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蜀汉五虎上将黄忠斩杀的夏侯渊,真实水平到底如何?曹操为何会骂夏侯渊是“白地将军”夏侯渊真得不会打仗吗_夏侯_汉中_刘备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虎步关右 夏侯 汉中 刘备

本文目录

  • 被蜀汉五虎上将黄忠斩杀的夏侯渊,真实水平到底如何
  • 曹操为何会骂夏侯渊是“白地将军”夏侯渊真得不会打仗吗
  • 曹魏宗亲八虎骑各有一个副将,个个都是名将,他们都是谁
  • 夏侯渊有哪些儿子
  • 黄忠斩夏侯渊造成了多大震撼

被蜀汉五虎上将黄忠斩杀的夏侯渊,真实水平到底如何

既然说五虎上将,那就是《三国演义》了,演义里夏侯渊的水平应该和张郃等人相当,比五虎上将差不少。

夏侯渊自曹操起兵讨董卓时期就和哥哥夏侯惇一起投奔曹操,也是立下了很多汗马功劳。早年夏侯渊没有太多表现机会,都是跟着夏侯惇混。第一次出马交手是在濮阳之战,和许褚、典韦等人围攻吕布,并将他击败。

夏侯渊第一次单独出战则是穰山之战。当时夏侯渊奉曹操之命去劫刘备的粮道。他虽然成功的杀死了龚都,劫粮成功,不过被赶来的张飞“奋力”击败。

此后在马超反西凉时,夏侯渊以伏兵计斩杀了韩遂的部将成宜。后来又出马迎战马超,结果没打几个回合曹操出来,马超扔下夏侯渊去追杀曹操,曹军大败而走。

曹操平定汉中之战时,夏侯渊先是三合杀死了杨任的部将昌奇,接着和杨任大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最后以拖刀计将杨任斩杀。此后夏侯渊又和张郃、徐晃、许褚等人车轮大战庞德,未能击败对方。

定军山之战时,夏侯渊曾经活捉了黄忠部将陈式,又和黄忠斗了二十合战平,最后被黄忠突袭杀死。

从上可见,夏侯渊在单挑中战败一次,杀死敌将四人,活捉一人,两次没有来得及分出胜负。夏侯渊不敌张飞,肯定比张飞武艺要差。

这也可以从夏侯渊和杨任之战证明。夏侯渊用拖刀计才斩杀了杨任,显然是正面交手一时无法击败杨任。而在和夏侯渊交手前,杨任和杨昂曾经联手对战许褚,结果却是不能当许褚之勇,败下阵去。杨任和杨昂联手都打不过许褚,单枪匹马却可以和夏侯渊打平。夏侯渊比许褚也要差这一筹。

所以综合看,夏侯渊的武艺水平大致和夏侯惇、张郃等人相当,属于一流水平,比五虎上将这样的超一流武将要差一些。

曹操为何会骂夏侯渊是“白地将军”夏侯渊真得不会打仗吗

谢谢邀请。

“白地将军”并非是曹操原创。曹操说的是:夏侯渊原本不会用兵,军中呼他是“白地将军”,做督帅的人,就不应该亲自作战,何况修补鹿角呢?

后人对曹操的话理解有误差。

先说前半句,夏侯渊不善兵。大家普遍认为是对夏侯渊能力的否定。

结合当时人说话的特点,这种说法主要是评判一次指挥上的问题,而非针对某个人的能力。对事不对人。

比如,曹丕曾说刘备不知兵,连营几百里去打东吴。难道曹丕认为刘备不知兵吗?他两位夏侯叔叔都被刘备打出翔,他爸在汉中不也败了?所以,应该是指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的表现。

同样,司马懿评价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朱桓说曹仁在南征时,都有类似不知兵的说法。

显然,都是指具体某次战役指挥中的表现,而非指对方无能。

曹操的话,若指夏侯渊本人能力,早知道夏侯渊“原本就不会用兵”,那又是谁放夏侯渊在汉中打刘备的呢?

