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历史上看,李自成、张献忠这样“叱诧风云”的人物为什么都不是清朝的对手
- 如何全面评价崇祯皇帝
- 为什么李自成可以击败大明军队,却打不过不足10万的满清军队
- 皇太极主动与明朝和谈,条件非常合适,为何崇祯却不同意呢
- 李自成攻打开封,为什么要掘开黄河,淹没开封,致使数十万人死亡
- 为什么在清朝占领山海关以后,推进速度那么快
- 你知道云南出过哪些名人吗
- 崇祯宁可上吊也不逃跑,真的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吗
- 明朝崇祯年间因为国库空虚,设立了许多税收明目,具体有哪些是否加快了明朝的灭亡
- 陈新甲算不算忍辱负重的忠臣
历史上看,李自成、张献忠这样“叱诧风云”的人物为什么都不是清朝的对手
个人认为二人残暴无道,失去民心的支持,所率领军队的素质大不如清军。且前明许多将领和军队又投靠清军重击反贼,所以他们失败了。
如何全面评价崇祯皇帝
谢谢邀请:
崇祯皇帝从小长在深宫中,对官场的派系斗争非常清楚,尤其对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深恶痛绝,他十六岁即位后,立即诛杀了魏忠贤,为东林党人平反,从这点可以看出崇祯帝是一个明变是非,性格刚强,行事果断之人,由于他的果断,当时大明上下对他抱有极大的期望,希望在他的带领下来挽回衰微颓废的大明王朝,他本人也是信心满满,志在必得。
崇祯帝在铲除阉党后,虽然励志图强,洗雪冤案,重新启用天启朝被罢免的官史,禁止朋党,但由于长期以来弊病太多,一时难以扭转政局,再加上他性格多疑,急功近利,在朝政决策中多次犯下许多大错,由于疑心太重,对外臣不放心,他又重新任用了一批宦官,导致了宦官权力过大,统治内部矛盾愈加尖锐,这似乎又走到了前朝衰败的不归之路,埋下了王朝覆灭的伏笔。
崇祯末期,两股势力威胁到了明朝的统治,一股是在沈阳以皇太极为首的大清政权,另一股是在西北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政权,原本对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作战的成绩还不错,然而崇祯的心急和猜疑,将领只要有一次失败,不是处死就是遭贬,重臣几乎被杀绝,搞的人心慌慌,无人再愿为大明出力,可谓是自毁长城
。
崇祯帝十六岁登基,即不过贪恋女色,也不懒散怠政,对国事竭尽全力,对自己勤俭节约,把所有精力全用在挽救大明王朝的事业之中,但他用生性多疑,少施恩惠,诛灭将领等一系列错误,最终没能实现他的中兴之志,反而做了大明江山的陪葬品,把十七年的努力化作了一场春梦,但他十分关心人民,面对即将进城的起义大军,他在遗书上写道“勿伤朕百姓一人”,这决不是最后的表演,在这之前,他也曾要求吴三桂救驾时“宁可舍弃土地勿舍弃人民”,对一个未代皇帝来说,这种爱人民大众的精神是极其可贵的,历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能有几人呢?你说是不是?不知你可认同我的观点,如有同感,别忘了点赞,谢谢阅读。
为什么李自成可以击败大明军队,却打不过不足10万的满清军队
这个问题要从三个方面来回答。首先,李自成手中没有几十万的明朝降军,即使算上闯军全部作战人员也不会超过20万,百战老兵就更加得少了,有10万就算顶破天了,而真正有战斗力的大概在三到四万之间,这其中还包括骑兵。所谓的几十万上下,上百万军队等各种记载都有吹嘘的水分,就算把军属和后勤兵算上也不够。
其次,由于山海关一片石激战,导致李自成精锐兵马丧失大半,这也是满清入关前为什么不考虑正面攻打山海关的原因,因为这种损失对于渔猎民族来说伤亡太大了,无法承担。也就是说,直到1644年,满清军队都没有实力和足够的迫切性拿下山海关问鼎中原,他们都是以抢劫为主要目的。直到闯军攻打吴三桂,这让满清军队看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在中国内乱的情况下发了大财。
