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刘恒为何要对付世上唯一的弟弟刘长?刘长是在狱中出生的,后来成为了吕后的养子,为母报仇后其结局如何,你是怎么看待这个人的_刘邦_汉文帝_淮南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刘长 刘邦 汉文帝 淮南

本文目录

  • 汉文帝刘恒为何要对付世上唯一的弟弟刘长
  • 刘长是在狱中出生的,后来成为了吕后的养子,为母报仇后其结局如何,你是怎么看待这个人的
  • 淮南王刘长之死是文帝故意的吗
  • 淮南王刘长为什么被活活饿死
  • “包庇罪”变“谋反罪”淮南王刘长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 袁盎是如何劝谏汉文帝刘恒约束亲弟刘长的淮南王刘长之死的善后是怎样的
  • 刘邦的私生子刘长命运坎坷,生母死于狱中,他是如何成为诸侯王的
  • 西汉淮南王刘长绝食而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 汉文帝“阴杀”弟弟刘长,被人编成民谣讽刺,这件事靠谱吗民谣到底是怎么流传出来的
  • 淮南王刘长到底是不是汉高祖的亲儿子

汉文帝刘恒为何要对付世上唯一的弟弟刘长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口无遮拦、不拘小节,另一种心思缜密、深藏不露。与第一种人保持距离,可避免许多麻烦,但是第二种人,让人防不胜防,也许不经意间就迈入了他设下的圈套。汉文帝属于第二种人,刘长正好是那个往套里钻的人。汉文帝虽不失为一代明君、圣君,但他更是把帝王权术用的最炉火纯青的一位皇帝。所以,我们在回答题目问答之前,很有必要深入研究一下汉文帝的为人,看看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汉文帝剧照

深藏不露

汉文帝本名刘恒,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就是被当时炙手可热的相面大师许负看过相,认定必生天子,后被魏王豹当成宝,而在刘邦那里混成草的薄姬。偶然一日,刘邦出于同情,临幸了薄姬,没想到箭无虚发,薄姬怀孕,生下刘恒。

母以子贵,子也可以母贵,但这两样刘恒都不具备正,所以刘邦在平息代相国陈豨叛乱后,将刘恒封为代王。代国毗邻匈奴,经常受匈奴侵扰,与其说到代国为诸侯王,倒不如说是做抵御匈奴的挡箭牌,而经白登之围,刘邦对匈奴人的厉害也深有领教,所以不排除有意为之。而祸福相依,也恰好这一个最让人不看好的封国,却成了刘恒的“避风港湾”。

刘邦去世后,吕后挖空心思迫害刘邦众子嗣,八个儿子鲜有善终。吕后数次召刘恒入京,蓄意加害,刘恒惯以“一心替朝廷抗击匈奴,保境安民”为理由拒绝。因此,刘恒成了继刘长之后,又一条在吕后面前的漏网之鱼。刘长是吕后的养子,能够逃脱吕后的魔掌并不意外,反观刘邦其他几个儿子悲催的结局,我们不能不佩服刘恒的生存之道。

遇事沉着,做事老练

众所周知,吕后去世,以周勃、陈平、灌婴、齐王刘襄及朱虚刘章为首的军功集团将吕氏集团一网打尽。最终,周勃、陈平等人却主张拥立寸功未立、置身事外的刘恒为帝。传信人到达代国后,刘恒根本不相信消息真实,他还怀疑是军功集团设下了一个“请君入瓮”的圈套。

刘恒又喜又忧,一筹莫展,只好找谋士商议。最终多数人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或可以一试。刘恒虽然觉得众人分析的有道理,但还是下不了决心,于是他又命人占卜一番。卜辞结果是:“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解释为大吉,刘恒可以当皇帝。既然是天意,刘恒这才稍有释怀,随后带上郎中令张武、中尉宋昌、舅舅薄昭等六人前往长安。

也许有人疑问,为什么刘恒只带了六个人?其实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历史有时候会重复,看看后来昌邑王刘贺的结局就知道了。当时霍光准备拥立刘贺为帝,刘贺连夜带了二百多号随从狂奔入京,结果只坐了27天的皇帝,随从被杀的一个都不认剩。原因很简单,欲速则不达,刘贺太心急了,刘恒高明多了。

当刘恒的队伍行进至高祖陵时,停了下来,命宋昌乘快车前出长安观察动静,深怕中了埋伏。当宋昌回来告知说朝臣们都在城外恭迎多时,刘恒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到肚子里。然后,快马加鞭,赶赴长安。