夏侯渊随曹公征战一生。知兵与否,曹公固知。

事实上,曹操本人曾肉麻地评价夏侯渊“虎步关右”、“所向无前”,说“吾与尔不若也”。这些难道是对不知兵者的评价?

至于军中所呼的“白地将军”,我认为是一语双关。这一语双关之下,蕴含的信息量极大!

白地将军,第一个意思是:夏侯渊在人口已经迁出的汉中作战

白地,有”没有庄稼的田地“、”没有房子的空地“的意思。

在曹操平定张鲁后,就开始将汉中人口迁出。迁出规模巨大,汉中几乎成了无人居住的地带!

这也意味着,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都没有办法在汉中进行大规模的持续作战!

因此,当刘备开始夺取汉中时,双方主要交战的地区是在汉中外围。张飞、马超进攻下辩,威胁凉州方向的补给线,曹操让曹洪、曹休迎战;陈式进攻马鸣阁道,威胁东面的补给线,被名将徐晃击败。

汉中之战早期,刘备一直试图在外围作文章。

这些作战如果刘备取胜,虽然不能”切断“汉中曹军的补给线,但是可以大大降低补给效率,造成夏侯渊军补给不足,陷入困境!

因此,这也解释了为何,地图上看起来人人都知道的重地汉中。在曹操退军后,只留下夏侯渊不足五万人驻守。因为,全靠外面运粮进来,真心养不起大军。

诸葛亮北伐有多困难,曹军支援汉中就有多困难

后来,曹操亲自来攻打汉中,准备了一年半,打了两个月就退了。也是因为打不起!这还不算,当时,为了支撑汉中前线,从宛等地区调人徭役,引发了孙狼等人的起义,诱发了后来关羽攻打襄樊的大战。

白地将军的第一层意思,曹操应该有表达对夏侯渊艰难作战任务的理解。

恃勇而进,身自搏战,是第二个白地将军的意思

白地,意思是身边没有人。白地将军,意思就是不管身边带多少人,都仿佛没带人,喜欢自己冲在最危险的位置。

夏侯渊历来勇武靠前。但是,在平地战中,视野宽阔,风险可控。可是,到了山地战中,树林茂密,敌军在眼前你都未必知道!指挥位置不当,分分钟被秒!

定军山之战中,夏侯渊就是如此,由于无法判断当面敌军实力,错叛形势,分兵支援张颌。又在战况复杂时,亲自修鹿角,鼓励士气,结果主将死于乱军。

这些都显示出夏侯渊对山地作战不适应。由于无法判明敌军形势,仿佛新手开车,过于聚集注意为于一个局部,结果一不留神就造成“车祸现场”。

刘备击败夏侯渊后,事实上汉中大局已定。刘备说:”即使曹公亲来,也无能为也“。

事实也是如此。曹操准备打汉中,准备了一年半,打了几个月就退了!因为打不起,夏侯渊失败后,刘备军尽得汉中地利,曹操军速攻不成,消耗战又打不起。

这还不算,为了支持汉中前线,曹操在南阳等地广泛征发徭役、民夫,结果引发了宛城太守侯音造反、农民孙狼起义,他们尊奉关羽,引发了关羽对襄樊的征伐!

汉中之战引发的连锁反应,就是关羽的襄樊之战,曹操集团进入到最困难的时刻。

夏侯渊跟随曹操征战多年,战绩卓著,自然是一员良将。

可是,夏侯渊与曹仁等人一样,此时都是方面军司令。作为方面军司令,不慎战死,引发局势迅速恶化。

因此,白地将军的第二个意思,是指夏侯渊指挥风格过于恃勇,连鹿角都自己去修。

但是,我认为曹操并非如很多人说的,怒骂夏侯渊的意思。这大约是因为”白“字在现代被大家产生各种不好联想的缘故吧,呵呵,古代,白字可没那么多意思。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任势。——孙子兵法

曹操何许人?他从来不苛责部下。即使是于禁投降,也只是感叹一声而已。曹袁大战时,暗通袁绍的书信,不也付之一炬吗?

