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晚上刷完手机为何难以入睡?_褪黑素_分析_工具

我们中的许多人由于睡眠障碍,总是感觉过于疲惫。那么在现代化的生活中,到底是什么扭曲了我们本能的睡眠模式,侵蚀了我们的睡眠自由,并阻碍了我们睡一整夜的能力呢?

在数码时代,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的必需品。数据显示,人每天约有6~10个小时在操作使用电子产品。很多人都已习惯了在睡前玩一会手机,但你是否知道明明饮食都遵照睡眠食谱,平时也疯狂运动了,也准点上床了,为什么就是要拖很久才有困意?你有没想过那台手机、那部平板也是有责任的呢?

近日,Nature旗下子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发表了一篇标题为“Melanopic irradiance defines the impact of evening display light on sleep latency, melatonin and alertness”的研究,我们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期刊简介

科研猫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Communications Biology」,便可获得想要查询的期刊详情,含影响因子、JCR/中科院分区、出版周期、发文量、预警等级、自引率等。

研究简介

原文链接:

展开全文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一项模拟人体入睡前直面的光照(月光、手机屏幕、平板电脑、电脑液晶屏)试验发现,环境的褪黑素辐照(Melanopic irradiance)强度可影响入睡速度、褪黑素分泌和人体警觉水平。

Fig3.松果体激素褪黑激素的内源性水平对光的反应呈剂量依赖性

具体来讲,褪黑素辐照度低的光源(优势波长为430、550和630纳米的混合LED光源)环境可以缩短志愿者的入睡时间、提升夜间褪黑素分泌以及降低人体的警觉水平。有研究表明,褪黑素辐照度与色温呈现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在熬夜工作、刷手机时开一盏色温低的灯(低色温灯光颜色偏黄)。

褪黑素

光照可以影响睡眠,还是要从褪黑素说起。人体脑部的松果体会分泌一种叫褪黑素的激素,而正式这种激素会引导我们入睡,并提升睡眠质量。因此,褪黑素是影响我们睡眠的重要因素。

褪黑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分泌受抑制,晚上分泌活跃。夜幕降临后,光刺激减弱,松果体合成褪黑素的酶类活性增强,体内褪黑素的分泌水平也相应增高,在凌晨3点达到高峰。夜间褪黑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睡眠的质量。

因此,我们为了保障睡眠质量,应尽量避免临睡前使用发光电子设备,此外,还要尽量减少光源直接照射面部,如 卧室内使用遮光窗帘或佩戴遮光眼罩。

— END —

Hiplot:一个免费和全面的生物信息学科学计算和可视化云平台

科研猫于去年11月发布了Hiplot Pro生物医学可视化及大数据分析平台(万人次。

简介:

Hiplot允许用户方便地以交互方式完成一些以前只能由高级生物信息学或生物统计学研究人员执行的专业可视化任务。其配备的240+生物医学数据可视化功能涵盖了生物医学研究人员的大部分科研需求,涉及基础统计、多组学、回归、聚类、降维、元分析、生存分析、风险建模等。

【云工具】模块:

1.绘图工具 热图/相关性热图/动态交互式热图、箱线图、柱状图、主成分分析、矩阵气泡图、火山图、韦恩图、气泡图、Hi-C热图、弦图、小提琴图、ROC曲线、世界/中国地图等常用功能。

2.临床统计工具 包括三线表以及一些临床指标计算功能(如BMI体重指数、胸痛患者TIMI风险评分等)。

3.数据分析模块 包括富集分析,差异分析,回归分析等生物信息常用的一些分析方法。

【云流程】模块:

基于已知的基因组序列和注释信息,以新一代高通量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作为输入,根据测序数据与参考基因组的序列比对,识别新的转录位点(新基因)、新的可变剪接事件,并对新旧基因进行结构分析、表达定量和差异表达分析。

【云课堂】模块:

在这里有免费学习生物信息技术的【生信教程】、快速了解SCI期刊的【投稿指南】、知己知彼的【文献解读】以及了解科研最新进展的【新闻咨询】。

【成为开发者】模块: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你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想必要用到很多计算工具,而这些工具也可以用来方便其他研究者,那么你完全可以把它部署到Hiplot Pro。如果你觉得这个工具对大家都有利,你想免费公开给大家使用,完全可以,这样可以迅速提升自己的科研声望,慢慢形成自己的圈子,对自己走以后的道路会有很大的助力。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工具开发起来很费时费力,想要收费,也可以!以现在Hiplot的流量和不断增长的用户体量,我们算一笔账,假如某个工具收费10元使用一次,每天使用50次,一个月下来就是15000元!而且10元/次的定价是很便宜的,不及一顿饭钱,如果用户体验良好,工具迭代提高收费标准,每月2-3万的额外收入不是梦。同门师兄博士三年穷成狗,而我毕业就在上海买了房!

2019年,科研猫团队发起Hiplot项目。科研猫与多方共建的学术版Hiplot,相关成果发表在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杂志;为深度优化用户体验、扩展平台功能,科研猫于2022年11月正式上线Hiplot Pro,全线197个绘图和分析工具,永久免费。网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