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中国封建社会庙号是穆宗的皇帝有哪些
- 唐穆宗有没有弑父篡位
- 如何评价唐穆宗
- 秦二世、隋炀帝、唐穆宗、雍正帝这几位皇帝有没有弑父
- 秦二世、隋炀帝、唐太宗、唐穆宗、元太宗、明宣宗、雍正是不是都有弑父的嫌疑
中国封建社会庙号是穆宗的皇帝有哪些
在中华历代王朝以及东亚汉文化圈内,有着修建“太庙”、追崇“祖、宗”,敬拜“先帝”的传统,而去世的先帝(王)如果对社稷有大功、值得后世子孙永世祭祀的,那么他就会被特地奉上一个名号,作为他在太庙内的永久祭祀称呼,这就是“庙号”。
庙号起源于商代,历代商王(帝)中,只有七人拥有庙号,这个传统在周、秦两代没有被继承下来,周天子以及秦皇帝都没有庙号(秦代皇帝连谥号也没有,只有世系称呼)。直到刘邦剪除群雄、击败项羽,夺取天下后,才恢复了庙号制度。从汉代开始,庙号制度在中华及东亚汉文化圈内沿用了两千年,直至清朝灭亡后才被废止。重建庙号制度刘邦,也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得到庙号的皇帝——汉太祖。
庙号最初使用时,只有“太、高、世、中”四个字作为前缀,所谓“天子七庙,始祖居中,三昭三穆”,西汉王朝就是严格地按照这个规制给前代皇帝追尊庙号,西汉得到承认的庙号,只有:太祖刘邦、太宗刘恒、世宗刘彻、中宗刘询,一共四个人(高宗刘奭、统宗刘鹜、元宗刘衎的庙号后来被废除)。
东汉章帝刘炟时,庙号的“太、高、世、中”四字不够用了(刘炟祖父光武帝刘秀用世祖,实至名归;但刘炟之父明帝刘庄去世后,只能用:“高、中”两字,而高祖不够格,中祖的称呼莫名其妙,高宗又是刘奭用过且被废除的),所以刘炟只得重新采用其他前缀,给父亲刘庄追尊庙号,最后定为“显宗”,这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位不用“太、高、世、中”四字作为庙号前缀的皇帝(指得到后世史书承认的庙号)。
从刘庄开始,中华帝王庙号进入了一个纷至沓来、花样百出的年代,前后共有上百种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如果不是特别研究考据这些历史知识的专业人士,恐怕搞不清这其中的含义、区别,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某朝、某代、和哪一位帝王。
在诸多的帝王庙号中,“穆宗”所代表的含义是“布德执义、德政应和”的意思,也有“肃容持敬、容仪肃敬”的解释,翻译过来就是有德业和德政,仪表威严、态度肃穆(也可以理解为不怎么好说话),总之算是一个中上等的庙号。自汉朝到清朝,“穆宗”这个庙号在中华王朝皇帝中一共有六人获得,其中生前登基称帝者五人(一人后来被取消庙号),身后被追尊者一人,东亚汉文化圈中的外藩属国君主也有一人获得,一共是七位帝王。接下来为大家详细加以介绍。
一、汉穆宗孝和皇帝刘肇
刘肇,生于建初四年(79年),是汉章帝刘炟第四子,其生母是章帝贵人梁氏。刘肇出生后不久,梁贵人被章帝窦皇后诬陷,抑郁而亡,窦皇后于是将一岁的刘肇接到宫中亲自抚养,如同亲子。
建初七年(82年),章帝在窦皇后多次进言下,废皇太子刘庆为清河王,改立第四子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三十一岁的汉章帝刘炟驾崩,遗命皇太子刘肇继位,皇太子奉诏继位,即汉和帝,和帝尊嫡母窦皇后为皇太后。当时和帝只有十岁,年幼不能理政,于是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处理政务。
窦太后掌权后,重用自己的兄弟子侄,其中哥哥窦宪被封为侍中,掌管朝廷机密;弟弟窦笃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宫侍卫;弟弟窦景、窦瑰任中常侍,负责传达诏令。窦氏兄弟依仗窦太后,取得了朝廷中的显要地位,掌握了汉朝中枢大权。
虽然窦氏兄弟在掌握大权后也曾经做过一些建功立业的事情,尤其是永元元年(89年)、永元三年(91年),窦宪率军两次出塞,大败北匈奴,平定漠北,登燕然山、金微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宣扬大汉威德于四方。但是窦氏更多的还是恃宠欺人、刚愎放纵,窦宪自以为有大功于朝廷,出塞得胜后更加跋扈恣肆,多有侵凌平民,强夺财货,篡取罪犯等恶行,导致朝臣不断上书进谏,弹劾窦氏。窦宪等恼羞成怒,于是欲谋叛逆,准备杀害和帝,篡夺社稷。
和帝因为身处宫中,和外臣联系很少,无所依靠,只得用自己的亲族和內侍。中常侍郑众谨敏有心机,不事窦氏一党,于是和帝私下和郑众密谋,定计除灭窦氏叛党。清河王刘庆,是和帝兄长,又是前太子,深得和帝的恩遇,经常进入宫廷,并留宿宫中,于是和帝也暗中和他商议,由刘庆交通郑众,准备策划平乱。
永元四年(92年)六月,窦宪率军班师回到洛阳,和帝趁机下诏让大鸿胪到郊外迎接,按等级赏赐给军中将士财帛衣食,以安定军心。之后,和帝命窦宪等人进宫赴宴。窦氏入城后,和帝马上驾临北宫,下诏令执金吾会同北军五校尉率南北两军驻守南宫、北宫,并关闭洛阳城门,将窦氏党羽郭璜、郭举、邓叠、邓磊全部逮捕并送到宫狱处死。窦宪则被收回大将军印信,改封为冠军侯,勒令其马上和窦笃、窦景、窦瑰等人离开洛阳,回各自的封国去。