夏侯渊跟曹操打了一辈子仗,曹操自然非常了解夏侯渊能力。假如是责骂夏侯渊能力,那不是骂自己吗?跟了你几十年的人,你不知道人家能力吗?

夏侯渊追随曹操征战一生,功勋卓著,自然是一员良将。

曹操,或许会质疑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中的指挥问题,但是,却不可能质疑夏侯渊的能力!

身先士卒是当时曹军大将的普遍作风,曹操借此告诫诸将。

不止夏侯渊,当时曹军许多大将都有过于勇猛的习惯,曹操借此告诫诸将。

江陵之战中,面对乘胜追击的周瑜军,曹军士气低迷。曹仁亲自带少数人出战,往来自如,赢得了“将军真天人也”的赞誉,军心安定。于是,就有了坚守江陵消耗敌军后撤退,稳定荆州局势。假如曹仁当时挂了呢?不也“白地”了?

张辽等大将,都有恃勇而前的习惯

合肥之战中,面对来势汹汹的孙权大军,合肥岌岌可危。张辽带勇士冲击东吴大军,往来自如,赢得了“止啼将军”的美誉,东吴气沮。于是,就有了淮南战线的稳定。假如,张辽冲阵时挂了呢?事实上,很早以前,曹操也批评过张辽孤身劝降昌稀的行为“非大将当为也”。

这是我对“白地将军”的看法,请大家批评。

曹魏宗亲八虎骑各有一个副将,个个都是名将,他们都是谁

曹魏大将很多,其中最顶端是曹魏宗亲八虎骑,他们分别是独眼将军夏侯惇、虎步关右夏侯渊、有天人之称的曹仁、虎豹骑统领者曹纯、精忠救主的曹洪 、千里驹曹休、入为腹心出当爪牙的夏侯尚、抗蜀名将曹真。

这八员大将他们各有一个副将,这些副将个个都是名将,他们都是谁呢?

夏侯惇的副将:韩浩

韩浩,最初跟随河内太守王匡,还参与过各诸侯讨伐董卓之战。韩浩这个人,忠贞不二,他的舅父杜阳被董卓抓获。董卓用杜阳威胁韩浩,想让韩浩“弃明投暗”,归顺董卓。韩浩忠于汉室,现在讨伐逆贼董卓的一员大将,是不可能归顺董卓的,因此严词拒绝。后来,夏侯惇听说了韩浩的事迹,感觉此人靠得住,于是招揽韩浩为他的副将,让其跟随自己征战。

韩浩没有辜负夏侯惇的信任,在夏侯惇被吕布军劫持后,军队大乱,幸好副将韩浩临危不乱,才救下夏侯惇,使其转危为安。

因此韩浩是一个合格的副将,在主将不能主持军务时,代为主持,并取得成功。

夏侯渊的副将:张郃

夏侯渊最出名的副将是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张郃在官渡之战后,归顺了曹操,被授予偏将军。此后,张郃偶尔跟随夏侯渊征战,如平定西凉马超,汉中之战。在汉中之战中,张郃的表现可圈可点,在夏侯渊被刘备手下老将黄忠斩杀后,张郃被司马郭淮和督军杜袭推举为代理主帅,稳住了败军,一直坚守到曹操援军到来。

曹仁的副将:牛金

牛金,是一名武功高强的猛将,曾带领三百勇士出战周瑜的大军,虽然被围,但是临危不乱,最后被曹仁救出。

后来曹仁死后,牛金成为司马懿的部将,跟随司马懿打了很多大仗,如蜀国大将马岱就是被牛金击退的。关于牛金,有一个“牛继马后”的传说,未知真假。

曹纯的副将:文聘

曹纯是曹操最精锐的特种兵虎豹骑的主将,在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即使敌人再强大,也经不住曹仁的虎豹骑的冲击,如袁绍之子袁谭、乌桓单于蹹顿。