第三,一片石的失败,是由于闯军轻敌自大,对满清军队估计不足。虽然失败了,仍然能在吴三桂和满清双方夹击之下逃回北京,没有遭受灭顶之灾,可见当时的闯军战斗力是可以的,至少要比明朝军队强很多。
满清军队入关后,天下已经乱的太久,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内几乎没有可堪一战的部队了,而比闯军战斗力更强的满清军队让很多没有战斗力的明朝军队纷纷倒戈投降。如果满清军队晚到山海关两天的话,闯军完全能够解决吴三桂进而控制这个关口,自然就不会存在满清入主中原的事情了,但历史不能假设,这一切都源于李自成对时局的把握不准,对各方军事集团的判断失误。(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皇太极主动与明朝和谈,条件非常合适,为何崇祯却不同意呢
一说到明朝,都会用“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以及“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来形同其铮铮傲骨。崇祯末年,大明的江山已经是千疮百孔,内部是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不断动摇着大明王朝的根基,而外部怎么满清政权虎视眈眈,已经将明朝在东北的势力压缩到了山海关一线。
而就在此时,皇太极主动向崇祯表达了求和之意,但就是这样一份雪中送炭的提议,却被崇祯断然拒绝。而崇祯也失去了最后的喘息机会,最终城破自缢,明朝灭亡。
议和,是皇太极主动寻求的。
1642年,皇太极主动向崇祯抛出了橄榄枝,寻求议和。此时的明朝上至崇祯,下至文武百官都不敢相信满清求和的诚意,毕竟,刚刚经历了松锦大战的明朝,损兵折将,精心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洪承畴、祖大寿等一众将领投降,使得明朝彻底失去了反击的能力,仅能困守山海关和宁远等几座孤城。
但是事实上,皇太极的这次求和,不仅是真的,而且态度上也是非常的真诚。
其一,包括皇太极在内的满洲贵族们,都是主张与明朝议和的,他们对明朝的土地不感兴趣,对目前的状态已经非常满足。而真正主张继续南下的官员,反而都是祖大寿、范文程、孔有德等,这些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们。
其二,皇太极非常清楚的看到满洲人口相较于汉族人口少只又少,贸然占领汉族地界对于满洲部族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并且也没有做好占领汉族地界的准备,容易被淹没在汉族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其三,刚刚结束的松锦大战,满清这面也付出了非常巨大的损失,也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就这样,在1642年,明朝派出了一支中高规格的代表团访问清朝。作为清朝的皇帝,皇太极的热情表现让明朝使臣受宠若惊,明朝使臣即将抵达沈阳的时候,皇太极特意率领文武官员出城20里迎接,而且对明朝使臣的态度非常热情。
皇太极开出的条件,不仅是非常的合适,对于当时的明朝,可以说是非常优厚,无法拒绝。
在与明朝使臣的会面中,皇太极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第一,明朝和清朝以宁远、塔山一线为边境,保证互不相侵。
第二,明朝人口逃进清朝境内,清朝会遣返回明朝。
第三,明朝每年向清朝提供100万两白银和1万两黄金,换取清朝的1000斤人参、1000张貂皮。
第四,明朝崇祯皇帝本人或者明朝内阁高官,前来辽东与皇太极会盟,双方宣誓为兄弟之国。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看到这个条件都会觉得似曾相识,没错,这就是明清版本的“澶渊之盟”,同样是和平共处,同样是互通互市,同样是交付岁币,也同样是兄弟相称。