看在母亲窦太后的面子上(和帝此时还不知道窦太后不是自己的生母),和帝没有公开诛杀窦宪等人,而是选派严苛大臣作为他们封国国相,严密监视他们。窦宪、窦笃、窦景等人到达封国后不久,就被各自的国相勒令自杀(只留下窦瑰以安慰窦太后,五年后,窦太后去世,窦瑰也于次年被逼自杀)。和帝一举剪除了窦氏外戚集团,再现了当年孝宣皇帝诛杀跋扈的霍氏外戚的故事,其刚决果断的行事风格,不在宣帝之下。
消灭了窦氏外戚势力后,十四岁的和帝收回了大权,开始亲理朝政。他效法光武帝、明帝、章帝三代先皇,坚持每天都临朝处理政务,批阅奏章经常到半夜,丝毫没有荒怠之心,所以后世史书称赞和帝“劳谦有终”。
和帝当政时多次下诏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发展农业;又多次下诏招纳贤才、恤民宽刑,减免赋税,并复置西域都护府、用班超为西域都护,平定西域诸国,彻底降服南匈奴。和帝亲政时期,开疆拓土,四夷宾服,百姓安居,人户滋殖;朝廷统计户口有九百二十三万户、口五千三百万,汉朝国力达到鼎盛,后世称为“永元之隆”。
元兴元年(105年)十二月,和帝患病,不幸驾崩于洛阳皇宫章德前殿,年仅二十七岁,由刚满百日的幼子刘隆承继皇位,即汉殇帝,皇后邓氏升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处理朝政。延平元年(106年)三月,邓太后以殇帝的名义给丈夫刘肇上庙号“穆宗”,上谥号“孝和皇帝”,葬于慎陵。汉和帝刘肇是第一位得到“穆宗”庙号的中华王朝皇帝。
八十五年后,初平元年(190年),在汉末大乱中夺取了朝廷控制权的董卓为了显示手中的权力,于是向皇帝汉献帝上奏,以“和帝、安帝、顺帝、桓帝无功德、不宜称宗”为由,强行取消了他们的庙号,而献帝年少无助、受制于权臣,无法反对,只得无奈地同意,下诏令“可!”
就这样,其实是英明有为之主的汉穆宗孝和皇帝刘肇,在去世八十多年后被生生剥夺了“穆宗”庙号。虽然董卓在初平三年(192年)被诛杀,但是之后时局混乱,朝廷颠沛流离,天下陷于分裂,汉家太庙都化作了残垣断壁,包括献帝在内,君臣们谁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主持仪式为和帝等先帝们恢复庙号,汉和帝刘肇从此再也没能恢复“穆宗”的庙号。
二、唐穆宗李恒
贞元十一年(795年),唐德宗之孙、皇太子李诵长子广陵王李淳的第三子在长安于大明宫别馆降生,其生母为广陵王正妃郭氏。郭氏是大唐功臣、汾阳王、尚父郭子仪的孙女,她所生的儿子,也是李淳的嫡长子,李淳为嫡长子起名为李宥。唐德宗册封嫡曾孙李宥为建安郡王。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驾崩,李宥的祖父皇太子李诵继位,即唐顺宗。不过顺宗继位之前就已经中风(德宗正是因为担忧皇太子中风病倒,才忧虑成疾,最终驾崩的),登基后几乎无法处理政务,所以重用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东宫旧属参预政务、改革朝政。王叔文、王伾等人主张削弱藩镇割据,消除宦官专权,加强中央皇权,因此触动了掌握长安实权的宦官军事集团利益,导致宦官集团发动政变反扑。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三月,宦官首领俱文珍(刘贞亮)、刘光琦、薛文珍等人向顺宗进言请立广陵王李淳为皇太子,顺宗因为中风患病,确实不能理政,便同意了。于是广陵王被立为皇太子,并更名为李纯,并以皇太子的身份开始监国。由于顺宗的病越来越重,几乎不能说话和行动,七月间,皇太子获得了主持军国大事的权力。此时,唐朝中枢已经被皇太子和宦官集团所控制。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八月,在宦官们的拥立下,皇太子李纯即皇帝位,即唐宪宗,顺宗退位,被尊为太上皇。宪宗继位后,改贞元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作为父亲在位半年的纪念,这就是“永贞内禅”。同时,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人都被贬官外放,到偏远地方担任司马之类的小官,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顺宗和改革派大臣的革新集权措施归于失败。
宪宗登基后,于元和元年(806年)晋封嫡长子李宥为遂王,而庶长子李宁为邓王、庶次子李恽为澧王。(宪宗其余诸子无关本文,略过不提,包括第十三子、也就是后来的唐宣宗李忱)但是李宥之母、宪宗正妻郭氏没有被立为皇后,只是贵妃。
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宪宗没有按照立嫡的原则建储,而是将庶长子邓王李宁立为皇太子,期间很是费了一番周折。但是李宁没有福气享受大唐储君的荣耀,只做了两年的皇太子,就在元和六年(811年)十二月病逝,年仅十九岁。宪宗不得不再次选立继承人。