曹操派出曹纯带领五千虎豹骑追击刘备,但是曹纯对荆州地形不太熟悉,于是派出刚刚归顺的荆州大将文聘跟随曹纯,共同追杀刘备,于长坂坡追上刘备,并击败刘备十万军民,俘虏了刘备的两个女儿。

曹洪的副将:曹休

下辨之战中,曹洪是一军主帅,曹休是随军参谋,但是战斗实际上是曹休打的。然而不管怎么样,曹休是作为曹洪的副手出征的,因此是曹洪的副将。曹休经过一番运筹帷幄,大破蜀将吴兰,斩杀蜀将任夔,击退蜀军大将张飞、马超。

的副将:张辽

公元222年,孙权再次叛变曹魏,魏文帝曹丕大怒,于是兵分三路讨伐孙权。其中曹休是征东大将军,假黄钺,带着张辽、臧霸等一众大将从东线出击洞浦。

此战中,魏国响当当的老将张辽、臧霸受曹休节制,成为曹休的副将。曹休年轻气盛,也想建立功勋,于是积极出战。由于张辽当年威震逍遥津对东吴的压迫,孙权自知难以抵挡,失了锐气。张辽带领军队,大破吴将吕范等人,夺取许多战船,取得大捷。

夏侯尚的副将:徐晃

夏侯尚,是曹魏宗亲二代大将中的佼佼者,他曾跟着曹彰征讨乌桓叛乱,战功赫赫。

在收复上庸之战中,夏侯尚带着副将徐晃,出其不意攻打上庸,孟达归降,刘备义子刘封败走。夏侯尚因功升为征南大将军。

曹真的副将:张郃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曹真作为大都督,抵御蜀军的进攻。他首先派出大将张郃,前往夺取军事要塞街亭。马谡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书呆子,根本不是悍将张郃的对手,被张郃断绝水源后,很轻松击败,轻而易举夺取街亭,粉碎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

结语

曹魏宗亲八虎骑,都是名震一方的大将,他们的副将也都不简单,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 曹洪 、曹休、夏侯尚、曹真的副将,分别是韩浩、张郃、牛金、文聘、曹休、张辽、徐晃、张郃,其中有张辽、张郃、徐晃三个是五子良将,曹休本身就是宗亲八虎骑之一。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夏侯渊有哪些儿子

夏侯渊(?-219年),东汉末年名将,其妻是曹操妻妹,跟随着曹操南征北战,在官渡之战中,夏侯渊立下了汗马功劳,押运粮草,保障补给。

建安十六年,夏侯渊击败关中刘雄,被汉献帝封为博昌亭侯,夏侯渊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接着打马超、破韩遂、灭宋建等。

在定军山一战的时候被黄忠偷袭而战死,谥号为愍侯,夏侯渊一共有7个儿子。

长子夏侯衡(?-?年)

夏侯衡是夏侯渊的长子,关于夏侯衡的生卒年历史记载不详,夏侯衡成年以后娶了曹操之弟海阳哀侯的女儿,特别受宠;夏侯渊死以后承继父亲的爵位封为安宁亭侯。

夏侯霸(?-?年)

夏侯霸是夏侯渊的次子,夏侯霸曾在曹魏和蜀汉任职,在曹魏政权的时候夏侯霸官至右将军,封爵博昌亭侯,因为父亲被蜀汉黄忠给杀害,立志要征讨蜀汉为父报仇。

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司马懿诛杀了曹爽,而此时的夏侯玄也被司马懿调进了京城,刺史郭淮接替了夏侯玄征西将军的位置;夏侯霸感到不安,因为自己和曹爽的关系非常好,现在突然把夏侯玄也调入京城,夏侯霸感觉到事情不秒,司马懿可能会对他下手。

