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文导写 作者:语文李寨主
南宋的良心
一一辛弃疾印象
八百年之后,我在这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 里听到:有人用一章四节的篇幅,说你的故事。(寨主点评:采用对话体,以第二人称写作,拉近了距离,也便于抒情。)
说你 14 岁就两次跑到燕山看地形,以图一雪国耻;说你弱冠之年揭竿而起,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说你率五十轻骑直入五万兵马的敌营,生擒叛徒,押至临安处死……这一节,你说的神采飞扬。(寨主点评:这一段叙述了辛弃疾早年从军的经历,文字简约,灵动,文采盎然。)
可那毕竟是南渡前的旧事了,再下来,就是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用不着你说,我也听过几次。听说你笔势浩荡,九论九议如珠若玉似美芹,(《九论》《九议》都是辛弃疾的作品)然而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当权者文恬武嬉,无动于衷。而你又偏不通情趣,不长媚骨:又是归正之人,(寨主点评:宋代称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为归正人,即投归正统之人。辛弃疾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归正人,南宋朝廷表面上运用,但暗地里多有猜忌,因此大都授予闲职,这也是辛弃疾得不到重用的原因之一)身份不清不楚,终至于被那些弄权之辈,始之以排挤,继之以弹劫,一次次罢了你的官。
入仕五年,你三起三落。
都说你一生以气节自负,用功业自许,你把所有的雄心旋成箭尖,直瞄准淮河以北;组建飞虎军(辛弃疾提议创办的精锐军队,类似于今天的特种部队),论计鹅湖会(宋代有过两次鹅湖会,第一次是朱熹陆九渊等人,第二次是辛弃疾陈亮等人),也为北伐不遗余力,只是你来回辗转的足迹,只能是建康,潭州,福州,鄂州;你每到一处,无非是补缀着半壁剩水残山,而淮河以北,对你,对南宋既是天涯了。
你无所遇合,所以你无所作为,即使你武艺勇冠三军,即使你文章光芒万丈。长安父老,新亭风景,还是依旧。(这里用了“不见长安”和“对泣新亭”两个典故,让语言颇有内涵)而你万字平戎策,只换得东家种树书,(巧妙化用辛弃疾的诗词“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一次又一次,给打发回老家,蛰居带湖。(寨主点评:带湖,在江西上饶,辛弃疾长期隐居在此,过着游山逛水、饮酒赋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
展开全文
听说你归隐生活并不清苦,你何不求田舍,去呼酒买醉,何不相对南山,诗文风流。其实那些仕宦生活也容易打发,只要你留意在舞榭歌台,着意于酒朋诗侣,岁月优游之中,杭州,又何妨认做汴州。(最后一句话化用了林升的诗词“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可惜你那英雄之才搁不住,忠义之心放不下,刚大之气抑不平,你终于抒发于心,倾注于纸,握一管如椽之笔,蘸那腔似潮之血,把本风流的一代词史,涂抹得慷慨悲凉,让人从南宋一路吟来,流行成普及读物。(寨主点评:物不平则鸣,人不平则言。辛弃疾内心愤懑,于是发言为诗,遂成一代词宗。)
于是,你留住了生前身后名。只可惜不是勒石燕然(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表示建立军功),不是饮马黄河(“饮马黄河”,出自《史记·晋世家》:楚已服郑,欲饮马于河为名而去。后来用“饮马黄河”来指代建立战功),不是痛饮黄龙府(《宋史·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畅饮),甚至风波亭都不是,你所有的,你驻留的,无非是那些参差不齐的长短句。但我依然看到一颗火一样炙热,海一样深沉的,南宋的良心!(这种良心,源自真切而又深沉的报国之情!)
寨主总评:
全文采用对话体,形式新颖,抒情自然而又真挚。
对于辛弃疾生平事迹,能够信手拈来,巧妙化用,展现了深厚的阅读功底。
行文时,语言简洁、灵动,写出了文采。
诗词的化用让全文古朴厚重,典故的妙用进一步增添了底蕴。
总之,全文非常出色,是一篇值得学习借鉴的经典范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