此时朝廷内外几乎都建议宪宗立贵妃郭氏所生的皇三子李宥为新太子,但是宪宗忌惮于郭氏外戚的势力,并不想立李宥为太子,而是想立次子李恽。可是郭氏家族势力实在强大,皇三子李宥被立为太子呼声在朝堂上占据了绝大多数,宪宗徒无奈何,只好让次子李恽递上了表示谦让的奏表,然后在元和七年(812年)七月下诏,立皇三子遂王李宥为太子,让他改名为李恒。
但在随后诸臣上表请立皇后时,宪宗坚决没有立郭氏为皇后,而是用“自玄宗废王皇后以来,后宫中活着成为皇后的,只有肃宗张皇后一人,因襄助肃宗平乱有功而被立为皇后。可是张皇后最终也下场惨淡,所以为贵妃着想,不宜立其为后”的借口推脱,终宪宗一生,郭氏都只是贵妃,而不是皇后,宪宗也没有立其他妃子为皇后。
其实宪宗这么做,一是忌惮郭氏家族的势力,害怕郭贵妃被立为皇后之后,郭氏会更加壮大,对社稷不利;二是心里对新太子李恒并不十分满意,总认为他性格慵懒、纵情享乐,难以承继大唐社稷。宪宗的亲信宦官吐突承璀因此揣度皇帝的心意,采取了在背后支持皇次子李恽的举动,一直没有放弃为李恽经营谋取储位。而郭贵妃也不甘示弱,在朝野内外广结党羽,笼络了神策军中尉梁守谦、王守澄等人,暗中和吐突承璀及李恽较劲,维护亲儿子李恒的储位。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宪宗因为长期以来服用术士们的丹药,导致重金属中毒、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于是吐突承璀和李恽加紧谋划,计划宪宗一旦突然驾崩,就立即发动军队掌握长安皇宫,并废黜皇太子李恒,杀梁守谦、王守澄,夺取皇位。皇太子紧张万分,于是问计于母亲郭贵妃及舅家。皇太子的舅舅、司农卿郭钊嘱咐他:一定要尽“孝谨”之心,不考虑其他的事。
之后郭贵妃的党羽:宦官首领陈弘志、梁守谦、王守澄、韦元素等紧急进宫,“侍奉”在宪宗的寝宫——大明宫中和殿,严守内外交通。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二十七,唐宪宗李纯暴薨于中和殿,吐突承璀和李恽还来不及反应,就被陈弘志、王守澄率军队包围并杀死在各自府中,然后皇太子在梁守谦、韦元素的护卫下,由神策军保护至大明宫含元殿继位登基,即唐穆宗。
穆宗登基后,立即诛杀了宦官集团中不属于自己一方的成员,并将朝堂中宪宗的亲信和宠臣加以处罚和贬斥,同时尊生母郭氏为皇太后,陈弘志、梁守谦、王守澄、韦元素等亲信宦官都一一重赏,唐朝的宦官政治在穆宗登基后更加严重。
元和十五年(820)五月,穆宗将父亲宪宗安葬于景陵,并正式除孝,此后他就在享乐的道路上一往直前,再也没有停下过脚步。从元和十五年开始,穆宗大兴土木、纵情欢宴、荒诞无度,宪宗时期好不容易恢复的中兴景象,在穆宗手里被折腾得几乎完全丧失。
长庆二年(822年)十一月,穆宗在一次打马球时发生意外,被突发事件惊吓导致头晕目眩、双脚不能沾地行走,经过太医诊治后确定为中风(唐朝皇帝的家族遗传病),从此穆宗就卧病在床、再也没有康复。
长庆三年(823年)正月初一,按照朝廷制度,群臣都要到大明宫叩拜皇帝,皇帝也要登含元殿前殿接见群臣并赐宴,但是穆宗身体无法支撑,没有出面接受群臣的朝贺,此后也没有正常出席过朝会。为了治病,穆宗也迷上了金石之药,服用术士所炼丹药,但还没等到毒性发作,他就因为严重的中风后遗症于长庆四年(824年)正月二十二驾崩于大明宫寝殿中,年二十九岁。
穆宗去世后,宦官王守澄等拥立其长子、皇太子李湛在其灵前继位,即唐敬宗。敬宗给父亲上庙号“穆宗”,上谥号“睿圣文惠孝皇帝”,安葬于光陵。这是第二位得到“穆宗”庙号的中华王朝皇帝。
三、辽穆宗耶律璟
契丹天显六年(931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的皇后萧温诞育了太宗嫡长子,取名为耶律述律,汉名耶律璟。会同二年(939年)三月,九岁的耶律璟被封为寿安王。
会同十年(947年)正月初十,辽太宗领军进入后晋都城东京开封府,废后晋出帝石重贵为负义侯,灭后晋,此后辽太宗以中原皇帝的仪仗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贺。大同元年(947年)二月初一,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东京汴梁皇宫下诏将国号自“大契丹”改为“大辽”,改会同十年为大同元年。
因为辽军在开封府四周掠夺人民财物,引起百姓反抗,同时辽太宗阻挡后晋诸节度使返回开封,也招来地方藩镇出兵反击。大同元年四月,辽太宗被迫引军北返,途经河北栾城时病逝。
辽太宗生前并未指定皇储,死后也未留下传位遗诏,所以随军诸将都忧虑而不知所措。经统兵将领南院大王耶律吼、北院大王耶律洼商议之后,诸将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拥立随辽太宗南征的辽太祖长孙、东丹王耶律倍之子永康王耶律阮为帝,并拘押作乱的叛将,迅速稳定了辽太宗突然去世后的局势,耶律阮即辽世宗。而当时没有随军南下的辽太宗长子寿安王耶律璟,就这样遗憾地和皇位失之交臂。