进入朝堂之上,众人跪行三拜九叩大礼,刘恒还故意推让了几次,最终“勉为其难”登上皇位。当天夜里,刘恒就认命自己人张武为郎中令,封宋昌为卫将军,统领南北军,等于占据主动权,为自己的生命安全上了保险。

心狠手辣

众所皆知,文帝之后继承皇位的是景帝刘启。刘启的母亲就是著名的窦漪房老太后。其实,刘启被立为太子,藏着许多玄机。因为窦漪房没去赵国之前,刘恒的王后已经给他生下四个儿子,王后在刘恒即位之前去世,而四个儿子都随刘恒入驻京城了。但是,就在刘恒即位不久,四个儿子离奇死亡,史书上也没有记载死因,故此成了未解之谜。

而有人推测,四个孩子死于汉文帝之手。刘邦去世后,吕后为了监视封分在外诸侯王的举动,特意把吕家宗室的女人嫁给他们,刘恒的王后极有可能就是一位吕家宗室。所以,刘恒即位后很有可能在军功集团的逼迫下将四个沾有吕家血脉的儿子杀死,以绝后患。无独有偶,汉惠帝刘盈的五个儿子同样被军功集团斩杀。

这样也算是一个合理的解释了,既然刘恒连亲生儿子都可以下手,那么杀兄弟刘长的事情就更不意外了。

刘长身世

刘长是刘恒同父异母的弟弟,刘邦最小的一个儿子。公元前200年冬天,刘邦亲征匈奴,结果被围山西大同白登山,困了七天七夜才用计脱险。由此,刘邦窝了一肚子火,回师路过赵国时,对笑脸相迎的女婿张敖破口大骂。张敖不仅默默承受,还派一个赵姓美人伺奉刘邦。刘邦折腾累了,正准备睡觉,但忽然有种不祥预感,于是穿起衣服连夜赶路。而刘邦当晚又箭无虚发,赵美人怀孕。张敖不敢怠慢,急忙将赵美人隔离居住,派人精心照料,并上奏刘邦。

没等刘邦有所表态,就有人举报赵相国贯高曾蓄意行刺刘邦,时间正是刘邦与赵美人欢度良宵的那晚。刘邦大怒,下令将张敖、贯高等全部亲信抓捕到河内郡,投入监牢,其中就包括赵美人。赵美人很委屈,遂以怀孕为由,向刘邦申述,怒火攻心的刘邦不予理睬。后来,赵美人又托人找到审食其,向吕后求情。吕后醋意大发,同样置之不理。

因此,赵美人觉得受了奇耻大辱,痛恨刘邦薄情寡义,在将孩子生出后送给刘邦,然后自杀于狱中。刘邦愧疚,命吕后抚养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刘长。淮南王英布造反被灭后,刘邦赐封刘长为淮南王。如此一来,刘长虽不幸,但免遭吕后的打击。

刘长有皇帝梦想,这是汉文帝最现实的威胁,所以汉文帝要对弟弟下手。

刘长自幼生活在吕后身边儿,诸吕被灭,他应该是那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人。军功集团也曾考虑过让他继位,但最终还是舍近求远,拥立了刘恒。刘长的希望破灭,心中忿忿不平,所以产生逆反心理,以几点足可以证明刘长的不臣之心:

一、在淮南封国不用汉法,自创法度,藐视朝廷。

二、经常与刘恒同车出入,称兄道弟,行为越制。

三、擅自击杀元老大臣审食其,暴虐狂悖。

四、用四十辆货车造反,并连络闽越、匈奴进攻朝廷,罪不可赦。

由此可见,刘长有恃无恐,无视皇帝权威,他的种种行为已经凌驾于汉文帝之上。最终,汉文帝抓捕刘长,流放蜀地,并严命沿途递解州县不准打开囚车。刘长悔恨、郁闷,绝食而亡。

结语:如果从表面上看,刘长之死罪有应得,但实际上是迈入了汉文帝设下的圈套,一直在汉文帝的眼皮底下裸奔,要不然怎么会上演用四十辆货车叛乱的闹剧呢!这就叫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正是在汉文帝一味的宽恕、纵容之下,刘长在不知不觉中钻入一条死胡同,成为一只不可天高地厚的井底之蛙。随后,汉文帝不动声色收网,名正言顺、不费吹灰之力地将威胁铲除。当时民间流传一首“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的儿歌就是最好的真相。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刘长是在狱中出生的,后来成为了吕后的养子,为母报仇后其结局如何,你是怎么看待这个人的