在这种情况下了,夏侯霸为了保命投靠了蜀汉,并且成为姜维手下的大将,被后主刘禅册封为车骑将军。

夏侯霸一生侍两朝,如果不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夏侯霸也不会做出这种不仁不义的事情来。

三子夏侯称(?-?年)

夏侯称是夏侯渊的第三子,也是夏侯渊最聪明的儿子,小时候父亲叫他读圣贤之书,但是他却否认怎么能跟前人照搬照抄学,夏侯称的力气非常大,十六岁的时候射杀了一只老虎;这件事情传到曹操的耳中,曹操非常高兴,认为夏侯称日后必成大才。

夏侯称的文采也非常好,与曹操的次子曹丕关系非常好,在与各位儒士交流的时候,宠辱不惊,但是夏侯称十八岁的时候生病去世。

四子夏侯威(?-?年)

夏侯威是夏侯渊的四子,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夏侯威早年的时候历任荆、兖二州刺史,与曹植和曹丕的关系非常好,时常与之往来。

当时泰山羊祜非常有才华,夏侯威每次与他比试诗词歌赋,都被他的能力所震撼,所以夏侯威做主把夏侯霸的女儿许配给羊祜。

这个羊祜后来成为了一代名将,也可以说夏侯威的眼光是非常的独特,沛国朱建平善于方术,有一次曹丕邀请各位大臣吃饭,朱建平对夏侯威说,你四十九岁的时候官至州牧。这话听得夏侯威心里非常美滋滋的,但是朱建平对夏侯威说,你四十九岁的时候也会遭受大难,如果你能挺住这个大关,你能活到70岁。

后来夏侯威任兖州刺史,时年四十九岁,而这一年夏侯威刚好得病,他听了朱建平的蔑言一定活不过今年,但是他也在想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晚上的时候他请别人吃饭,吃完饭准备睡觉的时候夏侯威也就死了。

五子夏侯荣(207-219年)

夏侯荣是夏侯渊的第五子,三国将领,夏侯荣7岁的时候就能够写文章,而且能读熟读经书,曹丕非常赞佩他的才华,曹丕在会上宴请了许多名人名世,夏侯荣把各位名人的名片看了一遍,就能够记住他们所有人的名字,夏侯荣也为之惊叹。

在汉中之战的时候,夏侯渊战死,夏侯荣不肯苟活冲进战场里,结果被打死,享年13岁。

六子夏侯慧(208-245年)

夏侯慧是夏侯渊的第六子,三国时期魏国臣子,是一位文学家,有文采,历任黄门侍郎、善于写文做赋,享年37岁,他没有其他兄弟拥有军功,他在文学上的造诣非常高。

夏侯和(?-?年)

夏侯和是夏侯渊的幼子,曹魏的时候任左司马,河南尹、太常等职,西晋时担任关内侯,光禄勋。

黄忠斩夏侯渊造成了多大震撼

黄忠斩夏侯渊,相当于魏国的军区总司令被杀,不仅黄忠凭此战位列五虎上将,更让刘备成功地当上了汉中王。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与曹操之间的汉中之战打得如火如荼,而正当双方陷入僵持阶段之时,一向不声不响的老将黄忠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在定军山,黄忠抓住时机,亲自率军迎战曹魏主帅夏侯渊,并成功地将夏侯渊斩杀,一时间,三军为之震动。

为什么夏侯渊战死,会让蜀、魏上下如此震撼呢?他的死又带来了什么直接影响呢?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夏侯渊被黄忠斩杀,直接影响了整个汉中之战的走向。

定军山之战:夏侯渊的最终归宿和黄忠的成名战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魏大军进驻汉中,此时刘备刚打下成都不久,紧接着马不停蹄地就亲率大军迎战曹军。

之所以刘备会这么着急,是因为汉中与巴蜀属于典型的唇齿相依,一旦曹操占据汉中,那么成都就会首当其冲,时时刻刻会受到威胁。

因此,为了巩固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战果,同时也为了不受制于曹操,刘备这才忙不迭的带着大军赶赴汉中,要与曹操决一死战。