当时辽太宗之母述律皇太后住在上京府,知道辽太宗去世后,便想立幼子、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李胡即位。在述律皇太后的支持下,耶律李胡从上京(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左旗)南下,与世宗大军会战于南京(今北京)附近。世宗的军队是辽军主力,李胡最终不敌,只得败走。辽世宗欲追击,直捣上京,为防止内战继续扩大,上京和南京的契丹贵族说服了述律皇太后,经过一番斡旋后双方罢兵和谈、达成了和议,述律皇太后承认孙子耶律阮为新帝,史称“横渡之约”。
辽世宗继位后,于天禄元年(947年)软禁祖母述律太皇太后与叔父耶律李胡于祖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对于拥立他即位的功臣们论功行赏,原属于述律太皇太后及叔父李胡一党的臣子则被严厉镇压,这使得守旧的贵族们和世宗产生了矛盾,旧贵族对世宗登基后的打击报复行为极度不满,以致于最终发动叛乱,和世宗兵戎相见。
天禄五年(公元951年),世宗应北汉主刘崇的邀请,出兵攻打后周,救援北汉。当年九月,世宗率领大军到达归化州祥古山,驻宿于火神淀。当晚,世宗举行了纪念父亲东丹王耶律倍的祭祀仪式,然后设宴招待群臣。在宴会中世宗喝得大醉,便离席进入内帐休息。这个时候,遭受世宗打击的旧贵族-燕王耶律察割、伟王之子耶律呕里僧等率领一班同党冲入内帐,乱刀砍死了沉睡中的世宗。
混乱之际,随驾的寿安王耶律璟躲过乱党追杀,趁乱逃出,然后召集援军镇压叛乱,耶律察割叛军被耶律璟率军镇压消灭。于是耶律璟在归化州自立为帝,夺取了辽国皇位,即辽穆宗。
辽穆宗在乱中即位,旧贵族大多不服其统治,辽国政局很是不稳。为了稳固政权、恢复国力,辽穆宗停止了自太宗以来就执行的南征政策,联合南方的南唐、西边的北汉共同对抗后周。应历九年,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发动北伐,连克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鄚州、瀛州,欲一鼓作气直取幽州,此时辽穆宗甚至有意弃守燕云十六州。可惜局面大好之际后周世宗却突然发病,无奈之下只得罢兵南返,但鄚州、瀛州已归后周所有。
辽穆宗在位时期,辽军面对南朝只加强防御,而不轻易南下。穆宗本人虽不喜好女色,但是喜杀戮,经常亲手杀人,近侍被杀者不计其数。对于宗室穆宗也待之严苛,先后将叔父耶律李胡及其子卫王耶律宛、赵王耶律喜隐、自己的兄弟耶律髦撒葛、耶律敌烈,宗室耶律安传等人诛杀,使得辽国高层贵族惶惶不可终日,久之多有叛离之意。穆宗喜欢日日饮酒,酒后便沉睡不起,人称“睡王”;又爱好打猎,导致“竟月不视朝”,契丹属下的各部落也多有叛逃,大黄室韦、小黄室韦、乌古部先后作乱,历时数年才被平定。整个辽穆宗应历时期,辽国内外混乱、国势衰落、不能与后周、北宋争雄。
应历十九年(969年)二月,辽穆宗因为多次残杀侍从仆役,被不甘心坐以待毙的近侍小哥、盥人花哥、庖人辛古等六人,趁其再一次“欢饮方醉”之时,将他杀死在内帐中,时年三十九岁。
辽穆宗被弑后,因为没有儿子,所以群臣推举辽世宗次子耶律贤为帝,承袭皇统,辽国世系从此转回辽世宗一脉,耶律贤即辽景宗。
辽景宗继位后,给堂叔上庙号“穆宗”,附葬于辽太宗的怀陵。重熙二十一年(1052),辽穆宗的族曾孙辽兴宗给他上谥号“孝安敬正皇帝”。耶律璟是第三位得到“穆宗”庙号的中华王朝皇帝。
四、金穆宗完颜盈歌(追封)
完颜盈歌生于契丹重熙二十二年(1053年),是契丹藩属、海东女真部落联盟首领完颜乌古乃(追封金景祖,金国开国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祖父)第五子,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叔父。
完颜乌古乃去世后,其第二子完颜劾里钵(追封金世祖,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父)、第四子完颜颇剌淑(追封金肃宗)先后继任女真部落联盟首领。辽大安十年(1094年。辽道宗于契丹咸雍二年(1066年)将国号由契丹改为辽),完颜颇剌淑去世,完颜盈歌继任女真部落联盟首领。
完颜盈歌成为女真首领后继续臣服于辽国,袭详稳(官职)、并担任节度使。在位时,他继续合并其他女真部落,统一内部政令,是使得女真部落联盟愈来愈发展壮大。
辽乾统三年(1103年),完颜盈歌去世,年五十一,由侄子完颜乌雅束(追封金康宗,金世祖长子,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长兄)继任部落联盟首领。完颜盈歌的儿子完颜昌,女真名挞懒,是金国对辽、对宋作战时的重要将领和统帅。
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金国立国二十二年后,完颜盈歌的侄曾孙金熙宗完颜亶追谥他为孝平皇帝,上庙号穆宗。完颜盈歌是第四位得到“穆宗”庙号的中华王朝皇帝(也是唯一的身后追封)。
五、明穆宗朱载坖
朱载坖是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杜康妃,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正月。