刘长的出生很悲苦,纯属刘邦造孽。长大后的刘长,变得目无法纪,为了给母亲报仇,竟然锥杀曾经的丞相审食其。在汉文帝的娇纵下,刘长胆越养越肥,最后尽然走上谋反的道路。

一、狱中出生的皇子

有一年,刘邦路过女婿赵王张敖的封地。张敖不敢怠慢皇帝岳父,特地进献一位美人陪侍。即便如此,粗野的刘邦对女婿还是恨不客气。他对张敖傲慢无礼,竭尽折辱。

刘邦的行为惹怒了张敖的国相贯高,他决定报复刘邦,行动就定在刘邦返回,再次光临赵王府的时候。但刘邦刘邦像得了神助,他竟然临时决定不去赵王府了,由此躲过一劫。

那位陪侍刘邦的美人赵姬,得幸刘邦后就怀孕了。还没来及向皇帝报喜信,灾难就先降临了!

不知怎么搞的,贯高谋反的阴谋被人告发到刘邦那里。刘邦大怒,将赵王府所有人都逮捕审讯,也包括这位赵姬。

狱中的赵姬心有不甘,她告诉主审官,自己怀了龙种。主审官不敢怠慢,迅速把信息反馈给刘邦,没想到刘邦理都没理。估计一是愤怒于针对他的谋逆案,二是赵姬本来是女婿的侍妾,这事有点丢人,三是他也不能确认孩子就是他的。

总之,刘邦的不负责任让赵姬很绝望,生下皇子刘长后,她就自杀了!

赵姬一死,刘邦有点内疚了,于是就认了这个狱中出生的儿子,并把他交给皇后吕雉扶养。

二、刘长复仇记

塞翁失马的故事,出自刘长的儿子刘安的《淮南子》,但用这个故事来形容刘长,再合适不过。刘长虽然失去了生母,但吕雉对他真不错。当刘邦的其他儿子们,被吕雉迫害得所剩无几时,刘长却因为养子身份,得以保全。

在吕雉的庇护下,刘长成了最娇纵的皇子。这又养成了他目中无人,胆大包天的性格,违法犯罪成了家常便饭。

诸吕被剿灭后,刘长又因为跟吕后的关系,失去了皇位继承人的资格。不过,他有个好大哥——汉文帝。汉文帝继位后,对这个唯一在世的弟弟关爱有加。连刘长用皇帝仪仗也不闻不问,刘长也不见外,见了皇帝从来开口就是“大兄”,仿佛老刘家又回到刘太公时代。

吕雉一死,他觉得可以为母亲报仇了,他要对审食其下手。原来,赵姬在狱中的时候,曾经请审食其帮忙,让他帮着向吕雉求情。审食其还真帮了,但吕雉对刘邦到处留种很不爽,根本不肯帮忙,审食其只好作罢。

按理来说,审食其也算尽到责任了,刘长不该苛责,要怪只能怪吕雉。刘长没法把帐算到吕雉头上,相反,他还对审食其憋了另外一把火。审食其是吕雉的情人,这件事让他这个儿子从小就抬不起头!

现在吕雉死了,总算可以把新帐老帐一起算了。无法无天的刘长,找了机会,直闯审食其的家,拿把大锥锤,给审食其开了瓢!

三、胆子被撑破的刘长

杀了审食其之后,他竟然没有受到处罚。一是汉文帝的包庇纵容,二是审食其在大臣中没什么人缘,事情不了了之。

于是,刘长觉得有“大兄”的庇护,自己就是“二皇帝”。他不满足于礼仪上与“大兄”平起平坐,竟然来朝廷派来的官员都可以直接赶走,在他的淮南国,他发布个命令都一律称制。大概在他心目中,他跟皇帝都是自家兄弟,不用客气!

就这样,他的胆子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他的皮囊再也装不下,他那颗比天还要大的胆了,他造反了!

刘长的造反实在搞笑,队伍庞大到让人称奇——四十辆车,七十个人!刘长你这是在搞游行示威吗,游行示威也没那么寒碜的!

当然,队伍还没有出自家门口,就被剿灭了。刘长被逮捕了,这一次,汉文帝还想包庇他吗?

