奴歌》如此唱道:“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打得够惨的。
哪怕到了东汉末年,汉祚衰败,烟尘蔽野兮胡虏盛,民卒流亡兮共哀悲,大汉仍然有一群凶猛的国民。
鲜卑、乌桓趁势崛起,又想复制一把匈奴的瘾,结果前面被公孙瓒往死里砍,后面被曹操追着屁股杀。
所以后世一说历史,就有暴秦强汉、唐乌龟宋鼻涕的说法。汉朝人真不是单纯因为腐败亡国的,更不是让游牧民族干掉的,而是军阀混战,四面烽烟,砍着砍着换了朝代。
所谓“士人之晋”的晋朝可就没汉代那般有用了,先是八王之乱引胡人杀自己人,接着又在永嘉之乱被胡人杀得血流漂杵,对比非常强烈。
汉朝人慷慨激昂,非常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又不乏形形色色的人杰。汉初的萧何、韩信、樊哙;武帝时的卫青、霍去病、李广;通西域的张骞、班超,牧羊的苏武,无不是中华最具知名度的传奇人物,都化成了汉民族文化的内涵成分。
甚至还有“位面之子”光武帝刘秀,以及东汉末年的那群风云人物,如曹丞相,吕布,诸葛亮,王司徒等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汉代铸就了汉人,秦始皇仅仅统一了中国,施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的同化国策,却还没来得及真正的融合整个天下,直到刘邦的汉朝才接过了这份衣钵,让治下之民融汇,以“汉人”的身份形成了民族整体。
这其中还有儒家的功劳,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用儒家的教化和“外儒内法配道”的做法,强化统一了文化思想和精神世界。
如此,汉民族在有汉一代凝聚成型,并迅速的化为一个以华夏血脉为传承的文化主体。
但此时“汉族”这个称呼还不存在,在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之前,中国人的天下观里并无“民族”这个说法,只有“华夷之辩”、“胡汉之别”、“姓氏之族”。
“汉人”这个名词按理说在汉朝灭亡后就消失了,汉只是国名,并非族名。如宋代就称宋人,唐代就称唐人,明清互喷对方是明狗、建奴…甚至我们在那些早期转到国外生存的中国人中,还能看到“华人”、“唐人”这些说法。
可见,早期某些口径并不统一。
“汉人”这个说法的真正固化,主要还是清朝之功。清朝取明而代之,又是满人江山,他们不得不给自己统治下的人民一个说法。
继续叫“明人”,这肯定不合适,这不是让人忘不掉大明么?
但满人也挺刚,他们明明白白的将“华夷之别”摆在了台面上,不再学习过去那些入主中原的胡人政权,为了统治汉人,非要给自己弄个正统血脉。(比如契丹说自己祖上是轩辕氏,是炎帝之后;慕容鲜卑硬说自己也是黄帝后裔。)
在这种态度下,“汉人”的称呼便诞生了。最起码的,明末那些投降皇太极的明臣,总不好意思再称自己是“明人”了吧?借着“胡汉之别”这个路子,满人-汉人的路子也就出现了。
总的来说,满清毫不避讳“我是胡人”,也不去搞刻意的民族融合,凭借其强硬的统治手腕,清政府一直都在推行“满汉共兴”的策略,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亦推行“华夷之别仅在文化,我入主华夏,就是华夏之人”的理念。
当然,满清也有个融合策略,即“旗人”。满八旗汉八旗蒙八旗,全都是旗人,一共24旗,这些人成了清朝的特权阶级。后世某些人搞不清旗人的定义,一看到这个词儿就想起满族,这是错误的。
说白了,清朝的统治给予了“汉人”这个称呼,因为当时的华人不可能被称为明人,满清也不愿听到“胡人”这个词儿出现在“华人”的对面,听着都来气呀。
后来康有为梁启超搞变法,学习了西方思想后,开始推翻清朝的“华夷”之策,把西方种族主义那一套拿了进来,进一步强化出了“炎黄子孙”这个观念。
但有意思的是,刚开始这个观念还有许多不同的解答,比如康梁二人作为满清的保皇派,自然把满人算进炎黄子孙,而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了“驱除鞑虏,复兴中华”,根本不承认满人是“炎黄子孙”(当然后来还是调整了,变成五族共和)。
就这样,“汉人”这个名称自清朝的官方用语始,自清末民初开始凝聚出种族思维,一直到解放以后重新划分全国民族,成为了汉族人的标准称呼。
那么,作为全国最大主体民族使用的通用语言,“汉语”也就不难理解了。
最后有些人可能还有疑问,那这个“汉”字儿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是银河的意思。
汉朝的“汉”,源于刘邦被项羽分封的汉中。
汉中之“汉”源于汉水,同样为此得名的还有“汉口”。
汉水是华夏文明重要的一条河流,自古就有“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河)汉(汉江)”的说法。
《诗经》中的《云汉》存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的诗句。意思是:看那遥远的银河呀,它闪烁着光明在天空旋转。
汉代大儒郑玄为此注曰:“云汉,谓天河也。”
也许这就是我们仰望星空的理由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