嘉靖帝共有八个儿子,第一个儿子朱载基出生时是嘉靖十二年(1533年),嘉靖帝已经二十八岁,这在古代,已经是不折不扣的晚育了,对于皇帝更加如此。所以嘉靖帝喜不自禁,对长子相当重视,为其取名“朱载基”,其中隐含的世序传承的意义十分明显。
但是让嘉靖帝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承载着自己巨大希望的长子,出生两个月就夭折了,这让他悲痛不已,追赠长子为哀冲太子,按礼制治丧。
嘉靖十五年(1536年),皇次子朱载壡出生,嘉靖十六年(1537年),皇三子朱载坖、皇四子朱载圳出生。对于连续有皇子出生,嘉靖帝自然是很高兴。但是因为之前皇长子去世时,他咨询亲信道士陶仲文其中原委,陶仲文以“皇帝为真龙、太子为潜龙;二者皆有天命之气,相遇相克。潜龙才临人间,真气较弱,一遇见真龙,相克之气抵挡不过,就会有重归天庭之祸”的说词告诫嘉靖帝,嘉靖帝从此牢记在心,秉承“二龙不相见”论断,时时不敢忘。
所以,为了儿子们的安全,嘉靖帝一反常态,从不去看望皇子们,表面上也不关心他们的成长,平时尽量避免提到或者看见诸皇子,也不主动提出册立太子。
这并不是嘉靖帝不关心儿子们,相反,他是太关心了,他怕自己过分的热心、关爱,又会带动“真龙之气”,从而伤害到儿子们,导致长子的悲剧再度上演。所以,嘉靖帝故意对皇子们不闻不问,使得彼此间减少接触,以保皇子平安。
但大臣不知道皇帝的内心,所以多次上书建议嘉靖帝尽快立储,以稳定国本。皇帝架不住臣僚的上疏,自己也多少有侥幸心理,于是在嘉靖十八年(1539年)立四岁的皇次子朱载壡为太子,以安天下。同时,皇三子朱载坖被册立为裕王、皇四子朱载圳被册立为景王。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皇太子年满十四,按祖制应该出阁读书。太子出阁仪式,嘉靖帝是必须要到场的,一系列繁琐的流程也需要他来主持。
因为深信“二龙不相见”理论,所以嘉靖帝非常不愿意出席皇太子出阁仪式,以免“龙气相克”,但祖制又不能不遵守。两难之下的嘉靖帝在侥幸心理下,以及遵守祖制的自我安慰下,最后勉强出席了太子的出阁仪式,并几乎是第一次和自己的继承人近距离接触,交谈。
而就在出阁仪式完成后的第二天,皇太子朱载壡就诡异地突发急病,并在第三天不治而亡。这一下嘉靖帝是悔恨不已、悲痛万分,并深深自责,自己万不该有侥幸之心,冒险去和太子见面,从而导致“二龙不相见”的忌讳被打破,最终使得皇太子重蹈覆辙,因此而早夭。
从此,嘉靖帝再也不敢掉以轻心,轻易与仅剩的两个儿子见面了(嘉靖帝后四子早夭,此时仅余皇三子裕王、皇四子景王在世),即使二王出阁、大婚这样的大事,也是能躲就躲,躲不掉也绝不接近,远远地看一眼就算了。并且再也不提册立皇太子之事。
诸臣及百姓们都以为皇帝脾气怪异、亲情淡薄,不关心儿子,但谁又知道嘉靖帝内心其实是为了保护儿子们不再受自己的“龙气克害”而不得不这么做呢?而在后人看来,这完全是迷信,但嘉靖帝当时也无法辨识,只得以这样古怪的行为来应对了。
嘉靖四十年(1562年),在嘉靖帝安排下,皇四子景王朱载圳就藩德安,皇三子裕王朱载坖则留在朝中,这表明嘉靖帝是将裕王按照皇储来对待的。
但从始至终,为了躲避“皇帝为真龙,太子为潜龙,二龙不相见”的谶言,嘉靖帝没有册封裕王为“皇太子”,在他看来,不明立为皇太子,就不算潜龙,这总没有事了吧。
嘉靖四十一年(1563年),裕王第三子朱翊钧(即日后的明神宗万历皇帝)降生,这是嘉靖帝生前唯一成活的皇孙,这个助力,更加稳固了裕王的储君之位(景王一生无嗣)。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二十八岁的皇三子景王朱载圳在藩地德安薨逝。嘉靖帝得知消息后和首辅徐阶说:“此子素谋夺嫡,今死矣。”言语中透露着一丝鄙视。至此,裕王成为唯一在世的皇子,大明皇储之位再也没有悬念了。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嘉靖帝驾崩,他唯一还活着的儿子裕王朱载坖理所当然地继承皇位,成为大明第十二代皇帝——明穆宗隆庆帝。而直到继位时,隆庆帝的身份还只是裕王,不是皇太子,“二龙不相见”的谶言,终于得以圆满的结束。
隆庆帝在位只有六年,并不算长,但是他重用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名臣,先后主持了隆庆和议(对蒙古俺答汗)、隆庆开关(开海禁),使得明朝的内外局势大大改善,国家也得以安定发展,隆庆帝得到了“圣天子垂拱而治”的赞誉。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隆庆帝在乾清宫驾崩,年三十六,由皇太子朱翊钧继位,即明神宗万历帝。神宗给父亲上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上庙号穆宗,葬于昌平皇陵中的昭陵。朱载坖是第五位得到“穆宗”庙号的中华王朝皇帝。