是的,汉文帝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坚决要留刘长一命,最后判处刘长夺爵流放。为了照顾好弟弟,汉文帝可谓无微不至,随行的姬妾,所到之处的伙食标准,都做了详细规定。除了坐囚车,跟豪华游差不多。

但想不到的是,一贯无法无天的刘长,竟然突然悔悟了,他羞愤之下,绝食而亡!

这件事被后人说成是汉文帝对刘长的捧杀,还被编成歌谣讽刺。其实这么说的人是没看懂实情,汉文帝对刘长从来没有捧杀,都是真心的,所谓捧杀一说,是各位诸侯王爷们为了抵制汉文帝,故意编排的!

四、综述刘长

刘长这个人总的来说就是个悲剧人物,出生是悲剧,养而不教是悲剧,宠而无制是悲剧,连自己那点可怜的智商都是悲剧!

他一次次因祸得福,又一次次因福生祸,而他自己却浑然不知,像一颗无人节制的毒草,野蛮生长,最后落得贻笑史册!

淮南王刘长之死是文帝故意的吗

刘长,汉高祖刘邦最小的儿子,其母赵姬因涉贯高谋反案而自杀,刘长自幼被吕后抚养长大,娇生惯养,穷凶极恶,一个地地道道的纨绔子弟。

刘长杀死审食其一事未得到任何惩罚,不但不知感恩,相反生出了更大的政治野心,准备起兵造反。如题所示,刘长之死是不是汉文帝故意所为?我来分析一下,请大家指正。

一、刘长的恶少本质,早晚必反,其罪恶结局是咎由自取,怪不到汉文帝头上。

刘长自幼生在福窝里,有吕后撑腰,狗仗人势,属于恶生恶长的政治恶少。刘长在文帝即位后,杀害审食其,即可看出这是一个目无法纪、无法无天的宦官子弟。汉文帝对刘长信任、宽仁,在刘长杀人后未进行任何惩罚。继刘兴居起兵反叛之后,刘长也发兵起事,事败后在流放四川的路上死去。汉文帝对造反的刘长没有斩杀,而是流放,可见汉文帝对兄弟的情分,以仁义治天下。

二、汉文帝宽厚为怀,对刘长恩宠有加,致使其个人野心膨胀,恩将仇报。

刘长所为纯属于恩将仇报,特别是对于汉文帝这样的宽厚之主。要说汉文帝的责任,就是对刘长过于恩宠、宽待,以致养虎为患,给汉初的政局稳定留下隐患。

三、汉文帝对具有不臣之心的诸侯,纵然有郑庄公对共叔段的防范也并无不妥。

汉文帝作为一个开创文景之治的政治家,一个开明之主,掌控朝政、监控臣下、皇亲,本来无可厚非。有不少史料说,汉文帝对刘长是“以退为进”,明知刘长反叛却佯装不知,暗中布置兵力,效仿郑庄公对共叔段采取的手段,是一个狡猾的封建君主。作为一个皇帝而言,对政权的维护,对政局稳定的掌握,以及对各诸侯王公的监视、对民商农事等下情的了解,所采取的任何政治手段并无不妥,即使汉文帝采取提前防范的措施,也是为了早日拔除刘长这种政治毒瘤,不然以后也会成为“七国之乱”的祸首。

淮南王刘长为什么被活活饿死

堂堂一代诸侯王刘长,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少子,一位有着扛鼎之力的大汉,最后却在囚车上活活饿死,这样的悲惨结局让人哀怜。可是当你知道他被活活饿死的原因以后,一定会非常认可一句非常流行的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刘长的作死之路

刘长是刘邦的少子,是刘邦了赵姬的私生子。当年赵国的张敖把赵姬献给刘邦,经刘邦宠幸后怀孕,不久张敖就因为一宗谋反案而受牵连,赵姬也因此而入了监狱。当时的赵姬已身怀有孕,曾托人告诉刘邦却没得到理会,后又通过辟阳侯审食其把这消息告知吕后,希望吕后能劝说刘邦,但也被吕后压了下去。赵姬最终在监狱里生下了一个男孩,就是后来的淮南王刘长。

刘长出生后,赵姬越想越气,在监狱里自杀了,现在看来很有可能是产后抑郁。赵姬死了,刘长就成了没妈的孩子。刘邦为此感到愧疚,把刘长交给吕后抚养。由于刘长是跟着吕后长大的,多少有点感情,所以吕后在后来清杀党派忠臣的时候会放过刘长。