为了一举取得胜利,刘备也是下了血本,除驻守荆州的关羽未到场外,其麾下的名将几乎全来了,这其中,包括张飞、赵云、魏延、马超、刘封等大将,当然,也包括老将黄忠。

不过,虽说名将皆至,但这场仗并不好打。

为什么呢?因为曹魏方面,也是阵容十分强大,参与此战的有曹洪、曹真以及未来的车骑将军郭淮和未来的大司马曹休。

而曹魏方面的主帅,则是大名鼎鼎的夏侯渊。

说起夏侯渊,此人在三国时期的名声可谓是如雷贯耳,自打他跟随曹操征战四方开始,就立下了不少功劳,曾经五出平叛,先后平定了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还在渭南之战中,剿灭关陇地区的韩遂余部以及羌、氐部落,威震整个关右地区。

而夏侯渊也凭借战功,被曹操拜为征西将军,并在张鲁投降后,曹操还命夏侯渊镇守汉中。

从上述阵容来看,刘备方面确实人才济济,但曹魏方面也丝毫不差,甚至还隐隐略占上风,毕竟夏侯渊在当时属于金字招牌,不管是在号召力还是军事能力上,称得上人才难得,因此,刘备的这场争夺汉中之战,并不是特别好打。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两军第一次接触后,刘备就感到了不小的压力,曹魏方面在做了周密的部署后,让刘备刚开始就吃了一个大亏。

起先,刘备派张飞、马超率吴兰、雷铜等将领进攻固山,镇守在这里的是大将曹洪,张飞在阵前曾扬言要断曹洪的后路,结果被曹洪大破吴兰部,吴兰当场战死,张飞、马超也不得不败退。

之后,刘备进攻广石及阳平关,驻守在这里的是张郃和夏侯渊,刘备虽发动了数次进攻,但始终攻克不下,双方忽悠损伤,战争也因此陷入了僵局。

这种僵局,一直持续到了建安二十四年正月,由于久攻不下,刘备不得不下令大军南渡汉水,在定军山上扎营建寨,以图寻机再战。

当时,刘备实际上也挺难受的,首先大军在外作战,对粮草、后援都是一个巨大的需求,再加上久攻不克,让后方的诸葛亮极为头疼,甚至在一瞬间还动摇过继续下去的信心,但最终,还是在杨洪的建议之下,调集益州几乎全部的资源,前去支援刘备。

“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杨洪

而对于刘备的状况,夏侯渊也是十分清楚,因此,在刘备驻扎在定军山后,夏侯渊认为机会来了,于是他就下令,派兵前去和刘备争夺定军山,不让蜀军有喘息的机会。

但谁料到,正是这个命令,直接要了夏侯渊的命。

到达定军山后,夏侯渊在刘备大营不远处,也扎起了营寨,为防止刘备偷袭,就在营寨周边用鹿角(类似于拒马,一种用圆木组装起来的障碍物)围了起来,并在兵力上进行了安排,命张郃守东边,自己则率军守在南边。

正如夏侯渊所料,刘备果然在夜里对他进行了偷袭,最开始刘备攻打的是东边,也就是张郃所在的地方,由于抵抗的比较仓促,因此在刚开战时,张郃很快就被刘备打的抬不起头来。

看到张郃首战不利,作为主帅的夏侯渊自然是心急如焚,于是就从自己的兵力中,分出了一大部分前去支援张郃,意图进行解救并击退刘备。

而正当夏侯渊派出士兵解救张郃时,对面军中的法正看到了机会,他马上向刘备建议,让老将黄忠出攻击夏侯渊所部,并且,要求他在到达阵前时,先击鼓但不攻,等到夏侯渊松懈时再一举出手。

数次击鼓不攻后,蜀军这边是憋了一肚劲,而夏侯渊这边以为蜀军是只打雷不下雨,不免有些松懈,而正在这个时候,黄忠带着部下突然进攻南侧,由于魏军疏于防范,因此就让蜀军推锋必进,很快就杀入魏军大营之中。