这里多说一句:明穆宗的名字,其实是“朱载坖”(明实录有载),而非《明史》中记载的“朱载垕”。这是因为明代文人卢翰在万历时期编写《掌中宇宙》这部著作时,将穆宗的名字误记为“载垕”,从而导致后来的朱国祯《皇明史概》、谈迁《国榷》等书都以讹传讹,而清朝官修的《明史》也沿袭了《皇明史概》、《国榷》中的记载,跟着弄错了穆宗的真实姓名。而“朱载垕”其实另有其人,是和明穆宗同一时代的宗室、衡藩齐东安和王。
六、清穆宗载淳
同治帝载淳,是清朝第十代皇帝,清文宗咸丰帝长子(也是唯一成活的皇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年),生母叶赫那拉氏时为咸丰帝懿嫔。叶赫那拉氏因子而贵,日后晋封懿妃、懿贵妃,并在咸丰帝驾崩、儿子载淳即位后,被尊奉为圣母皇太后,这就是执掌清朝中枢大权四十七年之久的慈禧太后。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奕詝在热河避暑山庄驾崩,临终前,他连下两道谕旨,其一为“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其二为“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皇太子,赞襄一切政务。”这就是“顾命八大臣”的来历。
病逝前,咸丰帝还授予了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太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皇太子年幼,所以御赏印由其生母懿贵妃代为掌管),将来顾命大臣们辅政时发布的一切政令,都要恭请盖上“御赏”、“同道堂”二印才能生效。
咸丰帝病逝后,六岁的皇太子载淳奉遗诏继位,即同治帝(当时还不叫同治帝,而是祺祥帝)。小皇帝尊嫡母钮钴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即慈安太后;尊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即慈禧太后。
在实际上的主导者肃顺带领下,顾命大臣们在咸丰帝去世后就把持了朝政、专擅跋扈,轻视两宫皇太后,诸事都自行其是。两宫皇太后即愤怒又忧虑,为了不至于大权旁落,于是她们秘密联络了在京师的咸丰帝六弟、恭亲王奕䜣,暗中筹划,于咸丰帝灵柩自避暑山庄启程返回北京途中发动政变,将顾命八大臣拿下,当年阴历为辛酉年,所以史称“辛酉政变”。
此后在群臣拥戴下,两宫皇太后开始以“垂帘听政”方式参与朝政,同治帝年幼无知、不谙世事,所以最主要的任务是读书,在弘德殿学习经义典籍,不经常参与朝政。慈禧太后也以“典学未成”为由,一直拖延同治帝亲政时间,直到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才不情愿地为已经十七岁的同治帝举行了大婚典礼。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两宫皇太后撤帘,同治帝正式亲政。
同治帝亲政后,名义上两宫皇太后归政、不再处理政务,但其实依旧把持大权不放(尤其是慈禧太后),造成同治帝处处被掣肘、施展不开,心情既暴躁又郁闷。为了“侍奉孝敬”两宫,同时也是为了自用,同治帝在亲政后不久就下旨要重建圆明园,因此和诸王公大臣产生了激烈冲突,并和衷心谏言的恭亲王大发雷霆,赌气说:“我把皇帝让给你做行不行?”此事导致两宫皇太后出面干预,支持王公大臣们的意见,停止修缮圆明园。这使得同治帝内心极度愤慨,觉得皇帝做得一点都不顺心,无趣极了。
之后同治帝再也没有主动处理政务,对朝政心灰意冷,时常同堂兄载澄(恭亲王之子)微服出宫厮混,乐在其中。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月,同治帝患病,史料和宫中医案记载是天花,但是民间野史传闻是梅毒。延宕两个月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阳历是1875年1月12日),十九岁的同治帝在皇宫养心殿驾崩,结束了十三年的皇帝生涯。
同治帝生前没有诞育子嗣,作为咸丰帝唯一成年的皇子,他也没有亲兄弟在世,所以他驾崩后,经过两宫皇太后和宗室王公们的紧急商议,最终选定了醇亲王奕譞(道光帝第七子、同治帝七叔)次子、四岁的载湉入继大统,作为同治帝嗣弟、咸丰帝嗣子的身份继承皇位,即清德宗光绪帝。同时两宫皇太后恢复“垂帘听政”,继续代行处理朝政大权,直到光绪帝成年后亲政为止。
随后,两宫皇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为早逝的同治帝上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上庙号“穆宗”,葬于清东陵之惠陵。同治帝载淳是第六位、也是最后一位得到“穆宗”庙号的中华王朝皇帝。
除了以上六位中华王朝皇帝外,东亚汉文化圈内还有一位外藩君主在身后获得了“穆宗”的庙号,即:高丽王朝第七任君主、高丽穆宗王诵。原本王诵身后的庙号是“愍宗”,是他被权臣弑杀后追上的,后来才被他的继承人高丽显宗王询将庙号改为“穆宗”。因为王诵不属于中华王朝皇帝(帝王)范畴,所以对他就不再加以详细介绍了。
再一次谢谢朋友们阅读本文!