这个议和条件,对于当时的明朝,真的是太合适。
一方面,明清停止了东北地区的战事,也是对于明朝京畿重地军事威胁的解除,明朝可以放心的把东北地区和京畿地区的兵力投入到剿灭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上,孰胜孰负尚未可知。
另一方面,明朝每年最大的财政支出就是东北的军费支出,为了同满清作战,明朝五次加收“辽饷”,而与满清的议和将会让明朝卸下沉重的财政包袱,缓解内部矛盾。而明朝每年为此支出的100万两白银以及1万两黄金,在庞大的军费开支面前,完全可以不值一提,毕竟在1620年,军费已经涨到了2300万两,崇祯年间数额更为巨大,其中绝大部分都用在辽东与满清的战场上。
一个小小的细节失误,最终让崇祯拒绝了皇太极开出的条件。
至于前三条内容,只要是个明白人,都会选择答应,只是最后一条,两国以兄弟相称,平起平坐,因为事关国体,使臣必须要争得崇祯的同意。明朝代表团回到北京后,随即把皇太极的意见写成了书面材料,汇报给了兵部尚书陈新甲。而陈新甲也非常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整理好了文书,准备第二天秘密上报给崇祯皇帝。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由于陈新甲的仆人不了解情况,把原本要密奏崇祯的文书当成了公开的奏折提交了上去,结果第二天,满朝大臣都知道了这件事。此时,崇祯的朝堂是尽是“文人误国”的东林党人,在“义愤填膺”之余,依旧摆出了天朝上国的架子,不仅纷纷要求弹劾陈新甲,同时也要崇祯断然拒绝皇太极的这份“丧权辱国”的和谈条件。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在性格上的多疑、好面子、爱推卸责任的弱点暴露无疑,不仅杀掉了陈新甲,同时也拒绝掉了皇太极议和条件,把整个国家推向了两面受敌的深渊,也最终导致了明朝的覆亡。而在此之前,在迁都和放太子去南京两件事情上,崇祯也是因为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丧失了最好的机会,也让大明朝最终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皇太极驾崩,顺治登基,最终满清入关,江山易主。
皇太极驾崩后,顺治皇帝继位,多尔衮为摄政王。不同于皇太极的议和政策,在降清的明朝就臣的影响下,多尔衮等满清高层对于入主中原达成了一致意见。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自缢,明朝灭亡。之后吴三桂在山海关前降清,满清铁骑随即杀出山海关,拉开了满清入关,江山易主的序幕。
李自成攻打开封,为什么要掘开黄河,淹没开封,致使数十万人死亡
这个问题首先得从李自成在攻下洛阳说起,李自成攻下洛阳,抓获福王朱常洵后,下令斩了福王,农民军把福王砍碎,把他的肉和鹿肉放在一起煮了锅肉汤,美其名曰“福禄宴”。此时李自成军威大振,附近的“一斗谷”、“瓦罐子”等零星的小股武装,闻风归附,李自成见实力大增,决定攻打河南重镇开封,在政治、军事方面造成更大影响。他对形势作这样的分析,开封方面听到洛阳陷落的消息,防备必严,难以进犯,不如暂且引兵远去,待其戒备懈怠时再回师突然袭击。于是挥师南下,佯攻汝州(今临汝)。河南巡抚李仙凤只顾进驻洛阳,不以开封为忧。李自成见开封空虚,立即掉头向东北方向急行军三日三夜,直抵开封城下。
开封是周王朱恭枵的藩封地,福王被杀,他寝食不安,生怕遭同样的下场。获悉李自成兵临城下,大惊失色,咬咬牙拿出五十万两银子犒赏守城士兵,并悬赏:杀敌一名赏银五十两。
李自成对开封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围城三日后,城内已一片恐慌,为了稳定人心,周王朱恭枵还派人抬出一块龙牌,由士兵鸣锣开道,在大街上边走边喊:有能退寇解围者,赏银十万两!
