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明朝皇帝在位顺序是什么年号是什么庙号是什么
- 从治国理政看,明英宗和明代宗谁更适合皇帝位
- 祖宗,明朝为何会有两个祖
- 为什么朱棣称“祖”不称“宗”有什么历史典故
- 明朝嘉靖之后还有几个皇帝都叫什么名字
- 汉中宗是谁
- 明顺宗是谁
明朝皇帝在位顺序是什么年号是什么庙号是什么
第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庙号太祖。
第二位是建文帝朱允炆,年号建文,庙号明朝没有上,南明时上为惠宗。
第三位是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庙号先是太宗,后嘉靖帝改为成祖。
第四位是明仁宗朱高炽,年号洪熙,庙号仁宗。
第五位是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庙号宣宗。
第六位是明英宗朱祁镇,年号初为正统,复辟以后为天顺,庙号英宗。
第七位是明代宗朱祁钰,年号景泰,庙号明朝并没有上,南明时上庙号为代宗。
第八位是明宪宗朱见深,年号成化,庙号宪宗。
第九位是明孝宗朱佑樘,年号弘治,庙号孝宗。
第十位明武宗朱厚照,年号正德,庙号武宗。
第十一位明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庙号世宗。
第十二位明穆宗朱载垕,年号隆庆,庙号穆宗。
第十三位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庙号神宗。
第十四位明光宗朱常洛,年号泰昌,庙号光宗。
第十五位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天启,庙号熹宗。
第十六位明思宗朱由检,年号崇祯,南明上思宗庙号。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从治国理政看,明英宗和明代宗谁更适合皇帝位
明代宗更合适。
明英宗在位二十二年,从始至终就没有用对过人。早年任用王振,丧尽精锐,自己被抓了居然还写信骗关,毫无大义。到了晚年发动夺门之变,杀于谦就不提了,他启用的一批人,诸如石亨、徐有贞以及原王振门下太监曹吉祥等人,堪称返乡团反攻倒算,硬是没一个是好玩意。
一个皇帝连知人善任都做不到,用的心腹全是王八蛋。这种皇帝,怎么能称为好皇帝?
如果仅仅是不会用人,那都算了,明英宗最让人诟病的是他某些施政举措也极其昏庸。
夺门政变后,英宗杀了于谦,然后顺手就给王振平反,为其在京师智化寺建旌忠祠,以祭祀亡灵。这一冤杀,一平反,刚好是同一年,真是令人讽刺。
好人不长命,王八蛋却能立庙祭奠,英宗这一举动,不知让多少有正义之士寒了心。
王公公被平反后,英宗为了掩盖与美化自己曾经瓦剌被俘的经历,居然又给俘虏了自己的仇人也先在京城建庙,感激他放自己回国的“大恩大德”。这一举动,寡廉鲜耻,臭不要脸。也不知道在土木堡丧魂的明军将士在地下该作何感想。
能干出这种事,这表明,英宗并不是如某些人所说的,他年纪小,不懂事,都是王振把他教坏了。他其实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说他是明朝版的“完颜构”,一点都不为过。
像《明朝那些事儿》之类的当代作品拿天顺时期解除对“建庶人”朱文圭的囚禁以及废除人殉两项决定为明英宗辩解,说他“不是好皇帝,但是个好人”,并称之为“仁君”,却忽视了他同在天顺时期,处置荆襄流民不当,以致在他死后的当年便爆发上百万人参与的荆襄流民大暴乱,给其后的明宪宗挖了个巨坑,这就太扯蛋了。(英宗两次在位,第一次给弟弟挖坑,第二次给儿子挖坑)
相比于英宗,明代宗就强一些了。用“美中不足,瑕不掩瑜”八个字形容他,刚刚好。
说他美中不足,是因为他也有污点,不过他的污点不是他不归政于朱祁镇,因为他的皇位不是篡位而来的,而是以监国身份临危受命的。英宗被抓后,太后命代宗监国,后来廷臣合议,推其继位,太后表示同意。这是正经的合法继位。
代宗的污点,在于其废朱见深而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这件事情做得不地道。因为代宗继位前,已经许诺过自己百年之后会还政于大侄子朱见深(明宪宗)。但他反悔了,废了大侄子的继承权。
实事求是的说,这件事没什么好洗的,如果要黑明代宗,最好的角度是这个。至于说不归政明英宗,没太大问题。