刘长后来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把所有的责任都怪罪到审食其身上,他认为审食其没有真心帮他母亲劝说吕后,于是视他为杀母仇人。终于有一天,刘长带上几个手下来到审食其家中,把审食其杀死,还肢解了审食其的尸体。随后刘长来到汉文帝刘恒面前请罪,一条条的陈诉审食其的罪状,认为自己杀了审食其不是私人恩怨,而是为民除害!汉文帝激动的想,这是见义勇为啊,要给奖状吗?最终汉文帝念及手足之情赦免了刘长的杀人之罪。

经过这件事以后,刘长神气了,他开始忘了自己的身份,直接称汉文帝为大哥,虽然他们确实是兄弟,但汉文帝已是皇帝,君臣明显要高于兄弟的级别。汉文帝一直宠着这位兄弟,处处都给他最宽容的态度,没想到慈心生祸害,刘长不断尝到甜头以后竟然想着要造反称王!他养了一大帮亡命之徒为他卖命,还准备了大量的武器,准备造反的那天事情败露,刘长被擒。

不管在哪个朝代,造反都是大罪,要处以极刑。但汉文帝还是不想杀他,不想落下一个杀弟的历史罪名。最终决定废掉刘长的淮南王,把他全家都流放到蜀郡严道县(现在四川省荥经县的严道镇)。就在用囚车押送刘长去严道县的途中,刘长感觉自己受到了天大的耻辱,一路上愤愤不平,用绝食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结果就这样活活饿死在囚车中。

刘长本来可以过很好的生活,一代诸侯王,又深受皇帝哥哥的爱护,而他却不安于现状,非要折腾点事情出来。他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不作死就不会死!

“包庇罪”变“谋反罪”淮南王刘长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这个问题存在一定的偏差,淮南王刘长最后的罪名中有一条是“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亡者”。但是这并不是包庇罪,淮南王刘长是将这些罪人收归与自己的帐下,一方面充实兵源另一方面是向汉朝中央示威。他的谋反是有实际行为的。

1,他最早和人传统勾结棘蒲侯柴武之子,计划在谷口县谋反,并派人联系闽越、匈奴。谷口县,又名瓠口,在今天的礼泉县附近。在秦汉时期,这里距离长安很近。淮南王刘长选择在这里造反就是要直接攻打长安,居心险恶。

2.刘长还亲自杀过无罪者一人;命令官吏论罪杀死无辜者六人;藏匿逃亡在外的死刑犯,并抓捕未逃亡的犯人为他们顶罪;他任意加人罪名,使受害者无处申冤,被判罪四年劳役以上,如此者十四人;又擅自赦免罪人,免除死罪者十八人。服四年劳役以下者五十八人。这些刑事犯罪都足以将刘长入罪。特别是刘长擅自赦免罪人,这就严重挑衅了汉朝中央的司法体系。当时的汉朝中央和地方诸侯国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汉朝法律当中甚至严格禁止百姓擅自迁居到诸侯国中。刘长这种举动自然是在和中央对抗。

3刘长自行赐封爵关内侯以下者九十四人。刘长依仗自己本身是高祖的儿子,就不将汉朝中央的规矩放在眼中。须知当时的大汉朝刚刚经历了吕氏之乱,陈平周勃拥立汉文帝登基,刘长这位原本有资格继承大统的皇位继承人本来就很有可能受到中央的猜忌。可是他偏偏又不肯安分守己。作为汉文帝而言,他很可能会体谅这位弟弟,不想让他入罪。可是当时的朝中大臣,军功贵族却不会放过淮南王。因为淮南王一旦谋反,推翻了中央,那么拥立汉文帝的大臣必然会受到清洗。所以说在淮南王一案中积极要求治罪的也是朝中大臣。由此也留下了“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容。”的传言。

袁盎是如何劝谏汉文帝刘恒约束亲弟刘长的淮南王刘长之死的善后是怎样的

袁盎在历史上也是有争议人物,他的进谗杀晁错可见其奸变,而屡次犯颜直谏似可见其忠,但在刘长这件事的,他却似乎摸不透初登帝位的刘恒脾性,所作出的建议与文帝的治国大计格格不入,并且有使它跑偏的危险。