一时间,蜀军在黄忠的带领下,个个一马当先,定军山前满是蜀军的喊杀声,光是气势,就胜了曹魏军一头。

眼见黄忠势猛,夏侯渊不得不亲自披挂上阵,当然,他不亲自上阵也不行了,大半的兵力已经被他派出去支援张郃了,此时留在他身边的,不过几百人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夏侯渊即使是不乐意,但也无可奈何,只得亲自对阵黄忠。

一方是士气如虹,一方是被迫迎战,这结果不言而喻,夏侯渊一个恍惚,就被黄忠斩于马下,当场阵亡,一代名将也就此陨落。

夏侯渊的死,在当时无异于平地生炸雷,震得魏、蜀两军上下无比惊愕,要说具体有多震撼,咱们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对曹魏大军造成了巨大的慌乱

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前,被曹操拜为征西将军,并命其守备汉中,除了西线之外,曹操在南线的军事行动,归征南将军曹仁负责,而节制东线诸军的则是夏侯惇。

换句话说,这三人相当于魏国三大方面军的总司令,而夏侯渊正是其中之一。

作为总司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整个大军的调度、作战等相关事宜,皆出自司令之手,一场战役能不能成功,司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就是地位如此重要的夏侯渊,如今却被黄忠给斩了。

在三国时期,也有不少名将阵亡沙场,比如颜良文丑等,但他们的地位和职务,与夏侯渊阵亡时比起来,还是要差上一些。

也就是说,整个三国时期,直接阵亡在最前线,并地位最高、牌面最大的武将,只有夏侯渊一位,哪怕是关羽,也是在被擒后死的,并没有阵亡在最前线。

因此,夏侯渊的死,对魏军着实造成了巨大的慌乱。

在夏侯渊被斩后,周边的魏军顿时不知所措,都被黄忠的勇猛所震慑,而蜀军也趁此机会,斩杀了不少魏军士兵,大有一举将魏军击溃的势头。

毕竟主帅都被人斩于马下了,其他小兵哪个还敢抵抗,军心大乱说的就是当时魏军的情形。

最后还是督军郭淮及时站了出来,力推张郃为新的主帅,才勉强止住了魏军溃败的势头,军心才得以安定。

其次,黄忠凭此战一跃与张飞、关羽、马超平起平坐

定军山之战前,黄忠的职务是讨虏将军。

这个讨虏将军看名字似乎很霸气,毕竟带着将军两个字,但实际上,讨虏将军只是三国时期一个东汉杂号将军而已。

而黄忠从建安十四年投奔刘备,一直苦熬苦夜跟着刘备干了六年,才混了个讨虏将军。

倒不是刘备小气,而是当时名将实在太多了,比如关羽、张飞、马超、赵云等等,黄忠虽猛,但与这些名将比起来,还是稍微逊色了一点。

因此,在建安十九年被封为讨虏将军后,黄忠又踏踏实实地干了五年,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他有可能会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干到死。

而斩杀夏侯渊,对于黄忠来说,无疑是一个惊喜,并且还是极大的惊喜。

要知道,夏侯渊当时在曹魏军中的地位,基本上和关羽在蜀军中差不多,前文也讲到,他担任征西将军就等同于方面军的司令,若放在平时,黄忠这种级别的武将,是没有机会和他对阵的。

如今不仅和他对阵了,还将他斩于马下,这是何等的运气?