说他瑕不掩瑜,因为明英宗“北狩”,代宗临危受命,与众贤臣将士扶大厦于将倾打赢北京保卫战,稳定朝纲和基业,信任于谦,在军事、民生、修书各个方面也都有建树,这都是有明君之相的具体表现。从君主的角度出发,代宗属于典型的好皇帝。
并且,明代宗软禁了明英宗七年,居然还能让他活蹦乱跳、没出什么“意外”,软禁期间还生了一窝孩子。这只能说明代宗心肠是真好。而夺门之变后,代宗被软禁一个月就稀里糊涂死了,明英宗到底有没有暗地里干不地道的事,谁说的清?如果真是明英宗偷偷摸摸干的,那他就太不地道了。
另外,明代宗还有一个遭人诟病的点,就是他怀疑于谦,给自己挖坑。
整个景泰年间,明代宗对于谦表面上是言听计从,极为礼敬,屡加封赏,多次探视,远远超出了一个皇帝对臣子的限度。而景泰初年的朝政大事,也都由于谦一言裁决。于谦名义上是兵部尚书,但干的是内阁首辅的工作。
然而,皇帝就是皇帝,于谦权力太大,明代宗也不可避免的对于谦有所猜忌和牵制。当政敌上书弹劾于谦恃权结党、举荐私人的时候,明代宗有点小人心态的对于谦进行了打压。尤其是于谦奏请裁革太监监军之制,明代宗怀疑于谦,不允其奏,并让石亨、罗通等小人参赞军权,牵制于谦。
令人讽刺的是,代宗后来病重,背叛他,迎接英宗复位的人,恰恰是他用来制衡于谦的石亨等人。代宗误信小人,身死位废,也算是自作自受了。
不过平心而论,代宗虽然本身能力有限,性格上也颇有心胸狭隘和优柔寡断的弱点,但他能以朝政大局为重,在绝大部分时候都对于谦充分信任,予以鼎力支持。他已经算是个相当不错的明朝皇帝了。
总体而言。如果从对外、内政、人品三方面来评价明英宗和明代宗,代宗都能完爆他哥哥明英宗。
对外方面,明英宗挖了个大坑,差点导致明朝灭亡。若不是代宗坐镇中枢,成功了解决北京之围,击退瓦剌,迎回被俘的英宗,明朝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当然你也可以说这都是于谦之功,关代宗何事?但皇帝本来也不是非得事事亲力亲为,皇帝能选贤举能,用人不疑,那就很够了。
内政方面,明英宗就没用对过人,给代宗留了一个烂摊子。而在明代宗时期,朝廷文官阵容堪称相当华丽,于谦、王竑、彭时、商辂、陈循、王文、胡濙、萧镃等,个个都是人才,有代宗的基础,后来明宪宗时代也是人才济济。能用人,用对人,就这一点,代宗也比英宗强多了。
至于人品方面,代宗苛待英宗确实算是个黑点啦,废朱见深太子之位也不地道,但代宗人品有污点,不代表英宗就是道德圣人。两兄弟相比,代宗还略好一点。
总之还是那句话,对明英宗的评价,现在趋于两极化。有说他好的论调,也有说他昏庸的论调。但不管是哪种论调,代宗比他强很多,这是肯定的。
祖宗,明朝为何会有两个祖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皇帝的庙号,开创者称祖,守业者称宗,但这并不是绝对的。
朱元璋是大明江山的开创者,所以庙号为太祖,朱棣是第三位皇帝,嘉靖皇帝朱厚熜之前称太宗,之后称成祖,至于为什么后来称成祖了?且听我慢慢道来。
朱厚熜原本与皇位无缘,因为他的父亲是兴献王朱祐杬,不是皇帝,当时皇帝是明武宗朱厚照,由于武宗死后无嗣,依据《皇明祖训》,朱厚熜是以堂弟的身份继承皇位的。
当了皇帝就要经常祭拜太庙,太庙是供奉先祖皇帝的地方,对皇帝来讲就是家庙,按照明朝祖制,明朝太庙正殿最多供奉九位,再多就要祧出,祧出就是将辈份远的移至偏殿,开创之祖有万事不祧的待遇。朱厚熜每到祭拜时心里就不是滋味,因为在这庄严隆重的场合,却不能祭祀自己的亲生父母,于是一场“礼仪之争”开始,最终朱厚熜战胜了朝堂上的保守派,封自己的父亲为献皇,母亲为皇后,这样父母的牌位就可以进太庙了。
献皇进太庙还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太庙9位先皇已满,如果献皇的牌位要进,必须祧出一位,按宗法“亲尽则祧”的原则,太祖不能祧出,则第2位太宗祧出移至偏殿,本来第2位应该是建文帝朱允炆,因为朱允炆是被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夺了皇位,在大明一朝是不被承认的,所以牌位没有进太庙。太宗进入偏殿,在偏殿就是第1位,以后皇帝死了,还会有别的牌位移过来,所以太宗自进了偏殿后就进封为了成祖,这样,大明一朝就有了两个祖,即太祖和成祖。
祖是开始的意思,明太祖是明朝开始的第一位皇帝。明成祖是偏殿里开始供奉的第一位皇帝。
谢谢阅读
为什么朱棣称“祖”不称“宗”有什么历史典故
谢谢邀答!