刘长是刘邦的幼子,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物,首先,力大无比,据说能举鼎,这与刘邦多次军前逃走的形象大不相符。另外,他的出身也奇,生母是刘邦女婿张敖的妾姬,刘邦在白登之围前后,经过赵地,时封赵王的张敖为了取悦岳父皇帝,进献美女赵姬,没想一夜有孕,生下刘长,此后因贯高谋反案,赵王府上下全部受牵连,赵姬在狱中生下刘长自刎而死。由于其向吕后的面首审食其求救无效,刘长长大后一直怨恨审食其。(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周勃陈平等汉初功臣平定诸吕后,为固权位,避开刘邦儿子庶长系齐王一脉,迎立了刘邦在世的年长儿子刘恒当皇帝。刘恒刚上帝位,便碰到功臣、诸王、朝臣等山头林立又势均力敌的局面。如何夺回君权巩固权位是他的重中之重。在对其唯一在世的弟弟刘长,这位史上的明君刘恒表现出腹黑的一面,所用的纵恿策略,正如春秋时的郑庄公对共叔段,目的也简单,削弱诸侯王。他先是放纵刘长私杀审食其,又对他示以宠溺,使他骄奢无法自持,行事出格,被坐实有反心后连下杀手。(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袁盎没有看出刘恒的心机,以良药苦口之类的忠言劝他保全兄弟,适当对刘长示以警诫,免其误入歧途,如果刘长不越走越远,刘恒还真不好下手,故而不理。等到出事要贬谪时,袁盎又进谏说淮南王性格刚烈,会因受辱而出事故。刘恒还是不听,贬谪途中,刘长果然自杀。这时,刘恒才表达悔意。在世能与他争位的至亲基本迫杀殆尽,接下来就是安抚人心了,刘长的三位儿子全部封侯,后来又在舆论的压力下,封刘长的长子刘安为淮南王,这位淮南王也在汉武帝时造反。

刘邦的私生子刘长命运坎坷,生母死于狱中,他是如何成为诸侯王的

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小儿子,他的身世有些复杂。

汉高祖五年,赵王张耳死去,儿子张敖继承了王位,汉高祖刘邦把大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他。

汉高祖八年,刘邦路过赵国,赵王张敖把身边的美人贡献出来,陪伴刘邦。刘邦临幸了其中一位美人,结果美人有了身孕。

张敖不敢再把这个美人留在宫中,单独为她建造了宫室。后来张敖涉案,被监押起来,他的母亲兄弟和家中所有人也都入狱,包括怀孕的那位美人。

这位美人请求官员通报刘邦,说自己怀了他的孩子,请求照顾,刘邦不理。美人又托人请审食其向吕后求情。审食其是吕后的亲信,吕后听说之后,也不愿意救助。

这期间,美人在狱中生下一个男婴,就是刘长。因为求告无门,绝望中的美人在狱中自杀。

官员们把婴儿送到刘邦那里,刘邦十分后悔,把孩子送到吕后身边,由她抚养。也因此,刘长和吕后以及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刘盈的关系很好。

身为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的儿子并不多,所以他的儿子都被封为王,如《史记》中说:“高祖子弟同姓为王者九国”。

刘长的母亲虽然地位卑贱,毕竟他是刘邦的种,所以也被封王,封地就是原来淮南王黥布的封地。黥布反叛,刘邦亲自率军将其杀死,他所有的四个郡就全部归到刘长的名下,刘长成为淮南王。

刘长身体健壮,为人骄狂。汉惠帝和吕后死后,汉文帝继位。刘长在这位兄长面前大大呼呼,和汉文帝同乘一辆车,直接称呼他为大哥。他做得最吓人的一件事就是把辟阳侯审食其活活打死。

刘长越来越无法无天,越来越骄狂,有大臣认为他谋反,请求汉文帝处死他。

汉文帝不忍心,最后除去刘长的王爵,把他押往蜀郡安置。

刘长被关进一辆辎车,送往蜀郡。他是一个暴脾气,哪里受过这种委屈,于是开始绝食。沿途经过的地方,各地官员都不敢打开囚车看一看淮南王刘长。一直走到雍地,当时官员打开囚车,这才发现刘长早已经饿死了。

汉文帝得到消息,又痛又悔,下令处死沿途的许多官员,又把刘长的四个儿子封为侯。

西汉淮南王刘长绝食而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淮南王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小儿子。他的母亲赵姬由于当时的赵王张敖背叛,被连累入狱。已经有身孕的赵姬向狱卒说了情况,但是反映到刘邦那里,刘邦因生气没有管她。

