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关汉文帝刘恒的霸陵被重新定位一事,屡屡被人提及。确实,作为我们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的缔造者,汉文帝的陵墓一直没有被找到。相传,刘恒的霸陵靠近灞河而得名,位于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角凤凰嘴。
但是,刘恒的霸陵被找到了,位于西安东郊白鹿塬西端的江村大墓。与原来人们认为的霸陵位置相差了2100米,2100米,多吗?也不算多,少吗?也还有点远。我们今天不来讨论霸陵被发现的考古意义,不妨来看看有关霸陵的诗句。
霸陵,有时也叫灞陵,最著名的诗词就是李白的《忆秦娥》了。“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灞陵伤别,让霸陵成了离别之地。
李白确实又写了一首《灞陵行送别》,“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这进一步压实了霸陵伤别的意思。
有关霸陵,还有一个成语,叫“霸陵醉尉”,说的是著名将领李广的事。这个被李广杀掉的霸陵小尉,压根就不在霸陵,成语霸陵醉尉发生的地点,其实也不在霸陵。唐朝胡曾写了一首诗《霸陵》,“原头日落雪边云,犹放韩卢逐兔群。况是四方无事日,霸陵谁识旧将军。”说的其实就是李广这事儿。
展开全文
在古诗里,有关霸陵的诗句还不少,有几十首。古诗里的“霸陵”,并不是真正的霸陵所在地,难道这些古诗句都要改改吗?这倒没有必要。在古诗里,霸陵只是一个地名,与灞河较近,偏了两三千米,也没有什么大碍。
诗中的灞陵,主要指的是灞桥这座桥。“霸桥 ,在 长安 东,跨水作桥。汉 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所以,灞桥折柳,是送行的最后一项仪式。因此,灞桥也就成了“送别”的代名词。唐朝李白《忆秦娥》和《灞陵行送别》表明,唐朝也延续了灞陵送别的意思。
在有关霸陵的诗句里,真正与汉文帝刘恒有关的句子并不多。汉文帝刘恒是一位低调的皇帝,“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他一直不许自己死后进行厚葬,不许动用车马和兵器,治丧期尽量缩短。陵墓也采用依山而建的形式,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已经很少记得这位低调勤俭孝顺的汉文帝了。反而是因为诗词的缘故,他的墓葬所在地灞陵,成了送别的代名词。“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这句出自《史记·孝文本纪第十》的汉文帝刘恒所说的话,说明刘恒淡看了生死,当然也淡看了离别。
但是,他的霸陵竟然成了送别的代名词,估计是刘恒没有想到的。而今,他的霸陵重新被找到,不再是送别之地了。灞陵折柳,不再是为了送别,
而是人们自在地游玩,亲近一下春天的气息。这或许是汉文帝刘恒最希望看到的景象。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