思宗(崇祯)见开封被围,唯恐这个中原重镇陷落,危及大局,急调援军解围。李自成看形势不利,不得不放弃包围了七日七夜的开封,向南转移。这是第一次开封被围。
思宗察办了李仙凤,任命丁启睿为督师节制五省军队,丁启睿胆小如鼠,面对情况,他却手足无措,无以为计。他听说李自成部众达数十万,宁愿挨饿,也不愿向开封方向行动。得知张献忠在光山、固始一带活动,兵力单薄,但灵机一动对部将说:皇上命我剿豫贼,这就是豫贼。于是,命令从襄阳赶到南阳的左良玉赴麻城,对付张献忠。开封守军每日都向他告急,他始终不肯进军,振振有词地说:我方有事于献忠,不能去你哪。
李自成在河南所向披靡,势力不断壮大,一直活跃在当地的“小袁营”首领袁时中,转战于内乡、邓州的“曹操”罗汝才都加入到李自成的队伍中。
面对声势浩大的李自成,思宗不得不从狱中放出前任兵部尚书傅宗龙,任命为陕西总督,要他“专心办闯贼”。傅宗龙领命带了川陕兵二万出关,在新蔡与保定总督杨文岳会合,贺人龙、李国奇率秦兵,虎大威率保兵,共同进抵项城。
李自成与罗籹才准备进攻安静宁,得知官军渡河,把精锐部队埋伏在树林中,以小股部队迷惑对方,明军落入了埋伏中,傅宗龙、杨文岳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吓得惊慌失措。李国奇被迫迎战,很快被打败。贺人龙、虎大威连忙领人逃向沈丘,李文岳见苗头不对,撇下傅宗龙不管,逃往项城,傅宗龙孤军作战,多次下令贺人龙、李国奇回头救援,但都无人回音,气得傅宗龙大骂:彼避死,宜不来,吾岂避死哉!大喊“决一死战,不退缩”。不过,打了没多久,也不敢“死战了”,只好“退缩”。李自成那里肯庭皇上刚刚任命的“专心办闯贼”的总督,第二天中午,傅宗龙还没逃到项城,就当了俘虏。农民军把他押到项城县的城门下,诈称是傅宗龙的家兵,请开门接纳傅督。傅宗龙大喊:吾是傅督,不幸落入“闯贼”手上,城上快开炮,不要中了诡计农民军气得大骂,傅宗龙说:我是朝廷大臣,要杀便杀,岂能为“闯贼”骗开城门!农民军抽刀砍他的肋骨,挑瞎他的双眼,削去鼻子。这时城上炮响,农民军赶紧后退,傅宗龙的家人卢三把他背入城中,但傅宗龙早已气绝身亡。
李自成挥师进攻南阳,城破斩杀唐王朱聿镆。接着利用有利形势,攻下禹州、陈留等十余城,第二次包围了开封。
农民军在开封的城脚下挖洞穴,进入炸药,准备用炸药来炸开城墙,但没有成功,原因是开封的城墙特别坚固,炸药爆炸之后,城墙并没有倒塌,反到是向外迸裂,石块向外飞去,使不少等待攻城的士兵意外受伤。李自成与罗汝才见开封城一时难以攻下,决定掉转头去对付左良玉,次日撤离开封,把左良玉包围于郾城。
傅宗龙死后,思宗任命陕西巡抚汪乔年为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命他火速出击,与左良玉围剿李自成,汪乔年看到关中精锐部队大都被歼,知道去了也是凶多吉少,但君命难违,只得垂头丧气地率贺人龙、郑嘉栋等出关,开赴河南。路上他与诸将商量,郾城危在旦夕,我军赶赴郾城,难以与之争锋,不如以精锐骑兵奔袭李自成老营驻地襄城,李自成必定还兵救援,郾城之围不战而解。郾城之围一解,我击其前,左良玉击其背,必可大胜。
汪乔年出关前忽发奇想,叫来米脂县令叫他掘了李自成的祖坟,并把骨殖报送朝廷邀功请赏。李自成对他是恨之入骨,率主力奔赴襄城,决一死战。汪乔年派贺人龙、郑嘉栋、牛丰虎分三路在城东十里抵御。这三人都是李自成的手下败将,还没有来得及布阵,就争先恐后地逃跑。在郾城的左良玉,自己解围后,不去救援汪乔年,致使汪乔年全军覆没。