赵姬的弟弟找辟阳侯审食其,请其找吕后帮忙救姐姐,吕后因忌恨没有回应,审食其也不再管赵姬的事了。赵姬在狱中生下一男子后,因记恨绝食而亡。刘邦得知消息后,深感后悔,就命吕后抚养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刘长。

刘邦后来封刘长为淮南王。刘长由于是吕后养大的,所以在吕后当政时,刘长没有遭到吕后的打击。

汉文帝刘恒登基后,非常在意自己这位同父异母的兄弟,因为他的兄弟们就剩下刘长一个人了。刘长长得身材高大,力大无比,与汉文帝称兄道弟。在一次入朝的时间里,刘长亲自到审食其家门口,将审食其用锤击倒,并让手下杀了他。

汉文帝刘恒并没有责怪自己的弟弟。公元前174年,刘长让人联系南越,匈奴等地部落打算谋反。被人告知汉文帝。汉文帝派人将与刘长合谋的人治罪,将刘长召进京城。

丞相张苍等人一再上奏,要求治罪刘长,说刘长荒废法度,肆意行事,私放罪犯,谋反等罪当诛。汉文帝赦免其死罪,让大臣们商议。最终,大臣们商议将刘长和其姬妾十人,流放到四川邛崃驿站。汉文帝批准了,并安排每日给刘长五斤食肉和两斗酒。

刘长长得勇悍,路上押送的人都不敢打开囚车。刘长性烈绝食而亡。汉文帝得到消息,悲痛不已。

民间更是有歌谣唱“两兄弟不相容”,使汉文帝深感自责,于是将当时要治罪刘长的人,包括押丞相,极其押送刘长的人一律杀了。封刘长的三个儿子皆为王。其中就有下一位淮南王刘安。

汉文帝“阴杀”弟弟刘长,被人编成民谣讽刺,这件事靠谱吗民谣到底是怎么流传出来的

汉文帝阴杀淮南厉王刘长,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属实,但种种迹象表明,刘长之死,汉文帝脱不了干系。

首先要了解汉文帝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本来这个皇位是绝对轮不到他的,只是因为刘恒的低调,和看上去比较软弱,才让功臣集团选择刘恒做皇帝,以方便功臣们控制,结果刘恒一登上皇位,便采取了种种措施加强皇权。

首先是汉文帝用自已亲信掌握兵权,控制了皇宫及京城的兵权,其次是汉文帝大封功臣,稳定及拉拢人心;最后汉文帝敲打功臣,如周勃,罢免了周勃的官,杀鸡骇猴,震慑功臣集团。

种种迹象表明,汉文帝是一个有能力、有手腕、有想法的君主,只是汉文帝的性格与其它皇帝不同,他是做的多,说的少,而且不轻易表露出自已的喜怒衰乐。

汉文帝登上皇位第二年,诛吕功臣齐王刘襄去世,刘襄是第一个起兵反抗诸吕的诸侯王,其起兵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争夺后位,刘襄是刘邦的长孙,齐王刘肥的长子,也是刘邦子孙当时年轻有为,颇有能力的一位,在起兵诛吕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去世的时候还相当年轻,当时的汉文帝才23岁,刘襄还是汉文帝的鸽子,年纪肯定不会大,但这么年轻就去世,而且死因不明。

接着是刘章,刘章是刘襄的弟弟,也是诛杀诸吕的功臣之一,本来汉文帝是许诺封刘章为赵王的,后来听说刘章本来是想拥立其兄长刘襄为帝,于是汉文帝违背诺言,没有封刘章为赵王,而是封为城阳王,刘章在汉文帝即位的第三位去世,这个时候汉文帝才26岁 ,那么刘章作为汉文帝的侄子,应该是更年轻,结果也去世了,死因不明。

再接下来是刘兴居,刘兴居也是刘襄的弟弟,被汉文帝封为济北王,在刘章去世没多久,刘兴居趁匈奴大举入侵之际,汉文帝赶赴太原坐镇之机,起兵造反,结果兵败被杀,刘兴居起兵的原因肯定与他的两个哥哥这么年轻先后去世有关,也与他的大哥刘襄没有当上皇帝有关,很显然他们三兄弟都受到汉文帝的排斥,不是郁郁而终,就是起兵造反,这个现象绝对不是正常的。