朱棣为什么称祖不称宗?
朱棣称过宗,朱棣驾崩后溢号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1538年改庙号为成祖,与明太祖合称明朝二祖。
这里当然有文章可做,大凡在封建王朝最为不耻的就是谋反,也因建文帝末允炆太书生气,朱棣可是马上王爷,多次参于北方的军事活动,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又有黑衣宰相姚广孝支持,轻松的从他侄子手上抢来皇位,而这个朱棣还是能干,开疆拓土,郑和下西洋,至新疆哈密等很多地方归略了国土版本,迁都北京,还是办了不少正经事。
当然嘉靖接位后要把朱棣的做作拨正,任何不到之处要理顺,因那是要载入史册的,他的后代也能名正言顺,与朱元璋在一齐合称明朝二祖何等荣耀,谋反也就被隐盖,而变得顺理成章了,免得后代说他祖上是犯上作乱,做秀的事哪个朝代都难免!
明朝嘉靖之后还有几个皇帝都叫什么名字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46年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6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48年
明光宗(朱常洛)泰昌, 1年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7年
明思宗(朱由检)崇祯,17年
南明
明安宗 朱由崧 弘光 ,1644 —1645
(监国)潞王 朱常淓 1645
(监国)威宗太子 王之明,1645
明义宗 朱以海
(监国) 益王 朱慈炲 1645
明定宗 朱硕熿
明裕宗 朱器墭
明哲宗 朱宇温
明纯宗 朱宙栐
明绍宗 朱聿键 隆武 1645 —1646
明元宗 朱亨嘉 1645
明文宗 朱聿鐭 绍武 1646
明平宗 韩王 朱亶塉 定武 1646 —1664
明礼宗 朱常瀛
明昭宗 朱由榔 永历 1646 —1662
明敬宗 朱常清 东武 1648
(监国) 益王 朱由榛 1647
(监国) 楚王 朱容藩 1649
明懿宗 朱术桂 永历 1662—1683
明德宗 朱一贵 永和 1721
汉中宗是谁
陈后主,指南朝陈国最后一个皇帝陈叔宝。他作为皇帝,生活奢侈,不顾国家危难,最后被隋朝的军队打败,陈国灭亡。汉中宗,指的是西汉时皇帝刘询。这位皇帝是在民间长大, 对民间百姓的疾苦很了解,后来当上了皇帝,励精图治,做了很多对国家和百姓有利的事,于是出现了一派繁华盛世的景象,后世便称此为中兴盛世,称他叫汉中宗。在这里,用两个皇帝来做正反对比,一好一坏,一个国家灭亡,一个开创繁华盛。绣虎对雕龙:绣虎是比喻才思敏捷的人,绣是形容文章写得好,文采华美,虎是指诗文的内容,博大恢宏。雕龙,比喻善作文辞的人,做的文章极其优美华丽,称为雕龙。这句话出自车万育的《声律启蒙》的二冬。原文: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扩展资料:车万育(1632~1705年),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康熙二年(一六六三),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1664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明顺宗是谁
明顺宗
朱慈烺(1629年02月26日-1644年06月),明思宗朱由检长子、母庄烈愍皇后周氏。崇祯二年(1629年)出生,崇祯三年封为皇太子。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李邦华、史可法及姜曰广希望朱慈烺到南京监国,不久因北京外城被攻破而无结果。后本拟送朱慈烺到朱纯臣家暂避,但北京内城被攻破,李自成先已找到他,李自成指朱慈烺无罪,而朱慈烺请求李自成“不可惊我祖宗陵寝”、“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及“不可杀戮我百姓”,并指现在投降的官员是不忠不义,应尽杀之。后封其为宋王。李自成败退后,吴三桂奉他还京,建年号义兴。不到1个月,清军入京,吴三桂希望立朱慈烺为明帝,但被拒绝。愤而挟持到山西,朱慈烺死在陕西宁家湾。弘光帝追谥为献愍太子,监国鲁王朱以海追谥为悼。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