汪乔年初战即遭惨败,还没来得及自杀,便当了俘虏,马上被李自成处死。
李自成率军扫清开封外围后,第三次包围了开封。这次包围开封,李自成制定的战术仍是“围而不攻,持久必克”。部队扎营以后,连续派出人马抢割城郊农田里的小麦,这一招引起城内军民惶惶不安。
思宗得知开封再度被围,马上命孙传庭出关。孙传庭是二月间被思宗重新起用为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的,目的是要这名昔日屡建战功的大帅重振威风,扭转中原战场的败局。这位被告关入监狱达三年之久的大帅,对早以今非昔比的形势毫无所知,思宗问他多少人可以破敌,他竟然说:五千人,足矣!思宗这个高兴,又是设宴、又是赏赐。
孙传庭带兵出关后,才知道形势早以大变,自己说的“五千人足矣”,是不切实际的,只得面厚着脸皮认错,重新提出方案,要二万兵马,军饷百万。思宗一听,气得大骂他出尔反尔,前后不一,命他不得逗留,马上出关,不然军法从事。
孙传庭刚开拔,就接到皇上的密令,要他处死贺人龙,罪名是作战不力,临阵脱逃,致使傅宗龙败死。思宗怀疑这个与李自成同乡的将领有二心,他传庭一到西安,召开军事会议,在会议上突然让人把贺人龙绑了起来,列举罪状,立刻推出斩首。贺人龙是陕西一员悍将,杀人如麻,被农民军骂为“贺疯子”,贺人龙被斩的消息传到农民军中,人人欢呼,喊到“贺疯子死,取关中如拾芥矣!”其实思宗怀疑贺人龙通贼是冤枉的。
思宗此时以方寸大乱,他每天在宫中拜佛念经,祈求神灵保佑。言官上疏劝谏:国家之安危,非佛氏之祸福,皇上九重之尊,整天念经,实在不妥,思宗置之不理。骁勇善战的大将不信任,却祈求神佛保佑,岂不荒唐。
思宗又把前任户部尚书候恂从监狱里放出来,让他总督保定、山东、河北军务,率山西兵进援开封,目的是想利用候恂与左良玉的老关系,调动左良玉向开封靠拢。
左良玉骄横跋扈,开封第二次被围时,就龟缩观望,开封巡抚向他苦苦哀求,他无动于衷的回答:我兵单弱,日夜兼程赶来,如果冒失迎战,一旦失手,开封就毫无依靠了,不如相机牵制为妥。这次是君命难违,勉强北上,丁启睿、杨文岳与左良玉、虎大威、方国安等各部十几万兵马会集于开封南面的朱仙镇,与农民军遥遥相望。丁启睿多次催促左良玉出击,左良玉总是推诿,丁启睿要其他将领出击,这些人都面有惧色。左良玉回营后,连夜与幕僚密议,决定拔营西行。
李自成料到官军要溜,事先在要道上挖掘了一道深二丈,宽二丈、环绕百里的堑壕。左良玉拔营后,李自成命令部队佯作不见,任其过去,等步兵过完,骑兵出现,放出小部队与交锋,旋即退去,左良玉以为农民军不敢狙击,便率军疾驰八十里,这时农民军从后面猛扑过来,明军见前面有堑壕,后有追兵,顿时大乱,前队下马渡沟,跌到在地,后队踩踏而过,自相践踏,乱作一团,顷刻之间全军覆没,左良玉带了几个随从逃往襄阳,这一仗,打得左良玉失魂落魄,吓得他从此以后不敢再与李自成正面交锋。
左良玉溃逃在先,其他各军阵脚大乱,全线崩溃。农民军穷追了四百里,缴获骡马七千多头,俘虏士兵数万。思宗得知朱仙镇大败后,下令逮捕丁启睿、杨文岳。