对汉文帝皇位有威胁的三个年轻有为的竞争者先后去世,要说跟汉文帝一点关系都没有,怎么都说不过去,本着谁是最大受益者,谁的嫌疑最大的原则,汉文帝都有嫌疑。

再说刘长,刘长是汉文帝登上皇位后仅存的异母弟弟,是刘邦封的淮南王,并且是吕后带大的,因此在吕后掌权期间,没有受到吕后的迫害。刘长私自杀害辟阳侯审食其,一个皇族杀害当朝重臣,还是刘邦封的列候,在当时可以说是重罪,但汉文帝不但不治罪,而且一点责罚都没有,皇帝这样做,无疑让刘长的不法行为得到滋长。

汉文帝的纵容,无疑让刘长的行为越来越过份,不仅骄横跋踄,而且刘长在封国效仿天子礼仪,置百官,图谋不轨,发展到最后,刘长居然直接用四十辆战车造反,结果事败被俘虏,按罪应该是死罪,这个时候汉文帝依照法律杀了刘长,也没有什么过错,但汉文帝没杀,不愿意承担杀弟的骂名,只是罢免了刘长的王位,用囚车将刘长押运到蜀地,并交待沿途地方官好好款待。

对于汉文帝的这个做法,大臣袁盎曾经提醒过汉文帝,说淮南王刘长性情刚烈,这么做会导致刘长中途身死。但汉文帝仍然这么做了,只能是故意为之,结果就是刘长半路上绝食而死。

以汉文帝的智商,会不明白他的做法会导致这个结果的发生,说出来谁也不信。自古帝王无亲情,有的只是权力争斗,汉文帝刘恒的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他也非常担心皇位会被别人夺去,因此他一上台,就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皇权,包括打击权臣,打击潜在竞争皇位的对手,想想他的三个有能力又这么年轻有为的侄子怎么死的?想想他的弟弟刘长是怎么死的?娇宠就是一种伤害,利用娇宠刘长,让刘长在犯法的道路越走越远,最后无可挽回,这不是阴杀又是什么呢?

汉文帝在历史上的形象是非常好,为君忠厚,爱护百姓,开启文景之治的基础,但并不能说明汉文帝就跟刘长之死没有关系,汉文帝是采取了相当高明的方法,无法让人寻到证据,而更不可能用光明正大的方法去做这些事,因此说他阴杀弟弟刘长,是有道理的,并不是空穴来风。

淮南王刘长到底是不是汉高祖的亲儿子

感谢邀请!

按照史书记载,淮南王刘长确实是汉高祖刘邦的亲儿子。不过他的身世相较于刘邦的其他儿子则要来得格外蹊跷一些!

刘长不是刘邦的嫡子,他妈赵姬(和秦始皇他妈不是一个人。)原本是西汉初年异姓诸侯赵王张敖的妃子,有一次刘邦途径赵国,张敖便将其送给刘邦侍寝,结果有了身孕,便是刘长!

起初刘邦是不认这个儿子的,因为赵姬也没一直待在他身边。他宠幸赵姬的时候都快60岁了,这么大把年纪,哪有那么容易就怀上了。当时也没有啥亲子鉴定,谁知道会不会是他的。

所以后来赵王因谋弑刘邦一事被抓,赵姬也受牵连下狱,告诉狱卒这是刘邦的儿子,刘邦都不搭理她

有人怀疑刘长是张敖的儿子,虽然历史上记载的是刘邦宠幸赵姬后,张敖就把她赶到宫外去住了。但也不能排除夜深人静的偷偷过去跟小老婆拼命造人。目的就是有朝一日能以这龙种来当免死金牌救自己一命。

当然,仅仅是怀疑,因为从日子上来看,很有可能就是刘邦的。这也是为何在赵姬生下刘长以后,刘邦会认这个儿子。

而且刘邦对刘长还不错,封他当了淮南王,成了一方诸侯。而且由于他妈死的早,从小是吕后抚养,所以后来刘邦死后,吕后也没为难他。

再后来,汉文帝上台,两兄弟素来关系很好,刘长愈发娇纵,居然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还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最终败露被抓,不过汉文帝兄弟情深,没有杀他,只是剥夺王位,将其流放。不过刘长受不得这种待遇,绝食而死!

汉文帝谥封其为厉王,并按诸侯仪制为他建造了陵园。

他的领地被其三个儿子所瓜分,其中一个叫刘安!就是那个写《离骚传》,编《淮南子》,发明豆腐的能干人。

当然,他和他爹一样,喜欢搞谋反,最终失败自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