而在此战之后,刘备为表彰黄忠,直接升黄忠为征西将军,并在取得汉中,称汉中王之后,刘备又封黄忠为后将军。

如果说征西将军不算什么的话,那么这个后将军的分量就相当重了。

后将军这个称号,在战国时期就有,秦国也使用过,其地位仅次于上卿,只有为国家做出了极大贡献的武将,才有资格被授予后将军称号。

并且,在授予这个称号时,被授人还能得到象征着极高地位的“金印紫绶”,这可是在古代除皇帝之外,身份最崇高的人才能得到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刘备在称汉中王之后,除了封黄忠为后将军之外,还封了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

通过这个分封,就能一眼看出,黄忠的地位,从一个杂号将军,一跃成为与关羽、张飞等人平起平坐的地位。

封赏之大,可以说是自刘备起事后少有,以至于远在荆州的关羽对此十分不服,之后经刘备多番劝解,方才接受了黄忠晋升。

“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关羽刚得知黄忠被封为后将军时的激烈反应

先是征西将军,之后又晋封为后将军,如此刘备觉得还不够,又在不久后,加封黄忠为关内侯,而这一切,都是在黄忠斩杀夏侯渊之后发生的。

可以说,夏侯渊的死造成的最大震撼之一,就是黄忠的官升数级,有了这个战绩,黄忠才得以名列五虎上将。

还有,奠定了刘备称“汉中王”的基础

夏侯渊战死后,闻听噩耗的曹操不得不亲自来到汉中指挥作战,曹操为什么要来呢?因为汉中实在是太重要了。

前文讲过,汉中地区与成都属于唇齿相依的关系,如果汉中被曹魏占据,那么对于刘备而言,就好比他睡觉时有个人拿着棍子站在床前,随时随地的都会给他来一下。

这个比喻一点都不夸张,从地理位置上看,汉中是益州的门户,自古以来,这里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刘备的势力正处在益州,如果汉中被曹魏占据,那么他们就可以随时长驱直入,甚至直接发兵攻打成都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刘备才会忙不迭的与夏侯渊开战,甚至不惜以平分荆州作为代价,也要和孙权议和,以便抽出精力拿下汉中。

更重要的是,虽说当时的刘备已经有了一定的家业,但细细深究的话,这些家业随时都有可能会烟消云散。

比如荆州,孙权一直是虎视眈眈,再比如益州,曹操也从没停止过觊觎之心。

而如果打下汉中后,刘备就意味着有了一个稳固的势力范围,凭借汉中这个战略要地,益州就成了他稳定的大后方,这样一来,刘备进可以攻入关中,守可以图谋荆州,总之就是好处多多。

那么,汉中对于刘备有这么大的好处,曹操知道吗?他当然知道。

正是因为他知道,他才会命夏侯渊守备汉中,并且在双方开战后,投入了大量的得力干将和精锐士兵,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能让刘备得到汉中。

但夏侯渊的意外战死,打乱了曹操的全盘计划。

本来,他可以遥控指挥的,如今夏侯渊依已然战死,虽说张郃暂时稳定住了军心,但毕竟他的威慑力和声望,与夏侯渊不在一个等级上,并且,主帅死了对士兵的信心冲击是相当巨大的。

因此,曹操为了挽回局面,才不得不亲自来到前线督战,并且为了找回场子,曹操还带来了大量的粮草,意图击溃刘备。

只可惜,曹操最终还是失败了,在当年五月,曹操以“鸡肋”为号令,撤出汉中,回到长安。

曹操的失败,大致在于两点,其一是在他到来后与蜀军的汉水之战中,被赵云用“空城计”击溃,其二就是夏侯渊的死,加上汉水之战的溃败,让魏军上下信心皆无,因此,才导致他功败垂成。

而刘备也在曹操撤走后,彻底掌控了汉中地区,在当年七月,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次年,刘备又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而汉中也从此成为了蜀汉的北大门和北伐的根据地。

总而言之,黄忠斩杀夏侯渊造成的震撼是相当巨大的,对于曹魏方面来说,夏侯渊的死相当于战区总司令被杀,因此造成军心大乱是最直接的后果,而对于黄忠而言,由于他斩杀了夏侯渊,让他从一个杂号将军一跃成为五虎上将,至于对刘备来说,那造成的震撼就更大了,正是因为夏侯渊的死,他才得以拿下汉中,成为了汉中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