开封自此成了一座孤城,外援断绝,巡抚高名衡下令“搜粮”,不择手段把城内仅存的粮食搜罗到手,以供军饷,于是乎开封“十室十空,人始相食“。当时有人向巡抚高名衡建议”决河灌城“。说什么“河决则贼可尽,而水不入城”,黄河北岸的援军也主张决开黄河大堤,以为农民军老营处在黄河故道上,决河冲其老营,可解围绕城之急。于是乎巡抚高名衡、推官黄澍和巡按御史史严云正式决定“决河灌城”,凿开了朱家寨口大堤。农民军以牙还牙,移营到高处,派数万人凿开了马家口大堤,这时适逢大干连日,黄河水位陡涨,朱家寨、马家口两处一起决口,洪水顷刻之间奔腾而下,直冲开封城,,从北门入,穿东南门出,,整个开封城顿时淹没在一望无际的黄水之中,积水深达三丈余,房屋全都被淹没,城中百姓大多死亡,据记载:“城中男女百万,得出者仅万人而已”。这一万多人,除了周王及其家眷、侍卫外,还有巡抚、巡按、总兵等官员及城中豪绅。
思宗得知开封被淹的消息,下旨慰劳了巡抚高名衡,召见推官黄澍,了解开封被淹的真相,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把他参与策划、执行的决河之事推得一干二净,把决口之事推给李自成,吹嘘自己有守御之功。思宗信以为真,命他带十万两银子前往河南,赏赐周王三万两,其余七万两用来赈济灾民,贪婪成性的黄澍竟从中贪污二万七千两。
水淹开封的暴行激起了巨大的民愤,古老繁荣的开封城,百万人口葬身水中,幸存者不过万余人,百姓不投身农民军去推翻腐朽的明王朝,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出路?而那“勤政爱民”的思宗,除了自取灭亡外,就是在为自己营造一条通往“煤山”的通道。
为什么在清朝占领山海关以后,推进速度那么快
1.清军入关之前,李自成已经把华北广大地区来了个翻天覆地,大顺军与大明政府军早拚了个鱼死网破。大明成建制的部队从山海关到京城已经一支不剩,像样点的几乎都在江淮一线。尽管山西保留了宣府大同的守军,但人数有恨,且早已投降了李自成。
2.而李自成在山海关与吴三桂的争战中,早筋疲力竭、疲惫不堪了。清军铁骑突如其来,胜利的天平直接向吴三桂一方倾斜。李自成被吴三桂与满清联军打出了心里阴影,只有一路溃逃的份。由于以前刘宗敏等人在北京搜刮的金银财宝早就运回陕西了,所以退到北京后,李自成也没有停留,更没必要了扺抗了,他直接往老家跑。 这极大地鼓舞了清军的士气,加速了他们的推进。
3.南明初立,南明朝臣痛恨李自成者大有人在。是他逼崇祯上吊的,所以很多遗老遗少都蛊惑南明皇帝联合清军夹击李自成。南明朝廷对清军还没有明确的政策,保不定认为,清军就是来帮助他们灭李自成的,灭了高回去了,他们都顾着看闯贼的逃跑路线去了。莞尔一笑吧,容许我如此推断!待清军到了江淮一线的时候,“四镇余部”面无表情地直接投降了。
自古,守江必守淮。江淮失守,明军残余军事力量就形同虚设了。所以,过江之前,清军基本上如入无人之境,处于跑步接收的状态,根本就没有遇到规模性的抵抗。
4.过了江之后,零星反抗时有发生,但是呈现此起披伏的态势,隔靴搔痒,无济于事。随着战争的深入,后来遇到了点像样的抵抗,却不过是几个原本降清将领的突然倒戈。因为这个时候只有他们还保留着成建制的部队,有点武装力量,但在火炮面前也不是很厉害。
5.多尔衮不仅是军事家,还是杰出政治家。清军打着替明朝皇帝报仇的旗号入关,这样,明朝军民望风而降者比比皆是!推进速度快就可想而知了。
总结:清朝是摘了李自成的胜利果实,清军在华北和中原地区应该面对的劲敌,都被李自成打掉了。清军不过是全副武装来接受地盘罢了!