唐穆宗有没有弑父篡位
如题,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唐穆宗李恒的确是弑父篡位!下面萌月关我来说一下我的理由。
一、唐穆宗艰辛上位史
唐穆宗李恒是唐朝第12位皇帝,是唐宪宗第三子。按照长幼有序来排,李恒是很难被册封为皇太子的。但是,他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他的生母郭氏以及郭家在整个朝廷中的巨大影响力。唐宪宗最先册封的储君是长子李宁,虽然李宁的生母纪氏地位远不如身为贵妃的郭氏高,但李宁因为是长子并且深受唐宪宗的喜爱的缘故而成功上位。但是李宁福缘浅薄,年仅十九岁便病死了。皇太子的位子又空出来了,按照立长不立幼的传统,此时应该是唐宪宗的次子李恽。但是李恽的生母出身太过低微,相比较郭氏在朝廷内外的权势滔天,最后唐宪宗无奈之下才册封了李恒为皇太子。
二、唐穆宗储君之位不稳
虽然李恒被册立成为皇太子,但是他的储君之位并不稳固。其一,唐宪宗对李恒并不满意,原本内心更偏向于立次子李恽为太子,只是迫于朝廷内外的压力才不得已立的李恒。其二,宦官吐突承璀等主张册封李恽的想法一直未曾改变,也一直谋划扶持李恽登上储君之位。其三,李恒的生母郭氏迟迟不被立为皇后,且亲近支持李恒及郭氏的官员相继被贬,而支持李恽的官员则步步高升,令得李恒内心相当焦虑和恐慌。
三、唐宪宗暴毙
元和十四年底,唐宪宗因长期服用丹药导致身体每况愈下,吐突承璀则加紧谋划李恽上位的进度,由于当时掌控军政大权的李恽一系势力与日俱增,这让李恒一系十分紧张。他曾问计于舅舅郭钊,其舅仅嘱咐他尽“孝谨”之心即可。这说明了郭氏家族早就谋划好了对策,就等待唐宪宗驾崩了。果然,在元和十五年正月,唐宪宗暴毙而亡,李恒则顺利登上皇位并且将吐突承璀及李恽等人悉数诛杀。
由此可见,唐宪宗的暴毙虽然与服用的丹药脱不了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李恒及郭氏家族在背后的“推波助澜”。所以说,唐宪宗的死可以归结为唐穆宗李恒的“黑手”。而且唐穆宗有杀人动机并且是直接受益者,种种迹象都可以表明他对唐宪宗的死有直接责任。
另外,在唐穆宗死后,其异母弟唐宣宗李忱登上皇位后,公布了父皇唐宪宗的死因真相。
“宪宗皇帝晏驾之夕,上(唐宣宗)虽幼,颇记其事,追恨光陵(指唐穆宗)商臣之酷”。“商臣之酷”是指楚穆王(名商臣)杀死自己的父亲楚成王夺取王位的故事。唐宣宗用此典故揭露了唐宪宗死亡的真相,乃是由唐穆宗李恒所为,李恒是弑父篡位的背后主谋!当然或许冥冥中自有天意,唐穆宗喜好玩乐,在打马球时出现意外,突地暴病,不久就病逝了。
我是月关略萌,专注历史领域。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感谢阅读!
如何评价唐穆宗
唐穆宗:
唐穆宗李恒(795-824),是唐宪宗李纯的第三个儿子,继李纯为唐代第十三位皇帝,贞元十一年(795)七月六日出生于京师长安大明宫之别殿,820-824年在位。最初名李宥,先封为郡王,宪宗元和元年(806)八月,进封遂王。唐德宗贞元十一年七月六日(795年7月26日),懿安皇后郭氏生于长安大明宫之别殿。初名李宥。贞元二十一年(805)四月封为建安郡王。宪宗元和元年(806)八月,进封遂王不久,遥领彰义军节度大使元和六年十二月,惠昭太子李宁死后,于次年(811)十月被册立为皇太子,并改名为李恒。元和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宪宗李纯在寝殿暴卒。同年闰正月丙午(初三日,820年2月20日)宦官陈弘志、王守澄和中尉梁守谦等拥李恒即帝位于太极殿,时年26岁。第二年改年号为“长庆”。群臣上尊号曰“文武孝德皇帝”。
穆宗在位期间,游幸无常,好击毬奏乐,沉于酒色,久不视朝,把国家政事忘在九霄云外,使唐朝的政治腐败,无力对付藩镇,造成河朔三镇再度割据,朋党斗争更加激烈,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穆宗还希望长生不死,很早就开始服金石之药。长庆四年(824年)正月十一日,穆宗中毒,病死在皇宫中的寝殿,终年30岁,葬光陵。年号长庆。
穆宗以前的唐朝诸帝多能将皇位传给儿子,高宗(武则天)还有二子(即中宗和睿宗)即位做了皇帝,穆宗的父亲宪宗另外也还有一个儿穆宗光陵东神门石狮子(第十三子)做了皇帝,即宣宗。穆宗以后的懿宗,有第五子即位为僖宗,第七子即位为昭宗。此前,睿宗的儿子当中,一位受命登基(玄宗),一位追认为帝(让皇帝李宪),三位获赠太子,已被旧史盛赞为“天与之报,福流无穷”。但穆宗一共有五子,其中竟然有三个做了皇帝,即敬宗、文宗、武宗,这在唐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由于每个儿子即位后都把各自的生母追尊为皇太后,所以穆宗先后有三个皇后和他配享太庙,这在唐朝历史上也属罕见。穆宗于长庆四年(824)正月死时,刚刚30岁,相对于他之前的唐朝皇帝来说,可谓最短寿的一位。这些情况透露出,在穆宗君临天下时,唐朝的皇位继承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皇帝的人身安全也已变得毫无保障。所有这些似乎再次提示我们,穆宗时期的宫廷局势已经难以用常规来审视了。
秦二世、隋炀帝、唐穆宗、雍正帝这几位皇帝有没有弑父
可以很确切地说,没有。只不过这些皇帝都得罪了朝中的宦官『朋党』集团势力,隋炀帝就是典型,因为得罪了『关陇集团』势力,渡大运河,下扬州,实际上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朝中的『关陇集团』不太听话了,另辟蹊径,可惜最终还是死在了『关陇集团』势力的手里。
最成功的是清世宗雍正大皇帝陛下手段雷厉风行,『手刃』了文官集团和朋党势力的命,成功地造就了中国古代史的最后一个盛世『康雍乾盛世』。
这些皇帝中,除了秦二世是个『糊涂蛋』之外,其他的甚至都可以称之为好皇帝!怎奈历史是成功者来书写的的,因此这些皇帝中很多被『抹黑』了。
