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作文课为什么那么难教
- 写作文应该怎么布局
- 如何用“思维导图”教学生写作文
作文课为什么那么难教
题主好!
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块“硬骨头”,大家一提起作文就头疼,作文教学中也一度出现“三怕”现象:学生怕写,家长怕辅导,老师怕教。
作文教学中为什么会出现“三怕”现象呢?
我借用南宋学者朱熹的一首小诗《观书有感》来为大家解密吧!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这首小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我觉得用它来解读作文教学再合适不过了。这首小诗借助池塘水之所以清是因为有活水不断注入这一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也一样,要想解决作文教学中的尴尬,就得寻求作文教学中的“源头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一起来鉴赏一下这首诗。
《观书有感》从诗歌题目看,这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但作者却一反常规思维,推陈出新,在生活现象中捕捉到了写作的灵感,让生活本身来说话,且不堕理障,极富理趣。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诗人就是抓住这一特点进一步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问一答,道出了方塘“清”的缘由“源头活水”!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作文教学之所以出现“三怕”现象,就是因为没有“源头活水”!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我们应该在哪里寻找作文教学中的“源头活水”?
一要学会在生活中找,让孩子有生活体验,并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下来,这些独特体验就是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二要学会在自然界中找,让孩子走进自然界,把自然界中的草木虫鱼、雨雪风霜等现象描摹出了,这些奇特现象就是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三学会在阅读中找,让孩子广泛阅读,把在阅读中搜集到的素材记录下来,这些素材就是作文教学中的“源头活水”!
相信有了这些“源头活水”,作文教学就不会那么可怕了!
我是@让语文学习更有趣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谢谢关注与分享!
写作文应该怎么布局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
写作文该如何布局?布局,即谋篇布局,通常指的是文章结构。
如果说内容是文章的血肉,主题是文章的灵魂,那么,结构就相当于文章的骨骼。
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它主要包括:开头与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线索脉络。
那么,作文结构有什么要求呢?
〖1〗依据主题、服务主题
〖2〗结构完整、思路严谨
〖3〗层次清晰、详略得当
?记叙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
✨一、常规式
〖1〗平列展开式〖2〗层层深入式
〖3〗时间发展式〖4〗欲扬先抑式
〖5〗睹物思人式〖6〗以情想景式
〖7〗点面结合式
✨二、创新式
〖1〗小标题式〖2〗书信式〖3〗日记式
?穆老师为大家整理了记叙文结构框架图,如下:
?议论文结构形式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比式
不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段落设置一定要有层次感。
范文例举:
?一、层层深入式
?二、时间发展式
?三、线索贯穿式
?四、画面组合式
?五、欲扬先抑式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清楚了吗?加油哦!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如何用“思维导图”教学生写作文
首先我们要知道,思维导图是一种学习工具,利用好这个工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思维导图是通过把学习内容形象化,开发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把知识图形化,条理化,进而加强逻辑思维能力。
那么,作为低年级的孩子,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比如很多孩子在开始写作文之初,还搞不懂作文是怎么回事,包括多少种类,都是什么类型。这时候如果能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孩子搭建一个作文体系,就会让孩子对作文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如果具体到某一类作文或某一个具体题目时,思维导图可以启发孩子思路,引导孩子的作文有一个合理的结构,表明内容的重点。
同时,思维导图是形式多样的,不要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而要多样性一些,通过兴趣的培养把这种方式交给孩子。
还有一点要注意,虽然思维导图的方式很好,但到了高年级,更多的是要训练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要多通过文字笔记的方式来学习。毕竟考试时,需要用文字来回答,而不是图形。
最后,一定要记住一点。思维导图是整理思维的一种方式,是搭建思维框架的手段,更注重整体的学习,而具体到知识点上,还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手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