你知道云南出过哪些名人吗
崇敬军人,宣传将军,追寻将军的足了迹,传承红色的基因。介绍几位1988年以后授衔,从云南走出的解放军高级将领,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王祖训,云南曲靖人,曾任军事科学院院长。2000年6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朱启,云南祥云人,曾任北京军区司令员。2004年6月年晋升上将军衔。
△宋丹,出生于云南昆明,祖籍江苏泗洪人,历任中央军委政法委书记、中央政法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委员会委员。
△舒玉泰,云南寻甸柯渡镇人,曾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2009年7月晋升中将。
△陈世俊,云南陆良人,曾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1996年晋升中将军衔。
△石晓,云南大理人,北部战区副政委兼北部战区陆军政委。2016年07月,晋升中将军衔
△杨光跃,纳西族,云南丽江人,历任四川省军区司令员、云南省军区司令员、武警部队副司令员。2018年7月29日晋升武警中将。
以前有的将军已经介绍过了,欢迎友友们阅读加关注。当然介绍的不全面,也欢迎友友们补充。
崇祯宁可上吊也不逃跑,真的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吗
谢邀回答,我是伯清,一个专注历史领域的逗比作者
其实在伯清看来崇祯之所以会是这样的结局,除了当时明朝的腐朽之外,和他本身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
崇祯即位时,只有16岁,虽然他执政以后一丝不苟、对国事上心,可当时的国内经济萧条,饥荒不断,崇祯也是有心无力。再加上当时还有个魏忠贤在皇宫内形成一片宦官当道的局面,崇祯的执政之路并不顺利。
上面说到的是明朝的现状,而为什么崇祯最后会上吊呢,伯清觉得主要有下面三点。
第一,崇祯的傲气。
松锦大战之后,明朝的土地已经丧失,但当皇太极和崇祯谈判的时候,崇祯的傲气却让这场谈判失败,最终皇太极加强了进攻。包括到后来李自成进攻的时候,其实也想和崇祯谈判,可惜,崇祯就是太傲,看不起别人,觉得他们不配和他说话
第二,崇祯感觉到了绝望。
崇祯认为,虽然有跑到南方的可能,但是他还是打不过李自成的军队,再加上大臣们都是贪生怕死的主,崇祯觉得即使跑到南方,也没有翻身的可能
第三,名声。
前面说到崇祯这个人,傲气十足,作为一国之君,逃跑的结果也是死,可能以后还会背上耻辱的名声,还不如干脆自杀,达到“君王死社稷”这种效果,这样就算自己是自杀,应该也不会背上骂名了。
综上所述是伯清的一点点见解,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伯清。
我是伯清,关注我,带你品读不一样的历史
明朝崇祯年间因为国库空虚,设立了许多税收明目,具体有哪些是否加快了明朝的灭亡
明朝崇祯年间的确国库空虚,财力捉襟见肘,而内外忧患不断,因此不得已加征赋税,以应对时局。明末最为著名的赋税加派即“三饷”,分别为辽饷,剿饷和练饷,具体什么意思,从名目中即可窥得一二。辽饷自然是为应付辽东战事所加派的,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每亩土地加派土地税九离;剿饷则是为了完成剿灭农民起义的目的而加派;练饷则是为了练兵而加派,除辽饷之外,其他两饷均在崇祯年间设置。
三饷加派,每年为明朝超额提供了将近两千万两的收入,但并没有能够挽救明王朝,反而加剧了明朝的灭亡。
三饷加派,本身没有太大问题,在古代为了应付战争,历朝历代都会向民间索取更多的税额,但明朝的问题出在,征税对象太少了。按照万历年间的设定,辽饷每亩土地加征九离,数量看起来并不多,按照当时的土地数量,官方设定每年的辽饷需要定额征收五百二十万(当然,在执行过程中考虑到土地荒废等问题,实际征收要少一些)。但要知道,征税对象仅限于小的自耕农和小地主,大地主,宗室藩王并不在此列。但明朝后期土地兼并非常严重,主要兼并者便是官僚,皇帝,宗室。