秦二世、隋炀帝、唐太宗、唐穆宗、元太宗、明宣宗、雍正是不是都有弑父的嫌疑
我只谈谈唐太宗。
唐太宗是没有弑父嫌疑的,唐高祖李渊去世于贞观九年(635),那时候,正是唐太宗的地位和声望如日中天的时候,唐太宗没有任何弑父的动机。下面我把武德九年(626)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与李世民的关系简单梳理如下:
一、武德九年(626)六月玄武门之变至八月李渊退位
这段时间,是正式的权力交接阶段。很多人认为这段时间是李世民从李渊那里夺取权力的时期,因此李渊与李世民的矛盾很大。我认为,恰恰相反,这段时间,李渊与李世民矛盾不大,因为,在经历了武德九年(626)五月以来的一系列打击后,李渊已经明显的心力交瘁了,他自己已经不想干了。
六月初四玄武门之变当天,李渊就把军权给了李世民,“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六月初七,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同时,把整个军国大事都交给李世民处理:
立世民为皇太子。又诏:“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六月十六日,李渊就正式提出自己要退位:
上以手诏赐裴寂等曰:“朕当加尊号为太上皇。“
请注意,这时候,李世民才刚当上太子,最高层的人事调整还根本没有完成,这时候,对于李世民来说,最好是让李渊继续当一段时间的皇帝,以李渊的名义完成人事调整,然后李渊再退位。后来,李世民在贞观后期就是这么给李治准备的,处置刘洎、张亮,外放李世勣,都是在为李治即位铺平道路。
而李渊赶在这个时候提出要退位,显然不是李世民在逼他,而是李渊自己不想干了。于是,为了适应李渊的要求,在七月间进行了紧急的、最基本的人事调整,然后李渊八月初八退位,李世民八月初九即位做了皇帝。
因此,与大多数人理解的完全不同,这段时间,李渊处于撂挑子状态,李世民紧急补台,两人之间的矛盾反而不是很大。
二、武德九年(626)八月至贞观三年(629)正月
这段时间,是李渊试图通过代理人对朝政施加影响、最终被李世民挫败的阶段。这段时间,李渊和李世民是有一定矛盾的,但是,矛盾并未摆在明面上,李渊是通过裴寂对朝政施加影响。
李渊武德九年(626)的5位宰相分别是左仆射裴寂、右仆射萧瑀、中书令封德彝、侍中陈叔达、检校侍中宇文士及。这5人中,封德彝首鼠两端,萧瑀、陈叔达都倾向于李世民,宇文士及则是李世民的心腹,因此,与李渊关系密切的只有裴寂。
而李渊正是通过裴寂来影响朝政。
据《贞观政要》记载:
贞观三年(629),太宗谓司空裴寂曰:“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粘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朕怀也。”
请注意,早在武德九年(626)七月李世民还是太子的时候,裴寂就被免去了左仆射的职务,只保留了司空的虚衔,按说裴寂不应该再涉足朝政,但是,直到贞观三年(629),李世民仍然在对裴寂说朝政相关的事情,这说明,当时裴寂仍然在插手政务。具体来说,在贞观三年(629)正月李世民正式处置裴寂之前,房玄龄是中书令、李靖检校中书令,中书省由李世民心腹掌控;杜如晦检校侍中,王珪守侍中,门下省也在李世民掌控之中。但是,贞观元年(627)十二月,萧瑀罢免左仆射,贞观二年(628)正月,长孙无忌罢免右仆射,此后,直到贞观三年(629)初裴寂倒台之前,尚书省左右仆射空缺,我认为,这段时间,裴寂对朝政施加影响,主要就在尚书省,毕竟他在武德年间担任过左仆射,在尚书省是有一批故旧的。
而这一切,到了贞观三年(629)正月发生突变,李世民出手处置了裴寂,紧接着,二月,房玄龄出任左仆射,杜如晦出任右仆射,一举掌控尚书省。
以裴寂被处置为标志,李渊对朝政的影响力彻底丧失。当年四月,李渊就搬出了太极殿,搬到了大安宫,李世民正式入驻太极殿。
当然,这段时间的斗争,李世民只是直接针对裴寂,李渊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并未公开。例如,贞观二年(628)八月,李世民因暂时没有军国大事,还去侍奉李渊进餐,“太宗贞观二年八月,帝以军国无事,每日视膳于西宫”(《册府元龟》)。
三、贞观三年(629)至贞观九年(635)
这段时间,李渊已经完全退出了政治斗争,同时,李世民治理国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因此,是李渊和李世民修复父子关系的阶段。
以贞观四年(630)李世民彻底讨平突厥为契机,李渊和李世民一起在凌烟阁饮宴,期间,“酒酣,上皇自弹琵琶,上起舞,公卿迭起为寿,逮夜而罢”。
贞观六年(632),李世民因为想避暑,去了九成宫,马上被监察御史马周批评,马周提醒李世民,李渊还在长安,没有避暑,要注意孝道。李世民予以采纳,在从九成宫返回后,马上去侍奉李渊,“帝侍上皇宴于大安宫,帝与皇后更献饮膳及服御之物,夜久乃罢”。此后,李世民多次请李渊也去九成宫避暑,但李渊认为,九成宫是隋文帝去世的地方,不想去,“上屡请上皇避暑九成宫,上皇以隋文帝终于彼,恶之”。
贞观七年(633),李世民与李渊在汉未央宫饮宴,“从上皇置酒故汉未央宫。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
贞观八年(634)十月,李世民还下令营建大明宫,作为李渊避暑的地方。同年十二月,李世民还和李渊一起在长安城北阅兵,“贞观八年十二月乙卯,太宗从高祖阅武于城北”。最后,大明宫还未建好,李渊就在贞观九年(635)五月去世了。
应该说,这段时间,是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关系的恢复和缓和阶段。面对蒸蒸日上的李唐基业,李渊是带着赞许、欣慰和满意的心情离开人世的。
以上是我的一点分析,欢迎大家讨论。
如对唐朝历史感兴趣,请关注我,继续深入讨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