官僚兼并土地的情况参考嘉靖朝内阁首辅徐玠,徐玠退休之后在自己的老家松江大置田产,兼并土地数量达到两万亩。藩王则更甚,万历皇帝的弟弟潞王兼并土地四万亩,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朱常洵兼并土地两万亩,仅这两人明面上兼并的土地数量便达到了六万亩,更不用说所有亲王加起来。皇帝兼并土地主要是依靠修建所谓的皇庄,土地上派人耕种,租子交给皇帝。
因此,虽然明朝实际耕地数量不少,真正能够征收到税的却要大打折扣。但每年的指标摆在那,怎么办?只能将不能征收的这部分土地应当征收的数额平均分摊到可征收的土地所有者身上,因此,每个征税对象实际承担的税额远远大于九离。更要命的是,土地兼并还包括瞒报的,因为明朝张居正改革之后,丈量全国土地,并记录成册,表明所有权归属。但随着土地兼并情况的加深,图册的修改进度却没有跟上,或者因为某些地主为了少缴税而买通县衙小吏,故意不改。这么做的后果是,有农民明明已经没有土地,沦为佃农,但他们原先的土地仍然登记在他们名下,他们还得交税,不仅如此,他们还得向地主交租。
这么算下来,明朝政府的算盘打得很好,九厘,不多,百姓可以承受。但实际摊派的数额远远大于九,以至于达到百姓无法承受的地步。百姓不堪重负。在西北地区,连年大旱,百姓连加派前的税都交不起,更不用说加派后,而朝廷又强制征收,那没办法,只能干他丫的。
崇祯年间,百姓的忍耐已经到了临界,但朝廷却又要收剿饷和练饷,百姓更是活不下去,于是民变愈演愈烈,李自成的手下人越来越多。但朝廷也没办法,虽然每年能收到将近两千万的银子,但利用率却非常低,层层克扣,最终能够用在正途的屈指可数,绝大多数都进了官员的私囊,钱不够,继续加,加完官员继续贪,这样一来便形成了一个闭环,看起来钱收得多,但永远不够用。
大明王朝,就这样被活活拖死。所以,说大明王朝亡于什么小冰河,完全是在找借口,但凡能让朱家王爷少抢些地,但凡能对官员的约束严格一些,明朝怎么会亡?所以明朝的灭亡,完全是自作自受,根本不值得同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陈新甲算不算忍辱负重的忠臣
谢邀。陈新甲,明末官吏,万历年间中举,任定州、知州知县。既谈不上名臣,也算不得忠臣,在风雨飘摇的明朝末期为官,本身就很悲催。
明末,关外后金满族势力在皇太极率领下,对明朝边防发起进攻,当时在朝中最受崇祯重视的大臣是杨嗣昌。主要是杨嗣昌在对后金的战和态度上与皇帝一致。认为此时的大明朝已经不具备两面作战的能力,只有北和后金,才能保持住对关内剿灭流贼的军事优势。 于是杨嗣昌派出了他的亲信,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来负责对后金议和事宜的实际负责人。为了避免朝中言官门的反对,一切都在秘密进行,陈新甲派出了他的谈判代表马绍愉来与后金接洽。不料,当马绍愉返回京师,将议和的情况写成书面材料呈送给陈新甲后,陈新甲因为着急上朝议事,就将信件随手放在几案之上,他的书童误以为是“塘报”,未请示陈新甲就开始抄传,传到朝廷邸报上。这下可惹了大祸,本来是保密的议和经过,一下子被群臣百官览阅,朝野为之哗然,很多大臣纷纷上书弹劾陈新甲贪生怕死、妥协求全、私定议和条款。崇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同时也恨陈新甲把议和的事情败露,使自己在群臣面前无法交代,只得把陈新甲交部议处。兼之陈新甲的靠山杨嗣昌此时已死,朝中没有人能够保他,最终陈新甲被弃尸,成为明朝与后金议和的替罪羊。一次很有成效的议和,一次重要的救国良机,却因为崇祯顾及帝王的面子和陈新甲的不谨慎,最终草草收场。
陈新甲虽算不上忠臣,但也不是佞臣,只能说是个办事不谨慎的官员,因为他的误事,导致明朝与后金议和的大门被关闭。 很多人都说陈新甲是替崇祯皇帝背的黑锅,然而崇祯却没能保住他,以至于最后群臣离心离德。 这是因为:一是 明末党争激烈程度可谓空前,陈新甲这个仅靠圣眷上位的兵部尚书就成为众矢之的。 二是陈新甲的士子身份比较尴尬,他是举人出身,这也意味着他在朝堂中基本没有根基,主要靠方一藻、杨嗣昌等人的提携,而出事时,杨嗣昌已死。 三是崇祯帝性格多疑,刚愎自用,连袁崇焕那样的边关大将都说杀就杀,自毁长城,为了皇帝脸面,杀陈新甲更不算什么。
清朝重臣张廷玉评价他:“新甲雅有才,晓边事,然不能持廉,所用多债帅。深结中贵为援,与司礼王德化尤昵,故言路攻之不能入。”与明史评价颇为一致,可见,陈新甲只是一个明末有才干、不廉且办事不力的官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